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课程“3+5”隐性育人教学模式探析

2023-07-10 21:11孙艳君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

孙艳君

内容摘要:基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思想,推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时俱进,在教学改革实践环节中,创建“三育人”为高阶目标引领,“五突破”为课程实施保障的“3+5”教学理论模式,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构建学科交叉,强化思辨反哺,由课内向课外的过度,开拓课程延展性,实现“课内+课外”的同向同行,教育过程“持续追踪”,使中国古代文学堂课教学的育人效果不仅“入耳、入眼、入脑、入心”,还要通过实践环节,实现“知行合一,敢闯,会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落地见效。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 隐性育人 教学模式

2021年7月,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重要指示,为我们继承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同时在历史新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也将是中国古代文学课程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

2020年5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同时教育部制定并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古代文学课程又是进行中国古代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学维系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命脉,无论是先秦散文汉赋唐诗,还是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思想内容以及艺术价值方面,都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因此中国古代文学在“隐性育人”的实现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让广大青年学生不仅提高文化素养,形成文化自信力,而且通过“隐性育人”的涵养,有利于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全新的姿态积极投身到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

一.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现状调研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面对新形势,对照新要求,不能简单地移植或运用,必须根据的课程,从内容到形式重新解读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引导学生关注文化价值,构建文化自信,并且引导学生古为今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感染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正确对待思考社会问题。从教学实际来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在文化传承方面还存在如下问题:

1.“隐性育人”的认知缺乏高度性:课堂教学仍旧停留在“纯文学”高度教学,“课程思政”意识不明确,强调文学独立性,重视文学的审美分析,甚至有意规避政治,没有充分意识到这些作品在学生历史观和价值观教育方面的作用,忽视作品蕴含的文化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思政元素”的关注,忽视价值引领,容易使学生在“文化自信”上产生迷茫。

2.“隐性育人”的实施缺乏有效性:由于部分专业课教师对“隐性育人”的本质内涵理解不深、对专业课程的文化拓展资源发掘不够,导致在融入文化元素的过程中,“内容与目标不协调”“简单拼接内容”“硬融入”“表面化”等现象时有出现。同时教学过程中没有结合当前政治、经济、社会热点问题,没有引导学生直面社会问题,正确看待和思考社会问题。

3.“隐性育人”的建设缺乏协同性:当前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对于学科交叉的内容关注不多,对“隐性育人”的“同向同行”“协同效应”落实不到位,授课过程中基本表现为中国古代文学相关知识的单一讲述,眼界单一的禁锢在中国古代文学的领域,不仅忽视学科之间的互通性,错失“课程思政”生发点的提取,而且长此以往易使学生思想存在局限,甚至对其他学科产生偏见,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知识扩充,更难以达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教学目标。

4.“隐性育人”的评价缺乏科学性:“隐性育人”并不意味着不需要对课程思政的实践效果进行质量评价。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进行的程思政的改革,大多在不断细化课程的内容设计与实施,没有将其纳入整体教学评估指标体系,即忽视了“效果评估”环节,具体表现为仍然单纯的以学科知识汲取效果为课程成绩的唯一评价表现。如何从专业课和思想政治教育两个维度对育人效果进行精准评价,以便构建出能够综合考量形式和效果的科学化评价体系,仍然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调研分析

“隐性育人”是近两年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热点词汇。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继而开启了中国高校课程思政化“隐性育人”的改革。

目前学界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比较缺乏与此相关的学术专著。现将主要研究状况做如下梳理:

1.国内研究

截止2022年12月3日,以“課程思政”“隐性育人”为主题,在中国知网以及各大高校网站上进行搜索,共搜到相关学术论文43843篇,其中,博硕论文有733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案例近千项。由此可见,“课程思政”“隐性育人”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但是,以“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渗透课程思政理念”“隐性育人”为主题,仅搜索到相关学术论文60篇,无博硕论文,且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期刊、杂志,因而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认识和把握缺乏一定的系统性。从整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研究成果来看,国内专家学者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的价值、“课程思政”的建设路径和案例分析三个方面。

(1)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隐性育人”价值的研究;(2)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隐性育人”建设路径的研究;(3)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隐性育人”教学案例的分析。

2.国外研究

在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古代文学”渗透“课程思政”“隐性育人”的教学研究目前来看任然是一个空白,但实际上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讲,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均是不可或缺的,政治、思想等因素都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软实力,因此,其他各国也都有与之相对或相关的领域研究。

