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柳
当前,数字化革命正席卷全球,不仅推进工业、IT业等各行业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革新,也倒逼着高职教育的数字化变革,尤其是高职院校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必须主动适应数字化时代。为此,高职院校应以“数字化改革”为引擎,促进立体式、整体性创新,打造高职院校治理新生态。
一、数字化为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数字化具有开放、共享、迅捷等特点,不仅改变了思维习惯、社会结构和商业模式,也深刻影响着教育理念、育人方式、治理结构等,是高职院校治理现代化的新引擎。
(一)数字化引发教育理念变革
以云计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化打破了学校围墙的阻隔,加速了新教育方式的发展,推动了学校组织体系核心要素的重构,促进了教育治理的变革与重塑。这些变化要求高职院校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主动适应数字化带来的新变化。一是数字化加快了产业变革。数字化是现代产业最明显的特征。数字化催生出新产业、新业态,加快了新一轮产业革命,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因而,作为服务产业发展重要力量的高职教育应全面更新教育理念,紧紧围绕产业变革,不断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加快推进提质培优,实现高职教育“大有作为”。二是数字化加速了岗位技术迭代。数字化使工作岗位分工不再泾渭分明,技能迭代更新步伐加快,工作方式更加灵活多样等。同时,随着产业数字化的加速推进,新经济形式、全新就业机会必将不断涌现。未来社会和企业需要更强的跨界整合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型数字化人才,这不仅要求学生要充分运用在线教育、网络资源进行多维度、探究式学习,也要求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因时而变、因势而新,从企业用人需求角度出发,根据岗位技术迭代的要求,加快数字化人才培养培训,加大数字化人才供给。三是数字化拓展了育人场景。当代大学生思想前卫、思维活跃、个性迥异、兴趣广泛,他们不满足于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教育,取而代之的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数字化推动各种各样教育场景的广泛应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动力。同时,还不断开辟新的教育形态和场景,不仅为学生创造了探究式、合作式、体验式的教育教学活动,也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多元化成才和多样性发展提供了机会与平台,促进了教育变革,满足了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因此,传统的教育理念已不能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要求,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效果为导向、适应数字化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
(二)数字化促进治理结构完善
一切管理都用数据“说话”。数字化不仅推动了高职院校“管、办、督、评”机制的改革,也促进了高职院校治理结构的重塑与完善。一是数字治理压缩了治理层级,优化了治理流程,完善了治理方式,促进规范、高效的数字学校建设。二是数字治理打造了一体化融合大平台,拓展跨领域协同能力,实现良性互动和协同治理,破解治理困境与难题,让治理和服务更加智能。三是数字治理通过数据的挖掘与汇聚,有利于对师生进行精准“画像”,提高政策出台实施的精准性与有效性,促进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因此,数字技术实现了治理的高效化、协同化、精准化,为高职院校的治理进行全方位的“数字赋能”。
(三)数字化推动教育模式再造
数字化使高等教育模式走向泛在化和个性化,也让高职院校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变得与众不同。一是拓展师生的信息源,使知识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数字化时代,知识的呈现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适合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化的需求。师生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灵活,资源的获取更加直接方便,知识的掌握更加迅速多元。二是促进教与学的融合,使教学方式更加有的放矢。数字化促进了教与学的边界融合,提供了新的教育供给方式,增加了教育的选择性,学生可以运用视频、图像、音频等各种工具,随时随地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各种知识,实现自主性学习、个性化学习、体验式学习,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众多不足,推动了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再造。三是实现资源共享,使师生交流更加深入有效。电子邮件、微信、视频会议等可以使老师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无障碍、零距离,既增强了互动性、趣味性,又使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共享共赢。因此,应打破常规,颠覆传统,再造教育新模式,推动传统“教的范式”向新兴教育教学范式转变。
二、当前高职院校数字化治理的现实困境
根据教师和学生在本校数字化治理方面的调查结果,经过梳理得出目前高职院校数字化改革方面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认知理解还不到位
