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逐渐意识到课堂教学要不断与时俱进,使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始终保持一致.高中物理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对课程教学进行设计时,应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逐渐养成自主探究意识,不断提升物理核心素养.文章根据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培养要求,探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有效方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物理;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3)18-0059-03
收稿日期:2023-03-25
作者简介:周春荣(1979.8-),男,云南省鹤庆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物理教学研究.
物理是高中课程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全方面的综合素质,使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不断训练,为学生以后的物理学习做好准备工作.在进行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教学评价标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不断完善和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1 高中物理有效性教学的意义
1.1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的创新评价标准在于能否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高中阶段学生要学习多个学科的课程内容,因此学生在每个学科上的学习时间都有限,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学科理论和学习方法,保证课堂学习质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调节.物理学科中包含很多抽象的概念,内容的复杂性容易使学生感到学习疲惫,注意力分散.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改进,让学生充满活力地参与到学习和探索中去.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探究问题,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有效促进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1.2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理论和实践都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应试分数,而且要保证学生学习到的内容对以后的工作和生活起到关键作用.物理学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在进行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始终贯彻教、学、用三方面结合的理念,将课堂的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不断融合,促进学生的理解和应用.同时,教师还应给于学生更多实践的机会,例如教师在讲解“电磁波的发射与接收”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家用电器开展教学活动,通过与生活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新的认识,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3 促进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设计是物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关键,它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在进行物理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设计系统化的课堂教学方法,确定一个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教学过程.因此,为了保证物理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师应该对物理教学活动的基本流程进行有效设计,明确课堂教学目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有目标地推进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基于新課程环境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现状
2.1 过于重视习题训练
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想通过题海战术训练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么做虽然能够加深学生的反复记忆,但是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学生思考问题缺乏随机应变能力,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另外,物理课程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学习问题,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下开展学习活动,缺乏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学习.
2.2 忽略物理学习过程
物理学是一门研究性学科,物理学科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然而,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重视理论的传授,忽略了学生的思考过程,这种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的学习效果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进行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掌握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系统框架,如果将结果看得特别重要,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那么会导致学生对物理理论理解不够透彻,不利于学生物理学习的长期发展.
2.3 忽略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在交流过程中应该根据课堂教学目标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指导.然而,目前教学情况多为教师向学生传授一些理论,使得学生被动的接受,这种单向的知识传输,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在学生解决物理问题时,缺乏独立思考和实践过程,使得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难以提升.
3 基于新课程环境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3.1 开展多种形式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一刀切”的单向灌输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使得本就有些难度的物理课程更加枯燥,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教师应该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手段,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将物理知识转化为具体的视频动画,让学生直观地观察物理的变化过程.另外,通过采用图形化的方法,能够将复杂的物理知识进行简化,节省了教师的讲课时间,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生学习“平抛运动”这一节课的内容时,在进行课堂讲解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分享一个短视频,让学生通过短片了解平抛实验的过程.通过观看短片,学生了解了平抛实验的重难点问题.在学生观看完成以后,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课堂讨论活动,对平抛运动进行细节的分析和探讨,
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进行.教师通过在物理课堂上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物理世界的趣味性,提升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动力.
3.2 开展实践探究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探究能力是综合能力中的一项必备能力,因此教师在进行物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然而在传统的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探究能力的养成,无法真正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进行课堂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另外,在课余时间,教师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通过自主探究,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关于弹性势能表达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借助活动完善课堂教学效果.在进行实践过程中,首先,教师合理的分配课堂时间,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探究学习,通過探究对弹性势能概念有初步的了解.其次,教师将班级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课堂讨论,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共享关于弹性势能表达式的意见,找出有关本节课的疑问.最后,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对弹性势能表达式开展进一步的归纳整理,针对学生的自主探究结果提出评价和建议,鼓励学生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通过这一系列教学步骤,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有所收获,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3.3 合理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堂内容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教学手段也在与时俱进.信息化技术为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工具,教师应该根据课堂内容灵活运用信息技术,不断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
例如,在学生学习“欧姆定律”和“导体的电阻”这些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仿真软件为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教师在操作过程中可以涉及一些线路错误的情况,比如电阻损坏,二极管烧坏等实验情境,通过这种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在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际实验操作具有危险性,因此教师多将这些内容作为知识传授给学生,现在教师在进行这部分内容讲解时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这样既能够降低实验带来的危险性,而且能够使学生以直观的方式理解物理知识.仿真软件可以记录视频,学生之后还可以反复观看,不断深化理解和记忆.
3.4 巧妙设计课堂提问环节,提高学生之间互动性
在新课标改革的背景下,针对课堂内容加强课堂问答环节,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物理课程中包含很多定理,因此教师多是注重教的过程,这种学习氛围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使得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开始对物理学习产生消极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合理设计课堂提问环节,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全面掌握物理课堂知识.另外,在学生回答问题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例如,在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这部分的知识时,在教师为学生讲解完本节课的内容以后,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开展课堂提问环节:(1)根据本节课的学习,你们认为如何才可以平衡摩擦力?(2)在进行实验数据的处理过程中,什么手段才能够保证实验结论的真实性?教师通过为学生设计以上问题,让学生在自主复习中获取答案,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另外,教师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能够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总之,高中物理教学应充分把握改革的契机,从多方面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质量.首先,教师应该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次,开展课堂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更多自主探究机会.另外,教师应该合理借助信息技术工具,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最后,课堂提问能够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机会,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师只有根据时代要求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才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将学生培养成为核心素养综合提升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常昌军.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14):1.
[2] 闫改弟.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6):19.
[3] 涂刚.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人间,2016,214(19):129.
[4] 余明艳,何治义.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中外交流,2018(48):122-123.
[5] 申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才智,2013(32):1.
[责任编辑:李 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