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生琴
有了正确的方法,数学学习也就变得趣味十足,家长需要做的从来不是在孩子写作业时对每一道题都进行细致入微地讲解,而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与学习的原动力。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与推进,家长群中出现了“几人欢喜几人忧”的现象。有些家长认为减压减负的到来终于卸下了家长肩上沉重的教育负担,有利于让孩子度过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还有一些家长则显得忧心忡忡,认为减少课业负担会导致孩子的学习效率降低,让孩子难以在选拔性考试中“一马当先”考入理想的学校。
数学学科是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阶段占据关键地位。在“双减”大背景下,曾经家校双方善用的“题海战术”已然成为过去,如何在减少课业负担的同时保证学习效果成了人人担忧的问题。然而,“双减”不是一味地“减量”,而是要在“减量”的同时“提质”“增效”,想要让“双减”真正得以落实,仅凭教师一方的力量是很难做到的,也需要家长“搭把手”。那么,作为不具备专业教学知识的家长,究竟该怎么做呢?
“双减”背景下,家长群中一片“兵荒马乱”。有的家长心态放松,顺势“躺平”;有的家长心情焦虑,主动“内卷”,给孩子请家教、布置大量的课外练习题,导致孩子苦不堪言,觉得这“双减”还不如不减!面对教育理念与教育改革的变化,家长应在教师的建议下理性思考,正确分析,作出科学决策。就小学数学而言,“双减”的来临标志着学生学习自主空间的提高,当“题海战术”成为过去,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才是保障学生学习成果、听课质量以及作业完成情况的关键。在数学教学中,基础夯实、能力提升需要靠老师,但是培养学习兴趣却可以靠家长,当孩子对数学学习产生足够的热情,便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小学阶段的孩子认知能力还处于发展时期,数学课本中的公式、定理让他们感到枯燥、乏味,造成了学习效率低、成绩差的情况。想改变这一现状,家长要帮助孩子转变认知,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与魅力,从而消除对数学学科的抵触情绪与畏难心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当孩子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那么学习效果一定会产生质的飞跃。该如何提高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呢?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的建议是从生活出发,把握趣味性原则,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爱上数学。
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导致孩子在小学阶段对数学兴趣低下的主要原因是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给孩子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容易导致孩子产生紧张心理与畏难情绪。同时,数学教学的内容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去甚远,学生很难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亲切感,也难以在学习中收获成就感。然而,数学学科其实来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是从生活实践中抽象出来的一门学科。因此,家长要充分把握数学学科生活性的特点,在实际生活中引导孩子发现身边的数学,并鼓励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激发兴趣的同时提高应用能力,构建“生活—数学—生活”的闭环。
首先,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要及时关注孩子所学的知识,并引导孩子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以提高孩子的数学敏感度,让生活实践加深他们的思想认知。例如:当孩子学完小数后,家长可以在逛超市时引导孩子观察商品价签上的小数,并鼓励孩子说一说每一个数字的“含义”,让孩子从商品价格出发加深对小数的初步认识,从生活中学数学,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又如:在拍摄全家福的过程中,爸爸拿出了相机的三脚架,家长可以对孩子提问:“为什么相机的三脚架是三角形的?做成其他形状可不可以?”这时,孩子就可以运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这一知识点进行解答。当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认识到数学知识遍布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便能自然而然地消除恐惧心理,对数学知识产生一定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其次,要想让孩子真正理解一个知识要点,家长要给孩子充分的实践机会进行应用。例如:当孩子完成了“百分数”的学习后,家长可以带领孩子走进超市,进行一次“省钱大采购”。在购物过程中,可以引导孩子用所学的百分数知识算出打折商品的优惠额,并通过比较不同的优惠政策,选出最省钱的消费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家长要及时对孩子进行鼓励与表扬,让孩子获得成就感与自豪感,帮助孩子认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价值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孩子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创设生活情境是提高孩子学习兴趣的重要策略之一,也是家长力所能及提高孩子数学学习能力的一种方式。生活情境既能帮助孩子从实际生活出发,理解教学内容,消除畏难情绪,又能鼓励孩子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提升认知,在成就感的驱使下更好地学习数学。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新鲜有趣的游戏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蓬勃的学习热情,而枯燥乏味的知识学习与题型训练则会被他们排斥,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因此,家长在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时,应充分利用孩子这一特点,将“游戏”与“数学”相结合,用数学游戏帮助孩子打开思维,培养兴趣,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效果,并让孩子真正发现数学学习的魅力所在。
在玩具选择方面,家长可以给孩子购买一些有助于数学思维培养的玩具,如立体积木、七巧板等。七巧板游戏能够从二维空间角度培养孩子的空间想象力,而立体积木搭建游戏能从三维空间角度发展孩子的空间想象能力,为孩子以后学习图形与几何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家庭数学游戏方面,家长应尽可能选择一些符合孩子学习阶段的游戏。例如:孩子刚学完乘法口诀表但还不熟练时,家长可以组织“乘法对决”游戏,每一个家庭成员抽一道九九乘法表中的题目,比一比谁说得快、说得准,家长可以适当让一下孩子,让孩子保持参与的积极性。又如,为锻炼孩子的计算能力,家长可以设计“逢7 拍手”游戏。游戏中家长与孩子依次报数,遇到7 的倍数便用拍手代替报数,这种游戏不仅能提高孩子的学习热情,而且能激发好胜心,让孩子在紧张刺激的游戏中集中注意力,挑战自我。
有了正确的方法,数学学习也就变得趣味十足,家长需要做的从来不是在孩子写作业时对每一道题都进行细致入微地讲解,而是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与学习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