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刚
为促进初中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和阅读能力,笔者执教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祝福》时做了如下尝试。
创造审美情境,建立审美感知。阅读是提高学生审美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创设审美情境,引导学生结合相关的美学原理展开阅读,感受文字带来的心灵冲击和独特美感,获得审美体验。
《祝福》是鲁迅在“彷徨”时期沮丧、孤独、猜疑、反抗等复杂心理的缩影,文章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蕴。笔者执教此文时,从鲁迅先生对悲剧的定义“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切入,引导学生探究祥林嫂的形象。学生通读文本,归纳了祥林嫂具有勤劳、善良、质朴、坚强和勇于抗争等美好品质,然而,随着情节的推进,这些美好的品质遭到毁灭。接下来,笔者补充“悲剧美学理论”中的相关知识“悲剧美学考证了受众对于人性中、社会上的苦难、伤痛、无奈等的共鸣与理解”,深化学生的审美认知。笔者紧紧围绕审美主线——祥林嫂“美好”形象“毁灭”的“悲剧”实施教学,唤醒和驱动了学生的审美情感,使学生在深层次的探究与思考中悟得对文章美感的理性认知。
开展对比阅读,引导深度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分别从小说三要素或主题入手,各找出文中出现的一处简笔,试着改写成繁笔,并通过比较分析,探究简笔背后的深刻意蕴。有学生从主题入手,根据原文临终前的祥林嫂的简笔形象“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高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展示自己写的繁笔形象“她现在已经是一个可怜的乞丐了,她筋骨绽露、红肿开裂的两只手都拿着东西。一只手提着一个破烂不堪的荸荠式的圆竹篮,里面有一只空空如也的大破碗。另一只手拄着一根下端开裂长竹竿。很明显,她什么都没有讨到”。通过对此,学生发现:简简单单五个“一”胜于繁复的交代,凸显了祥林嫂的乞丐身份;冷静的描写表现出物件的破败、人物的落魄、命运的悲惨,让撼动人心的悲剧力量迸发出来。这也促使学生深入思考“谁让吃苦耐劳的祥林嫂沦为了乞丐”,从而体会到封建思想影响下的鲁镇人的冷漠,明白了什么叫礼教吃人。这样的对比阅读活动,深化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注重多元解读,打破思维局限。笔者借鉴孙绍振教授的“悲剧的四层深度”,引导学生对本文进行多元解读。第一层次是封建礼教本身的野蛮和荒谬,第二层次是祥林嫂周围的人和她自己都迷信、野蛮,第三层次是这个凶手的“凶”,第四层次是文中的“我”极富深意。学生从文中发现祥林嫂与命运“抗争”的地方有三处。第一处是祥林嫂为了守节“逃”出婆家,第一次到鲁镇做工。第二处是祥林嫂被嫁给贺老六的时候,对“二嫁”激烈的反抗,她甚至在额角上留了疤。第三处是“捐门槛”。柳妈在听完祥林嫂的遭遇后,告诉她一女侍二夫的可怕后果,并给她支了招——到土地庙去捐一条门槛。祥林嫂因此便开始与死后的命运“抗争”,她到土地庙去求捐门槛,攒了将近一年的工钱,捐了門槛。随后,有学生指出,祥林嫂南辕北辙的“抗争”诚如“不争”……这些话题的深入探讨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作家鲁迅写死亡的悲剧的最重要成就不在于写死亡本身,而在于揭示死亡的原因和死亡带给人们的内心感受。学生在笔者的引导下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作者单位:孝感市孝昌县第二高级中学)
责任编辑 孙爱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