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智峰
6月22日上午第四节,是期末考试之前的最后一堂语文课。
预备铃响起,像往常一样,我推开了教室的前门。班长喊“起立”,学生齐刷刷地站了起来。我没发现什么异常,可接下来并不是惯常的“老师,您好!”而是“壬戌之秋,七月既望……”学生齐声高诵《赤壁赋》的开篇。但这是一个嵌入了我名、号的特别版本:“苏子与客泛舟游于愚溪之下”“少焉,月出于智峰之上”“上有智峰,下有愚溪”……最后一句是“高一一年,感恩有你”。
我很讶异,一转身,才看到黑板的左侧写着这个独特版本的《赤壁赋》开篇,右侧是一幅配图:一座高耸的笔架山,中峰写着“智峰”;峰底是一湾溪水,溪畔写着“愚溪”;溪水上飘着一叶叶小舟,共20条,每条小舟上都画着两个火柴小人;最中间的一条小舟略大一些,舟上的两个小人手牵着手,托着一颗红色的爱心;小人的头上各用一个箭头标注着“智峰”“su shi”,小溪的左下角写着38个人(班级总人数为38人)。配图和文字的中间是一副竖着写的对联:“文骨墨香高峰仰止;志趣风雅智海景行。”嵌了我的名字“智峰”在内。
“谢谢同学们的一片心意!大家请坐!”教室里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我的眼角有点湿润了。
这最后一堂课上的风景,让我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息。
这风景中有语文之美。其中饱含着学生对语文课程的热爱和对语文老师的敬爱。他们都知道苏轼是我的精神偶像,于是以《赤壁赋》为载体,将我的名字“智峰”和号“愚溪”嵌入其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版本的《赤壁赋》开篇。日常教学中,我也常和学生们一起玩“对对子”,去年九月份的高一开学第一课,就是教他们写一副自己的嵌名联。没想到今年高一最后一堂课,他们以一副我的嵌名联作结,与第一课遥相呼应,形成了一个圆融的回环,也为高一语文课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这风景中有语文的浪漫之美、想象之美、诗情之美、画意之美,美不胜收。
这风景中有生活之美。华特·B.科勒斯涅克说:“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们面对最后一课的真实生活情境和真实的问题任务,主动思考,创造性地实践,综合运用所掌握的语文知识、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不但改写了经典课文的片段,而且配上了亦庄亦谐、寓意深远的图画,拟写了老师的嵌名联。我很欣喜地发现,学生们已经学会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搭建好了现实生活与语文学习之间的桥梁,实现了语文知识、现实生活、语文实践活动的联结,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这风景中有创造之美。这最后一堂课上的风景是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一次自主且富有创意的语言实践活动,巧妙地将对联、绘画和经典文赋融为一体:嵌入我字号的《赤壁赋》开篇、嵌名联,笔架形状的山、20条小舟、40个小人(38位同学+我和苏轼)……这一切乍一看貌似没什么关联,实则超越了零碎的语文知识点,处处都蕴含着学生们独到的匠心。
这风景中有平等之美。雅斯贝尔斯有言:“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20多年之前,我大学毕业后分配到高中母校工作之初,就曾将“三友”(校友,学友,朋友)作为自己对师生关系的一种定位和期许——希望自己能与学生平等对话,一起成长。20多年来,我一直都是这样去做的。如今,学生们在高一最后一堂课上呈现的这一“杰作”,说明我这一学年来的努力并没有白费。学生们以这种幽默、欢谑的方式表达了对语文的喜爱和对老师的不舍。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学生也都喜欢叫我“峰哥”,這令我颇感欣慰。我的大学导师王尚文先生曾言:“教师成为教师的过程,也就是把自己教成学生的过程。”诚哉斯言!
这最后一堂课上的美妙风景,让我深深体验到身为一位语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
责任编辑 晁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