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恬怡 付予 兰明
摘 要:近年来,古镇改造设计思路出现了一定的雷同现象,导致古镇改造后的风貌也趋于一致。如今,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古镇的文化内涵和故事性,因此,场所叙事是古镇改造设计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将古镇集市作为叙述的载体,分析湖南株洲朱亭古镇的叙事性特质及叙事意义,结合保留历史元素以及延续场所精神的原则,探讨朱亭古镇集市设计的叙事脚本,共同构成古镇集市设计的场所叙事策略。
关键词:古镇集市;场所叙事;叙事策略
集市最早源于人们以物易物的集聚现象。集市中通常是一些农产品和一些日常生活用品的交换,还时常伴有各种地域民俗表演。如今的集市经过上千年的发展与更新,仍普遍存在于乡村城镇之中,为人们的生产生活等活动提供便利,同时,人们的生产、生活反作用于集市,影响着集市设计的发展趋势。古镇集市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与场所精神,在设计改造中,要在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等活动的同时,挖掘其历史文化,赋予它灵魂。本文所指的古镇集市设计,是要打造游客和古镇居民共享的公共活动场所,在保证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等活动的同时也成为游客发掘、探索和了解古镇历史文化的媒介,是一种新型的古镇集市空间。
一、场所叙事简述
(一)场所叙事的内涵及延伸
场所是指各种公共生产、生活活动与事件发生的环境,例如车站、集市、广场等。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认为,场所是人类定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地理学家爱德华·雷尔夫认为,场所主要包括两种属性:一个是物质空间属性,包括场所的建筑本体和内部对象;二是社会和人文属性,包括人及其行为、各种事件及其在场所中的隐含含义。挪威城市建筑师诺伯舒兹认为,场所是在具有历史、民族和文化意义的空间中,还有居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习俗、道德和伦理标准、审美标准和价值观中整合产生的。因此,场所需要人与地域的共同作用。
叙事本身是一种基本的思维方式,最早在文学领域出现。文学理论家茨维坦·托多罗夫为“叙事学”命名,并表示可以用文字、声音、图样等媒介来进行叙事。社会学家罗兰·巴特认为,叙事的文本不必是完整的、静止的、封闭的,也可以是残缺的、开放的,可以让读者参与到文本情节的设置过程中去。后来,“空间语义学”概念出现,叙事的媒介种类也逐渐增加,叙事学快速渗透到更多学科领域。
场所叙事是运用叙事的媒介和方法,将一个地方的物质和非物质元素作为载体,来呈现其文化信息和背景,包括历史文化、集体记忆、精神等,使公众能够感受到历史、文化、记忆,感受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并且融入新的功能、事件和生活,让人与场所构建起一种紧密的联系。
(二)朱亭古镇的叙事特征及意义
朱亭古镇历史悠久。明崇祯《长沙府志》载:“民更繁嚣,有堡。”清雍正六年(1728年),湘潭县丞驻此,商业发达,客商多聚居于此。清代有马市交易,集镇兴旺。清末,始置集市(墟场)赶集。《湘潭县志》曾录王闿运语:“湘潭,湖外壮县也……沿湘以上十余里,自前明号为小南京。”朱亭镇何伏立老人曾说,1956年他11岁时跟随父亲打“土车子”,自原龙凤乡经长岭来到朱亭古镇赶集,集市上熙来攘往,比肩继踵,导致他差点走失。可见朱亭当年的繁华胜景。
近些年,朱亭古镇大部分青年人外出发展,当年四方商人蜂拥而至的盛况已不复存在。运用场所叙事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在古镇集市改造中融入古镇的文化内涵和故事性,延续古镇集市贸易文化的历史、精神与回忆,承袭朱亭古镇文脉,让使用者身临其境地感受当年朱亭古镇“小南京”的繁荣与辉煌。
二、古镇集市的叙事原则
(一)适当保留历史元素原则
