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探究

2023-07-17 19:53:35于凤
关键词:课标中华高中英语

摘 要: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因此,我们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适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同时,促进他们更好地运用英语知识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中英语 渗透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5.038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自信的基础,所以,我们既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要向世界传播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就要结合学习内容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融入英语教学活动中,让中华传统文化真正成为英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英语在中学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英语教育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如此一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渗透在我们的英语教学活动中就成为英语教师的一个重要任务。高中英语教学是传播优秀中外文化和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一门重要课程,新《课标》提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英语教学中,在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讲好中国故事。

一、高中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现状

1.英语教师开始重视优秀传统文化与课程的关系

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一些英语教师也意识到传统文化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义,认为应该把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英语的教学之中,使英语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发挥作用。在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时,我们不但要有选择地接纳西方的文化,而且要把自己的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到国外去。随着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应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积极迁移效应,提高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欣赏中西方文化的能力。另外,一些英语教师也比较认可将传统文化和英语结合起来的观点,认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可以有效促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表达,进而帮助学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正确理解并表达中国文化。

2.中学英语与传统文化相融合时教师的素质有待提高

虽然目前有些教师认为中学英语教学要与传统文化相融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还需要提高二者的融合能力。特别是一些中学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需要强化用英语来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识,这将直接影响到中学英语的整体教学质量。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一些英语教师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储备还很薄弱,比如对中国传统节日和节庆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尽管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较深的理解,但是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仍不能够将英语教学与传统文化融合,忽略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和传承。此外,虽然大部分英语教师在教学目标设计上都强调了“文化自信”,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表达。从而使我们的英语教学处于一种“文化失语”的状态,学生自然就不能够在英语学习活动中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造成在实际生活中使用英语作为一种语言表达手段来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着非常困难的局面。

3.部分教师缺乏对英语新《课标》的理解和运用

高中英语是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指导下,我們应该从根本上把握新《课标》对高中英语的新要求。但是,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对新英语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的内容理解得不够透彻,这就自然会影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传播。在高中英语新《课标》中,学生要正确认识和理解中西文化的不同,要善于用英语来介绍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在新《课标》中,关于教师怎样进行教学、怎样实现传统文化传播还没有具体的规定,但英语新《课标》早已明确了中学英语教育的总体目标。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并没有认真阅读新《课标》的有关规定,或者根本不理解英语新《课标》的有关要求,致使英语教学无法将中国传统文化和英语知识融为一体,导致教学目的无法实现。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

1.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境界,实现个性发展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然能够强化英语学科的人文教育属性。这就需要我们科学设计教学活动,有效融入传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能够保持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对比,以及对其内涵的分析,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更为丰富,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中备受推崇,其原因就在于中国传统文化蕴藏着“辩证”“中庸”等思想意蕴,这些都是一个人情绪健康、性格健全的重要表现。

2.有利于改善和避免中外交流中“文化失语”现象的出现

客观分析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中国语言失语症”已经成为中西交流的一种普遍现象。简而言之,英语是一门外语,学生们学英语的终极目标是用英语和别人进行沟通,这是一个双向的、相互影响的过程。但是,目前的高中生很难利用英语知识和别人进行沟通,大部分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有限,很少利用英语与别人沟通。

3.有利于应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新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深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环境随之变化,对高中英语教学提出了高要求和新要求。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多元化和新媒体迅猛发展,使中学英语教学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我们更要利用英语教育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英语素质的目的。在全球文化交流的背景下,中国文化“走出去”,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当今世界日益开放的形势下,中国传统文化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这也给高中英语教学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4.有利于满足高中英语新《课标》的要求

在新《课标》改革和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英语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的重点内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发布,对中学英语课程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明确,高中英语课程理应承担起培养学生“人类命运共同体”“多元文化”观念的责任,培养他们“开放、包容”的心态,加强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帮助他们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随着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英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实施者,必须把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中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引导他们利用英语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5.有利于改善现有高中英语教学的不足之处

