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娟,陈静娜,范彦文,肖芳,程沛,端木艳丽,李慧,殷悦
(1.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a.护理部;b.普外科;c.产科;d.心内科;e.泌尿外科;f.放疗科;g.重症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2.郑州大学 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
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护士的有力举措,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和护理队伍稳定的重要途径[1]。研究表明,新入职护士的护理综合能力是操作技能规范化培训重点培养的内容之一,其培养质量备受关注,而科学合理的培训及评价方法对提高新入职护士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2-3]。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作为一种临床标准模拟教学培训考核法,已成为当下评价护士临床实践能力的最佳方式[4]。同时,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DP)理论指出,卓越的专业技术水平是通过合理且有效的DP逐渐训练出来的[5-7],而训练有效的关键在于个体在练习的过程中能及时收到根据自身表现给予的精准反馈。本研究以DP为理论框架,以提高新入职护士的护理综合能力为导向设计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模式,旨在探讨DP教学法在提升国内新入职护士临床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以期为护理管理者建立系统化的护士规范化培训考核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1.1 研究对象选取自2020年10月开始在河南省某三甲医院接受规范化培训的60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名。干预组年龄(22.50±1.57)岁,对照组年龄为(22.33±1.42)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纳入、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①应届毕业生;②2020年入院工作并能完成2 a规范化培训的专科及以上受教育程度护士;③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培训途中因产假、病假未参与培训超过6个月;②因个人原因终止培训。
1.3 干预方法两组护士均经历24个月的科室实践轮转,期间定期接受医院组织的新入职护士入职培训与考核;干预组接受刻意训练法进行培训,对照组接受临床常规培训模式,两组分别进行阶段性护理综合能力及护士核心能力训练并将训练过程全程录像。
1.3.1对照组 接受临床常规培训法,即带教老师采用集体授课联合医学模拟人的方法完成实训操作示教。随之,护士独立进行训练,最后,护理部定期开展培训活动,分别于培训前(T0)和培训实施6个月后(T1)、12个月后(T2)、18个月后(T3)以及24个月后(T4),按照OSCE考核法对护士进行考核。
1.3.2干预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DP教学策略进行培训。具体方法如下。(1)培训设计。首先以临床实际病例为蓝本,按照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8]要求及临床思维过程编写新入职护士培训模拟考核教学案例并形成培训题库,主要包括内、外、妇、儿等4个专科系统,并计60个病例。其次,结合病情演变及OSCE考核模式,由临床护理专家围绕专业知识、临床技能、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6个递进式的模拟考点场景设计和相应考点分值设计(总分100分,以消化道大出血为例,模拟考点设计和考点分值见表1、图1)。最后,根据DP理论的“目标-测量-复现-反馈-改进”的设计思路[9-10],利用间隔效应,为护士提供重复练习的机会直至达到最佳行为。护士分别在引导性反馈前后进行周期性的规范化训练。(2)培训团队。从医院中选取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组成临床带教团队。培训前进行统一师资培训,内容包括DP的理念及特征以及专业术语的使用等。同时后台老师将病例信息输入考核系统、运行并全程录屏。(3)反馈前训练:带教老师将护士分为6组,每组5名护士;每组队员每次随机从培训题库中抽取1个案例进行合作训练。(4)引导性反馈:每次训练后,带教老师根据护士的具体表现进行及时且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性反馈,同时通过观看训练视频,护士可以相互看到彼此的表现,参与者也可及时对自己在模拟训练中的表现进行反思。(5)反馈后训练:反馈结束后,护士立即再次训练,为避免遗忘,根据“人类遗忘曲线规律”[11],借助研究工具分别于T0、T1、T2、T3、T4依次对两组护士进行OSCE考核并及时收集相关数据。
1.4 评价工具
1.4.1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小组成员设计,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等。
1.4.2综合护理能力考核问卷 本研究采用邹鹏[12]编制的护士综合护理能力考核问卷。该问卷包含护理评估能力、临床思维、基础护理、急救技能、人文护理、理论知识等6个维度,共25个条目。其中护理评估能力包括7项内容,共28分,临床思维包含4项内容,共16分,急救护理技能包含4项内容,共16分,基础护理包含5项内容,共20分,人文护理包含2项内容,共8分,理论知识共3个条目,共12分。该量表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其中优秀计4分,良好计3分,一般计2分,较差计1分,得分范围在25~100分,共25个条目,得分越高表示护士综合护理能力越强。
表1 消化道大出血模拟考点培训案例
图1 模拟考核点设计及考点分值图
