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琦 马艺菲 樊一江
一、一季度我国交通运输总体形势与特点
(一)交通投资稳步增长,设施网络不断完善
2023年1—3月,铁公水航合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05亿元,同比增长13.3%。分方式看,铁路投资同比增长6.7%,公路投资同比增长14.1%,水路投资同比增长29.9%,民航投资同比增长2.9%。“十四五”时期以来,我国交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呈持续扩大态势,在历史高位基础上再创新高,稳大盘作用充分体现。预计2023年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有望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宜统筹增量建设和存量挖潜,进一步发挥重大项目对区域经济社會发展的带动引领作用。
(二)旅客运输有序恢复,假日出行带动明显
2023年1—3月,全社会客运量完成19.5亿人,同比增长26.3%,较上年同期上升48.8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同比分别增长67.7%、1.0%、93.3%、68.9%。全社会旅客周转量完成5976亿人公里,同比增长61.8%,增幅较上年同期上升78.3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同比分别增长72.0%、8.1%、95.1%、75.7%。总体呈现高铁、水运、民航恢复较快、其他运输方式有序恢复的情况。根据国铁集团最新发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家铁路发送旅客7.53亿人,同比增长66%,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0%。根据航班管家相关数据,今年一季度民航旅客运输量近1.3亿人次,同比增长68.9%,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0.0%。此外,节假日对旅客出行带动作用较为明显,春节期间铁路、公路、水路、民航营业性客运量分别达到3.48亿人次、11.69亿人次、2245.2万人次和5521.4万人次。清明当日全国国内旅客出游量达2376.6万人次,同比增长22.7%。
(三)货物运输稳中有进,物流成本小幅上涨
2023年1—3月,全社会货运量完成118.7亿吨,同比增长5.0%,较上年同期上升3.5个百分点。其中,铁路、公路、水路货运量分别完成12.6亿吨、85.7亿吨、20.4亿吨,同比分别增长3.2%、5.2%、5.4%。民航货运量完成149万吨,同比下降7.5%。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38.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完成6973万TEU,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2%和3.5%。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完成342亿件,同比增长8.5%。其中,快递业务量完成269亿件,同比增长11.0%,并于4月6日突破300亿件,较上年同期提前18天。物流保通保畅工作持续推进,物流成本小幅上涨。1—2月份,重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成本同比增长15.6%,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93.4元(上年同期为90.7元),同比提高3.0%。从重点物流企业成本结构看,物流管理成本同比增长17%,燃油成本同比增长15%,物流人员劳动成本同比增长3%。西部陆海新通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3月17日第1700列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成功发车,提前14天完成一季度开行目标,同比增长26%,实现首季“开门红”。
(四)海运价格指数低位震荡,国际航运持续低迷
2023年3月,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为1389点,环比增长40.3%,同比下降41.1%;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001点,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9.3%和70.0%;中国沿海(散货)综合运价指数为1098点,环比增长7.6%,同比下降9.7%;长江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为1017点,环比下降0.7%,同比增长0.7%;长江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为692点,环比和同比分别下降1.1%和13.2%;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34(为保证一致性,将该指数数据进行了“×10”处理),环比基本持平,同比增长3.1%。总体来看,出口集装箱运输市场持续疲软,多数远洋航线市场运价延续下行走势;沿海散货运输市场继续分化,煤炭和粮食步入消费淡季,但金属矿石稳中向好、柴油需求稳健;长江集装箱运输市场基本稳定;长江干散货运输市场四大货种差异化发展,煤炭、金属矿石运价下跌,矿建材料、非金属矿石运价有所上涨。
二、关注2023年交通运输发展重点领域
(一)需求转弱趋势下交通运输恢复发展
2023年,交通运输迎来后疫情时代恢复发展关键窗口期,如何在需求收缩转弱的整体背景下,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建设,并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是实现恢复发展的关键所在。客运方面,旅游、商务出行需求逐步释放,航空运输加快恢复,重大节假日对旅客出行带动作用突出,联动关联产业发展,但灵活办公、网络会议等非接触型、弹性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应用,消费回暖偏弱,传统出行场景加快调整。货运方面,汽车出口等新领域拓展货运增长空间,商品汽车运输、冷链运输、多式联运等专业化精细化需求进一步凸显,但需求收缩影响派生性运输需求,集装箱空箱堆积、海运空运价格下跌等问题逐步显露。
(二)基础设施投资有望再创新高
2023年,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带动作用持续发挥,在延续投资高位增长态势的同时,需优化基础设施既有发展路径,探索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模式。一是精准化布局,围绕重大生产力布局要求,重点推进战略通道、关键资源等重大项目建设,提升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性。二是体系化发展,立足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统筹交通与能源、信息、水利等关联领域基础设施建设,战略性谋划实施一批跨领域示范性重大项目。三是跨区域联动,聚焦跨区域、多领域设施建设,推动跨区域协同、多方式衔接,不断完善配套基础设施。四是全周期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养护等全生命周期发展,探索基础设施关联领域利润反哺机制,深度挖掘存量设施潜能,强化资源要素保障。
