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核心素养的提升

2023-07-11 06:26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姜滩小学
家长 2023年14期
关键词:核心阅读教学素养

□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姜滩小学

杨春艳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也是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如何才能通过阅读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都是一线教师极为关注的重要问题。通过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应该积极构建阅读课堂,并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开展生动的阅读课堂,这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来说至关重要。“多读书,读好书”一直都是我们奉行的读书原则,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语言表达力、写作能力的提升,为其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一、通过阅读教学提升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语言素材,通过阅读讲解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好词好句,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以及经典名句的积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逐步形成。实际上阅读就是与作者沟通的过程,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学习作者文章中语言表达的方式,为以后的写作积累经验。例如,在《花的学校》阅读课堂上,学生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习,掌握了“拟人”手法的运用技巧,并且可以将其灵活地运用到写作过程中,丰富其语言积累,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

语感可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从语感可以看出小学生对语言进行理解、吸收的全过程。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到了“春天”一词,一些语感比较强的学生会联想到“春天就是生命”“春天就是希望”,而提到“秋天”,他们又马上会联想到“萧条”“寂寥”等词语。以上词语和短语都是学生通过大量阅读学习到的。通过对文本内容进行反复阅读,通过对语言文本的深入分析,这些语言将会变成他们自己的语言,语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重知识轻能力

教学目标不仅要体现出为学生传授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体现出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该制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这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多教师会将考试成绩当作是教学的目的,因此课堂上一般会以灌输式、填鸭式的模式实施教学,要求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知识点内容,很明显这种课堂严重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无法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例如,在教授《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时,教师这样设计的教学目标,先进行生字认知,然后流利朗诵,最后利用文中修辞造句。在这样的教学目标下,学生只会学到一些浅层知识,根本无法拓展自己的思维,也无法提升自己运用知识的能力,严重阻碍了他们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忽视创造性思维的发挥

在语文阅读课堂中,对学生提取材料信息能力进行培养,是他们核心素养得以形成的关键。在以前的课堂中,多数教师不知如何通过阅读学习拓展学生的思维,因此经常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对知识点的记忆与背诵上。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普遍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关注,因此多数学生无法自主思考和探究。例如,学习一篇课文时,多数情况下教师会先让学生朗诵课文,然后再由教师进行朗诵,学生聆听并且用拼音标注出文中生词,可节省查字典的时间。殊不知,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性的形成,“方便”学生的同时,也阻碍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极为不利。

(三)教学评价比较空泛

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很多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的评价都比较笼统,经常是以口头评价如“不错”“很好”等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了使教学评价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教师应该站在客观视角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积极评价,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及时发现错误和不足,同时也能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相反,如果在学生回答时要求过低,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齐白石的《丰年多鼠图》,并向同学们提出问题:“通过这幅图看到了什么啊?”学生回答道:“老鼠”。此时为了不伤害学生的自尊,教师经常会给予肯定和鼓励,并且在学生答案基础的上进行补充。这种评价方式根本无法达到增强学生观察能力的作用。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教师应该继续提问:“大家仔细观察,一共看到了几只老鼠啊?它们都有什么特征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继续深入思考。在实施教学评价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全方位的评价:“给同学们展示齐白石的作品时同学们可以很快的做出回答,积极性是值得表扬的;但是大家的答案都比较单一,说明大家观察的不够深入。”这样具有引导性的评价可以更好地推动学生的发展与进步。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升核心素养的策略

(一)依据语文核心素养,明确阅读教学目标

传统语文阅读课堂中,教师经常会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标准确立教学目标。实际上,在种标准化的教学目标下的教学模式都比较单一,在机械化教学模式下,学生会逐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逐渐认识到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并将其与教学目标融合起来,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语言、思维以及审美等多方面的能力。在基础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在回答问题时,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得到很好地锻炼,在表达情感、树立价值观时不断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例如,在教授《传统节日》一课时,教师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第一,把文中的生字挑出来,自主查字典认识并掌握这些生字;第二,流利地朗读课文;第三,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找到其中的信息,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第四,结合实际生活积累情况,同时根据课文学习情况,针对传统节日的习俗、故事进行交流;第五,对教材内容进行扩展,补充学生的回答。另外,为了使学生发挥对语文知识学习的自主性,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课下搜集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料,并拿到课堂中交流学习。