1.4.3护士核心能力量表 采用刘明等[13]编制的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进行调查,该问卷包含7个维度,共55个条目。其中,临床护理能力共10项内容,领导能力共9项内容,人际关系能力共 8个项目,法律/伦理实践能力共8个项目,专业发展能力共6个项目,教育/咨询能力共6个项目,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共8个项目。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0分代表无能力,1分代表有一点能力,2分代表有一些能力,3分代表有足够能力,4分代表很有能力,每个项目得分<2分为低能力,≥2分而<3分为中等水平能力,≥3分高能力,量表总分<110分为低能力,总分在110~<165分为中等水平,总分165~220分之间为高能力,总分0~220分,分值越高说明核心能力越强。本研究分别在T0和T4采用该量表收集相关数据。
1.4.4护理培训质量满意度 课题组成员在查阅文献[14]的基础上,采用自行设计的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满意度表进行满意度调查。主要从新入职护士对培训方案、培训内容、教学模式及教学效果4个方面进行评价。问题的选项设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满意度为满意、较满意人数之和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2.1 综合护理能力得分对两组新入职护士不同时间点的综合护理能力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满足Mauchly’s球形度检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护士的综合护理能力得分均呈上升趋势,T3、T4时,两组护士综合护理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表2 两组新入职护士综合护理能力得分结果比较分)
2.2 核心能力干预组护士核心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新入职护士核心能力得分比较分)
2.3 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满意度评价干预组护士在对培训方案、培训内容、培训模式及培训老师等4个方面的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培训质量满意度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培训后各时间点的综合护理能力得分较培训前提高。这说明基于DP理论的培训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果。Bathish等[15]在一项对护士能力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刻意训练与护士的护理技能及教育能力呈正相关。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果相吻合。究其原因,技能的获得是一个长期反复的过程,间隔且多阶段的练习较单次长时间训练的效果更为显著[16]。而临床常规的培训模式多把每项操作项目的练习集中在课堂时间,不利于技能的维持和提升[17-18]。本研究从DP理念出发,设置明确的结构化目标,在老师及时引导和反馈下,让护士参与到目标设定和结果反馈中,同时让护士在阶段性、递进式的模拟情境中反复训练自身的技能,从而保证了培训的有效性。本研究严格按照DP理论进行教学设计,采用客观评价的方法使其在特定环境下获得巩固自身能力的优势。这种以深化和巩固护士理论和临床实践能力为基石的培训模式,更加符合临床实际情况的培训,进而促进了规培护士临床综合能护理力的提高[19]。
护士核心能力是指建立在护理职责基础之上的知识、技能、态度的综合优势在提供护理服务上的反映[20]。然而,护士核心能力的提高并不是简单地基于重复的模拟训练,而是包含明确的学习目标、阶段性核心能力训练和个性化的即时反馈[21-22]。本研究对新入职护士实施为期2 a的规范化培训,干预组护士在老师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指导下,熟练掌握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了护士分析问题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原因,借助DP理论给护士提供重复练习的机会以及个性化的自我反馈,让其看到自己的表现,从而帮助其建立新的心理表征[23]。本研究将DP理论运用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以临床常见错误和优质护理服务作为学习目标,以重新构建护士的认知结构和提高专业行为作为阶段性训练任务,为护士提供即时、精准的反馈,具有以考促学,引导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学会查缺补漏,进而在提高护士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升了护士的核心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培训后干预组护士对护理质量培训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表明DP培训模式可提升新入职护士的操作满意度,与其他研究结果[24-25]一致。传统的灌输式培训模式需要护士在短时间内被动接受大量信息,新护士难以抓住学习的重点,同时缺乏对问题的思考,培训质量往往不甚理想[26]。DP是师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教学方式,通过新护士的参与和体验,充分激发新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和体验感,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进而激发护士工作的兴趣。
本研究应用DP培训模式对新入职护士的核心能力及临床护理综合能力进行评价,取得了较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是一种适用于规培护士护理培训的有效方法,能够使培训和临床工作有效衔接,达到客观评价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其胜任力的效果。然而,本研究在培训实践中虽取得了一些经验,但因培训过程中的培训案例尚未成熟,包括案例的编写、实施、评价等还处在探索阶段,未来的培训考核模式仍需要护理教育专家进一步深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