(三)智慧交通进入布局关键期
2023年,智慧交通理念深入人心,技术应用加快推广,建设布局进入战略关键期。一是科学技术加速迭代,ChatGPT火爆出圈,AIGC等新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受到广泛关注,汽车成为新技术应用重要载体平台。二是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智能铁路、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机场等交通新基建加快建设,无人机等各类技术装备加快应用,各类信息平台、云平台加速构建。三是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出行即服务(MaaS)”快步发展,物联网、城市大脑、高速公路云平台、无人驾驶汽车等“AI+交通”应用场景不断丰富拓展,未来出行触手可及。
(四)国际航运市场波动中进入下行通道
2023年,受欧美国家需求萎缩影响,以国际航运为代表的国际运输市场在波动中下行。自2022年初以来,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在震荡中下行,运力上扬和运量疲软的供需失衡矛盾不断凸显。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从2022年1月的3511点,不断下挫至2023年3月的1001点,降幅高達71.5%。欧洲航线、美西航线、美东航线等主要航线运价均出现大幅跳水。发达经济体通胀加剧、内需减弱、库存高企等问题冲击国际运输市场,加之集装箱运力逐步从供不应求向供过于求转变,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预计在波动中持续走低。结合二季度情况来看,在电煤迎来传统淡季、粮食消费需求疲软等情况下,沿海干散货运输市场将在短暂上扬后进入下行通道,战略物资供应链安全应持续关注。
三、推进2023年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一)深入贯彻“六个统筹”要求,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率先恢复
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是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畅循环促流通的基础支撑。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有序调整,交通运输领域作为受冲击最为严重的领域之一,在恢复发展中还面临着诸多机遇和挑战。应以“三稳”为重点加快推动交通运输率先恢复发展,牵引带动整体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在做好运行保障能力评估的基础上,把握好行业恢复发展的节奏,更好满足旅客运输需要和货物运输需求。围绕高峰出行、极限场景,做好“五一”、暑期、“十一”等假期交通出行保障工作,发挥重大节假日出行带动作用。进一步强化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加强专业人员培训,保障从业者权益,为行业恢复打好安全基础。
(二)围绕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稳步扩大交通运输领域有效投资
立足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要求,提升重大项目建设精准度和适配性,实质性扩大交通运输领域有效投资。抓紧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发展相关政策编制,推动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各类基础设施协同融合发展,战略性谋划实施一批跨领域示范性重大项目。以《“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中期评估为依托,以“十四五”交通运输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展、阶段适应性和供需适配性等为重点,合理调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和节奏。按照“开工一批、建设一批、建成一批、储备一批”的原则,提升项目建设执行效率,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谋划,充分发挥重大交通项目的牵引带动作用。
(三)充分把握智慧交通发展重大机遇,全面拓展交通运输发展新空间
顺应智慧交通发展大势,不断增强交通运输发展新动能。围绕中国式现代化战略全局,聚焦数字经济产业链发展和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线,推动先进信息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发展。统筹布局智能铁路、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机场等交通新基建,积极发展车路协同和自动驾驶,践行“出行即服务”理念,打造一体化出行服务平台,扩展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场景,培育数字交通新业态。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强化交通数字治理,为交通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四)提高交通运输国际链接水平,更好维护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
加快提升交通运输国际竞争力,切实保障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一是高水平推动国际班列发展。加快境外南通道建设,推动中欧班列境外通道多元化发展。着力消除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铁路“通而不畅”等问题,巩固稳定提升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良好发展态势。二是提高国际集装箱航运市场供需适配度。建立健全重点航线运力监测机制,科学分析研判海运集装箱运力和市场需求走势,及时疏解运价下行和运力冗余等潜在问题。三是推动国际航空运输上台阶上水平。鼓励航空公司增加国际和地区航线的航空客货运力供给,支持机场强化国际和地区航班的综合保障能力,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民航合作。
(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运输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