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炜婷
[摘要] 本研究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以班级里中等生为研究对象,以目前比较普及的班级授课制为环境背景,以课堂学习存在感为研究内容,着重关注班级里中等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感的真实体验,利用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关注、建立信任、发掘潜力等教学技巧和方式给中等生积极的课堂体验,进而促进教师教学以及其他相关工作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课堂体验;中等生
班级授课制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但在这种“批量制造”的班级授课模式下,教师在短短一堂课的时间里不能够均等地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课堂体验,尤其是成绩和行为都处于班级中等水平的学生。他们处于群体的中间段,既不会表现得那么突出,也不会行事莽撞,到处闯祸,但是这个群体的可塑性是不容小觑的。随着新时代下素质教育的发展,容易被忽视的中等学生成为教育研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关注点。中等生在课堂学习中到底是怎样的体验?在课堂中,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如何提高中等生这个群体的整体水平,带动他们的学习热情?……这些已然成为班主任以及各科老师的一个重要教学任务。笔者在研究中发现,积极心理学的合理运用能有效改变中等生的学习状态,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一、中等生的心理特征
(一)自卑心理
中等生往往是一群乖巧听话、循规蹈矩、渴望成功的学生。但受班级授课制的影响,老师常常把精力放在优等生或学困生的身上,处于中等位置的学生受到老师关注较少,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没有得到应有的肯定,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这会导致学生的不自信,由此产生自卑心理。同时,中等生往往心里将自己和优等生做比较,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也会导致自卑。
(二)焦虑心理
首先,中等生在班级里展示自我的机会较少,当被老师点名时,往往会很紧张,紧张状态下的自我展示总会不尽如人意,也会导致学生感到焦虑、无助,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此外,中等生往往想突破自己,取得进步,走向优等生,在这种高强度动机状态下学生本身就背负着较大的压力,但理想与现实之间总会存在差距,这就造成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导致学生情绪起伏大,内心焦躁不安。
(三)抑郁心理
大部分中等生在课堂上想要展示自己,但机会不多,当机会来临时,又会害怕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顾虑很多。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中等生往往会选择在课堂上少说话,不发言,将想法藏在心里,这使得他们在课堂上表现不突出。长此以往,中等生变得内向,沉默寡言。这种“不得志”的情绪状态会使学生变得抑郁。此外,中等生因为与老师没有较亲密的师生关系,遇到事情不会向老师倾诉,内心孤独,抑郁的情绪便不会得到疏解。
(四)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是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中等生从众心理严重,受他人影响大。如果周围环境是积极的、上进的,中等生有可学习的榜样,学习兴趣容易被调动,就会正向发展;反之,周围是消极的环境,中等生也会随大流,贪玩,导致成绩下滑,沾染恶习。
二、积极心理学与提升中等生课堂体验的关系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
积极心理学以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为研究核心,关注人类和社会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积极心理学有三大支柱,分别是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1.积极的情绪体验
塞利格曼根据时间状态的不同,将积极情绪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个阶段。例如,对过去的積极体验主要有满意、骄傲、平静等,对现在的积极体验有欢乐、喜悦、心流体验等,对未来的积极体验主要有希望、期望、信心等。简言之,积极的情绪包括一切能让人产生幸福感的情绪。
2.积极的个人特质
积极的个人特质即个人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人格特质。目前已经归纳出24种积极人格特质,包括“创造力”“好奇心”“勇敢”“毅力”等,这24种人格特质最终形成6种美德: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超越。因此,积极心理学旨在塑造一个人积极的人格品质,提升自身标志性优势。
3.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
社会组织系统即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积极的组织系统有助于形成积极的个人特质,也是个人积极情绪体验产生的源泉。社会组织系统包括多个方面,如国家、社区、学校、家庭等。当个体所处的社会关系能提供积极的支持时,个体很容易获得积极的心态,反之则容易引发个体不良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模式。
(二)积极心理学有助于提升中等生的课堂体验
积极心理学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促进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更在于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在良好情绪体验下形成积极的个人特质,从而构建积极的人际关系。
首先,积极心理学倡导关注个体的情绪体验,旨在通过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来发展学生的积极行为。在课堂上,中等生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自信心,缺少积极关注。他们因为不被重视,久而久之变得不愿意回答问题,不愿意与人交流,甚至自卑和抑郁。教师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以自己的爱去温暖中等生,对不被关注的他们给予爱和积极关注,让他们从关爱中获得被重视的感觉,从而慢慢建立起自信心和勇气,调动积极的学习行为。
