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2023-07-12 20:56李吉乾
家长·中 2023年5期
关键词:做作业习题双减

李吉乾

双减背景下,要求教师要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要将时间还给学生,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并帮助其缓解焦虑情绪,這样才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主动性。为此,教师要深入了解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对他们智力发展水平、对压力的承受能力等作全面评估,并站在学生的角度在布置作业前进行预做。这样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有效提高小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夯实其数学基础,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减负的目标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从科学调控作业结构、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等方面提出了指导建议。因此,学校、教师、家长都要做好相关配合。教师必须改变作业形式精简作业量、优化作业设计,另外要注重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并布置作业,而不能在忽略学生个体差异的情况下,“一刀切”式地布置作业。这样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做作业的兴趣。“减负”最重要的就是将学生从课余时间几乎完全被作业占据的困境中解救出来,以防止他们陷入为完成作业牺牲睡眠时间的窘境。“减负”能帮助学生缓解学习压力,提高其学习积极性。

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知识难度要高于低年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增加中高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压力。教育者仍要注重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小学数学虽涉及一定的抽象性知识,但整体来讲其抽象程度并不高。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要减少作业量,增强作业的知识密度。要根据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情况,合理设计作业难度以及数量,从而建构可促进学生良性发展的作业体系。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是做作业的主体,是巩固知识的载体。因此,只依靠教师优化作业设计,并不能有效解决作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学校、家长都要做出相应的配合。学校要不断探索新的作业体系,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让其将日常教学辅导和课后作业批改活动做出明确划分。家长方面,学校要与其做好配合,鼓励其及时反映学生在家完成作业时的表现,从而共同提高小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进而不断提高其数学素养。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一)教师预做,提高作业质量

小学生并不具备划分作业难度的能力。面对庞大的作业量,他们只能按顺序中规中矩地完成。长此以往,就会导致小学生对作业产生厌倦心理。双减背景下,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遵循“适量+优质”的原则精选题目。而且在将作业布置下去之前,教师要进行预做,以保证为学生设计的作业的适度性。

例如,在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一课时,需要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况列出算式并计算。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要分析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同时根据他们在课堂中的具体表现,以判断其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设置不同难度梯度的作业,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具体可以在作业中引入趣味性元素,如:“我国湿地公园中的动物种类繁多,光是鸟类就有271种,爬行类动物有122种,哺乳类动物有31种,那么,如果让你根据这些信息提出问题,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又该如何作答?”教师并未直接设计问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根据已知信息设问并进行解答,因此能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学们纷纷设置问题,并与同学进行分享,如“湿地公园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类加起来一共有多少?”“湿地公园的鸟类种类比爬行类动物种类多多少?”或“哺乳类动物的种类比爬行类动物种类少多少?”等。并列出算式271+122+31=424,271-122=149,122-31=91。而这样的作业充满趣味性,且作业量适中,符合“双减”政策的要求。

(二)严选精挑,控制作业总量

以往的作业设计目的都是为了固化课堂教学结果,因此作业形式十分单一,即通过让学生接触大量的习题来提高知识的吸收效率。但这类作业通常存在很大问题,配置过程中有较大的盲目性,习题搭配也较为随意。双减背景下,作业要“提质”。为此,教师要提前做好分析,要明确每道题包含的知识量,要让学生接触更多的优质习题,而不是以量取胜。通过筛选去掉重复、同质的习题,以引导小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从而有效夯实其数学基础。

例如,在教授《圆的面积》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三个难度梯度的作业,以引导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巩固所学知识。第一个梯度,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问题,如:“如何定义圆?圆的特点有哪些?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圆形的?为什么这样设计?”这类问题考验的是学生对跟圆有关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关联。而学生在接触这类习题时,会马上搜索相关记忆,并进行有效梳理,在回顾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他们还能想到圆和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以及三角形的区别。而且中高学段的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能够与生活建立有效联系;第二个梯度,可以设计一些进阶性问题,如:“你还记得圆的面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吗?”对此,学生可以通过翻阅教材或通过回忆等,回顾这部分知识点并作答;第三个梯度,可以设计一些圆的计算圆的面积练习题,同样结合现实生活,如:“小明家有一个圆形水池,其半径是10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呢?”学生就能根据:S=π×(r^2)作出计算。每个课后作业问题考查的知识点都不相同,但又相互关联。因此,小学生就能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再一次系统回顾相关知识点,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印象。

(三)家校共育,控制作业时长

小学生年龄小,但其思维活泼,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的注意力也十分有限,在进行学习活动时,很容易受周围环境影响,一不小心就漏掉了重要信息。在做作业时,他们也很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十分影响做题效果。因此,学校要与家长做好配合。要让家长做好监督工作,关注学生做作业时的整体状态和做作业的用时等,并及时反馈给老师。这样,教师就能及时了解小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再结合其作业完成结果作综合判断,了解其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对作业结构进行及时调整。

