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班主任如何应对抑郁症学生

2023-07-10 06:04:56唐涛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3年25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教室交流

唐涛

权威数据表明,现在中学生具有抑郁倾向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一所中学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具有抑郁倾向的学生占比高达百分之二十五,抑郁症患者也近百分之之十。接受调查学校的一个高二班,患有抑郁症的学生达八个之多。作为与学生直接接触、直接管理服务学生的班主任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抑郁症学生呢?

首先,准确辨识抑郁学生,努力做到有的放矢。

据相关资料报道,具有抑郁倾向或患有抑郁症的学生,有以下六个特征。班主任根据相关特征,辨识学生是否患有抑郁症。

一是过分自责。当一两次考试成绩下降或别人超过自己的时候,就会持续的郁郁寡欢,不管家长或老师怎样劝说,都不能摆脱出来。

二是情绪偏激。经常发脾气,见什么都烦,对家长或老师指出的问题,无论对还是不对,总是以对抗的姿态加以反驳。

三是心理闭锁。非常孤独,无言无语,在校不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在家不与家长交流,总是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

四是学习障碍。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走神。平时会的知识也不会了,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

五是过分猜疑。经常想着同学在模仿自己,背地里议论或骂自己,不敢抬头见人,低声下气,甚至认为自己或家人正在被监控。

六是感觉异常。把正常的生理状态当成病态,每天大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想象生病的严重性上。无论医生怎样解释,都坚持己见。

其次,深入分析产生原因,努力做到正本清源。

中学生产生抑郁症的原因非常复杂,不仅有学生自身的原因,更有社会、学校、家庭的原因。或者说,社会、学校、家庭是外因,学生自身身体和心理素质是内因。

(一)社会原因。

一是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现象。独生子女现象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现象,曾有媒体将独生子女这一群体称为世界人口一个亚族,说明这一群体人口数量非常庞大。现在上中学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是独生子女,缺少兄弟姐妹,进入青春期后少了平等交流的对象——虽然可以与父母交流,毕竟有代沟,交流不够顺畅。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抑郁症状。

二是城市生活这一特定环境。现在的城市生活,虽然居住高度集中,但相比上世纪的农村生活,人与人之间缺少了交往,哪怕同住一个单元,甚至门对门,但几年后互相都不认识的情况也不少见。即使认识,也多为点头之交。远不是过去农村说的“远亲不如近邻”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除了与家人交流外,缺少亲近的交流对象。长此以往,使负面情绪无法疏导。

三是城市交通这一特殊场景。城市交通非常繁忙,车流如织,很容易出交通事故。为了保证孩子的生命安全,家长不会让孩子单独出去玩耍,這样很容易使孩子孤独,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四是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相对于城市,作为广阔天地的农村没有了城市生活的孤独、城市交通的繁忙,但大部分学生身为留守儿童,长期缺乏父爱母爱,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代沟巨大,更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也更容易产生抑郁倾向。

(二)学校原因。

一是出于人身安全的考虑。前些年,学校一旦出了安全事故,学生人身受到伤害甚至死亡,就会出现一种特殊现象——“校闹”,现在虽然“校闹”被依法惩处打击了,但舆论对学生伤害事故的推波助澜的报道,上级对学校评比的考核扣分,都会让学校对学生人生安全严防死守,而严防死守的最好办法,就是将学生限制在教室里。于是在学校里就出现了这样特殊的现象:小学生下课不准出教室活动,即使能够出教室,也不许离开教学楼,更不准到操场上追逐打闹;中学生虽然能够出教室活动,但教学楼栏杆越加越高,寝室的玻璃窗上装上护栏,甚至厕所里的窗户也装上护栏;不装护栏,就将其关死,以致厕所里臭气熏天。

二是立足追求升学率的考量。为了达到更高的升学率,学校无限压榨学生的剩余时间,特别是高中学校,从早上七点开始到晚上十点或十点半,都安排学生学习或自习。除了早餐、午餐、晚餐每次有一个小时时间外——有的学校还没有给足一个小时时间——学生都被限制在教室里学习、自习。同时,周末安排一天或两天补课,即使没有安排补课,也布置了数不清的作业,让学生深陷学习和作业中,完全没有了社会生活和体育锻炼。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身心都严重疲惫,很容易出现抑郁倾向。

(三)家庭原因。

有的父母出发点很好,但缺少相应知识,往往会做出不当行为,伤害孩子的身心。在生活上他们做孩子的保姆,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使孩子丧失了自己动手处理事情的能力;在学习上,他们做监督官,时刻关心孩子的成绩,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孩子会逼迫自己取得优异成绩,觉得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的付出。一旦没有考好,就会出现焦虑,以致心理失衡。

(四)自身原因。

中学生由于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出现一些心理负担,如达不到既定目标的挫败感,对挫败的不客观的自我归因,或因为性格内向而缺少必要的社会交往,等等。

最后,因材施教具体分析,尽心尽力问心无愧。

面对学生抑郁倾向越来越严重这一新课题,中学班主任应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针对社会原因,通过各种媒体或自媒体,发出自己的呼吁,引起社会的关注,或直接通过论文或课题,引起相关管理机构和科研机构的关注。

针对学校原因,可以通过建议和意见,引起学校管理者注意,尽力改正。

针对家长原因,多与家长沟通,引导家长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让家校形成合力,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作为班主任个人,虽然不是专业的心理医生,但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相关知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如缩短学生在教室学习的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体育锻炼的时间;联合任课老师改变教学方式,让教学活动尽量活泼有趣;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针对已有抑郁倾向的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联系家长或心理辅导老师,引导学生按照医生或心理辅导老师的要求做,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其早日走出抑郁的困境,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学生。

总之,作为班主任,虽然外行不能代替内行,但也要尽心尽力,关爱具有抑郁倾向的学生,帮助他们早日康复,这样才能问心无愧。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教室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313”教室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28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甘肃教育(2020年21期)2020-04-13 08:08:14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图说
遵义(2018年21期)2018-11-19 06:34:56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金桥(2018年1期)2018-09-28 02:24:50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