摘 要:麦家在转型之作《人生海海》中运用不可靠叙述策略讲述了英雄归来的故事。通过主人公及周围人的回忆与讲述,“上校”蒋正南传奇而坎坷的一生缓缓展现在读者的眼前。《人生海海》以回忆作为主要叙述方式,记忆书写是文本不可靠叙述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此外,该作品通过众人的转述,形成了不同维度的不可靠叙述。不可靠叙述还带来了反讽效果、“忒修斯效果”、陌生化效果及同情效果。
关键词:《人生海海》;不可靠叙述;记忆书写;众声喧哗;文本张力
中图分类号:I 20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6883(2023)04-0007-05
DOI:10.19986/j.cnki.1007-6883.2023.04.002
《人生海海》是麦家蛰伏8年后才推出的新作,作家以一种破而后立的挑战姿态跳出自己以往小说创作的舒适圈,以故事串联故事,引导读者去思索英雄归乡之后的人生,破译人性的密码。在整部小说的谋篇布局中,不可靠叙述策略尤其值得注意。
韦恩·布思在《小说修辞学》中对不可靠叙述作了概括:“当叙述者为作品的思想规范(亦即隐含的作者的思想规范)辩护或接近这一准则行动时,我把这样的叙述者称之为可信的,反之,我称之为不可信的。”[1]148以回忆为基础展开的《人生海海》就像一个叙事迷宫,不同人物的不可靠叙述为读者提供了多种解读真相的路径,读者常常需要进行“双重解码”:一方面要解读叙述者的话语,另一方面需要脱离或超越叙述者的话语来进行推断。
一、记忆书写:
不可靠叙述的形成基础
《人生海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作家大胆地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成长视角,通过叙述者“我”从孩童到中年的回忆以及与“上校”蒋正南相关的人的记忆叙说,将“上校”等人在时代中穿行缠斗的一生串联起来。阿莱达·阿斯曼在《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与变迁》中谈到:“回忆是一个人所拥有的最不可靠的东西之一。此时此刻的情绪和动机是回忆和遗忘的看守者。它们决定了哪些回忆在当下对一个人来说是可以通达的,哪些是不能使用的。”[2]不难看出,记忆是人们对往事的一种符号化建构,作品中的叙述者,即记忆的唤醒者、解读者,在唤醒、讲述记忆时,会不自觉地加入主观因素。另外,叙述者为了使回忆更符合当下的心境,往往会对故事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写,被唤醒的记忆在叙述者的主观操控下或多或少失去了原有的面貌,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心理学中,个体记忆的形成包括“识记”“保持”“再现”三个过程,笔者接下来将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记忆书写这一不可靠叙述的形成基础。
在记忆的“识记”阶段,人们会将经历过的事物记录在脑海中,这是整个记忆过程的开始。在这个阶段,个体对记忆具有充分的“选择性”,也就是说,个体会根据自己的情感倾向记录所经历的事物。在《人生海海》中,当老保长讲述自己和“上校”在上海的故事时,选择性地遗忘了“上校”曾在双家村霸占他的“姘头”的行为,而重点强调“上校”在上海深入虎穴的英勇事迹,读者自然认为“上校”参与情色交易不过是虚与委蛇,并非乐在其中。此外,老保长整天将男女情事挂在嘴边,他在记忆上海经历时不可避免地会将重心放在花花世界上,这也是记忆主观性的重要体现。可以看出,“识记”阶段的“选择性”令记忆沾染上了主观性和片面性的色彩,这是不可靠性产生的重要基础。
在记忆的“保持”阶段,伴随着时间的流逝,部分记忆会被遗忘,另一部分记忆则被保存下来。这些被保存下来的记忆会在不同的場景被唤醒,且卷入了当下的观念。重复唤醒的过程,其实也是记忆变质的过程。在小说的第三部分中,当“我”在睽违二十二年的老宅里听父亲追忆往事时,发现父亲心里已全是“鬼”。与亲人的别离、对“上校”的愧疚和多年来的孤独,令父亲像赎罪一般,悲观又落寞。当父亲看见多年未见的儿子时,过去痛苦悲伤的记忆如潮水一般涌来。受当下破败场景的影响,父亲全然忘却快乐温馨的画面,诉说的全是亲人的离散。由于害怕儿子被屋子里的“鬼”缠住,父亲的记忆也多了一丝魔幻恐怖色彩。可见,在记忆的保持阶段,记忆会因不断的重复受到不同时期的价值观念和情景的影响,从而出现遗忘与变质,事情的真相也不可避免地偏离原貌。所以,记忆“保持”阶段的“重复性”是形成不可靠叙述的重要影响因素。