例如,在教授《测量》一课时,需要学生掌握用测量工具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实践类作业,如:“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物品的长度在40厘米内?量一量它们的具体长度。哪些物体的长度在6厘米以内?哪些物体的长度大于1米?”这类作业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为了增强家校联系,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完成该测量活动。这样既能激发小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又能让家长了解孩子做作业时的状态。另外,教师也可以对家长提出一定的要求,或布置一定的任务,如跟孩子一起完成课后作业,留意孩子做作业的状态,判断其对待作业的态度;观察孩子完成作业的效率,判断其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家长群为家长布置相关任务,同时也可以跟家长保持一对一联系,以了解每个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如此一来,家校之间就建立起了密切联系,教师和家长可以互相反馈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这样,双方都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育手段,以促使小学生不断提高数学综合能力。

(四)融入生活,引入实践作业

小学数学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现实生活中,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他们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各种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充分锻炼。小学阶段的学生智力尚未得到有效开发,认知水平也十分有限,他们对外界事物的感知仍停留在感性层面。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后作业中引入他们感兴趣的内容。这样,小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直观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现实意义。

例如,在教授完《小数乘法》一课后,教师可以布置一些生活类作业,并引入一些实践类作业,让学生敢于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一方面能提高他们作业完成的效果,另一方面能促使他们增加对数学、对生活的热爱。如可以设计如下题目:“小明妈妈今天要做小明最爱吃的红烧鱼,但家里的酱油没有了,就让小明去买3瓶酱油。到了超市以后,小明看见酱油的单价是8.5,请问,小明要想将3瓶酱油带回家,他至少要带多少元钱去超市?酱油的单价是8.5,盐的单价是多少呢?大家可以亲自去超市看一看,并设想将5袋盐带回家,需要用花多少钱?”这个作业既涉及小数乘法知识,又能让学生进行生活实践。针对前面的问题,他们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列出如下算式:8.5×3=25.5。而对于后半部分的内容,小学生会积极进行生活实践,即亲自到超市购买盐。这时,他们就会了解盐的单价,并根據作业,将单价乘以5,从而自主列出算式并解答。而为了进一步促进小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同类题目,要求题目必须联系实际生活。这样,小学生就能了解数学应用题的基本结构,也能了解其关键信息的引入原理,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

(五)因材施教,布置分层作业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发展水平有高有低,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虽然教师可以预做作业、引入多种作业类型,但不同小学生在做数学题过程中,仍会产生一定的效果差异。因此,教师要注重给作业分层。

例如,在教授《多边形的面积》一课时,需要学生能够独立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能将简单的组合图形分解成熟悉的图形,并计算其面积等。可见本课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平面图形基础知识。但由于学生的综合能力、数学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他们对平面图形相关的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有所不同。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则可以将作业分成两个层次,并将其分发给综合能力相匹配的学生。

第一个层次可以是一些基础性知识,重点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如:“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哪些特点?它们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可以将这类作业分发给数学基础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第二个层次的作业则可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直接布置一些练习题,但要控制好难度,各个习题之间要有一定的难度递进性,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巩固知识。如:“小红家有两个四边形花坛,一个是长方形的,一个是平行四边形的,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5米和3米,而平行四边形花坛的底跟长方形花坛的长相等,它的面积是15平方米,那么长方形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平行四边形花坛的高是多少?”这样学生就能分别列出如下算式:5×3=15,15÷5=3。通过习题练习,能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关系的了解。通过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能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产生良好的学习效果。

(六)加强引导,布置探究作业

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要求,即教师要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性,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探究性习题。因此,教师要引入探究类作业,让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这样既能促进他们提升合作精神,又有助于其创造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授《扇形统计图》一课时,需要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中的有效信息等。因此,根据本课知识性质,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要展示丰富的图示。具体可以将其整理到微课视频中,将图示和文字内容直接导入其中。接着将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同学们一边观看微课视频,一边做作业。可以展示中国居民的平均膳食宝塔和小明一家各类食物摄入量的统计图,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如“根据所学知识,你能从这张图中看到哪些信息?”接着引出本课基础知识,以填空题的形式表示“扇形统计图用一个圆表示(),用圆内的各个()的大小表示()占()的()。”这样使学生既能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又能进一步深化对基础知识的印象。

三、结语

总而言之,双减背景下,中高学段数学教师要改变作业结构,要增加作业的类型、形式,同时要增加其趣味性、层次性。要让作业面向全体中高年级小学生,要能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为此,教师要控制好作业的数量和作业难度,也可以适当引入拓展性作业,让学生在复习旧知的过程中发展创造力。这样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得到充分彰显,不断提高其数学学习积极性,课上积极配合老师,课下认真完成作业,从而不断提高其数学综合能力水平。

注:本文系2022年度甘肃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中高年级数学作业减负增效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GS[2022]GHB1611)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做作业习题双减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不爱做作业的丁多
抓住习题深探索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做作业
独立做作业,我可以!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