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利用校园文化提升初中生的德育素养

2023-07-17 13:36:46黄虎林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德育

黄虎林

摘 要:校园文化在落实学校德育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对此,学校就应充分发挥校园文化育人的价值和功能,将校园文化当作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由此,学校就应该紧扣新时代教育的方针和理念,综合学校各方的价值与作用,营造校园文化,实施德育,提升校园文化建设的聚合力,增加校园德育的实效性,借此建构更为有效、和谐的校园育人氛围,以这种校园文化助推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将他们培养成为优秀的人才。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利用校园文化提升初中生的德育素养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校园文化 初中生 德育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09.058

校园文化一般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及行为文化,并且校园文化能够从多个方面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而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三观”初步形成的阶段,他们需要以正确的文化作为引导来提升他们的“三观”及思维意识。所以说,在初中阶段营造更为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基于此,初中校园就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完成校园文化的建构,将其当成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最终践行“立德树人”的育人路径。

一、校园文化在提升初中生德育素养方面的价值

(一)价值导向:引导初中生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价值观

“价值导向”属于校园文化的重要教育功能,它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要是对全校师生进行精神及行为的全面引导和塑造,借此让学生形成对先进文化的认同和正确判断。所以说,校园文化其实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理念、价值、思维范式及价值判断,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的选择及教育理念的产生,更影响着整个校园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深度。所以说,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既能够提升学校教师的素养及育人水准,也能够充分彰显学校的教育效果,让学校的育人水平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另一方面,校园文化还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纲要,彰显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及教育观念,对中学生形成积极、正向的引导,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世界观,让他们突破内心的桎梏,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生活和学习,自觉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借此提升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教育。

(二)规范行为:调节并规范初中生的思想与行为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校园文化有着调节和规范的价值和作用。一方面,校园文化涵盖了学校的一些规章制度和学生的行为准则。这种外在的行为规范能够对人生观处于初期的中学生起到积极的规范作用,能整体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由此,校园文化在规范行为方面能够打破传统的以内在自我引导和道德约束力的教育范式,能够通过更为和谐、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通过熏陶、感染、规范及约束等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让他们在言行举止中全面贯彻学校的规章制度和行为条例,借此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及综合素养,落实他们思想行为的建设及调整,优化他们的行为路径。

另一方面,校园文化能够从内在对学生进行规范和引导。校园文化有着很强的育人功能,它能够从更为深层的角度出发,对学生的心理和态度进行规范和教育,让外在的制度规范逐渐转化为内在的自我意识认同,形成校园群体共有的价值追求和风尚理念。因此,在这种较大范围的影响和辐射下,学生能够更加自觉地遵守相关规范,积极调整并保持自己思想与行为的一致性。以优秀的校园文化为引导,塑造学生的精神和理念,借此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进而彰显校园文化的育人价值。

(三)品德培育:帮助初中生树立高尚的品德

校园文化属于一种群体性的文化,并没有单一性和针对性,它所实施的对象十分广阔,教育的领域也十分多元,并且校园文化要重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对中学生的理念、道德、信念及审美等方面进行熏陶与感染,充分发挥凝聚人心的价值与作用。所以说,校园文化能够帮助初中生树立起更为高尚的品德,并且还能潜移默化地渗透积极的价值理念,对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培育产生积极效应。所以说,初中校园文化就能够以独特的优势,创建更为合适的精神文化氛围,在实践中以这种高尚的、朝气蓬勃的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代中学生,让他们向往并追求真善美,充分彰显环境育人的效力。在这种背景下,初中生便能够接受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与感染,陶冶情操,让自己的道德受到洗礼,进而升华自己的人格。所以说,校园文化的价值就在于通过文化氛围的创设来调节学生的心理,借此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四)素质提升:培育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校园文化的出发点及核心就是育人,它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而且这也是校园文化育人的最终目的。基于现实情况可以得知:校园文化存在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要实现知识育人,还要实现素质育人,这也是新时代背景下的教育目标与方向。所以说,校园文化在提升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从某种程度来说,校园文化其实就是在学科教育的范畴外,发挥对学生思想品德、行为范式的基础导向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在对初中生进行人文熏陶,提升思想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及身心素质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因此,学校有必要创新育人路径,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整体增强初中阶段德育的实效性,将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通过校园文化提升初中生德育素养的策略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础

一所校园的物质文化能够直接体现该校园的价值观及价值体系,也是践行“立德树人”的必要前提和条件。校园物质文化主要是校园内的各种设施,比如教育设施、活动设施及生活设施。基于此,学校就应该从这几个方面着手来实现物质文化的建设,为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首先,学校应该努力通过物质环境的创建来培养良好的物质文化氛围。比如,学校可以将校训、校风、文明公约等张贴在学校的各个场所,让学校的各个建筑物、活动设施场所、绿化雕塑、景观、画廊、橱窗都有这些宣传标语,能够让学生清晰地认知到学校既定的教育目标,进而折射出学校的文化传统,彰显学校独特的风貌。这样也能够在学习与生活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他们展开思想情感及行为方式上的感染和熏陶,助力他们获得更为深远的发展。

其次,学校也应该按照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及重点建设方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导向。要对学校内部的宣传部、图书馆、广播、校刊等作正确的引导和管理,使得这些内容能够沿着正确的、健康的方向发展,以这种积极校园文化的建设,让学生和教师能够自觉地选择正确的理想价值、学术风范及科学精神,借此实现德育的有效性。

