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华
学生的学必须成为一面镜子,语文教师要善于从学科特点出发,透过这面镜子检视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学习品质,知己知彼,有的放矢,因学设教,奏出课堂教学和谐、高效的乐章。
教师必须把学生的学视作一面明镜,学生心里到底在想什么,真正的疑惑是什么,对怎样的问题感兴趣,宜通过预习反馈、师生对话等方式,捕捉到难点、疑点、兴奋点,把学情照得一清二楚。教师要创设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引导学生寻求需要解决的问题,以真正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切忌居高临下,眼高手低。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疑问作为教学的切入口,激发兴趣,活跃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
笔者引领学生在研读《美丽的颜色》的基础上提出一个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其中有的疑惑是涉及课文的主旨精髓,如题目“美丽的颜色”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陋的布景”,句中“艰苦”和“快乐”前后是否矛盾?文章多次引用了居里夫人自己的话,有什么作用?既然引用居里夫人的原话可以达到这么好的效果,为何发现镭的那个夜晚不引用原话,而是全部采用描写呢?文章结尾段落有四个“转向”,为何要连用四个“转向”来写?这些疑问大多能扣住文章的中心,有的甚至是教师所没有的注意到的,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好问题。组织学生来研讨这些问题,自然就是思学生所思,想学生所想,课堂教学真正扣住了“学生学”这个本,贴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点,学生愿学,乐学,兴致盎然,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所谓思维热点,就是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思维与探索,产生共鸣,能诱发思维情境的问题。思维热点能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与广度,优化学生思维品质,完善学生认知结构。能进入读者内心世界,读出自己、读出生活、读出感动的地方往往是文章的精彩之处,同时也是学生的思维热点。教师要以学生感动这个原点作为教学的设计之本,引导学生思深、思透。
在教学《植树的牧羊人》的结尾时,为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共鸣,我首先让学生尝试着把原文改编成诗意的句子,尽情诵读,然后出示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04年度人物”评选给“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所写的颁奖词,要求同学们模仿这段话,以“活着就为改变世界”开头,给植树的牧羊人也写一个颁奖词。由于紧扣了思维热点,大部分同学写得异常感人、生动,收获了不曾预约的精彩。
出现思维错误是学习过程中的必然经历。教师要具有敏锐的眼光、敏捷的思维,善于及时发现学生的思维错误。在学生思维受阻时要引导他们及时调整思维方向,善于发现新的因素,改变原定方案,修正思考路线,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考虑问题,灵活采用以下常用的思维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发散思维、因果思维、比较思维、逆向思维等。
考虑到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通俗易懂,执教这篇童话时我让学生以自我探究为主。只见部分同学在认真查看练习册上的阅读提示,涉及相关人物的性格特点,皇帝:昏庸无能、骄奢淫逸、愚蠢透顶、自欺欺人;大臣:虚伪、愚蠢、阿谀奉承;骗子:狡猾、贪婪、胆大妄为;百姓:虚伪、怯懦;小孩:无私无畏、天真烂漫、敢说真话。学生低声吟诵着,然后在课文中寻找体现这些性格的相关语句。这不是思维方法中典型的演绎法吗?我及时提醒学生:“同学们,先有结论,再有依据,我们平时读书、看报能这样吗?”同学们若有所悟摇摇头,我顺势说:“面对一篇作品,我们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触及,用自己的心灵去抚摩作品,以获得第一手的、不经修饰的、保留原汁原味的独特理解和感悟,读出富有个性的新颖见解,这是归纳法。同学们刚才采用的演绎法本身没有错,但用在平时阅读方面不科学!”学生恍然大悟,纷纷合上了练习册,有滋有味地读起原文来。
切合学生的学习基础是因学设教的充分体现。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建构知识,备课时教师必须对学生已知什么、未知什么、能知什么、想知什么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建立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要善于心理置换,想一想学生在学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想一想怎样安排教学程序更有利于他们的理解和接受,用怎样的方法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起点要恰到好处,激活学生思维,唤起学生学好语文的原动力。
《观沧海》学习目标之一是通过大海吞吐宇宙的气象,领略诗人的开阔胸襟和宏大抱负。事实上很多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难于较好地达成这一学习目标。学习这首诗时,笔者给学生补充了曹操北征乌桓、挥师南下的相关背景。学生借助材料体会到:这时的曹操正踌躇满志,春风得意,渴望着建功立业。在此基础上再跟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雪》进行比较阅读,分析两文在行文风格和抒情方式上的异同点,体会不同时代两位伟人思想感情的异同。通过补充材料和比较阅读,同学们深深领悟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用夸张手法,创设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表现出了曹操的博大胸怀、豪迈气魄和宏大抱负。
一堂课从来不会也不应该总是按计划发生。教师要精于监控学生理解的最新状态和迈向成功标准的学习过程,寻求并提供契合学生最新理解的反馈。要在洞察学情的基础上以学促教。
执教《蒹葭》一文时,跟平时一样,我在黑板上写下课题“蒹葭”,要求学生自主讨论本文的学习目标。谁知几个学生无精打采,恹恹欲睡,像事先商量好似的冒出了一句话:“不就是朗诵、翻译,然后背诵、默写吗?”哎呀,我原先的教学设计就是这样的。学生的这句话提醒我再也不能“涛声依旧”,采用传统方法了。我急中生智,对大家说:“本节课老师和大家来个‘诗句接龙好不好?一起把《蒹葭》翻译成白话诗。”只见同学们兴高采烈,聚精会神地等待教师的下文。第一步让同学们借助注释,疏通文句,第二步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诵诗歌,为接下来的创作造势,第三步老师在黑板上写下第一句“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同学们吟哦讽诵,纷纷沉浸到古诗的意境中,自觉吟起诗来。学生所作的白话诗句,一旦得到大家的认同,就写到黑板上去。最后经过反复品味、揣摩和修改,将《蒹葭》翻译成了白话诗。读着自己创作的诗句,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实践证明:要牢牢把握学情,及时抓住并灵活处理具有生成价值的问题、细节、情境,与境俱进,见机行事,让教学充满灵动、智慧和活力。
没有学情分析,一切教学目标的实施都不可能真正实现,只能是盲人摸象、南辕北辙。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必须围绕这一主体展开。只有当教师充分了解学生,摸清学情,才能切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有的放矢,因学设教,提升课堂效率。
作者简介:江苏省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初级中学语文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