记忆的“再现”也称为回想,在这个阶段,人们会根据个人情况对记忆进行变形、重组,将不想回忆的事情封印起来。因此,再现的记忆直接面临当下的检验。例如林阿姨在刚开始回忆“上校”的故事时,有意地避开自己的失贞真相,直到第九十二节才道出之前和自己过夜的并不是“上校”,至于究竟是谁强奸了林阿姨已经无从考证。显而易见,林阿姨在陈述的时候更倾向于选择尘封一些痛苦往事。总之,“再现”阶段的记忆会遭遇个体的重组、拼接,往往伴随着叙述的断裂与逻辑漏洞,主人公的表达会直接引起读者的疑惑,成为不可靠叙述的直接触发因素。
综上可以看出,记忆书写并非是对过往的完整还原,而是在当时的语境下,根据叙述人的心理状态进行的记忆重建。所以,对于以回忆作为主要叙述方式的《人生海海》来说,记忆书写是其不可靠叙述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
二、众声喧哗:
不可靠叙述的多声维度
麦家在《人生海海》中延续了早前解密一般的叙事手法,而该作品中以回忆和转述展开的不可靠叙述也尤其值得注意。小说主要叙述了“上校”跌宕起伏的一生,然而全篇很少有主人公正面的表述,作者通过不同人的转述将“上校”的轮廓渐渐勾画清晰,在揭开一个谜底时,又埋下另一个谜的种子。关于“上校”的“怪”,他本人从未满足过大家的好奇心,反而是将大家的好奇心变得更加膨胀,例如:为什么老保长这个最该恨他的人却对他最好?他到底是不是“太监”?他腹下刺的字究竟是什么?等等。主人公“上校”对过往的种种隐瞒,成为全文不可靠叙述的铺垫,后来疯癫了的“上校”的记忆“像跃出水面的鱼,大多数时间沉没在水下,偶尔才会灵光一现,而且前后不一致”[3]267,说明关于“上校”本人的事实真相已经不可考。
纵观全篇,《人生海海》大胆采用了第一人称“我”的成长视角,通过“我”的成长与所见所闻串联起众人的命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我”的叙述带有相应年龄段的特点。当“我”回溯孩童时期的记忆时,“我”的叙述反映了“我”当时强烈好奇的心态,疑问句和短句偏多,叙述较为零散。当时不知真相的“我”常常没有坚定的立场与自己的主见,例如当红卫兵进入村子时,“我”对其“佩服得五体投地”,完全不知事态的扭曲性与严重性。如果说孩童和少年的“我”的叙述较为模糊,那么在第三部分,年长的“我”的叙述则多了一丝清晰与可靠,对人生与事物真相也有了较为客观通透的认知。总的来看,麦家尽量在“我”的叙述中理出了一条时间线索,不过“我”的回忆又常常在反复横跳中进行,如第三部分,“我”在归乡之时回忆起“我”在异国他乡的颠沛流离。
爷爷是开篇就出现的不可靠叙述者,他直接导致情节的转向和故事讲述与事实的偏离。一向喜欢讲老理古训的爷爷,看似活得通透,却聪明一世糊涂一时,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过。爷爷因为害怕谣言以及“晦气”对家里风水的破坏,多次命令“我”父亲少和“上校”来往。在“上校”救下小爷爷“门耶稣”后,爷爷对“上校”态度开始有一些改变。后来,“小瞎子”散播“上校”是“鸡奸犯”的谣言,爷爷为了维护家庭的尊严,为了撇清“我”父亲和“上校”的关系,也为了堵住旁人不怀善意的目光,主动用“汉奸”这一假名号向公安告发“上校”的躲藏地点,这直接导致“上校”身陷囹圄,以致其在后来的批斗会上疯癫了。爷爷看似是维护家庭名声的正义使者,实际上使故事的发展和“上校”的命运接连发生转折,并将家中众多人的命运推向悲剧。由此可见,爷爷的不可靠叙述在全文占有重要地位。
老保长是和爷爷观点相对立的故事讲述者,他讲的故事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老保长讲故事的风格与爷爷相比,多了废话与脏话,缺少了故事的具体时间,一律统称“那年”;他讲述故事时,常常被抽烟、喝水等动作打断;由于贪财好色,他讲的故事常常偏离主题,涉及到大城市的灯红酒绿与吃喝嫖赌的糜烂生活。
“小瞎子”是文中十分重要的不可靠叙述者,对“上校”和“我”一家人的命运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小瞎子”抓住爷爷的心理弱点,对“我”父亲和“上校”的关系进行造谣,引人猜疑上校爱国行为的动机和英雄称号下的本相,此时“小瞎子”的叙述严重偏离了事实,进而导致爷爷为了澄清这一关系不惜出卖“上校”。“我”父亲去世后,“小瞎子”继续在网上“跟我瞎掰胡扯,大多是胡言、瞎话、脏话、风凉话”[3]333,心理严重扭曲的“小瞎子”继续编造害人的谎言,将矛头转移到“我”父亲身上,声称“我”父亲是鸡奸犯,此时“我”已经不可能向父亲本人求证,于是小说结尾在小瞎子扑朔迷离的叙述下具有了开放性。