最后,随着科學技术的发展,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也应该积极地融入互联网技术。所以,学校应该用正确的思想文化来占领网络阵地,要在学校校园内形成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环境,这也是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有的放矢的策略与措施,能够让网络成为家长、教师、学生互相沟通的桥梁,让其成为师生思想交流的主要阵地,以此也能够传播更为科学的信息和知识,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更为合格的中学生。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学校就应该从多个方面着手,要以校园文化的精神为指导,建设并完善相关的设施,借此助力中学生德育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二)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创设优良的精神氛围

1.校风建设

校风是校园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彰显一个学校的独特风貌。所以说,校风的建设其实就是校园精神文化的展现,它能够展现学校德育的文化氛围。校风主要包含校训、校歌、校徽和校旗。好的校风有着更强的感染力,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还有着一定的“强制性”。比如,它会在无形之中对一些不符合氛围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压力,借此推动主体的自我警觉与自我反省,进而实现心理与行为的自我调整,使得校园中的群体能够获得引导和感染,形成更为良好的心理状态及行为范式。

除此之外,好的校风还能够对本校学生的内在动力起到积极调整和激发的作用,能够催人奋进,促进他们身心的发展,并且还能够对他们不良的心理倾向产生积极的引导和纠正,避免他们受到不良言行的侵害和干扰。所以说,中学校园应该专注于优良校风的建设,要将优良的校风内化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行为准则和价值是非判断标准,让他们有更为良好的学习态度,着力于提升他们的精神文化素养,达成德育的最终目的。

2.思维方式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他们形成较为完善的思维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学生不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那么他们就不可能建立起稳固的、理性的思想道德、政治法纪等科学体系,就无法让中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得到切实开展,而是只流于形式。所以说,中学校园在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方面就应该着力于科学思维方式的培养,要让其具有创新性、主动性、自主性及多样性。

首先,学校应该紧扣时代发展的大方向及大方针,对教师进行培训,让他们不断更新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理念,保证他们思维的开放性、自由性及社会性,能够让他们以积极的、科学的思想价值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借此培养他们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其次,学校应该积极开展各个学科的教学研讨工作,要让教师能够在自身的学科教育上,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专注于良好思维方式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善于使用逻辑性思维,完成准确归纳、推理、分析及判断等思维活动,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以更为严密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做出精准的表达。

最后,学校要专注于辩证思维的训练和阐述,强调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念去实施学校的教育与管理,文化的创建与优化,以发展和联系的观念去看待文化的育人效力,并对此作理性、科学的思考与审判。所以说,在教育教学上,就应该提倡以创造性的思维作为引导,打破墨守成规的方式,突破陈旧的思维模式,让学生能够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力、直觉及敏感力,能够从普通、平凡的事物中去发现新的事物,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比如,学校可以开展校园辩论赛、演讲比赛及各种征文比赛,借助这种多元化的竞赛方式,培养学生形成更为良好的思维方式,最终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3.情感方式

在建设校园文化的时候,学校还要注重“情感方式”的培养与渗透,专注于培养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情感价值,使其有积极的情感需要和情感体验,进而展开学习与实践,能够以积极情感为主要引导力,形成正向的、健康的思想价值。比如,能够勇于面对各项困难与挫折,能够在竞争中做到不骄不躁、不气馁,能够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与和谐。以这种积极的情感方式作熏陶与感染,能够让学生形成美好的、健康的情感与情绪,能够让这些积极情感对他们的“三观”起到引导作用,最终达成对学生的有效培育与引导。

(三)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为德育的开展提供保障

制度文化属于校园文化的内在机制,主要包含学校的传统、仪式及相关的规章制度,也是维持学校正常活动秩序的重要保障。所以说,在建构校园文化、提升学生德育素养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忽视制度文化的建设,要借此为德育的开展提供重要保障。对此,学校应该从本校的教育特色、育人目标、育人方式、办学理念、环境规划及管理模式等多个方面来调整规章制度,并且在建立制度文化的过程中,一定要以人文关怀为前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社会主流文化为导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推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及整体素质的提升。具体而言,学校就应该深入分析教学的特色以及本校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要以科学的制度文化约束并感染他们,对其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思维方式形成正向引导,让他们在学习知识、提升技能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整体素质及素养,借此形成积极向上的校风和学风;以更为科学的、优秀的制度文化促进中学生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养及健康的协调发展,以此落实提升德育素养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中学校园应该专注于校园文化的创建,以此助力学校德育的开展,整体提升学生的德育素养。一方面,学校应该充分认知校园文化在提升初中生德育素养方面的价值与作用,比如其在价值引导、行为规范、品德培育及素质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从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及制度文化建设等三个方面着手加以落实,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能够受到积极校园文化环境的影响,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价值观及人生观,着力于提升德育素养,最终助力他们获得健康的成长与发展,成为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吉昌华、郑水泉《略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第12期。

[2] 刘中胜《隐性德育课程视角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年第11期。

[3] 王朝庄《试论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中国教育学刊》2004年第7期。

[4] 齐志明《校园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11期。

[5] 廖传忠《培育“以德育人”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2期。

[6] 吴徽、吴晓慧《“天雁”引航  浸润核心素养——例谈农村校园文化建设对德育的有效影响》,《少先队活动》2020年第10期。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育人德育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14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文学教育(2016年18期)2016-02-28 02: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