数字化是一场深刻而系统的革命,其本质是连续性创新与颠覆创新,数字化治理趋势不可逆转,但部分管理者对新技术有一定的抵触,害怕创新,不敢变革。且观念与思维仍停留在简单的互联网新技术的应用层面,缺乏对数字化治理的内涵、平台、应用等的深层认识与理解。对数字化治理平台发挥作用的认同度不高。调查结果显示,教职工认为数字化治理作用一般的占比60.9%,不了解或认为作用不大的占比7.2%。
(二)数据孤岛仍然存在
当前,高职院校各部门、二级学院均建立了相对独立的信息化应用平台和应用系统,但不同系统、平台间的信息与数据还没有打通,缺少统一的接口和数字标准,无法实现共享,数据壁垒和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数据大脑的功能还没有发挥,且系统互通不畅,系统集成度不高,存在重复采集和填报现象。全校师生共享的“数字红利”良好氛围还没真正形成。调查结果显示,有34.5%的教师认为“各部门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孤岛”,认为“学校存在重复采集数据的现象”的教职工占比81.9%,有17.5%的学生认为学校办事不便捷。
(三)办事流程优化不够
高职院校管理工作涉及部门多,且存在交叉管理现象。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对办事流程和手续做了些优化与删减,但简化优化的幅度不大,流程再造的力度不够,制度重塑的效果不佳,全方位、系统性变革不足,运行体系和服务体系还不健全,离师生的要求与期待仍有一定的距离。调查结果显示,18.7%的教职工对学校办事流程、办事效率不满意,有41.5%的学生认为学校的数字化管理系统需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四)数字治理效能不高
高职院校数字化改革进程缓慢,部分高职院校虽也投入一定的财力人力建设了智慧教室、网上办事大厅等,但一些平台信息功能还不完善,缺乏深层次的增值服务。要素资源配置不平衡,资源整合还不够,部门协同难度大,利用率不高,多元协同创新的治理格局尚未形成。一体化推进较慢,网络、平台、数据、场景等整体效应还没最大发挥。因而,数字治理效能不高,师生满意度不理想。问卷关于“对学校数字化治理效能及数字化改革推进满意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满意”的教职工占比64.1%,“一般”占比16.6%,“不满意”的占比19.4%。有20.1%的学生认为“一般”或“不满意”。说明学校数字化改革程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三、数字化赋能高职院校治理新生态的对策
数字治理就是数字时代的治理新范式,其核心特征是全社会的数据互通、数字化的全面协同与跨部门的流程再造,形成“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治理机制。因此,高职院校管理者应把握趋势,积极有为,树立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观念和思维,深化对数字化时代的认知,充分发挥数字化在管理决策分析、业务流程再造、部门数据共享等方面为高职院校治理赋能的作用,切实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与水平。
(一)强化数据驱动,实现科学化治理
数据驱动治理对于推进科学决策、提升管理效能、促进精准服务等具有重要的价值与突出的作用,是高职院校治理方式变革的必然趋势,也是推动高职院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因此,高职院校应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发挥数据资产的功效,促进数据的广泛应用,激发数据对治理的放大、叠加作用,从而提升治理能力,实现科学化治理。
1、开展数字化决策分析。数据治理是现代高职院校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而数字化决策是数据治理的根本目的。应进一步挖掘数据的内在价值,凸显数据在决策分析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的机制,提高数字化决策的能力与水平。同时,应充分发挥各主体数据分享与利用的能动性,为学校专业群建设、资源配置、绩效考核等工作提供客观、真实、全面的数据支持与服务,提高决策的精准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例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建立大数据中心,实现了80%的数据汇聚。学校充分利用大数据,建立學生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档案,并通过对数据的深度分析进行科学决策,助力学校发展改革。
2、搭建公共数据平台。建立一体化、智能化教育公共数据综合平台,打造“校园大脑”。建立集查询、挖掘、统计、分析等为一体的资源系统,将相关资源整合为一个整体。开发建设主数据管理平台、数据共享服务中心、监管分析平台等应用平台,并不断提升平台的整体智能化水平,为科学化治理提供有效的平台支撑与保障。高职院校应搭建以公共数据和数字资源为核心的数据中台和应用中台(包含可视化、消息、认证、人事架构模块等),并应用先进技术体现智能化,让其成为校园数据的核心,为各种应用提供精准高效服务。比如,可通过教学大数据分析应用平台,组建主题数据仓储,构建评估模型,实时反馈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资源利用情况等,为高职院校推进“三教”改革、创新育人模式、提升育人成效等提供依据。
3、提升数据治理水平。健全数据治理的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规范数据生产、管理、使用、安全等环节,最大限度彰显数据价值,提高数据治理水平。一是实现数据共享。面对高职院校部门间、二级学院间、层级间协同难等问题,应通过数字化改革打破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数据共享,推进跨部门、跨学院、跨层级等多跨协同联动,重塑运行机制,实现改革举措集成、应用集成、效果集成。二是提高数据质量。应把好数据产生、数据储存、数据加工、数据应用等各个环节的数据质量关,根据不同环节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质量管理手段,构建计划、执行、检查、处理闭环结构的数据质量管控体系。并建立数据质量现状分析、数据质量管理系统、跟踪改进和考核评估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持续改进模式。三是培育数据文化。树立数据治理新理念,建立健全良性互动、共建共治的数据管理体制机制,打造凭数据说话、凭数据决策、凭数据考核的数据治理文化氛围。
(二)打造一体化线上服务平台,实现高效化治理