在小说第三部分才出现的林阿姨是最接近“隐含作者”[1]141的叙述者,也就是说,她是作家在进入写作状态后呈现出的“第二自我”,她的声音是作家以特殊方式进行创作时传达出来的心声。不过,林阿姨的叙述也带有一定的不可靠叙述色彩。对“上校”怀着复杂情感的林阿姨如“天外来物”般降临到双家村,村民都将林阿姨视为拯救“上校”的活菩萨,在她的讲述下,“上校”参军的一系列事迹得以展开在众人面前。她是爱慕“上校”的人,也是令“上校”被开除返乡的直接推动者。她对“上校”有着狂热的爱慕,也有过刻骨铭心的误解与恨意,到后来又生出愧疚与忏悔。在如此复杂的心境下,读者不禁会质疑:林阿姨的叙述有多少真、多少假,她又会隐瞒什么?由于“上校”智力严重退化,这一切又成为一个谜团,激发着读者的想象。
另外,观察文章的结构,会发现麦家对不同的叙述有意进行打断,让不同叙述者的声音在文本中穿梭。在文章第一部分开头,由“我”慢慢引出村子里的奇人怪事;第九节中,“我”讲述了“上校”救下小爷爷后,“我”对“上校”的印象大改观;第十二节中,“上校”本人开始给“我”和父亲讲述他的奇遇;第十五节中,“我”将听到的故事转述给爷爷听后,爷爷更有兴趣讲述“上校”的故事,并常常冒出新故事来;第十六节是“我”的父亲讲“上校”养猫及救解放军首长的故事;第二十八节中老保长的叙述是对“上校”的维护与澄清;第三十五节是“小瞎子”对“上校”的审问;到第四十六节,关于“上校”是“鸡奸犯”的谣言开始流传,爷爷对“小瞎子”散播的谣言极力进行澄清;第五十一节开始,老保长为了解开爷爷的心病,开始诉说自己与“上校”在上海和北平的经历,此时老保长开始揭开“上校”腹部刺青的真相,然而真相的揭晓一度被突发情况打断,澄清“上校”是“太监”“鸡奸犯”的谣言后,“上校”又被公安扣上“汉奸”的罪名。到整部小说的第三部分,“我”历经千辛万苦归乡,家里早就物是人非,父亲讲述着“上校”疯癫的过程以及家里人的遭遇,但“我”心中的許多谜团还是没有被解开,直到林阿姨的出现,有关“上校”的整个故事线才得以完整。不过,林阿姨的叙述也并非完全可靠。小说尾声部分中,“小瞎子”的胡言乱语让“我”隐隐怀疑父亲真的是“鸡奸犯”。直到第一百节,林阿姨给“我”看“上校”那用金子打制的医用器具时,“我”才得以证实父亲的清白,值得一提的是,林阿姨用现代纹身技术将“上校”腹下的刺字改成了充满生机的风景画,一切往事似乎就这样被封存,那隐秘的过去也随着当事人的去世而变得更加神秘和遥远。这些故事都是叙述人的回忆,其中掺杂着不同人的目的、情感与想象,文本的不可靠性也使得小说有了巨大的解读空间。
总的来说,《人生海海》的内容主要通过他人的转述展开,一段又一段的“某人讲”形成了不同维度的不可靠叙述。巴赫金用“复调”一词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特征:“有着众多的各自独立而不相融合的声音和意识,由具有充分价值的不同声音组成真正的复调——这确实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长篇小说的基本特点。在他的作品里,不是众多性格和命运构成一个统一的客观世界,在作者统一的意识支配下层层展开;这里恰是众多的地位平等的意识连同它们各自的世界,结合在某个统一的事件之中,而互相间不发生融合。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主要人物,在艺术家的创作构思之中,便的确不仅仅是作者议论所表现的客体,而且也是直抒己见的主体”[4]。诚如斯言,在《人生海海》中,不同的声音讲述了不同的故事,各抒己见的复调让故事真相变得扑朔迷离,正是这种不可靠叙述手法使得文本具有了相当大的解读空间,文本的审美价值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三、文本张力:
不可靠叙述的阅读效果
《人生海海》既是麦家的转型之作,同时也是他对以往创作的一种回望,其中的不可靠叙述增添了小说的深刻性,给读者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实现了反讽效果、“忒修斯效果”、陌生化效果及同情效果。
首先,不可靠叙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隐含作者对某些历史事件的看法,从而达到反讽的阅读效果。小说从“我”的视角出发描述文化大革命带来的巨大影响,十四五岁的“我”心智并未完全成熟,对“文革”的严峻形势没能形成准确认知。“我”会和其他不明情况的看客一起围观红卫兵,“我们是看客,也是渴望加入红卫兵预备队的积极分子,有场外声援的意思”[3]60;还会“在梦里看见自己当上红卫兵,跟一群红卫兵一起围攻胖和尚”[3]53;当爷爷骂红卫兵时,“我”在心里暗暗反对爷爷,“我可不想有个反革命爷爷,我还想尽早加入红卫兵呢”[3]64;当红卫兵小头子“胡司令”在批斗会上发言时,“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会觉得“他讲得真好,义正词严,字正腔圆,头头是道,滔滔不绝,感觉不是从县城来的,而是从省城甚至首都北京来的”[3]71;当老保长上台反驳“胡司令”,并对“上校”进行维护时,“我是不高兴的,一场好好的批斗会,半路杀出个程咬金,变成一场闹剧”[3]76。显然,“我”的认知并不成熟。后来,在“我”目睹了“胡司令”对“上校”的鞭打后,“我心底头一回冒出一丝不大崇敬胡司令的情绪,我开始怕他,躲他,开始有点恨他,开始盼他早点走”[3]79。“我”前后态度的矛盾也证实了我对事实的认识不充分,认知局限使我产生了错误的价值判断。但“我”并没有任何道德缺陷,可以想象在当时的环境下存在着多少像“我”一样不明真相的看客。这种由不可靠叙述形成的反讽氛围不免令读者深思。