其次,积极心理学还强调要发展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包括自我认知、人际交往、情绪管理等。在课堂上,中等生往往有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如他人,无法大胆发言展示自己。在同伴交往上也表现得畏畏缩缩,各个方面的不如意极其容易影响中等生的情绪控制。通过对中等生的积极教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扬长避短,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学会自尊、自爱。
最后,积极心理学重视社会关系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在课堂上,中等生受到的关注较少,与老师交流的机会不多,形成了一种被动、消极的师生关系。在课堂发言时,中等生往往会紧张、焦虑、不自信,这也会引来同伴的嘲笑、轻视,消极的同伴关系由此形成。积极心理学帮助学生了解关系中的自我、他人与情境的关系,学习积极有效的沟通技巧,构建积极、稳定、互相支持的人际关系,从而优化学生的课堂体验。
三、提升中等生课堂体验的策略
(一)给予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1.给予积极关注
每一个学生都希望获得老师的关注,同时也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认可。首先,老师应该了解和关爱中等生,利用课后时间多与他们沟通,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明确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的困惑,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其次,老师在课堂上还应该重视中等生,关注他们在课堂上的表现,如课上讨论时走到学生身边听听他们的发言,给予一些指导;做练习题时,查看中等生的完成情况;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能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心。
2.增强中等生的成功体验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多给中等生展示自己的机会,让他们体会到被肯定的喜悦,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首先,老师可以通过搭建支架的方式降低问题难度,让中等生更容易获得成功体验。比如,在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概括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对于优等生而言,是比较容易的问题,但对中等生来说可能会出现语言啰嗦、概括不全等情况。老师就可以给学生搭建支架,提示学生从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四个方面思考,或将问题设置为填空的形式,学生根据提示填写关键信息即可。再次,老师可以布置一些自主探究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完成,这样既可以给中等生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缓解中等生在课堂上发言的紧张感,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保持学习兴趣。
3.采用正向评价
在课堂上,老师往往将赞扬给了优等生,表现平平的中等生在课堂上往往是自卑和不受重视的。因此,老师要关注对中等生的课堂评价,当中等生积极发言后,老师应该用真诚、鼓励性的评价来激励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秀,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二)关注学生积极个人特质的培养
1.正确认识自己,学会自爱
老师要帮助中等生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客观看待自己,学会自爱。首先,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其次,明白人无完人的道理,不断克服自己的缺点,相信自己可以通过努力步入优等生队伍。
2.积极调节情绪,学会自尊
自卑是中等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在课堂上,教师要帮助中等生调节低沉、消极的情绪状态,不妄自菲薄,学会自我尊重。比如,引导学生将自我评价的重点从同学之间的相对评价向个体内在的差异评价转变,使中等生关注到自己的进步,提升自尊心。
3.尝试积极行为,建立自信
对于中等生而言,改变现状的有效方法就是积极地行动。在课堂上,首先,中等生要丰富参与课堂讨论的知识储备,比如,课文拓展知识等,从而提升课堂交流水平;其次,抓住多个机会展示自己,不断磨炼,不断克服紧张情绪,在一次次进步中建立自信心。
(三)优化学生的社会组织系统
1.建立积极的师生关系
首先,老师应该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不管学生学习处于什么水平,都应该平等对待,提升对中等生的关注度;其次,要多鼓励中等生,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提高课堂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再次,不断消除学生心中的顾虑,帮助学生克服自卑、胆怯心理,使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与老师交谈;最后,还应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展示机会,鼓励学生从实践中获得成功,逐步向优等生迈进。
2.关注同伴关系的发展
积极友好的伙伴关系可以相互鼓励,共同進步。首先,可以组建学习小组或结对计划,让优等生和中等生形成学习共同体,为中等生树立榜样,二者在相互学习中形成积极的同伴关系;其次,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尽量避免公开批评或放大处理,从而在班级中形成一种互相包容、轻松愉悦的同伴关系。
积极心理学强调要关注到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关注自身成长,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拥有乐观向上的心灵。作为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要尽量关注中等生成长过程中的需求,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与认可,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养成积极人格。
[参考文献]
[1]左志宏,席居哲.三种学业成绩水平学生元认知、学习动机的比较[J].中国特殊教育,2005(05).
[2]刘翔平,曹新美.给心理健康教育注入积极心理学因素[J].教育研究,2008(02).
[3]李金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压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J]. 心理科学,2004(04).
[4]王芳菲.试论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应对方式的关系[J].科学中国人,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