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23-07-10 06:05:01邵晖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情感数学

邵晖

长期以来,爱教育体制的限制以及家长对孩子成绩过高的追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都过多关注学生的认知因素,却忽视了学生情感因素的存在。实践证明,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从情感教育原理的论证出发,在教学实践的层面上对小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作一定的探讨。

一、情感教育的能动性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教育家精彩的一段话,清晰地道明了教师的科学态度、感情,对学生的求知兴趣与情感具有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从心理上讲,情感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和他们的身心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一旦学生对学习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或掌握时,就会体验到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反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求知欲,有了这样的强烈情感,学生的素质才会不断提高。相反,如果一个人的情感品质得不到发展,只停留在自然的和习俗的水平上,那么他会渐渐地失去未知的渴望、道德的良心和审美的趣味,更不用说劳动的欢欣的身心健康了,这样的状况对于他个人来说是不幸的,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也是无益的,甚至是有害的。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认知

当今,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广大教师已形成了共识,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提高主渠道即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效率,已成为广大教师关注的一个焦点。我国教育家夏丐尊曾把教育与情感的关系,比喻池塘与水的关系,指出,犹如没有水,也不能称其为池塘一样,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情感教育的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是非常必要的,下面就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情感教学原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谈几点做法。

三、培养兴趣,以趣激学

兴趣是小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心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因此,让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在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的首要条件是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趣”决不是讲几个笑话,教师的教学艺术应是如何激发兴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懂得各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在教学中创设某种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追究的兴趣。因为“兴趣并不在于认识一眼就能看得见的东西,而在于深藏的奥秘,激发儿童在自然界的奥秘面前的惊奇感,这种情感能抓住少年们的心,他们就越知迫切地想要知道、思考和理解。”因此,教师要立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从生活实例选材。对于小学生来说,问题提出的太抽象,往往会使他们觉得不够具体,不知如何思考,所以在教学中,举例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以便于他们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比一比》时,我请两位学生一起站在讲台边上,让其他小朋友观察:谁高,谁矮,谁比谁高,谁比谁矮。这是日常生活中觉见的例子,讨论中进入新知识点的学习。

(2)从学生好奇好胜的心态着手。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还处于遇事往往有较多的问号,并且很多事上多会争强好胜的心理阶段,在教学中,教师若能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往往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二)学用结合,提高兴趣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能引起学生直接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责任感和义务感。但要注意不可空洞说教,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識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使学生普遍认识到学好数学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教学《认识钟表》时,教师先提问:钟表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闹钟、手表的作用可大了,它们能告诉我们现在什么时间了,该干什么了。你们想学会这个本领吗?这是一个现实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学问题的源于生活问题。在学用结合教学中,使学生懂得今天的学习是为了将来更好地为生产生活服务,学习的劲头也特别足。

(二)唤起情绪,调动情感

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都是在一定的心境状态下传授或接受教学内容,当个体处于某种心境之中,他们的行为举止、心理活动都蒙上一层相应色彩。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融洽师生关系,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的情绪也会随之高涨。师生情感融洽会使学生敢想、敢问、敢说,发挥灵活敏捷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关心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学生如果喜欢他的老师,那么这个学生对老师所教的学科就会产生学习兴趣。教师要用一颗赤诚的心,唤醒无数颗喜爱数学的童心。“师爱”犹似母爱,又胜似母爱。“师爱”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活跃数学气氛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学生在一个和蔼可亲的教师面前,在愉悦,宽松,自由,“心理安全”的气氛中学习,能不对其任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吗?

热爱每一个学生。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一个最重要最主要的品质就是:深深热爱孩子。”实践证明,小学生往往因喜欢那位教师也喜欢他所教的那门课。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发挥皮格马利翁效应,热爱每一位学生,尤其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更应给予鼓励、关心、同情。教师要把微笑带近教室,用和蔼、慈祥的目光看着全体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自己是被重视的,被关注的。从而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作用。作为教师,要塑造学生的灵魂,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运用情感的语言去感染学生,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情感数学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甘肃教育(2021年10期)2021-11-02 06:13:58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北极光(2019年12期)2020-01-18 06:22:10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探讨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