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增逊 马少雄 李开放 田庆
摘要: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做好创新工作的有效途径,可以为高职院校的科研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和历练的机会;充分利用校、企、科研院所、政府建立协同创新中心,能培养一批理论研究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应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制度,完善各项政策保障,营造协同创新文化氛围,尝试中心的实体化运行,加强协同创新中心团队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协同创新,理事会,实体化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骨干专业(群),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双高”建设的核心任务之一。目前,创新已成为国家、企业竞争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也成为高校科研技术服务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长期以来高职院校创新力量不够集中,创新资源较为分散,创新效率较低,面对社会发展和学校内在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加强社会各类创新要素的协同创新,不断促进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事业的融合发展[1]。由于高职院校创新能力整体较弱,因此协同创新不仅要关注自身科研、技术服务的创新,更要注重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地方政府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机制,共享各类优质资源,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科研技术服务能力,实现教育和服务的双赢。因此协同创新是高职院校做好创新工作的有效途径,可以由高职院校牵头,科研院所参与、行业企业实践、政府支持,在合理的体制机制下,优化各种资源,实施多方位战略联盟,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最终推动高职教育的不断前进。
服务地方是高职院校发展的方向之一,也是“双高”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高职院校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高职院校科研能力较弱、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利用协同创新中心可以为高职院校的科研提供更广阔的的空间和历练的机会,能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偏重理论研究忽视应用研究、成果转化的问题,迫切需要高职院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之间建立以院校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主导的协同创新中心,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从而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力,确保成果实现有效的转化,体现出高效为地方服务的职能,实现校企深度融合。在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的过程中能培养一批理论研究能力、实践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突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已经建立了协同创新中心,但大部分的协同创新中心实体化运行情况不好,中心体制机制建设尚不完善,大部分处于试运行或者边建边试的情况,主要存在的问题是组织架构较为单一、管理体制不灵活、各主体之间的协同不够统一等。个别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架构较为单一,仍以科研为主要的导向、以产学研为主要的模式运行,产出较为单一,比较注重论文、专利等知识成果,忽略了协同创新的目的,不注重成果的转化,无法发挥区域服务作用。部分协同创新中心較为重视立项但不关注过程管理,重立项轻建设与发展,一旦“牌子”挂上之后就失去了初心,基本上沿用老的科研管理办法,缺乏有效的管理,无法充分调动协同中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调查情况来看我国高职院校在协同创新中心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封闭、分散、低效的特点,提升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还面临诸多问题[3]。
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具有实体性和独立性的组织属性[2]。特别是高职院校应有相对固定的场所、设备及长效的保障机制;在建设过程中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了其它院校、企业甚至政府,在机构的建设上跨越单一单位范围,因此在体制机制建设过程中应有自己的机构章程、管理机构。协同创新中心具有多主体、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参与的各个主体应统筹资源、人才、新技术等共同发力实现新突破。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在服务于传统的铁路建筑行业的基础上不断扩大服务面,立足本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施技术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整合资源协同推进,为铁路建筑行业、本地企业提供各类技术培训,解决职工难点、提升职工技术技能水平,以实现降低成本提升质量的目标[4]。因此协同创新中心应深化体制及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各项政策保障,营造协同创新文化氛围,尝试中心实体化运行,加强团队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体制机制建设方向
建立理事会制度,协同创新中心是多主体协同运行模式,理事会制度有较强的独立性和自治能力,有相对完善的自我管理机制,比较能满足协同创新中心实体运行的要求。形成共同的认知理论,为实现各主体的目标理事会内部按要求实施单位成员理事会制度,重大事项由理事会商议决定,实施共同发起、共同商议、共同决策、共同执行,为实现多方利益、有效管理体制寻找最佳途径。根据各协同创新中心的需要建立理事会领导下的组织构架,协同创新中心理事会下设监督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专家委员会、项目经营办公室等,根据协同创新中心的需要动态调整各机构组成。实现机制体制的不断创新,建立利益协调、评价激励、资源长效共享机制,从制度建立角度,构建一些适合协同创新中心发展的机制体制,促进中心的健康运行。
(二)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文化建设
文化氛围是无形的,以其潜在运动形态使全体成员受到感染,体验到整体精神追求,因而产生思想升华和自觉意愿[5]。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应该注重创新、协同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有开放的思维体系,积细流方成大海,共享共融是协同创新中心秉持的原则,不能各自为政、单打独斗、局限思维,按照原来的思路及思维习惯进行传统运行。其次要重视创新环境培养,注重创新才能有所创新,思路上放宽,有创新的意识才会在行动上尝试创新。协同创新中心的成员可能来自不同的部门甚至单位,他们的追求可能也有所差异,但有共同的目标充分利用多方资源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成员之间必须有协同意识,求同存异,允许各个主体差异存在,注意协同技巧,共同发力实现最佳效益。因此需要组织创新良好的文化氛围,文化氛围好有助于协同运行机制的良好运行。
(三)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实体化运行
协同创新中心要实体化运行必须有相应的组织管理办法,在理事会领导下制定中心机构章程,章程由参与的各单位共同审定,充分考虑各主体的利益需求,注重资源共享、体系开放。理事会作为最高的决策机构,对协同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发展规划、建设目标、运行机制、组织机构等进行有效的决策。创新协同创新中心的人才管理,对中心人员的评聘、考核等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引入良性的竞争机制,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考核制度,促进协同创新中心的良性发展。牵头高职院校为协同创新引用中心设立单独的财务账号,统筹中心经费管理,根据共建共享、互惠互利、协同开发的原则,重点支持创新性项目,注重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实时举办学术会议和理事会,保障协同创新中心的良性运行。
改变传统的高职教学课堂,让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构建知识、科研与技术服务为主体的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促进资源共享与融合,以服务行业和地方经济服务为目的,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深入探索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体制机制建设,逐步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中心运行体制,培养一批科研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为社会提供技术培训服务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通过政、行、企、校协同发力创新科研成果。
本文系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体制机制建设——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2020JG-06);现代产业学院共建共享机制研究与实践——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基金项目(2020JG-07)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宏韬,于红波等.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体制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青島大学医学院学报,2016,52(6):728-736.
[2]连舒婷. 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管理困境及建设[J]. 黎明职业大学学报,2019, 103(2):72-76.
[3]叶恒梅,程海潜,姜川. 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28(03):137-138.
[4]李清. 校企共建文创产品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与实践[J].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20(5):110-113.
[5]孙清忠. 新制度主义视角: 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困境及消解[J]. 高教探索, 2015(8):27-31.
(作者简介:赵增逊,职务:副教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科研管理)
(责任编辑: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