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辉
摘要: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施行引发了教育界专家学者和教师对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的思考,他们对教学评价的价值与意义产生了新的认知。教学评价的优化在当前我国素质教育推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诸多影响课堂教学改革进程的因素,而教学评价就是其中之一。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显然不能够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基于此,本文根据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发展需要,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多元评价展开研究。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多元评价实施策略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下,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从个人学习能力转向个性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数学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抽象性和科学性的学科,具有促进学生大脑神经元发育的作用。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教学评价作为数学教学整体中的一个重要模块,却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因而,研究多元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一、传统小学数学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评价内容单一
当前,小学阶段的评价内容和方式都较为单一,以试卷测评为主要的评价方式,虽然试题能够考查出学生对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情况,但一些隐性的思维能力却不能通过测试直接显现。因而单一的试卷形式无法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再者,试卷的批阅工作统一由教师完成,教师全权充当评价的主体,学生无法参与到评价之中,长此以往,难以建立系统的自我评价标准。在单一的评价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下,学生的发展进程缓慢,必然不可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标。
(二)评价标准单一
在新课标理念的影响下,大部分数学教师已经开始注重教学评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多数教师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教学目标的评价上,忽视了学生情感层面的评价,仍未完全摆脱传统评价思想的桎梏。由于教学评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每个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尽相同,所取得的评价结果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所以单一的评价标准并不可取。在单一评价标准的影响下,教师很容易忽略对课堂生成性部分的关注,自然也就无法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实际学情。
(三)评价功能单一
单一的评价内容导致了评价功能的单一,试题检测虽然是检验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但无法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因而,也就无法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或发展情况进行综合性的评价。虽然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会有意识地采用即时性评价方法,但是,多数教师只是以口头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理解和掌握情况进行评价,无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对所有学生进行全面的评价,导致教学评价无法充分发挥出其本身的激励作用,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多元评价的实施策略
(一)重评价内涵,突出评价作用
数学学科的教学目标核心是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品质的培养,但任何综合性测试都不能够完全实现思维过程的诊断,这是由于试卷中涵盖的内容具有综合性,为确保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试题的解答,大部分试题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无法完全展示学生的思路过程。因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教学评价的内涵,突出教学评价的内在价值,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与减”的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设计了“跳蚤市场”的情景,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本校每年的捐书统计表,并询问学生能够从表格中提炼出哪些数学信息。学生经过观察和讨论,能够发现每年共有6个年级参与捐书活动,本年级各个班的捐书数量每年呈上升趋势。引导学生自主表述总结出来的数学信息,并在学生表述完毕后,给予积极的教学评价,肯定学生的观察成果,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信心。再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数据是如何统计出来的?一个年级的总数量应当如何统计?引导学生回顾加减法这一数学计算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评价的内容放在学生解题思路上,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將每个学生的书籍捐赠情况整理成表格,把本年级各个班的图书捐赠数量加起来后再减去不合格的5本进行列式计算;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直接统计最后的书籍总数量,直接计算本年级所捐赠图书的总数量;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在各个班的捐赠数量上分别减去对应的数量,减完之后再统一相加,计算总数量……学生的思维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活跃,教师也能够直接地了解到学生的具体思维水平,以及时地调整教学过程。接下来,引导学生对整个年级的书籍捐赠情况进行计算,并请学生分享其计算思路和结果。学生进行表述的过程也是其在大脑内重新进行逻辑推导的过程,因而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语言的逻辑性和流畅程度,来分析学生对该部分知识的理解程度,并针对学生思维混乱的部分,找出存在的漏洞和不足。
另外,在学生集体分享自己观点的时候,教师需要耐心倾听;在学生讲述完毕后,先以“非常棒”“思路非常清晰”等激励性话语肯定学生的思维成果,再针对集体性问题展开评价,最后对每位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以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改善,充分发挥出教学评价的诊断性作用。
(二)重评价鼓励,突出评价导向
激励性教学评价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使学生将获得的肯定性评价转化为学习的内驱力,自发、自觉地探究相关知识。在实践中,教师应当仔细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并及时给予进步明显、表现优异的学生以不同程度的鼓励和肯定,促使其自觉保持自身的优良学习行为,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学习习惯。