(二)通过阅读教学导入,渗透语文核心素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导入法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这种方式符合新课改的标准要求,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必须充分理解教材内容,才能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合理导入,不仅可以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激发出来,促进其个性发展,同时还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发展。语文课程的教授内容非常丰富,在导入课堂时,教师应该合理选用导入方式进而激发学生对阅读教学的兴趣,并且通过提问导入的方式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例如,在教授《天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时,这篇课文以非常生动的语言形式和充满趣味性的文章题目,极大地激发出了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在讲授这节课时,教师尝试运用导入法进行教学。课堂一开始,教师即根据课文题目向学生提问:“大家想一想,在太空中会发生什么样的趣事?假如人类生活在太空中,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利用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在阅读文章前,教师会向学生提问:“大家认真阅读以下文章,并且找一找太空生活中到底发生了这样的趣事?”这样学生即可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一来不仅阅读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同时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相应提升。

(三)丰富语言素材积累,促进阅读能力提升

在年龄等因素的影响下,小学生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都不够丰富,这从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阅读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积累词句,并且教会其如何运用好词好句。通过长期的素材积累,学生的词汇量必然会有所提升,同时阅读水平也会得到提升。具体来说,小学生的素材积累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内容,一是对好词好句的积累,二是对经典片段的积累,三是对文章表达技巧与修辞手法的积累。例如,在教授《秋天的雨》一课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在积累本上记录下描写菠萝、梨子的词语,比如“甜甜的”“香香的”。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中所用修辞手法进行体会,这篇课文中分别将秋天的雨比喻成钥匙、秋天的颜料,比喻非常形象、生动,文章也富有童趣。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小学生积累素材时,一定要定期翻看自己的积累本,以免将记录的内容遗忘。同时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对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都会得到相应提升。

(四)培养对阅读的兴趣,形成良好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鼓励其进行适当的课外阅读,以帮助其增长阅读量、扩展知识面。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具体来说,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时,应该从两个方面出发,首先应通过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授《不懂就要问》一课时,正式开始教学前,教师会创造一个问题情境进行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平时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不懂的问题应该怎么办啊?”一些学生回答道,“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就应该主动提问”,但是也有一些学生非常诚实地说道,“因为害怕教师和同学会嘲笑,因此不敢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这时教师顺势将这节课的主题引出来:“请大家说一说,孙中山在私塾读书时,他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是怎么做的?”于是学生会很自然地接受如遇到不理解的问题时,应及时向老师寻求帮助。其次,教师会定期组织学生在班级内开展分享阅读感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悟与同学们进行分享,这样不仅很好地激发出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使他们形成了一边阅读一边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构建高效阅读课堂,提升阅读审美能力

在构建语文课堂时,教师可以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运用现代化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开始阅读前就能感受到文章创设的氛围,通过图片阅读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将其不同感官都调动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阅读素养,同时其核心素养也会得到显著提升。例如,在教授《草虫的村落》一课时,教师构建出生动的阅读课堂,这节课将小虫子的快乐天地展示给学生们,教师还借助于多媒体利用大屏幕为学生播放很多昆虫的相关图片,其中有黑甲虫、小圆虫、蜥蜴等,利用图片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带领其阅读与图片相关的重点段落,然后为其播放视频《动物世界》,加深学生对文中“音乐演奏会”的理解,将其阅读热情充分激发出来。构建生动的、趣味性的阅读情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营造合作阅读课堂,促进阅读思维发展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构建合作化的阅读课堂,创设出可以促进思维探究的教学模式,将班级内的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勇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采取措施解决问题。提问时,教师应尽量选择学生以前接触过的生字,在以旧带新的同时帮助学生从未知推到已知。利用技巧性提问可以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激发出来,这对学生学科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利,可以使其自主学习能力、阅读思维整合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就阅读任务进行分工,以三或五个学生为一个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学生分配相应的学习任务,比方说由一名学生有感情的阅读文章,同时其他学生进行分段研读,每个人在阅读的过程中将关键字词勾画出来,在小组内部开展讨论,这样有步骤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提升自身思维能力。

(七)通过阅读实践教学,提升阅读文化感受

实践化课堂的开展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帮助其丰富视野,使其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获得更多灵感,并且从中收获快乐。在创建实践性语文阅读课堂时,教师应该严格遵循发展性原则,设置出丰富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些探究过程打开学生的视野,通过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激发其阅读兴趣,从而加深课本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这样一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效果会更好,同时提升其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对其阅读文化感受进行培养。例如,在教授《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创设了实践性课堂,由教师泛读文章后,组织开展小组探究活动,学生自由结成小组进行分角色演绎,表演过程中学生要认真阅读文本内容,并且背诵台词,深刻感受文章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其中的情感内涵。

四、结语

综上,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在构建阅读课堂时,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视野。总之,语文素养培育是一项非常繁杂的任务,由于小学生接触系统性教育的时间还不很长,同时加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这项工作的展开难度将进一步增大,导致很多问题的发生。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且在以后的阅读课堂中,对学生的逻辑素养、语言素养以及人文素养等进行培育,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效果。

猜你喜欢
核心阅读教学素养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