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相结合的意义及方法

2023-07-17 04:32:04税红艳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传统

税红艳

摘 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与人生哲理,这些均可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源泉。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作为管理者,可借助传统文化中的内容,引导学生遵守纪律,提高综合素质。本文从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相结合的优势、必要性展开探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 传统文化 班级管理 班主任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3.05.006

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关键时期,语文学科作为基础中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素质教育理念下,语文课程应当挣脱单一知识储备思维的禁锢,转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三维角度,其目的在于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突出传统文化内涵,不仅丰富了教育资源,使道德品质这一概念有了实体化标杆,还可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同时让小学生深刻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一、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相结合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其理解能力和学科技能,还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实现综合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目光不仅要放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上,更重视其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但是小学生因年龄小、好奇心强等特征,致使其缺乏自律性和自觉性,且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因此让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贯穿传统文化内容,能够以此约束学生行为,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和生活习惯。

1.二者结合有利于学习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小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年纪,仍保留着贪玩、好奇的天性,尚未形成成熟的思维意识,自控能力较弱,需要外在环境的约束,才能认真听讲、保持良好的纪律性,进而保证学习效果与质量。在小学教学中将语文传统文化课程与班主任管理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秩序重要性的理解,加强班级纪律管理,还有助于通过严格的课堂管理,提升教学质量,对于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有积极作用。

2.二者结合有助于班主任管理成效的提升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侧重于识字、语言表达、朗读等,其实传统文化在语文学科中也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在实际教学中将语文传统文化模块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将德育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并在教学中渗透班级管理思想,不仅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可有效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成效。

具体而言,在语文传统文化课堂教学中传播正能量的内容,有助于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其认知能力,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和思想观念。教师可借助语文学科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利用网络收集更具特殊意义的教学素材,并以动画或图片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符合小学生认知需求的方式能够帮助小学生理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深意,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在语文传统文化知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分析古代语言表达的特征引导学生立足于课本,从实际生活中寻找传统文化知识中描绘的事物,并鼓励其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此才能有助于教师更清晰地掌握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习惯和心理特点,为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辅助班主任管理工作顺利实施,提高管理水平。

3.二者结合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在语文教材中往往蕴藏着深厚的德育理念,小学阶段是学生思维认知形成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语文教材中涉及诸多经典的传统文化篇章。因此,借助传统文化的德育作用进行班主任管理工作渗透,既满足了素质教育要求,又向学生传达了社会主义道德、爱国主义情感和健康的观念,让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最大限度发挥语文学科培养传统文化核心素养的作用,令学生受益终生,成为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的综合型人才。

二、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相结合的措施

1.以传统文化为依托,营建儒雅的班级氛围

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及学习环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古人风度翩翩、立志报效国家、如儒雅知礼等气度,班主任管理中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作用,营建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让孩子们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生活,教师也可以从传统文化的浩瀚海洋中选取彰显儒雅、知禮且具有激励意义的名人名言,制成宣传画张贴在班级中,供学生随时阅读,缓和其浮躁的心绪,让他们能够养成稳扎稳打的学习习惯。

例如,教师选取“闻鸡起舞”“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将这些激励人心的成语和故事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宣传画,用这些画作来布置教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此外,孙敬头悬梁、勾践卧薪尝胆等激励人心的故事中,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刻苦奋斗、坚持不懈的精神。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深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刻苦学习、不畏困难的精神,还能够对学生高尚品质的养成起到促进作用。如“人背信则名不达”“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等流传于世的名言警句中处处彰显着诚信的重要意义。教师可将这些名言警句制作成条幅悬挂于教室中,或制成色彩鲜明的字粘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时刻警醒学生要做诚实守信之人,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之下实现道德素质的提升。教师将传统文化与班级管理进行有机结合,借助传统文化建设班级文化,如此,不仅可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还可培养其高尚的道德精神和坚毅的品质。

2.强化传统文化学习,感悟班级管理方法

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道德品质和人生哲理,是一种无形但具有较强激励性的教学资源。传统文化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源泉。在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中,教师需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心研究,从众多资料中找出切入口,认真学习其中蕴含的思想品质和道理,从中领悟班级管理的有效方式。

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曹冲称象》这一故事勾勒了曹冲神童的形象,对于当代人而言,他的故事也具有极强的启发意义。该篇故事中众人好奇大象体重几何,奈何找不到可行的称重方式,曹冲灵活转变思路,从其他角度思考并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篇文章篇幅简短、语言精练,但却具有较强的思考价值:首先在当时曹操作为一名名气极高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众人面前却能够听取并采纳一个小孩子的意见,来解决自己暂时面临的困扰,这表明曹操具有实事求是、胸怀宽广的品质,值得学习。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个别情况下教师难免受自身主观意识影响,做出错误判断,或者认为小学生不具备成熟思想,无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放不下教师的“架子”去听取他们的想法。如在课堂上成绩优异和成绩差的学生在说话,扰乱课堂秩序,教师的主观意識认为是差生不遵循课堂秩序,打扰优等生学习,因而在未查明真相的情况下,对差生提出批评,但事实可能正相反。因此,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教师应放下面子,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以此为例引导学生坦然面对自己的问题,培养学生勇于认错、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3.重现传统文化情景,增加班级管理效果

