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

2023-07-17 19:53:35常晓
关键词:初中英语内容传统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更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在传统文化持续受到重视的当下,社会各个行业均在探索与传统文化相融合的路径。教育行业与传统文化的融合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借助各种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本文从不同角度详细阐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初中英语 传统文化 渗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5.033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越来越高,我国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意识是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在开展外语教学时所要遵循的基本目标。初中英语是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英语交际水平的关键科目,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中,教师要重视渗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要点分析

1.明确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

初中英语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时,应当引导学生明确中西方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教授英语知识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英语词汇、英语语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使学生立足本国文化,对比西方文化,并形成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能力,为将来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度发展奠定基础。英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英语学习和汉语学习在本质上的差异,例如,在句型结构上英语与汉语有明显不同,中西方礼仪文化内容差异也非常之大。例如,餐桌礼仪中,中国人喜欢热闹的就餐氛围,而西方人在就餐时喜欢安静。只有让学生了解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所在,学生在理解句式结构、进行口语交际时,才能做到准确得体。

2.认识渗透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在英语课堂上对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有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了解,而且有助于学生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每一个初中英语教师都要利用工作之余,多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并将其与英语教学互相融合,在课堂上为学生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课堂。初中阶段的学生也要增強自己不断学习文化、继承和发扬文化的能力,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通常情况下,语言学习与文化背景是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初中英语具有工具性、人文性等特点,教师应当从教材内容挖掘、课堂活动讨论、文本多面解读等不同角度,引发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促进学生将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把握传统文化渗透的适切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互相融合期间,教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立足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储备、理解能力等,开展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英语课堂,这样才能够使学生增强文化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教师在融合传统文化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例如,初一阶段可以从知荣辱、懂自尊、讲文明、有爱心入手,健全学生的人格。初二以及初三阶段要为学生重点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培养学生乐于奉献、敢于创新的精神。只有让文化渗透的形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文化的引导作用。

4.避免传统文化渗透的局限性

第一,避免形式化。一些初中英语教师在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时,只将其体现在教案的编写以及教学目标的制定中,但在课堂活动组织过程中并没有重点关注文化的渗透,使文化教育只停留在形式上,毫无实际意义。

第二,避免随意化。传统文化的渗透需要遵循一定规律,教师要构建科学、系统、完善的文化渗透体系,鼓励学生多关注传统文化,感受文化对现代生活产生的重要作用。只有有针对性地融合文化内容,才会使文化的渗透更加高效。

第三,避免宽泛化。中外优秀文化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同时能增强学生对英语学科知识的理解。教师不能过度讲解文化内容,要重视将文化与知识互相融合,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可塑时期,自身的辨别能力、道德判断能力正在逐渐形成,接触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以及学习的知识,都会从不同角度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例如,西方利己主义思想、个人主义思想会随着信息技术的传播不断出现在学生面前,若学生一味推崇西方文化,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能够让学生有健全的心智。例如,儒家思想以及礼仪文化会从根本上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用英语展示传统文化,能够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2.帮助学生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

作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每一名初中生都肩负着继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义务。一带一路重要思想提出之后,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更是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坚实保障。在英语课堂上,学生不仅要重视英语成绩的提升、英语知识的积累,更要学会利用英语描述中国文化,发扬中国文化。借助跨文化交际能力,使更多国家关注中国传统文化,学生会站在客观角度分析和辨别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不管是在翻译还是在交际中,均能借助较高的文化素养正确解读英语。初中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过程中,能够增强自身的执教能力和专业素养,进一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3.帮助学生形成较高的学习兴趣

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智力发展已经与成人基本相等,但由于缺少足够的生活经验,自我管理能力以及自我控制能力并不完善,在学习过程中,依旧会受到兴趣的影响。若课堂教学丰富有趣,学生会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若课堂教学内容枯燥单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受到影响。英语作为语言科目,主要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持续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学生沟通能力和交流能力的提升。在课堂上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需要依赖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借助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以及文化内容,让静态的教材知识动起来,活起来,这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更能帮助学生形成关注传统文化以及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4.帮助教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阵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科学筛选教学内容,必要的时候,要借助各种各样的课外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在渗透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会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搜索更多与文化内容以及英语知识相关的材料,并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展示,让课堂教学环节更加紧凑。通常情况下,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和接受程度要远远大于西方文化,教师借助多种多样的课外资源,能够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对待西方文化,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自觉成为西方文化的学习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以及新时代文化的创造者。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措施

1.深度研读教材内容,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第一,挖掘教材中关于家国情怀教育的内容。常言道,国是千万家,只有国强才能家富。每一个学生都要关注自己的家国情怀,对国家的文化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培养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深度研读,汇总关于家国情怀文化的相关内容,并为学生进行重点讲解。