应试教育思想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消除的,许多时候,我们仍关注学生对英语语法、词汇等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在这样的教学条件下,学生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英语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英语是一种国际通用的语言,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突出。同时,用英语作为载体来传达和传递传统文化,也是目前中学英语教育所面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的英语教学还不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学习发展需求,更不能促进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所以,把传统文化和英语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既能有效改进当前中学英语的教学状况,又能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1.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形成阅读方法,提升阅读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在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英语教师多是先引导学生学习新词汇,然后对英语语法进行分段解析,对阅读内容加以解释和说明,最后对阅读材料做一个简要的归纳。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英语教师应重视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渗透,使学生在掌握英语词汇、语法知识的同时,也能充分地体会到文化的魅力。英语教科书中的文章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典型性。我们在英语阅读教学活动中要结合阅读内容,有效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比如,当学习有关节庆的主题时,就可以把我们的各种传统节日介绍给学生,如“Spring Festival”“Dragon Boat Festival”“Mid-Autumn Festival”等。这必然能够让学生自发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2.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英语“说”的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我们要注重学生的英语口语训练,有效进行口语教学,适时注意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进一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我们的历史上出现了太多的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比如负荆请罪、孔融让梨等,整理后可形成校本教材。如此一来,自然能够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他们的英语“听、说能力”。除了这些,英语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们在每天的课前进行“热身运动”。例如,用英语朗诵经典名篇,介绍中国著名的景点。对于英语基础差的同学,教师可以让他们用英语说出一个成语或谚语。这不仅可以为英语口语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了解更多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口语水平,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

3.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英语写作就是英语语言信息的输出,英语写作教学自然就成为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同时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很多中学英语教师都面临的问题。

首先,英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经验,在进行句型训练时,尽量引导学生将中国传统文化引入英语教学中,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培养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英语作文的意识。其次,大胆突破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写作教学中,使英语的工具功能得到最大程度发挥,使文化的有效沟通得以实现。当然,我们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等于将其他文化排除在外。在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认识的同时,也应积极地接受外来文化。所以,当英语教师安排学生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作文时,可以根据中西文化的差异来设定作文的主题,例如“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ese New Year and Western New Year”。这样自然就能够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

4.全面提升高中英语教师的综合素养

英语教师是英语教学活动中的指导者、组织者、评价者和参与者。英语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必然会对英语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人文素养、学科素养、专业素养等综合素养必须提升。目前一些教师对高中英语新《课标》的相关规定缺少理解,因此,应加强教师对新教材的阅读和学习,准确理解和掌握新《课标》对在中学英语教学中融入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要求。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既要树立把传统文化与中学英语结合起来的教学理念,又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学生用英语来传播传统文化。此外,教师在整体文化素质提高的同时,也要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尤其是在将英语教学活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教学的过程中,要促进学生理解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同时积极进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5.积极探索高中英语教学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教学新途径

高中英语教学普遍采用灌输式、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对传统文化和英语教学的整合发展有很大的影响。这也是英语新《课标》对英语教学的要求,教师在英语課堂教学中,要积极创新英语教学模式,拓宽英语教学途径,以应对当前单一的教学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的负面影响。教师在中学英语教学活动中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同时,要使中学英语课堂中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达到最佳,教师也可以对英语教学方式进行创造性开发,科学引导学生参加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通过课外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深刻地认识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总之,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它作为一种国际通用语言,英语教学环境正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而发生改变。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在中学英语教学活动过程中重视对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从而通过英语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增强他们的文化认同感。

参考文献:

[1] 徐良庆《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探究》,《中外交流》2020年第28期。

[2] 刘静《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软件(教育现代化)》2019年第3期。

[3] 郭玉龙《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双语学习(乌鲁木齐)》2018年第10期。

[4] 张咏玲《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探讨》,《年轻人》2019年第41期。

[5] 蔡淑忍《中国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课堂中渗透方法分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年第8期。

(于凤,1978年生,女,汉族,江苏邳州人,大学本科,中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课标中华高中英语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英语集体备课的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00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34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2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