高职院校要实现高效化治理,必须有效识别并满足师生群体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需求。而数字化技术能精准了解不同师生的多样化需求,以智能化实现治理差异化。因此,应掌握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建立以一体化线上服务为平台,不断完善一体化任务、门户、应用场景、数据仓等内容,满足师生的多元化需求,实现高效化治理。
1、全面推进“网上办”。以需求为导向,建设学校统筹、部门联动、业务协同的“网上服务大厅”,拓展“一脸通平台”功能应用,为师生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在线服务,实现一次登录,全网通行,减少师生校区间、部门间的来回奔波,着力推动智慧管理、智能服务,不断优化管理服务运行机制,高效服务各类事务。
2、整体推进“一次办”。围绕高职院校“放管服”改革和“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要求,打破时间限制马上办,打破材料限制简约办,打破部门限制集成办,高效推进制度重塑和业务流程再造,有效提升师生的获得感、满意度。
3、积极推进“贴心办”。针对不同的师生群体和流程,采用多样化、个性化的宣传引导和业务培训,使事务服务更贴心更温馨,不断提高好评率和满意度。同时,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作,在“网上办事大厅”开设互动区,广泛了解师生的需求,充分听取师生的意见与建议,促进线上服务质量不断提升,使服务更加精细化、专业化。
比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深入落实浙江省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坚持以提高师生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导向,大力推进办公数字化改革,精简环节,再造流程,高效服务。建设统一数据交换平台、流程表单服务平台、流程监控运行与管理平台、岗位授权平台等,建立“网上办事大厅”,一站集成,一键登录,包括152项线上校务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线下自主打印服务、电子签章服务等。提供包括PC、手机APP、微信、钉钉等公共平台多入口服务。师生只需登录“网上办事大厅”线上申请,一次都不用跑就可以轻松实现“掌上办公办事”;整合校内各信息门户,集成校内各类信息、各部门业务系统,并促进人事、财务、资产、学工、教务、科研等12个业务系统间的协同联动,实现系统一键登录,数据一站共享,信息一单填报;此外,还延伸服务平台,将办事事项拓展至出入境、市民卡、居住证、社保等业务,引进“瓯E办”,让师生足不出校,在线办理市政业务。并不断拓宽场景应用领域,构建一体化的事中、事后服务体系,推动学校整体智治。
(三)深化數字化改革,实现精准化治理
数字化改革促进要素有序流动,推进资源有效配置,理顺协同运行机制,推动治理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实现精准化治理。
1、打造智慧学习空间。以数字化校园建设为抓手,打造智慧学习空间,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教育治理效率与水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以在线教学资源库建设为载体,以标准化流程为主线,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体系化、高品质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并实时更新数据,提升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质量与利用率;实施以学生为中心、同步异步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重构教学过程,不断深化“互联网+”课堂革命,开展混合式、翻转式、情景式等课堂教学改革,应用VR、AR、MR等技术打造专业实践教学虚拟仿真平台;打造功能齐全的科技化、智能化新型智慧教室,实现智能化的教学过程管理,通过全过程教学动态数据的采集与应用,形成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行为、课堂教学效果等分析与判断,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从而精准制定教学策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更好服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推进治理结构数字化。建立扁平化、交互式的网络型治理结构,不断健全以“相互合作与知识共享”为主要特征的内外协同共享的信息机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构建虚拟的大部制,超越时空与部门的限制,以数据与算法为驱动,构建精准、实时的智能化组织架构和治理体系,为精准化治理提供有效的保障。建立基于数字化治理的包括战略与机制、数据与信息、管理与决策等方面的高职院校数据治理架构体系,全面推进高职院校数字化治理。同时,高职院校可参照抗疫所采用的码链技术(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建立校园“码链世界”数字化治理模型,师生通过扫码而相互链接,并在码链原创的“数字人云平台产业码服务器”上留下不可篡改的活动记录数据,这样就可以真正做到“事前控制、事中监督、事后监管”,让每一位师生自愿主动参与到“数字化治理”中,从而构建起数字化治理架构,实现精准化治理。
3、建设教育数字化生态系统。用数字化思维构建开放式、透明化的校内教育、校外教育、家庭教育共同治理模式,推动教育生态系统重构。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融入政府、企业、教科研机构、社会公益组织等,构建治理共同体,共同打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圈,实现多元主体共享共治。同时,应有效发挥社会、市场、产业等外部资源的优势与作用,建立共享共赢的教育数字化生态系统,实现高职教育从理念、模式、机制、路径等流程的优化与提升,从而精准培养新时代数字经济人才,有效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和水平。
(作者单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