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欣达 陈木斌
篆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集书法、绘画、雕刻于一体的传统艺术。将潮汕特色文化融入篆刻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了解潮汕文化特色并设计开发出属于潮汕地区特有的文创产品,利于学生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同时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新创意能力。
汕头经济特区林百欣中学作为教育部公布的首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通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开发了《篆刻》传统艺术特色教育课程,2010年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高中新课程篆刻模块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探究》成功结题,2016年出版校本实验教材《篆刻》。通过查阅潮汕地区文献,笔者发现目前关于潮汕文化融入美术课堂教学的研究较少,同时整合开发系列文创产品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设计地方乡土文化校本课程有助于传承和创新地方乡土文化,本文通过“国潮”文创视角下的文化资源整合与创新,以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进行课程设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挖掘潮汕乡土文化的内涵、特色、魅力与价值,从中提炼出“潮汕元素”并融入到中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设计开发潮汕地区特有的文创产品,以期为后续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借鉴和经验。
一、潮汕文化元素融入中学美术课堂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探索与实践动手能力。篆刻是一项集理论性与实操性于一体的技能,以潮汕文创印章设计为例,课程需要学生在具备一定的篆刻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自主探索能力去收集潮汕传统文化资料,了解潮汕建筑、美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从中提取出潮汕地区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及其价值,最后发挥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运用篆刻这一载体,设计出富有潮汕地区特色的文创印章。
培养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将潮汕文化融入美术课堂教学,实现了美育与德育的“花式”融合,互相补充。学生在学习与理解潮汕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深刻体悟潮汕传统文化的魅力并不断开拓思路,多维创新推动潮汕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激发学生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对国家文化的自豪,进而为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美术素养、健全人格打下坚实基础。
二、潮汕文化元素融入篆刻课堂的教学实践
(1)课前准备
潮汕民俗、饮食文化、建筑风格、文学诗歌、戏剧戏曲等都具有独特、强烈的民间艺术魅力和感染力,这些都是闲章、肖形印章的表现素材,都可入印。教师布置主题任务清单,指导各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各小组成员提前通过实地考察或网络查找等方式收集潮汕传统文化素材,建立对潮汕传统文化的初步了解,并尝试从中挖掘出有价值的传统文化元素。
(2)课程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以“汕头城市宣传片”的视频切入,引导学生思考潮汕地区有哪些特色文化,并围绕主题“如何为咱们海滨城市/潮汕地区设计一份特色的手信”展开课堂,学生在课前已经对潮汕文化有了一定理解,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深度思考及充分有效的课堂讨论。
讨论完毕后,各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汇报研究成果并提出未解决的疑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评互评的方式解答疑问后,再切入篆刻闲章、肖形印的定义、特点及其功能用途,引导学生感知闲章、肖形印的艺术价值和魅力。并从篆刻的基本步骤:设计印稿→打磨石料→印稿上石→镌刻→修改→钤印等,带领学生根据潮汕特色文化,择一主题进行设计并刻制一枚特色文创印章,盖印在空白手信上,赋予其文化内涵。学生在设计作品时,老師应根据每位学生作品呈现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作品完成后,师生之间进行互评或自评,最后老师带领大家进行知识点回顾、总结性评价,最后升华主题。
课后,在班级内或校园内展览评选出的优秀文创作品,在拓宽课堂形式的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三、结语
将地方传统文化引进校园,开发地方传统文化校本课程,是学校作为文化传承之所的历史使命,也是将教育回归生活,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本文“为潮汕地区设计一份特色手信”的教学设计,利用生活化的情境创设法,将潮汕文化元素融入美术课堂实践,营造出了生动而直观的教学情境,文创印章设计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构思设计和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既提升了学生的艺术素养,锻炼了学生的创新创意实践能力,同时增强了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中华.福州经典古厝文化元素融入中学美术教学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1,22(09):64-66.
[2]林晗.地方传统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以《潮汕传统文化与作品制作》校本课程为例[J].教育信息技术,2019(3):5.
[3]钱俊.非遗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以锡绣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18):130-132.
[4]安雪梅.中国传统装饰创新融入中学美术课堂研究[J].天南, 2022(04):122-124.
[5]胡娟.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以太仓地方文化艺术资源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8,(09): 149-150.
(作者单位:周欣达,广东汕头经济特区林百欣中学;陈木斌,广东汕头市外砂华侨学校)
责任编辑 成 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