其次,本文矛盾的多声部复调引导着读者不断挖掘事实真相,从而形成“忒修斯效果”[5]。所谓“忒修斯效果”根源于古希腊神话,形象地比喻了读者在文本制造的“迷宫”中查找蛛丝马迹,通过对信息的整合,辨别令读者形成误解的信息,并借助作者预留的线索走出文本“迷宫”,获得深层的审美感受。在《人生海海》中,全篇充斥着不同人物的声音,“爷爷讲”“父亲讲”“公安局讲”以及“小瞎子讲”等话语处于可靠与不可靠之间。爷爷等人称呼“上校”为“太监”,致使“我”不断寻求“上校”是“太監”的证据,但找来找去都找不到证据证实爷爷的说法;父亲不顾旁人的言论,始终维护着好兄弟“上校”,在众人面前隐瞒自己的行踪和“上校”的去向,父亲也是会撒谎的;“上校”被捕,公安局发出通告“证实”“上校”是大汉奸,澄清了鸡奸犯的谣言;“小瞎子”在最后将因偷看“上校”腹下刺字而“遇害”的来龙去脉告知“我”后,又编造谎言说父亲是鸡奸犯,从而让“我”陷入痛苦之中。
诚然,众声喧哗下每个人的叙述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具有不可靠性,但倘若从另一个角度看,每个人的叙述也具有可靠性,代表着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爷爷之所以强调“上校”是“太监”,是害怕“鸡奸犯”的谣言毁坏家族的清誉,在一定程序上体现了对家庭和家人的维护,也说明了传统观念中的糟粕对爷爷的捆绑;父亲在家中多次反驳爷爷对“上校”的评论,表明了父亲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不过父亲的一些做法又体现出他的鲁莽冲动,在小说第三部分父亲对老屋“鬼”的描述则透露出父亲的迷信思想,也体现出父亲的赎罪态度;公安局的公告并不能说明事情真相,反而令人对“文化大革命”生出强烈的质疑与批判态度;“小瞎子”颠倒黑白的胡言乱语一方面确实体现出他本人思想与行径的龌龊下流,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上校”当年的行为对“小瞎子”的一生产生的巨大影响。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不可靠叙述带来的强烈阅读效果,这启发读者深入探究文章的“潜文本”,破解小说的深层含义,进而思索文本真相。
另外,不可靠叙述能够产生陌生化效果,使读者和文本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以获得一种新奇的感受。在小说第三部分,“上校”的智力已经退化成几岁小孩,鹤发童颜的他前言不搭后语,不稳定的精神状态令读者与文本有了距离,同时也引导读者对往事进行反思。人言可畏,“上校”多年来强忍耻辱与羞愤,终于在一次批斗会上疯癫了,所有的故事再也得不到主人公的切身还原,文本的可靠性进一步打折扣。如孩童般单纯的“上校”拉着“我”去看他腹下的刺字,这曾经是他最隐密的地方,如今却主动示人。遗忘往事后简单生活的“上校”与他那包含太多荣辱的秘密形成强烈对比,作者奇异巧妙的构思也让人们在咀嚼他人的“笑柄”与“罪过”后,去探寻另一种英雄主义。
最后,读者在隐含作者的引导下理解叙述者做出不可靠叙述的缘由,同理心被唤起,文本价值也得到升华。读者被不完美主人公的悲惨遭遇所震撼,并唤起心中的怜悯,从而通过情感的宣泄达到净化的效果,这呼应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关于悲剧的“卡塔西斯说”[6]。小说讲述英雄归来的故事,不同于古往今来众多作品塑造的完美英雄形象,麦家对“英雄”进行了重构,看似无所不能的英雄“上校”敌不过人间世俗的混乱秩序,“上校”的命运也在世俗的声音中走向转折。当披着正义外皮的“革命”成为普通人的狂欢时,英雄的命运不再是被大奸大恶的敌人左右,而是被当时象征着混乱秩序的普通人掌控。英雄悲剧在麦家的多声部复调手法下呈现,面对无解的英雄悲剧与事情真相,读者自然会生出同情之心并去叹息人生况味。在情感得到宣泄后,读者也会面临新的拷问:是否有资格进行同情与批判?文本形成的巨大情感张力令作品的审美价值大大提升。
综上,《人生海海》中的不可靠叙述带来了反讽效果、“忒修斯效果”、陌生化效果及同情效果,这四种效果也存在交织。从这些阅读效果出发,读者会形成对该作品中的人物、人生及文化的综合理解。
