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融资问题及其对策

2023-07-14 16:02程思茹
今日财富 2023年18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融资

程思茹

近年来,民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并逐渐在加速经济发展、创造税收、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融资难问题也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融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融资方式不完善、融资渠道单一、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商业信用缺失等,为进一步解决其融资难问题,本文重点分析这几类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能促进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民营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国家明确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国策,这一国策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同时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2012年至2021年,我国民营企业数量从1085万家增至4881万家,从79.4%增至92.1%。2022年企业财富500强排行榜顯示,民营企业的数量在不断增多、名次不断提前。民营企业为社会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难题,提高我国税收、减轻了社会工作负担的同时,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就目前整体情况而言,民营企业已经从发展初始阶段转换到发展中间过渡环节,但融资问题愈来愈变成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也成为社会各界人士关注的焦点。所以了解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及问题,有利于帮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

一、民营企业的特点

(一)以传统行业经营为主,产业趋同化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以传统工业为主,具有明显产业趋同的特征。民营企业重点分布于劳动密集型行业和简易生产加工行业,例如:建材、装修、房地产、冶金设备等。这些行业的门槛较低,技术简单,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加入。伴随着中国市场由卖家市场变为买家市场之后,传统产业在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开始受到来自其他领域的挑战,而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竞争中将会处于不利地位,所以中小型企业会出现严重分化。

(二)数量多,分布广,地区差异性大

据统计,截至2021年,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达4881万家,比上年增长8.5%。中小企业工业产值和利税也在不断增长,尤其是产品加工业、服务业的比重在不断提高,尽管很多中小型企业每年都会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但是伴随着近年来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体来看中小型企业的数量还是呈现不断增多的趋势,并且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中小企业存在着显著的地域差别。

(三)经营规模小,技术装备水平低

近十年来,民营公司的平均注册资金由93000元增加到681000元,增加了6倍多。不过跟国企、外资公司相比,其发展还是相对缓慢的,且资金规模也有很大差距。在民营经济中,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比重相对较低,其平均注册资金只有14000元。从就业形势来看,在1999年末,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已达700多万家,其中有2/3是个体工商户。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经营规模小、投入少,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水平低,因此难以形成相对较大的产业链。但在就业方面的收入弹性却要比大型公司大得多。

二、我国民营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一)抗风险能力弱

民营企业大都规模较小,且缺乏一定的抗风险能力,加上思想比较保守,导致其难以适应各种经济波动。银行向民营企业提供的贷款风险性较高,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相对缺乏,这就造成了其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在2021年全国民营经济百强中,44%的民营企业是重工业,而在这些领域里,制造业依然是最集中的产业,这说明了民营企业缺乏创新意识。另外,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约85%的民营企业是家族企业,这类企业缺乏完备的内部管理,经营模式混乱、发展观念和融资观念固化,从而缺少发展契机。

(二)银行贷款困难

民营企业贷款大多具有期限短、金额小、利率高等特征。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降成本:2017年的调查与分析》显示,目前,国企的融资成本相对低廉,而在同样的规模和成本上,民营企业却处于弱势。通过分析各类银行小额信贷发现,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据了较多比例。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仅提供了1/3的资金支持。而规模较大的银行资本雄厚,经营规范,融资费用相对低廉,但在规模较大的商业银行的选择中,民营企业往往不被看好,所以有融资贵,融资难的情况。

(四)营商环境不佳

民营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之一是融资成本高,尤其是额外的筹资费用,来自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如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这些筹资费用导致大多数民营企业无法负担。同时,民营企业在营商环境中也受到诸多限制,其中所有制歧视仍然存在。需要进行更加优化的改善。此外,当前贷款机构对于民营企业的贷款审批标准也存在一定问题。对于民营企业来说,相较于国有企业,他们在资金实力、行业影响力等方面存在差距,因此在申请贷款时也更难被批准。这也让民营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三、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融资方式不完善,渠道单一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不够完善,其原因有:融资渠道与市场供求失衡和融资结构失衡两个方面。民营公司要根据自身需要、资金期限和融资目标来确定融资途径。但由于我国金融体制、企业自身资质、政策制定者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不足等诸多原因,使得我国企业在实际融资中往往存在着与资金需求不适应的问题。一是融资和用资的时间不一致,最具代表性的是短期贷款和长期投资。民营企业往往很难从银行得到长期的借款,所以在融资过程中,很多民营企业都会采用短期借款来提高融资效率。但这样的做法也存在安全隐患,一旦短期借贷结束,企业将会有更大的财务危机。二是因为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对企业的资金运用方法不甚熟悉,眼光狭隘,一心想着如何应对当前的财务难题,导致融资不合理。比如,公司可以通过债券、融资租赁等融资渠道获得融资,但由于企业管理者不了解融资模式,因此采取了更高成本的融资方式。

融资渠道单一、渠道狭窄同样是我国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之一。单一的融资结构难以适应多样化的融资需要。由于很多民营企业并没有上市,也没有对外公布财务报告,所以金融机构也不知道公司的实际运营状况、负债状况以及贷款风险,而且也不能长期监测贷款的风险。同时,由于我国民营企业往往忽略了建立和维护公司信用体系,自身的信用状况不佳,导致了银行在放贷过程中面临着很大的风险。这也让银行对民营企业的贷款发放更加慎重。同时,由于监督难度大,民间金融机构也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这就导致了民营公司的融资渠道不断被压缩。