在古镇集市设计中,对古镇历史元素进行选取与保留时,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元素要具有纪念价值,能够通过暗示去唤醒人们对建筑的记忆;二是元素要与新环境氛围相贴合。依据集市主题的风格,将旧集市建筑结合现代技术和约束条件,因地制宜地介入乡村改造,将原有的乡村聚落空间、传统村居建筑与新介入的结构体、包含村民记忆的展示物件进行重新整合,并在更大的乡村景观的尺度上协调这些要素之间的构成关系,从而达到新旧交融、互相渗透,进而构成符合集市设计主题的新建筑作品。对旧空间的一些元素进行保护,能够保留时间与历史的痕迹,也可从现代的设计角度对建筑元素进行变形重塑。老建筑具有独特的历史美感,要遵循平衡新与旧的美学理念,极大程度上保留、衍生建筑的肌理感和韵味。
(二)延续场所精神原则
诺伯舒兹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场所精神”概念。场所精神需要人们参与其中去体会。被参与者感知认可的场所是具有场所精神意义的,人与场所产生共鸣时,人与场所的情感是共通的。
场所具备空间维度中的部分内容,同时又不完全等同于空间,它是由人、生活、空间秩序三部分组成。当人们为空间赋予存在意义时,空间才被称为场所。当给予场所某种特定的感情与特性时,拥有独特的物理特征或与特殊事件有关联的空间,才会被视为特殊的值得记忆的场所。辨识场所空间的主要途径是方向感和场所文化认同感,在叙事性设计中,延续场所精神也是叙事的原则之一。
场所精神建立的过程就像是将乐谱中的音符打乱进行重组的过程,赋予场所一种新的意义和使命。有关场所精神文化的建立与历史画面的重构都可以在重塑的过程中实现。朱亭古镇集市便是场所叙事的容器,容器内是我们想要表达与传承的朱亭古镇集市贸易文化的历史、回忆、精神,以及对于当前场所设计的改进和对故事性场所建构的追求。改变古镇改造思路的雷同现状,让场所成为文化历史的叙事载体,是设计者共同的目标。
三、古镇集市设计的场所叙事脚本
(一)叙事主题营造
1.以古镇历史文化为主题
在现代工业文明对历史建筑遗产产生强烈冲击之后,社会对于古镇保护的关注度逐渐增强,从对土地的开发和扩建转向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规划和保护。朱亭古镇集市作为古镇民俗与文化传承的叙事载体,联结了古镇的历史文化与居民们的情感体验中共通的价值与精神。朱亭古镇被湖南省人民政府评为历史文化名镇,与其他千年古镇一样拥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种历史价值将以集市空间为媒介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例如,朱亭古镇的集市贸易文化、紅色怀旧文化都可以成为场所叙事的主题,场所叙事可以展现在材料、构造和色彩营造等方面。朱亭古镇村民口口相传的历史传说、民俗文化与印象深刻的事件也具有丰富的情感价值和历史感,可以为叙事的主题增加神秘感。
2.以场所展示方式呈现主题
古镇集市设计的场所展示包括两个维度。一是集市面向集市使用者的展示。集市中的叙事性展示,要先想象出它的参与者才能具体塑造,编织出一个从“观众”的视角而产生的世界。古镇集市空间中需要展示大量的文化信息,例如古镇民俗文化、红色文化、手工艺文化和赶集文化等,都可以从一条路径、一个情节或一个移动的视点出发,通过场所展示呈现主题的方式,引导“观众”对场所识别想象。二是集市作为一个整体时,对于古镇的展示效果。集市向内展示的同时,自身也作为展品进行向外的输出,有待观者产生共鸣,并参与到集市的叙事故事构建中进行补充与解读,成为古镇历史文化的保护者与传播者。这对朱亭古镇集市贸易文化的历史、精神与回忆具有良好的传播作用,也对传统历史文化宣传有一定帮助。
(二)叙事情节编排:互文性
叙事情节源于人的思想与知觉,以及对现实或回忆的真实感受,可以是对现实事件的真情实感或是尘封已久的记忆重现。场所与它所承载的人、物、事件构成了一个整体。在时间重塑和空间营造的作用下,通过参与者的感官反应,传递了与真实生活相通的体验。叙事情节与生活情节不可分割。20世纪60年代,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利斯蒂娃提出“互文性”的概念,指出任何两个文本都不是相互排斥的单一关系,而是以相互参照式的、开放性网络结构的状态共同存在。在叙事的视角下,可将古镇集市的叙事设计看作一个叙事文本,尝试与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绘画作品等其他文本相互呼应、相互阐发、相互补充,构成一种互文方式。
