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邹乐雨
摘 要:以河南郑州地铁为例,研究新媒体时代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问题和挑战,运用实证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术,探讨影响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地铁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面臨着多方面的挑战,但是通过优化传播方式、加强与社会公众的互动等方式,可以提高地铁公共艺术的文化传播效果。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公共艺术;郑州地铁;优化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新媒体时代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研究——以郑州地铁为例”(2023-ZDJH-698)研究成果。
地铁公共艺术是指在地铁车站、车厢等公共空间中展示的艺术作品,具有艺术性、观赏性和教育性等多重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的进步,地铁公共艺术越来越成为城市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时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终端的普及,地铁公共艺术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研究新媒体时代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问题和挑战,对于提高地铁公共艺术的文化传播效果、促进城市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郑州地铁为例,旨在探讨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现状、问题和优化策略,为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和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支持。
一、郑州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现状
(一)郑州地铁公共艺术概述
随着城市地铁的快速发展,地铁公共艺术成为城市文化的一种重要展示形式。在这一背景下,郑州地铁公共艺术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市民生活中的重要文化元素。郑州地铁公共艺术致力于将艺术融入地铁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为乘客带来舒适、愉悦的乘车体验。
目前,郑州地铁公共艺术主要包括装饰艺术、雕塑、壁画、陶瓷等多种形式。其中,装饰艺术和雕塑是最常见的形式,如“郑好回忆”主题展览。此外,郑州地铁还在一些车站设置了音乐表演和舞蹈演出区域,为乘客提供了艺术享受和参与平台。
郑州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已经完成了一些重要艺术品的设计和制作,如地铁文化长廊、创意艺术墙等。这些不仅是艺术品,也成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展示着郑州的文化和历史底蕴。然而,随着地铁线路的不断增加和完善,地铁公共艺术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地铁车站空间有限,如何将更多的艺术品融入其中是一个难题。此外,艺术品的更新和维护也需要大量的投入。
(二)郑州地铁公共艺术的传播方式和效果
郑州地铁公共艺术形式多样,这些艺术形式在地铁站内外广泛展示,丰富了乘客的出行体验,提高了城市文化品位。在公共艺术的传播方式上,郑州地铁采取了多种手段,例如站内展示、音乐演奏、文艺表演、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不仅能让乘客在日常出行中感受文化的渗透,同时也为城市文化的传播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在效果方面,郑州地铁公共艺术的文化传播效果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乘客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绝大部分乘客对郑州地铁公共艺术的形式和品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些艺术作品丰富了乘车体验,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此外,地铁公共艺术的文化传播效果也可以从宏观层面进行考察。例如,地铁公共艺术的形象宣传和文化表现,为城市形象的推广和文化交流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例如艺术作品的维护和保护、公共艺术展示缺乏规范和统一等,要想解决这些问题,则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三)郑州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郑州地铁的不断发展,公共艺术作为地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公共艺术的设计、选址和布置上,郑州地铁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然而,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阻碍着公共艺术文化的有效传播。
首先,郑州地铁公共艺术的品质还存在一定的差异。一些地铁站的公共艺术作品质量较低,设计不够精美,难以引起乘客的关注,且作品表现形式单一。这些作品与地铁建设的高品质要求相矛盾,难以形成厚重的文化氛围。其次,公共艺术的传播方式和手段有待改进。目前,郑州地铁的公共艺术以立体展示为主,缺少互动性,乘客难以与公共艺术作品进行深度互动,这会给公共艺术的文化传播带来一定的阻碍。再次,公共艺术的整体性还需进一步提升,需要打破各个车站之间的界限,形成整体性的公共艺术形象。这可以通过统一的主题和风格、联合不同艺术家和机构等方式实现。最后,公共艺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需要更好地传递给广大乘客。公共艺术不仅仅是地铁车站或车厢中的装饰品,更是一种文化、精神和人文的载体。因此,需要通过更为科学、系统的公共艺术文化传播,让乘客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公共艺术的文化价值和意义,形成共同的文化认知。
二、郑州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法,全面地了解和分析郑州地铁公共艺术的现状和影响因素。问卷调查的受访对象主要是地铁乘客、文化艺术从业人员和市民群众,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文献分析是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案例研究则是对其他城市地铁公共艺术的实践案例进行比较研究,寻找优化策略和经验借鉴。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主要包括问卷调查、案例研究数据和文献分析数据。其中,问卷调查是本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了解地铁乘客和相关从业人员对地铁公共艺术的认知程度、评价和需求情况,以及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和实施情况。
(二)实证研究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收集了大量关于郑州地铁公共艺术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公共艺术展示的数量和种类、受众反馈、艺术家和设计团队的情况等。
(三)影响郑州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因素