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节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自主运用周边的物品,如铅笔、A4纸等搭建一个三角形。学生们基本上能够根据三角形的结构搭建出一个具体的框架。在框架搭建完毕后,组织学生四人一组,展示和观察彼此摆出来的三角形的外形特征,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意识到三角形的三条边能够影响三角形的形状和大小。教师需要参与到小组讨论过程之中,倾听每个学生的想法,并予以其肯定性的评价。在小组讨论结束后,拿出长短不一的塑料吸管,并问学生:老师打算使用这两根吸管摆一个三角形,请问同学们可以怎样摆呢?学生这时会异口同声地回答:两根吸管不可能摆出一个三角形。随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如何运用两根吸管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一问题进行思考,运用激励性的教学语言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当第一位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认为可以将比较长的那一根吸管剪下来一部分,有三根吸管就能够围一个三角形了)后,教师需要及时表示赞同,如:“这个想法非常好!”同时鼓励学生上台动手实践,让学生通过实践验证其想法的可操作性,以这种方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在第一位学生操作完毕后,便会有越来越多的学生踊跃发言,讲述自己的思路。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将较长的那根吸管折起来,向围圆圈那样围三角形;有的学生认为可以借助桌面,将桌面视为第三条边……在学生动手验证自己的方案时,学生便能够发现三角形的两边的总长度需要大于第三条边的长度,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一规律,从而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形边的关系这一知识点。在课后,教师可以对积极表现的学生进行物质性奖励,以代替教学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又如,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的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板算:(1)69.5/5=______;(2)244.5/5=______;(3)86.9/4=______。学生计算结束后,得出的结果分别为13.9、48.9、21.6125,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其他学生进行检查,并对其计算结果进行评价,指出该名学生在计算第三道题的个位小数除法时出现了错误,整数除完后余29,应当商7,而他这里却商6,所以最后结果算错了,正确答案是21.725。随后,再让做错的学生自主总结做题过程,最后教师总结:首先,我们要感谢这位学生指出了你的错误;其次,你自己总结得也非常好,找出了自己在算数过程中存在的粗心问题,相信以后你一定能改正。以此类的教学评价进行总结,既能够使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又能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
(三)重评价主体,突出评价中心
每个人的思维发展情况是不一致的,具有不同的思维特征。受成长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每个人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吸收知识的程度也不盡相同。面对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教师应当重视教学评价的针对性。一方面,这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专注程度;另一方面,将学生视为评价主体,丰富评价方式,能够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使学生相互督促,实现共同进步。
例如,在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章“小数乘法”的教学中,首先为学生创设购买铅笔的情境:开学前夕,多多去文具店买铅笔,一共需要5根,每根铅笔0.5元,请问多多一共花了多少钱?引导学生列出“0.5×5”的式子,并思考这一式子的意义。根据不同学生的回答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A通过画图的方式为我们直观地展现了该式子的具体意义,他能够将数字和图形很好地结合起来,非常棒!学生B运用整数“5×5”推导出了该式子的具体意义,他能够运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来解释新知,这种思维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学生C从算理角度出发,将0.5分解成了5个0.1,5个0.5就是25个 0.1 ,将其相加进行计算即可,非常好,这种思考角度非常有新意。这样的教学评价既能够帮助学生回顾分别是从哪个角度进行思考的,找到问题的答案,又能够肯定学生的思考成果,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又如,在第二章“三角形内角和”一节的教学中,分别拿出等腰直角三角板和普通直角三角板,让学生计算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学生经过计算得出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是相等的,都为180°。随后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两个大小相似的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让学生猜测这两个大小相似的三角形内角和是否相等。学生的答案大致可以归纳为:①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更大;②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更大;③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相等。这时教师可以预设“同学们是怎样得出这些结论的?”,并引导观点相同的学生以互相补充的方式完成观点表述。这一过程本质上就是学生实现自我评价的过程。这时教师再组织学生通过实践来验证各自的猜想,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凸显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
(四)重评价反馈,突出评价时效
教学评价的意义在于根据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实际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给予及时、有效的评价,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而,在实施教学评价时,教师需要注重评价时效性。以积极的教学评价为主,正向引导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活动,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的印象,激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时,首先要努力营造一个富有生活气息和理性气息的课堂氛围,积极向上的氛围能够有效推动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互动交流。其次应当立足学生的发展需要,积极运用激励性的教学评价来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最后是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仔细观察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一举一动,从“三性”角度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果。
在实践中,也会出现学生意见不一致,观点众多,无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对每个学生进行及时评价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辩论赛或其他形式进行互评,在教学活动中实现基础性知识的学习和评价。这既能够保持教学进度的稳步推进,又能够兼顾评价的时效和实效,使学生在趣味化教学课堂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并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五年级下第四章“体积与容积”的教学中,许多学生容易将体积与容积的概念混淆,教师可以让学生以“一个容器的体积一定比容积大”这一论点进行辩论。在反驳对方观点和论证的过程中,学生便能够深刻地理解体积与容积的实质与意义。
三、结语
多元化教学评价与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指向的教学目标相一致,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立足小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发展规律,搭建起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以突出评价作用,充分发挥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与学习品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价值,优化多元化教学评价的应用,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戴志坚.小学数学教育中评价多元化的策略探讨[J].世纪之星(小学版),2021(25):2.
[2]刘桐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多元化探究[J].读与写:上旬,2022(3):2.
责任编辑:黄大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