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与跨文化能力的培养

2023-07-12 20:16吴玉娟
当代家庭教育 2023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能力高中学生新课标

吴玉娟

摘 要:高中英语教学不单是教给学生相应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看写技能,《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中也指出跨文化能力培养的关键性。本文从培养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角度出发,并提出以下建议:合理利用现有教材,教与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生动准确传授跨文化知识;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欣赏吸收异国文化风情。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学生;英语教学;跨文化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1-0230-03

语言中蕴含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语言不单是人类交往的工具更是沟通国与国之间的文化桥梁。新课标中对文化意识的定义是:“对于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跨文化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针对跨文化能力培养这一方面进行另一角度的探讨。本文探讨的对象——高中生,他们属于英语学习的较高阶段。基于新课标,从培养中国特色文化人才大方向出发,将学生培养成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近年来,跨文化外语教学已然翻开了全新的篇章,从一开始英语教学目标强调的“语言能力”而是扩展到“交际能力”再到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导入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可见跨文化交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趋明显,其中包括文化知识和某一特定教材相结合;张红玲提出将文化知识与教材相结合这一思想,教学过程中要全面、系统地呈现教材中的文化内容,认真对待文化教学。因此,培养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跨文化交际人才刻不容缓,如何解决在英语教学过程恰当地处理文化因素,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

1.何为跨文化交际能力

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能力?首先,要理解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是先由Hymes提出——主张学习语言不仅要具备语法能力,同时还要具备得体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跨文化交际能力指的是运用本族语同与非本族语的人进行交流和文化碰撞,这一过程还要具备特定的文化知识包括本国及他国的各方面知识。国内著名学者胡文仲先生则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归纳为三个层面:认知、感情、能力。胡先生指出认知层面是跨文化交际者要具备特定的文化知识,尤其要了解交际对象国家的文化知识;感情层面是指对交际者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能对不同文化有较强的包容性和深刻的理解;能力层面则是指交际者的各种能力包括语言能力、非语言能力、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等。因此,笔者结合前人的说法,概括得出所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能把个人所学的语言知识与社会的文化习惯和思想观念结合起来,根据具体的语境,正确判断对方思想、情感的变化,恰当、合理地调整自己的话语内容,甚至是手势语及身势语使交际交流过程能够得以顺利进行。

2.高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现状

传统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受到应试教育制度影响,过分关注理论知识的讲解,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引入对学生语言学习的积极作用,这就导致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英语词汇和语法,但是在不同的场景中很难恰当地使用英语交际。

目前,我国高中英语阶段所采用的授课教材,不少篇章涉及了跨文化因素。在此,以人教版2019的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选择性必修第一册Unit 4 Body Language的单元为例,通过听本年级教师授课发现我校英语教学只强调语言知识的传授,重视语法教学,当讲到与文化相关知识,却蜻蜓点水的略过。遇到学生感兴趣,想继续深入学习的时候,教师却不敢过多的讲解。笔者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案例来自笔者从教多年过程中包括日常生活观察、授课及听课过程中,发现本年段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关于跨文化交际时的案例。有一次笔者组织班级邀请外教的英语角活动,现场提供水果及立顿的红茶和绿茶。一位外教跟一名学生说,“Could you please give a cup of black tea?”学生半天没有反应过来,用英语解释“We don't have black tea,but we have green tea and red tea.”結果,外教满头问号,何为red tea,还以为是中国特色的茶。而不只这名高中生包括其他多数同学都以为black tea是黑茶。经过笔者解释,外教和学生们才豁然开朗。由此可见,在跨文化交际中,对于习语的学习也是十分重要,但范围内容之广,在高中英语授课过程中进行讲解和渗透也是十分艰难的。

中国人讲究吃,关心饮食住行。因此,在中国的闽南地区人们见面最常问的是“你吃了吗?”或是“你去哪里呀?上哪儿去呢?”,这一问候方式根深蒂固地在闽南地区的学生脑海里,因此,在遇到外教打招呼的方式除了简单的“ Hello !”,最常听到学生对外教问“Have you eaten?”Or “Where are you going?”对初来中国的外教的第一反应则是,“Are you inviting me to eat with you? Or you wanna treat me a meal?” 或者一开口就问我去哪里?“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这跟你有关系吗?可见,简单的日常问候语都有跨文化知识蕴含其中。交际交流过程中不清楚文化内涵就会导致连简单的问候都闹出笑话。

笔者在“Unit 4 Body Language”的授课过程中及笔者旁听年段教师授课的时候发现:当讲到不同国家使用肢体语言OK这一手势的文化含义时,学生们往往只能想到赞同这一含义,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这一手势在不同国家代表不同的意思,其实这一手势在其他的一些国家还代表金钱、数字零等,还有些国家也有表示不礼貌的含义。而当教师在讲到Yes 和No的肢体语言的时候,大部分学生理所当然地认为Yes伴随的肢体语言是点头,代表认同。No伴随的肢体语言往往是摇头,代表的是不赞同。英语教师在解释了Yes 和No(点头和摇头)在一些国家代表的意思正好与他们熟悉的意思相反后,部分学生表示十分震惊。听课过程中也发现,授课教师对背后文化知识的讲解十分少,重点落在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的讲解上,学生对文化知识感兴趣并询问的时候,教师选择简单带过。因此,从以上的真实案例中可以看出,高中生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相应跨文化背景知识的匮乏就很容易造成交际交流中的误解,同时在用词用语甚至肢体语言的运用都要注意,这就要求学生要了解一定的跨文化知识,储备跨文化交际常识,才不至于在交往过程中引起误会。而教师自身文化知识储备也要更加丰富,才能面对学生感兴趣的文化知识能够回答自如。