《人生海海》采用的不可靠叙述策略大大提升了作品的艺术性,这是作家对小说形式创新的极致追求,正如麦家所言:“小说是一门艺术,有它的门道和技巧,你能够玩出花样,玩出一种艺术手段来,这才是文学,是艺术。”[7]在众声喧哗中,记忆里英雄归乡的故事得以清晰,在人生的潮起潮落之后,生命的叩问得以明了。
不同于石黑一雄在追述与回顾中借用不可靠叙述表达出的现实失落感,也不同于《罗生门》走向不可知的虚无,《人生海海》行至歷史的隐秘腹地,揭示出社会中潜藏的荒诞、暴力与混乱,借用不可靠叙述连接了乡土与城市、个体与历史,串联起一代人的迷茫、痛苦、纠缠与忍辱负重,显示出对乡土伦理的重新审视和对社会人性的深刻批判。小说看似是写挫折磨难,实则激励人们走向美好,进而展现出生存的勇气、时间的仁慈、人生的豁达,就像作家本人所说:“我想写的是在绝望中诞生的幸运,在艰苦中卓绝的道德。我要另立山头,回到童年,回去故乡,去破译人心和人性的密码。”[3]封面迷雾散尽,希望重新扎根,人生海海,终会有帆有岸。
参考文献:
[1]韦恩·布思.小说修辞学[M].华明,胡晓苏,周宪,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2]阿莱达·阿斯曼.回忆空间——文化记忆的形式和变迁[M].潘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64.
[3]麦家.人生海海[M].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9.
[4]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复调小说理论[M].白春仁,顾亚铃,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29.
[5]库恩.希腊神话[M].朱志顺,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146-148.
[6]亚里士多德.诗学[M].罗念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19.
[7]季进,麦家.聊聊《人生海海》[J].当代作家评论,2019(5):75.
(下转第96页)
On the Strategy of Unreliable Narration
in Mai Jias A Wavy Life
XU Chu-tong
(School of Literature,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South-Central Minzu University,Wuhan,Hubei,430074)
Abstract:In his transformative work A Wavy Life,Mai Jia uses the strategy of unreliable narration to tell the story of the return of a hero. Through the memories and narratives of the protagonist and the people around him,“Colonel”Jiang Zhengnans legendary and tough life is gradually revealed to the readers. The main narrative of A Wavy Life is based on memory writing,which serves as the basis for the unreliable narration of the text. In addition,the work creates unreliable narration of different dimensions through the narratives of people. The unreliable narration also brings about the irony effect,“Theseus effect”,defamiliarization effect and sympathy effect.
Key words: A Wavy Life;unreliable narration;memory writing;crowded voices;textual tension
责任编辑 许小晓
收稿日期:2022-08-30
作者简介:徐初彤(1999-),女,湖北建始人,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