首先,地铁乘客的素质和文化水平是影响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乘客的文化素质和欣赏能力直接关系到公共艺术的传播效果和价值实现。就综合素质较高的乘客而言,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公共艺术,更容易被公共艺术感染和影响。而综合素质偏低的乘客对公共艺术的认知和理解可能不足,難以发挥公共艺术的传播作用。
其次,地铁公共艺术作品的质量和特色是影响其传播效果的因素之一。在公共艺术的创作和设计中,应该注重作品的质量和特色,以提升乘客的欣赏体验和作品吸引力,从而增强其传播效果。
再次,地铁车站和列车内部的布局设计是影响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关键。车站和列车的布局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特点和需求,将艺术作品与车站和列车的环境融为一体,形成统一的艺术氛围,增强公共艺术的传播力。
最后,有效的宣传和推广是影响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在公共艺术作品的展示和推广过程中,应该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如新媒体、传统媒体和线下宣传等,从多角度和多方面进行宣传和推广,提升公共艺术的知名度和传播效果。可以通过宣传册、海报等形式,对作品进行介绍和解读,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作品。还可以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平台,对作品进行介绍、展示和推广,吸引更多的公众关注。此外,可通过线上互动形式,让公众更好地了解作品,提高其参与度和认同感。也可以组织艺术家和公众互动,以及在地铁车站等公共空间进行现场展示和表演等活动,让公众更加直接地感受和体验艺术。当然,也可以将地铁公共艺术作品通过高新技术搬到艺术馆、博物馆等其他场所,进一步提高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郑州地铁公共艺术简介及文化传播效果的
优化策略
(一)郑州地铁公共艺术简介
郑州地铁是指服务于河南省郑州市和郑州大都市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郑州地铁在城市交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城市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之一。1号线是郑州地铁的首条线路,文化主题是“厚重中原、活力郑州”。地铁1号线的公共艺术设计以体现历史中原文化、现代中原文化为主,展示了郑州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例如,1号线绿城广场站的设计概念是“长青·无极”,墙壁画面是以绿色植物和波浪元素构成的太极图形象,既彰显了郑州“绿城”的美誉,又体现了太极这一古老的哲学概念。郑州地铁5号线是郑州轨道交通线网中的唯一一条环线,被称为郑州的“金腰带”。5号线的公共艺术设计主要体现了郑州市的文化特色,既融入了中原古典文化,又具有现代化感观,呈现展望、求新、变革的精神。例如,5号线七里河站的蓝色海洋主题,极具科技感的海洋元素与地铁空间相融,使人在机械感的地铁中感受到了海洋的宽阔,缓解了乘客的视觉疲劳。郑州地铁6号线一期首通段采用A型列车六辆编组,首次采用五彩列车,融入中原文化元素,车体外观及内饰采用华夏传承、华夏起源、魅力商都、老家河南、豫见河南五种设计主题,色彩亮丽,造型别致,凸显艺术感,展现文化范。这些艺术装置都非常独特,充分体现了郑州市的文化特点和经济发展现状。
(二)郑州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效果优化策略
在郑州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公共艺术作品质量参差不齐、乘客欣赏能力存在差异、宣传推广不足、地铁车站和列车内部的布局设计不够合理等。因此,需要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提升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效果。
首先,针对公共艺术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应该加强对地铁公共艺术作品的评估和筛选。在作品征集和评选过程中,要明确评审标准和要求,严格把控作品质量,确保公共艺术作品的精品化、专业化和艺术化。其次,针对乘客欣赏能力存在差异的问题,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提升乘客的文化素质和欣赏能力。可以开展讲座、展览、访谈等活动,以多种形式向乘客传递文化信息,引导乘客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公共艺术作品。再次,针对宣传推广不足的问题,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和渠道进行宣传和推广。可以利用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等多种渠道进行推广,如在地铁车站和列车上设置推广海报、制作宣传视频,或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推广活动等。同时,还可以与文化机构合作,举办公共艺术作品展览和相关活动,吸引更多乘客参与和关注。最后,针对地铁车站和列车内部的布局设计问题,应该充分考虑公共艺术作品的特点和人们的需求,将艺术作品与车站和列车的环境融为一体。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增加公共艺术作品的展示空间、在地铁车站和列车上设置公共艺术的相关标识和导视系统、利用光影等新技术增强艺术效果等,全面提升公共艺术文化展示和传播效果。
除此之外,郑州地铁公共艺术设计需要关注创意性和实用性,既要满足城市文化传播的需求,也要考虑乘客的使用体验。公共艺术作品的材料和形式应该与地铁站的特点相结合,形成独特的风格。例如,可在公共艺术设计中采用复古手表、旧磁带等元素,呈现出复古、时尚的感觉,展现城市文化的创新和活力。这样的设计既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美的追求,也能使地铁站的使用体验更加舒适和便捷。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郑州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现状、影响因素和优化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发现地铁乘客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地铁公共艺术作品的质量和特色、地铁车站和列车内部的布局设计以及有效的宣传和推广都是影响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基于以上发现,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旨在提升地铁公共艺术文化传播的效果。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更多角度深入探究地铁公共艺术的文化传播效果和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推动公共艺术在地铁中的应用和发展。同时,需要关注和研究公共艺术的创作和设计,探究如何更好地创作和设计适合地铁等公共交通场所的公共艺术作品,从而为公共交通场所的文化建设和社会文化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张盼盼.地域文化融合视角下郑州地铁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23(1):64-66.
[2]丁新伟.地铁“百万人气”彰显郑州活力[N].河南日报,2023-02-21(6).
[3]刘兵,邓雪.郑州地铁5号线中心广场站“轨道+体育”设计理念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10):298-299.
[4]张盼盼.中原文化在郑州地铁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21(8):152-153.
作者简介:
赵静,硕士,中原科技学院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设计学。
邹乐雨,武汉科技大学学生。研究方向:公共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