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超
世界技能大赛是最高层级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由世界技能组织举办,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是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河南化工技师学院非常注重高质量人才的发展,关注技能成就梦想,从2017 年秋季开始组建世界技能大赛工作机构,经历了第45 届、第46 届两届世界技能大赛。2019 年8 月,在俄罗斯喀山举办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工业控制项目中,该校学生贺江涛获得铜牌,创河南省技工院校世赛奖牌的先河;2022 年11 月,在奥地利萨尔斯堡举办的第46 届世界技能大赛特别赛化学实验技术项目中,该校学生姜雨荷获得金牌,是我国在该项目上金牌“零的突破”。一个优秀的世赛选手是与良好的心理品质分不开的,心理教练团队关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展开系统性心理训练,不仅提升选手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还有力保障了世赛选手成绩的正常发挥。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我们应该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认识选手的基本素质。学校培优班是世赛选手的摇篮,首先对培优班的优秀学子进行心理摸底排查,对备战世赛的选手开展心理测验,比如基本心理健康测试、SCL-90 量表、动机测试、焦虑量表、意志品质量表、疲劳度测试、多元智能量表、16PF 人格问卷等,在测试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基础心理状态,为接下来的心理训练提供科学依据。针对学生共性问题展开团体心理辅导,比如压力、思维力、团队合作训练,针对选手个体差异制订个性化方案,并在对选手个体辅导中逐个突破。
心理测验不是仅仅用于第一次心理训练,它可以适用于心理训练阶段的任何一个阶段。以心理测验——疲劳度测试为例,从测试中不难看出选手在不同时间阶段对训练的负性评价、成就感、身体与心理承受度是不一样的,在心理教练团队对学生进行个体训练时,会对分数高的分项量表进行反馈,从而捕捉到忽略的信息,让心理训练更加全面、高效。另外,从纵向分析选手的测试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再加上项目、心理的系统训练,对训练的负性评价在降低,选手的成就感越强,自信心也就越强。当选手有目标时,比赛项目的消极情绪和疲惫感对身体的影响会减小,更好地提升了平时的训练效果,减少学习“高原期”的出现。
无论是疲劳度测试,还是其他心理测验,都可以通过数据分析,有针对性地从选手积极心理品质的认知、情感、意志、律己、超群等维度中分数低的项目开展系统性心理训练,有效发挥了心理测验的优势,培养了选手的积极心理品质,从心理上战胜了对手。
人们常说“临阵磨枪,不快也光”,每次比赛前开展针对各项目的赛前心理辅导,对于学生查漏补缺显得格外重要。无论是省赛还是国赛,心理教练团队都分项目对学生进行心理训练,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考查参赛选手的思维方式、时间的判断和最后如何做出选择。
思维导图是以辐射线形式由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展开与其相关的所有字词、想法、任务或其他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帮助选手捕捉到项目的漏洞,考查了选手对项目结构的整体性认识,构建了知识网络体系,培养了选手在学习上的积极心理品质,优化了选手的认知模式,在比赛过程中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选手初期绘制思维导图时,有的选手大脑一片空白,有的不能清楚表达各项目的名称,有的罗列太粗糙,有的过分拘泥于一个分测验但不能顾全大局。心理教练团队意识到选手问题的存在,开展赛前、赛中的系统性心理训练。在后续的思维导图的训练中,直到选手绘制的思维导图和项目教练、心理教练的思维模式达到一致才算完善。在一次次对比中,在一次次交流中,不仅增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情感,还培养了选手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自信从哪里来?自信源于对比赛内容的掌握情况。对比赛过程和要考查的内容熟练掌握在脑海中,那么完成比赛就像“流水线”一样,只需要重复、习惯、顺应就好,这也就奠定了对比赛的信心和勇气,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接比赛。
在培养选手学习积极心理品质方面,心理教练团队还开展了注意力训练、态势分析训练(SWOT分析法)等多项训练方式。改变选手的认知模式,在注意力训练中锻炼严于律己的品质,专注于自己的比赛项目,提升抗干扰能力;面对难题,及时调整心态,冷静分析当前形势,并做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
训练场上没有常胜将军,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方能出彩。无论成功还是失败,都是一份宝贵的经验和财富。赛后的复盘工作,才是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所在,彰显优化无止境的追求目标。
复盘是在比赛结束后,在专家、教练、选手的共同努力下对已经进行的比赛进行回顾,对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复盘就是把当时“走”的表面过程重复一遍,从内容上看,可以对选手的心理活动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把握,并客观地表现出来,即当时是如何想的、为什么“走”这一步?是如何设计、预想接下来的几步的?在复盘中,通过选手与教练的双向交流,对自己完成每一步骤的成败得失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假设:如果不这样做,还可以怎样做?怎样做,才是最佳方案?这样,思维不断碰撞,不断激发新的方案、新的思路、新的思维、新的理论,不仅有效地加深了对整场比赛的印象,也可以找出比赛中选手的漏洞,是快速提高自身水平的好方法。
心理教练团队开展赛后选手的心理复盘,每次阶段性考核测验或模拟考试,都需要分析赛前、赛中、赛后心理,让选手分析本次比赛中自己的心理优势和劣势,并找到适合自己调整心理状态的方式与方法。赛后复盘有选手就提到比赛时出现“失误”,真的是失误吗?选手分析赛中状态时,他谈到本次比赛出题比较难,前面花了太长时间,导致时间不够用,还没有把自己的擅长项完成,选手此时就开始手忙脚乱,接线、安电池这种基本的动作都不会做了,导致最基本的分数没有拿到,这是最让我们可惜的。这充分证明对备战比赛的选手进行系统的心理训练尤为重要,在赛后复盘总结个人的不足也非常重要,也让我们接下来的心理训练更加有针对性。
金牌选手姜雨荷从2018 年春来到学校,是经过层层选拔来到世赛集训队的。一开始,她赛前会肌肉紧张、心慌意乱,语言表述“我很紧张”,到后来赛前不会再表达自己的紧张,这是她心路历程的成长变化。这些变化不仅源自于长期的心理训练结果,更多来自于每次的复盘让选手逐渐学会对问题的合理归因,在归因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奠定信心。她的自信源自于在实验室14000 小时的反复练习,一次次精益求精、一次次复盘,将单次滴入溶液的量精确到0.01 毫升。此时,比赛前的她在积极品质量表中认知、情感、意志、律己、超群等维度分都是高分,充分体现了一个选手拥有了积极心理品质,才能在世赛舞台上绽放光彩。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列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职业技能大赛是推动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一名优秀比赛选手的诞生是需要过硬的心理训练的,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保障比赛成绩正常发挥的重要一环。因此,系统、全面的心理训练对世赛选手的打磨要从选手基础做起,通过点点滴滴的活动、参与、体验的方式逐渐培养起来。技工院校的学子,既是技工教育的受益者,更是技能中国的建设者,身上肩负历史的使命与担当,应培养更多的世赛奖牌获得者,为祖国的高质量、高技能人才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