在电影中,情节编排表现为空间秩序的转换。影视空间会使用大量的素材来表现文本作者的叙事思路和叙事目的。电影空间服务于电影的情节表达和场景塑造。例如,在电影中,通常以空间场景的塑造突出电影中主人公所在的环境和处境,用镜头语言表达出电影情节的跌宕起伏。同理,古镇集市设计同样也可以创造沉浸式的情感体验,根据叙事主题创造独特的叙事场景,将虚拟互动项目的设计加入场所中,通过听觉、触觉、视觉效果等多种方式模拟真实画面,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让集市中的参与者不由自主地沉浸在主题营造的氛围当中,无阻碍地吸收叙事内容和商品信息。
不仅是影视作品中的叙事,文学甚至绘画作品都能与集市中的场所叙事形成互文的关系。文学作品可以将文字语言作为载体去创造一种环境和空间氛围,取得对读者心理暗示的效果。集市中的叙事也可以营造情感氛围为目的,通过空间语言的载体搭建空间场景。文学作品时间线的设置与编排也可以与空间场景中的流线设计发生关联。绘画是通过色彩与形体来传达画面的故事情感以及作者的思想。集市叙事中的色彩可以从经典画作的颜色组合中获取灵感,将二维的画面转化为三维的空间表现,营造沉浸式古镇集市贸易文化再现体验。
(三)叙事场景搭建:场景组合法
本文的场景是指空间中依据场所的结构和功能划分而成的小空间。场景组合并不是画面的随意拼凑,任何组合方式都对整体叙事的完整性和参与者的感受产生深刻的影响。场景组合法就是提取古镇文化中各个形态的事件进行整合,编织成一些特定的场景,然后将空间的功能分区按一定的顺序进行组合,形成一个完整有序的集市空间。
这里的场景可以选择生活中某些记忆深刻的画面,可以是历史中的经典画面再现,也可以是相关主题下经典艺术作品的印象画面。简而言之,场景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具有地域性和当代性的图像最容易引起观者的共鸣。同时要重视每个场景的联结,以流线设计串联场景,形成井井有条的空间秩序。流线既决定了场景的序列,又决定了场所中情感传递的方式。它可以是以中心场景为主导,用较大的展览面积强调出场所叙事的核心;也可以是各个面积相当的小场景,将主题贯穿于每个画面。要注意的是,场景组合不能孤立存在,各个场景的主旨表达都要与叙事的主题呼应,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这样才会使叙事的内容保持一致,更加流畅和谐。
四、结语
在营造朱亭古镇集市的历史文化氛围时,注重使用者对周围环境的知觉与精神文化记忆,通过非触摸的方式去感知朱亭古镇集市贸易的历史、回忆、精神与文化,依照场所叙事的策略,有效地传递朱亭古镇集市贸易文化的情怀、精神与回忆,在场所中讲故事,使之与使用者产生共鸣。场所中使用者所产生的思想和感悟继续反作用于场所,生成一种化学反应,构建出一个有温度、有故事、值得记忆的场所。
参考文献:
[1]杨岩.论空间的叙事性设计[J].艺术百家,2007(增刊2):90-92.
[2]龙迪勇.空间在叙事学研究中的重要性[J].江西社会科学,2011(8):43-53.
[3]陆邵明.场所叙事:城市文化内涵与特色建构的新模式[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68-76.
[4]孙媛媛.展示空间设计中的情节策略[J].艺术百家,2016(3):253-254.
[5]梁婷越,焦晓倩.基于电影空间叙事手段的建筑叙事性研究[J].城市建筑,2019(18):117-119.
[6]陆邵明.建筑体验:空间中的情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7]薛威.城镇建成遗产的文化叙事策略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8]张喆.基于场所精神的生活性街道空间设计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7.
[9]刘慧珺.叙事性:关于一种建筑空间设计方法的研究[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16.
[10]龙迪勇.空间叙事学:叙事学研究的新领域[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54-60.
作者简介:
李恬怡,湖南工業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付予,硕士,湖南工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兰明,湖南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