3.如何培养中国特色跨文化人才

《英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发展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要帮助全体学生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旨在培育拥有中国情怀的学生,使新时代的高中生能够坚定文化自信,拓宽国际视野,增进国际理解,逐步提升学生的四种能力即“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最终促进全体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可以遵循“语言文化基础教学+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这个过程也是学生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并转化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发展过程。那么,要如何从高中阶段起,培养中国特色跨文化人才呢?以下是笔者提出的几点建议。

(1)合理利用现有教材,教与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根据新课标编写的人教版2019英语新教材,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提供了关中外语言文化交际方面的内容,真实且地道的英语课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过分注重学生语言语法知识的教学,只注重学生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掌握情况,转变成侧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熏陶,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引导进行学生进行辩证思维、批判思维的训练。设计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辩证思考,批判地看待不同的文化,让学生开口表达个人的观点,写出自己的看法。教师应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学生关注主动发现课文中的中外文化知识,不再把重点落在语言语法知识和重难句点拨,更应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人文背景知识、中西方文化内涵渗透等内容。

例如,人教版(2019)必修一“Unit 5 Language Around the World ”從中国的汉字书写系统的演变,展现中国优秀的方块字魅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同时在授课过程中适当地补充英语是如何作为一门国际语言的发展,英语词汇又是怎样不断完善和变更。在比较英汉双语过程中,坚定中国文化自信。以必修二“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这一单元中,通过听力课中的参观中国文化代表之一——孔庙文化,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学习如何传播中国文化,同时在阅读课中了解英国的发展史,感受文化的差异性。以选择性必修二“”Unit 3 Food and Culture ”这一单元中,通过阅读课中外国人来中国体验中国的八大菜系的过程中展现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比中西饮食文化,展现饮食文化背后的人文情怀,比较文化差异,增强民族自豪感。

(2)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生动准确传授跨文化知识

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如今的科技发达,知识爆炸时代,学生不只是要一杯水,教师也不再是一桶水就可以满足教学实际了。教师要成为一条河,甚至要成为大海。这就要求外语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知识,具有较强的双重文化的理解能力,即对中外文化有比较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能够较为准确地比较和洞察两种不同文化的差异。例如,在圣诞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举办圣诞节活动,让学生感受西方文化,互赠礼物,用英文表达节日祝福,同时对比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让学生更为真实地感受中西方文化的魅力。同时,要求外语教师要提高对中英文化差异的敏感性,采用灵活多变、符合当地学情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容易辩证地看待和以更包容地胸怀看待文化差异,这对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大有裨益。

例如,在学习必修二“Unit 1 Culture Heritage”这一单元时,不仅学习国外人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学习了我国对古代珍贵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在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这两者之间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感受到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强化文化保护人人有责的观念。可以在授课过程中,采用视频欣赏纪录片,直观地观看国外的一些有关保护文化遗产和现代社会建设中是如何协调发展的英语视频,还可以设计英文海报呼吁如何保护敦煌文化遗产。不言而喻,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必须掌握大量与外语教学相关的人文知识,不单单是外国人文知识,还有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化知识。教师要提高自我要求,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个人教学水平。

(3)拓展第二课堂活动,欣赏吸收异国文化风情

拓展第二课堂活动是对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的重要补充办法。不同学校由于地区条件不同资源不对等情况,故笔者建议,县区学校可以通过邀请外教或者大学专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教师来学校给学生开设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知识讲座。年段英语备课组组织商议开展每周一次英语角活动,教师选定英语角话题,同时提供给学生一定的素材,还可以适当地开展英语歌曲比赛和话剧欣赏活动,教师通过课堂有关的话题,适当地给学生听英文歌,看歌剧话剧。通过开展英语演讲比赛活动,或是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英文小说的活动,英文小说的选取要尽可能符合学生的学情,难度适中,可以考虑书虫系列图书,同时教师还要适当地设置阅读问题,让学生有目的地做阅读练习。当然,也可以在学校开设校园英语广播节目,通过播放英文歌曲、朗读英文诗歌、美文营造英语学习气氛,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汲取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又或是开展主题中西文化周活动,尽可能在活动中以英语作为主要交际语言。此类活动,一方面能够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技能和交际能力,另一方面还能促进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习跨文化知识,了解异国文化风情,在寓教于乐中学习和运用跨文化知识。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强大,与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培养中国式跨文化交际人才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新课标背景下有针对性地提出三点建议:合理利用现有教材,教与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提高教师文化素养,生动准确传授跨文化知识;拓展第二课堂活动,欣赏吸收异国文化风情。同时希望能够为外语教师在对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渗透带来一些教学启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束定芳.语言与文化关系以及外语基础阶段教学中文化导入问题[J].外语界,1996(01).

[3]张红玲.跨文化外语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06).

猜你喜欢
跨文化能力高中学生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培养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探索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理工院校通识课程与学生跨文化竞争力培养探析
跨文化教学与“跨文化能力培养”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