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明轩
随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为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时俱进,必须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发挥语文学科优势,注重教学实效,关注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针对不足,创新、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行分层教学,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当前,语文教学改革非常注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面对实际教学中的层层问题,应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首先是基于有效践行和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是基于建立和健全人文知识结构、培养个人优秀品质和高尚道德情操的要求,同时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树立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意义重大。但是,受过去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有部分地区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落后,教学理念陈旧,无法有效实现教学目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为改变这一现状,改进语文教学模式,首先要不断提高语文学科教师的道德品质、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摒弃低效灌输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变单一输入教学模式为师生双方交流互动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学生听、说、读、写过程中的畏难心理,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共鸣,打破教育、教学中的各种局限,不断深入探究,使现代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语文教学活动要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依据学生生理、心理发育的不同阶段,紧紧围绕发展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这一主线开展有效教学。
二、注重个体差异,分层因材施教
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仍有差异,虽然国家对教育投入力度空前,但是,仍未达到全面均衡发展。城乡发展差异导致教育的差异,每位学生的学习起点、环境和差距明显,学生学习情况参差不齐的现状,使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教育公平和全面发展,关注全体学生,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是时代的要求。广大教师,责无旁贷,必须肩负起这份重任。
为了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教师应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所提高,而不是实行“一刀切”的策略,拔苗助长。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参与互动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理解教材、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只有真正理解了,才会乐学、爱学,这样有利于学生发挥其长处,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
对于基础知识、学习能力、思维发展程度不同的学生,教师首先要设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同时将提问、练习和作业分层设置。另外,将学生进行分类。学生分类的目的是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优势,可以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投影仪等辅助教学,这样可节约大量板书的时间。设定不同层次的问题,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另外,教师应在教学中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思考,灵活互动。最后,教师要依据学生个性化特征,尊重学生学习上的独立性,通过分层教学,让学生在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增强创新能力。例如,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模式,在小组内分工合作,通过搜集资料、研读文本、分析思路、探讨思想、开拓创新思维,使具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让学生的思想在碰撞中得到升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这样产生的思想火花更为绚丽多彩。
三、创新阅读教学,培育核心素养
如果说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一环,其作用至关重要,那么创新阅读教学则是重中之重。首先,语文创新阅读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地阅读,通过优秀作品地熏陶和渗透,能深刻感受到英雄人物的顽强意志、高尚品质和伟大情怀。其次,语文创新阅读教学能够积累知识,增长才干。新媒体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飞速普及,移动通信也已走进千家万户,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获取和积累早已不局限于课本内容。创新语文阅读教学,可大大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最后,语文创新阅读教学使学生以丰富的语文知识为基础,可触类旁通,极大提高学习效率,改进学习方法。
因为语文创新阅读教学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和重视。语文创新阅读教学在实践中应注意以下策略。首先,应结合课本内容,有的放矢,注重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广大教师虽然注意到了语文创新阅读教学对学生大有裨益,但在实践中,阅读选材与课本内容有时却存在杂乱无章、混乱无序的问题,不能与实际教学活动相辅相成,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教师要积极备课,认真筛选与讲课内容相匹配的阅读材料。例如,在教学《狼》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为学生推荐蒲松龄的其他经典短文,阅读其他有关动物的讽刺作品,如《大鼠》等。这样可深入感受古文的魅力所在,深挖蒲松龄作品匠心独运、别开生面之处,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其次,语文创新阅读教学应摒弃阅读的功利性,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功利性阅读会扼杀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现在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在教学中要把学生解放出来,让学生在自己阅读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例如,可在班级中举办阅读分享会,以“书香伴我成长”为主题,同读一本书,如《红星照耀中国》,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在细细品味中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高尚情操,在慷慨陈词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最后,语文创新阅读教学应围绕目标,实事求是,合理选材。阅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拓展学生知识面,可是在教学实践中如果任意拓展知识范围,或者随意拔高作品的难度,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所以,合理选材,根据学生阅读水平及客观的接受能力,实事求是,才会事半功倍。例如,要想提升学生的古文阅读水平,选材一定要慎重,因为文言文阅读是语文阅读中难度系数最高的部分,令许多同学望而生畏,初读时不要选一些佶屈聱牙、艰深晦涩的文章,如《老子》等,学生无法完成此类古文的阅读理解,可选一些接近白话、浅显易懂的古文,如《世说新语》《聊斋志异》等,这些文章故事性强,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学生读起来兴致盎然,不但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古文阅读能力,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得到传统文化地熏陶。一定不能违背学生接受能力的客观规律,否则无法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目,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应改变老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丰富的影视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學生是新时代的主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山东德州市宁津县第一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