(二)金融体制存在制度性歧视,待遇不公

民营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在成立时的产业层次和经营规模相对较低,规模和产业结构与国有企业存在较大差距,限制了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制定针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政策,增加民营企业的贷款额度和融资渠道,提高民营企业的资信度,增加对他们的信贷支持力度。此外,银行应该为民营企业提供特别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不同的需求。政府应该制定优惠政策来帮助民营企业规模扩大,升级技术,并推进市场化改革,以提高民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推动民营企业的发展,切实解决融资难问题,使这些企业在市场中获得更大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三)制度建设不完整,制度改革滞后

当前国家缺乏针对民營企业资金短缺的信贷扶持政策法规,导致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融资过程中会遇到信用问题。缺乏相关的法律规定会导致部分金融机构不愿意向此类企业提供贷款,限制了他们的融资渠道。此外,由于制度不完善,一些涉及资金的行为也缺乏刚性约束。要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应加强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推动优质民营企业不断壮大发展,提高其信用评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解决信用问题,让民营企业能够更好地融入金融体系,发挥其重要作用,推动经济发展。

国有或国有控股的金融机构构成我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但此类金融机构需要进一步跟上现代经济发展的步伐。在这种产权制度下,金融机构的委托代理问题是普遍存在的。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创新金融制度,探索灵活、有效的委托代理机制,以形成激励和约束的平衡。成立专门的金融机构,以规范行业和提高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提高金融机构的代理人服务质量和道德水平,有效防范和制止违规和违法行为的发生。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对金融机构的人员和管理制度的考核与监管,提高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安全。

四、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强化金融机构的服务功能,拓宽融资渠道

建立专业的金融机构,专门为民营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根据企业各个时期发展的情况,制订相应的资金计划,以缓解由于信贷困难而无法获得信贷的情况。这样可以使民营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门槛更低,手续更简单,风险也会更小。当前,我国大部分的民营企业都是从银行获得融资的,所以可以采取税收减免和调节利率的浮动幅度来实现资本的收回。同时,各大金融机构也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另外,要建立相应的金融中介服务,利用民营企业的资信评价对合格的公司进行担保,从而缓解民营企业融资困难。

同时,要根据民营经济的特点和企业自身的资金流动特点,开发各种具有弹性的融资方式,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融资途径。要重视发展民营企业的结算工具,要充分利用银行网点多等有利条件,为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便利信息。加强对民营经济的支持和扶持,以保证其融资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加强民营企业的内部建设,提升企业信用度

融资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内部的素养和信用资质情况。现阶段,在中国民营企业存在着大量产权年限错乱和制度不健全的问题。企业决策不科学,自主创新能力差,财务报表不合规,与事实不符。因此,要提升民营企业信用资质,首先,要确立定义产权关系,处理公司最终的所属难题;其次,民营企业要推行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开,完成投资人和经营者的分离。民营企业要强化内部管理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和规范的公司治理体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条件的员工薪酬体系。此外,经营者要注重市场营销经营,在符合销售市场规范的经营范围内,降低新产品的运营风险提高收益率,确保偿还债务能力。

民营企业要持续发展壮大,必须要重视树立和维持良好的信誉,提高其信誉度。任何一种金融融资渠道都可能会对公司的资信评级提出不同的标准,提高公司的信贷水平是提高其财务状况的唯一途径。通过对财务活动进行规范,塑造公司的良好形象,提高银行在融资阶段对公司的信心。既可有效地化解金融危机,又有助于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能力。要提高信贷水平,就需要增强信贷意识,加强信贷管理,严格控制信贷,按时还款。

因此,企业应加强诚信文化,重视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成立专业的监管团队。特别是对工作人员的管理,对违反公司规章的行为进行严惩。同时,要重视与银行、担保公司的协作,积极提供相关的真实资料,提高其透明度。公司应以诚信为本,重视诚信教育,从而对公司的声誉产生积极的作用,减少融资费用,提高融资的成功率和公司的实际收益,增加公司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提高公司的信誉,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因此,为了获得更为畅通的融资资金渠道,民营企业必须重视自身的经营和诚信的建立。

(三)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管理模式

金融企业应根据中小民营企业的需求,制定适合他们的贷款管理制度,并完善运作机制,以提高放贷效率。为简化贷款流程,对信用评估良好的中小民营企业可适当下放小额或短期贷款权利。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快推进金融创新,探索出更加适合中小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模式。应提高金融机构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强对企业的信用评估和监管,加强对贷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管控。政府还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增加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

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需要改革金融部门的管理模式。首先,应提升民营企业地位,转变以国有企业为主的观念,重视中小民营企业。其次,对于地理位置较偏、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金融机构可以适当下放审批权限,方便他们进行贷款。同时,金融机构的授信管理办法也需要针对民营企业进行适当调整,例如,放宽“零风险”管理要求,积极主动向有信用、有收益、有潜力的民营企业提供符合要求的信贷服务。最后,应为金融机构制定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倡导积极服务中小民营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政府和金融机构共同努力,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中国全面深化改革,民营企业将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要持续地发展和增强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充分运用市场调控机制,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融资担保,建立针对中小企业金融机构的企业风投、建立民营企业信用评价体制,为民营企业融资创造更加便利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融资
融资
融资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我国金融机构股价和主要财务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7月重要融资事件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5月重要融资事件
寻租、抽租与民营企业研发投入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