传统文化拥有着深远的意境,值得我们仔细琢磨、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通常需要依托于意境才能更好地呈现出来。班主任管理工作是一项具体细致、琐碎繁杂、艰苦长期的工作,有时也需要氛围的烘托才能呈现出良好的管理效果。在传统文化与班主任管理工作产生交集后,教师可通过情景重现方式,带领学生走进传统文化所描绘的意境中,深刻感受传统文化内涵,通过亲身体验领会其中蕴含的哲理,以此开展教学活动和班级管理工作,可取得事半功倍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充满教育意义并广泛流传的寓言故事,为学生营造有趣的场景,体会其中蕴含的道德力量。在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文《揠苗助长》中,教师可以在授课中伴随音乐,有感情地为学生朗读这个故事,让他们一起观看相关视频或制作情景小漫画来加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这些方式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中蕴含的哲理,教导学生对待事物要有耐心、毅力,对待他人要懂得付出。通过场景营造的形式贯彻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使学生明白成长的道理,增加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效果。

4.立足于实际生活,提高班级管理实效

传统文化蕴含深厚的道理与哲理,教师需要通过贴近生活的案例将传统文化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向学生举例说明传统文化在当今生活中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提高班级管理的实效性。

比如,在班主任处理学生关系时,可以利用语文教材的知识,讲述传统文化中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蔺相如聪明过人,在强大的秦国面前也能做到游刃有余,维护了国家利益,但廉颇对此却嗤之以鼻,总是处处挑衅。蔺相如有大局观,处处忍让。后来廉颇得知真相,决定负荆请罪,而蔺相如也大度原谅,两人和好如初。在故事中,两人共同维护国家利益,廉颇知错就改、蔺相如气度不凡,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案例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养成勇于承认错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美好品格。

另外,在班级管理中,存在以成绩论英雄的现象,成绩领先者有时候会轻视学习落后者,这是极为不良的风气。面对此种情况,班主任要借助廉颇与蔺相如的故事,引导学生换位思考,理解、关心落后者。教师还应该利用故事中廉颇和蔺相如的爱国精神,教育学生要维护集体荣誉,增强班级凝聚力。以古代故事为引,在班级管理中结合实际情况教育学生,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还能让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充满探索兴趣,自觉弘扬传统文化。

5.朗读传统读物,增加班级管理的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实践中,朗读是极为重要的手段,那么在选择早读读物时,应该结合班主任的管理需求。将传统文化素材融入早读内容中,使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如将《三字经》作为早读的内容,此书涵盖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和伦理知识,在语言表达方面言简意赅,便于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具有传授知识和正确道德理念的功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素质,便于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而且《三字经》里面很多故事具有教育意义,比如孔融让梨,讲的是孔融小时候的故事,在大小不一的梨子面前,选了一个最小的梨子,并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面对年长的哥哥,年幼的弟弟孔融表达出了充分的礼让,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孔融让梨是现象,也是一种美德。在学生们日常相处时,如果出现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时,班主任首先应秉持公正公开的态度,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学习孔融谦让有礼貌的做事方法,教育学生应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共同将和平友爱的精神发扬光大。教师可以让男女搭配进行朗读,男生读上句,女生读下句,增加趣味性;还可以举办班级内部的朗读比赛,激发学生对于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的热情与积极性,促进多方面发展,让学生在朗读中提高综合素质,成为一个知谦让、懂礼貌、知进退的人。

6.开展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增加班级管理的活跃性

班会对于小学班主任管理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小学生刚入学的阶段。大家对彼此都不熟悉,有些学生性格腼腆害羞,自己的想法不敢表达出来。有些学生没有深入学习传统文化,可能会表现出不正确的行为。班主任要在班会时结合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开展丰富有趣的教学,使所有学生参与进来。比如开展传统文化插画鉴赏主题活动,扩展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插画内容,比如《金木水火土》和《天地人》课文共同使用的是画家傅抱石的《一望大江开》,这幅国画作品精妙地将课本内容进行展现,呈现出了自然界的五种天然形态和“天地人你我他”六个汉字,使学生在鉴赏国画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体会到作者对于天人合一的理解。还可以在传统文化主题班会上,为学生带来中国结的传统编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从侧面感受到中国结的寓意,反映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于家庭、集体的重视。最后回到现实,促使他们感受到教师与父母的关爱,以心怀感恩的态度去学习新知识,这种做法不仅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还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学习传统美德,便于班主任开展工作。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对于班级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这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一方面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认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运用丰富多样的哲理来进行班级管理,通过场景模拟和课堂朗诵等形式使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利用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使班级管理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卢远飞《谈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第29期。

[2] 钟晓慧《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必要性和措施》,《信息周刊》2019年第17期。

[3] 计国红《小学班主任如何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8年第16期。

[4] 罗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策略》,《中小学班主任》2021年第16期。

[5] 盖小兵、沈保平《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管理工作结合初探》,《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9年第31期。

[6] 丁秀娟《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内容分布与教学策略》,《中小学班主任》2020年第10期。

[7] 韦杰华《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的有效结合》,《语文课内外》2019年第33期。

[8] 杨云云《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探讨》,《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2年第1期。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传统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井冈教育(2022年2期)2022-10-14 03:11:00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中老年保健(2021年3期)2021-08-22 06:52:22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夸夸我的班主任
老传统当传承
传媒评论(2018年8期)2018-11-10 05:22:12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中国三峡(2017年9期)2017-12-19 13:27:25
班主任
中学生(2016年13期)2016-12-01 07:03:44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