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翠芳 鲍家伟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稳就业的重中之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2023年,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受经济下行、岗位收缩等因素影响,叠加日益凸显的学历、行业和区域等结构性矛盾,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总量压力巨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双重挑战。当前,经济社会运行呈现恢复势头,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亟需抓住关键窗口期及早部署、精准施策,将短期就业压力转化为长期人才红利。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三大结构性矛盾
(一)类型之间:“两头热”与“中间冷”并存
不同类型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突出,就业“两头”抢手、“中间”遇冷现象明显,主要表现为研究生和职业学校毕业生依旧抢手,而毕业人数最多的本科生、大专生就业相对困难。一是部分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不匹配,造成供求错位,成为就业难的主要群体。研发型岗位多要求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技能型岗位多需要具备实践操作技能,导致一些本科毕业生特别是非重点院校、非热门专业的本科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技能素养与岗位需求存在落差,难以找到理想工作。据智联招聘数据,2022年人文学科毕业生的就业签约率仅12.4%。二是专科毕业生数量大幅上升,职业上升通道狭窄,加剧就业难度。2019—2021年高职三年扩招413.3万人,2021年高职(专科)招生552.6万人,是十年前的1.8倍,加之2020年“专升本”小幅扩招,导致专科毕业生数量大幅上升,而吸纳专科毕业生较多的小微企业需求尚未完全恢复,进一步加剧就业难度。
(二)行业之间:“开业难”与“招工难”并存
“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一是部分行业短期缩岗。部分行业规模性失业风险增高,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较大困难。酒店、餐饮、零售、旅游、住宿、培训、会展等服务行业前期受新冠疫情影响,市场主体受到冲击,疫情过后虽逐步恢复发展,但增量岗位创造还需时日。二是制造业长期缺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的2022年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显示,制造业等岗位长期招人难。2022年第四季度全国“最缺工”的100个职业排行中,有41个与生产制造业相关;预计到2025年,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
(三)区域之间:“留不下”与“引不来”并存
从区域维度来看,不同等级城市之间的就业市场差异较大。一是超大特大城市归属感不强。比如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虽然就业机会多,但毕业生面临岗位要求高、生活成本贵、落户难等制约因素。根据国研中心、智联招聘研究报告,2020年北上广深为大学生提供了21.4%的工作岗位,但落户大学生比重仅占3.5%,长此以往难以留住人才。二是县城对名校硕博毕业生“求贤若渴”。不少中西部县城加大高端人才招引力度,采取解决编制、安家补贴、创业贷款、职称评定等系列优惠举措。但由于县域产业基础薄弱,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在吸引人才中处于劣势,人才浪费和流失现象也非常严重。
二、辩证看待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
(一)短期是就业压力
对照2022年情况,今年规模超千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从就业市场来看,普遍毕业月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走低,供给侧承压。智联招聘研报显示,2022年第二季度高校毕业生CIER指数(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为0.53,降至2020年以来最低点,明显低于全国1.35的水平;同比来看,招聘需求人数下降19%,求职申请人数上升135%,CIER指数下降0.992。从时间窗口来看,普遍毕业月份16—24岁人口失业率呈高位运行、逐月增长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4月开始全国16—24岁人口失业率超过18%,且逐月增长,到7月达最高点19.9%,9月下降到17.9%,12月降低到16.7%。
(二)长期是人才红利
高校毕业生规模庞大、劳动力素质结构改善,就业方式出现新趋势新特征,对产业转型升级、基层发展和创新创业带来积极影响,有利于推动我国从人口数量优势向人口质量优势转变。一是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达到2.4亿人,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012年的30%提高至2022年的59.6%。。二是扎根基层成为就业新风尚。近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到地市级及以下就业的比例约为70%,到中西部就业的比例约为60%。2021年“三支一扶”实际招募3.8万名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以河南省为例,“三支一扶”计划报名人数由2015年的11857人增加到2021年的93255人,6年内增加了6.87倍,基层就业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三是灵活就业、创新创业比例提高。智联招聘数据显示,2022届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占比18.6%,比2021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占4.25%,较2021届增长0.58个百分点。
三、加强政策供给,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一)以激发市场活力为主攻方向,扩大就业容量
一是持续开拓供需匹配的市场化岗位。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促进消费加快恢复,通过扩大内需来拓展市场化就业空间。二是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和平台企业就业带动作用。优化完善行业发展政策,增强企业主体发展预期,鼓励大中型企业积极拓岗,进一步增加就业容量。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鼓励青年群体依托平台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三是提升中小企業稳岗拓岗能力。调整优化落实好对中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减负纾困政策,增强金融服务能力,推动经营主体恢复发展,提升就业吸纳能力。推动落实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就业的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进校招聘提供便利条件。
(二)以城市群都市圈为空间载体,拓宽就业渠道
一是以城市群都市圈为单元,推进区域岗位资源共享。汇聚各地就业资源,搭建都市圈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举办区域性、行业性、联盟性线上线下专场招聘会,为区域内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选择。二是增强县城吸引高校毕业生能力。加快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支持位于城市群和都市圈范围内的县城融入邻近大城市建设发展,支持专业功能县城培育发展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提升县城聚集人才能力。三是加大基层岗位开发。实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国家基层就业项目,因地制宜开展地方公务员招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招聘,通过项目引领、政策带动,持续推动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充分发挥双创示范基地引领和服务作用,促进创业资源开放共享。加强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引导有创业意愿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返乡入乡创业。
(三)以加强就业服务为重要支撑,提高就业质量
一是做实做细就业指导,促进供需对接。加大力度、健全机制,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精准高效的不断线就业服务。引导高校毕业生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社会需求,找准目标定位,转变择业就业观念,鼓励到西部、到基层建功立业。推动高校加强社会渠道、校园招聘、行业企业、重点领域对接,进一步加大高校访企拓岗行动,定期询问和挖掘岗位需求,按照岗位要求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拓展就业机会。督促用人单位与高校毕业生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就业协议书,明确双方权责,维护高校毕业生合法就业权益。二是加强灵活就业制度建设,支持创新创业。健全适应灵活就业人员的社保政策和服务体系,创新社保缴费方式。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按规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对毕业年度和离校两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现灵活就业的,给予社会保险补贴。三是精准帮扶就业困难群体。把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以及有残疾的、较长时间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一对一”摸清需求,提供针对性岗位信息,优先组织参加职业培训和就业见习,在基层就业、创业补贴、社保补贴、就业援助等方面给予政策帮扶。
(孔翠芳,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研究员。鲍家伟,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