例如,七年级下册unit 6 section B 部分为学生介绍了端午节的相关知识,学生会从中了解到赛龙舟等活动。在九年级unit2 section A为学生介绍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能够传达人们追求团圆、追求和睦的愿望。九年级unit 6 section A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讲解,使学生了解到茶的发现以及传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制造的影响力。

第二,发掘教材中关于文学艺术的内容。为学生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中华民族历经春秋战国、唐宋元明清等多个朝代,每一个朝代都拥有政治方面、经济方面、文化方面特有的财富。在讲授英语知识时,教师要对该类内容进行汇总与挖掘,比如八年级上册unit2 section B中介绍了天安门、故宫以及北京胡同,学生借助文章能够充分感受出京味十足的北京地标,引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八年级下册unit6 section A部分为学生讲述了中国民间神话,例如女娲补天等,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古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这些关于文学以及艺术的内容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鉴赏美以及创造美的能力。

第三,挖掘教材中关于人文素养的内容。英语教材中的内容多数以讲述事件以及人物为主,这一形式与中国提倡的以人为本精神高度吻合。在开展课堂内容的讲解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时刻立足学生的发展角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全面评价自己。例如,在教材中有关于职业的相关内容,关于青少年成长的相关内容,这些与学生的实际成长有紧密联系,教师要充分融合生活案例,使学生关注自身素质的提升。例如,八年級上册unit5 section B部分为学生讲述了木兰从军的故事,木兰身上坚韧不拔、忠孝两全的品质值得每一个学生学习。

2.展现多种文化故事,引导学生学习其中的精髓

在英语课堂上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时,教师应当关注方法的创新,避免枯燥单一的灌输式讲解,否则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文化与故事互相融合,或者与角色扮演互相融合,能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触传统文化,并形成对文化的正确理解。为此,教师应当采用中外文化碰撞法,借助各种文化故事,引发学生对文化的深度思考。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第10单元You a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时,这一单元在section b部分为学生详细讲解了不同国家的餐桌礼仪。在讲述时,教师可将全班学生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开展餐桌礼仪文化故事创编活动,学生可借助课外读物、信息技术等搜索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知识,在课堂上用故事形式进行展现,其他学生观察后做出评价,最后,教师进行专业的总结。学生向全班分享自己在搜集资料时的感想,或创编故事以及角色扮演过程中的经历,强化对文化的了解,同时开阔文化视野。教师用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总结,例如就餐时的着装对比、音量对比、食物对比,相信经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对文化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3.借助新颖的艺术形式,彰显文化全新的活力

时代在不断发展,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也在持续变化。教师在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时,应当借助更多新颖的形式,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的活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创新文化展示形式时,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也要彰显文化在新时代下的适应性。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it's raining的相关内容时,该单元主要向学生展示与季节相关的英语知识,教师在课堂上邀请若干学生分别描述不同季节下不同城市的美景,以及人们所从事的活动。通过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再为学生配备音乐,使学生对该单元的内容实现深度理解。在此期间,教师应当融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季节的古诗,用英语朗诵古诗,让学生既锻炼英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能接触传统文化。

以英文版《春晓》为例,This spring morning in bed I'm lying,Not to awake till birds are crying,After one night of wind and shower,how many are the following flowers。古诗中的韵律美以及意境美在学生的朗读过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魅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再如,七年级上册有关于京剧的相关内容,教师要为学生讲述中国京剧的发展史以及京剧表演过程中不同人物的角色特点,再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京剧片段,培养学生关注传统文化的习惯。

4.有效融合德育,透过文化感悟品德

传统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的优势是能够健全学生的人格,这一目的与国家提倡的立德树人教育理念高度吻合。作为新时代的先锋,每一个青少年都要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培养自己的爱国精神和情怀。

例如,借助九年级第五单元section B部分的内容,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特有的孔明灯、剪纸以及陶艺文化的吸引力,在深刻感知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在讲解愚公移山这一寓言故事时,学生会学习愚公身上敢于直面困难、坚持不懈的优良品质,这些均能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提供更多资源。英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课余时间,引导学生搜集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英文名言警句,例如,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way(有志者事竟成),再如Never give up(永不放弃)等,引导学生时刻关注自己道德行为的养成,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推进初中英语教学改革,借助传统文化内容,学生的学习渠道会更加丰富,学习平台会更加广阔,课堂上师生之间能够拥有更多互动。借助多种多样的文化渗透活动,能够锻炼学生的文化辨识能力以及中英文翻译能力,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有效为国家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王佳佳《运用微项目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英语教师》2022年第11期。

[2] 周磊《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渗透》,《知识窗(教师版)》2022年第2期。

[3] 庄海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落实方法探索——以人教版初中英语为例》,《课程教学研究》2022年第2期。

[4] 王咏皓《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校园英语》2021年第42期。

[5] 冯军淇《对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几点思考》,《中学生英语》2021年第32期。

(常晓,1994年生,女,汉族,甘肃庆阳合水县人,大学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初中英语内容传统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1:42
如何让初中英语教学更有效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38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08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