通识课程,也是西方国家课程建设中普遍采取的一种课程形式,基于其特点,大多数国家会在其中融入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而提出了“全人教育理念”“整合教育理念”等,这都是西方国家旨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改革实践探索。

综观国内学术研究,虽然目前学者们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对“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与“隐性育人”内涵所蕴藏的价值以及教学路径进行了较为丰富的分析,但“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承载“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任务,借助“隐性育人”理念的教学实施,其具体落实尚未达成共识。因此,“课程思政”需要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深度融合,才能在实践上进一步推进“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才能助力高校“立德树人”的目标实现。

三.中国古代文学“3+5”教学模式

针对目前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问题,确定了“三育人”为高阶目标引领,“五突破”为课程实施保障的“3+5”教学模式,具体研究计划如下:

(一)确立“三育人”课程目标的高阶性

1.着力提升课程思政意识——精准育人

依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目标定位,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指导,探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师的思政意识提升,使教学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扬“边陲扎根、沃土壮根、实践固根”的育人精神,唤醒深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基因,实现精准育人。

2.潜心深挖课程思政资源——隐性育人

避免思政元素的“硬性植入”,研究如何深入挖掘中国古典文学名篇的内生思政元素,甄选典型案例、梳理各个时代具有精神气脉、民族命脉的“中华文脉”,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四史教育、劳动教育、伟大抗疫精神教育、龙江“四大精神”教育、“五色”教育和师德师风教育,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隐性育人。

3.持续夯实课程思政效果——实践育人

凸显学生主体地位,积极打造特色网络教学平台,设计格调高雅的课外文化活动,加强课内外同向同行的思政育人效果,提升青年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识、理解和认同,同时落实“读——研——创”一体教学目标,激发学生作家意识,唤起学生创作热情,鼓积极推动学生以文学创作感悟人民生活,讲好中国故事,实践育人。

(二)展现“五突破”的“隐性育人”的创新性

1.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模型——探究“点面突破”

打破历史的纵向关联,文学体裁的框架约束,以“主题思政课”的形式形成文化拓展“面”。如以屈原、杜甫、陆游、辛弃疾等著名爱国主义作家作为“落脚点”,在介绍爱国主义作家的生平行迹和文学创作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与家国情怀的“思政点”,借助专题课的形式,在坚定政治认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个人成长发展“点”,厚植家国情怀,关联国家民族前途命运“面”,使二者紧密相连。

2.聚焦课程思政交叉关联——打通“学科突破”

建立交叉融合的教学机制,既符合新时代学科交叉特质,也契合中国古代文学本身具有的包容性特点。计划突破以往课程的文学本位的传统教学,渗透多学科课程思政融合。如,“两汉文学”以楚汉文化资源为依托,展示汉画像石艺术馆的藏品,形成“文学”与“艺术”的学科交叉,共建审美思政点;在讲解“元代文学”中華文化历次大融合的过程,以史料文献的介入,形成“文学”与“历史”的学科碰撞,构建的“民族认同”“民族向心力”“文化凝聚力”的多元的课程思政理念。

3.推进课程思政数字化教学——寻求“形式突破”

疫情过后,在线教育已成为新常态,“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以及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探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双系统,进行数字化、实践化的教学改革,力求提高课程思政教学中学生的体验性和参与度,也将推进课程思政教育从“以老师教为主”向“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打造数字化教学示范课程。

4.增加课程思政考核挑战——倡导“评价突破”

探究在常规评价的基础上进行以“课程思政”落实为基本原则的“过程式”思政评价突破,提倡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动态过程中自我反思的“生成性评价”,捕捉教育活动过程中灵活生动的“情景式评价”,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形成乐于分享的“启发式评价”等突破传统的评价方式。教师及同学在课堂进行中充分沟通与交流,对课程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进行纵向剖析与横向延展,促进古代文学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深度融合。

5.追踪课程思政效果反馈——站位“年级突破”

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容量较大,因此课程的安排基本涵盖大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这也对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课程思政”建设要更加宏观,进行总体谋划。打破年级界限,在每个年级课程结束后根据评价反馈,进行问题的精准改进,对学生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全程追踪,对学生在第二课堂的表现进行综合分析,以推动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性改进。

总体来说,就是要谋划如何激发授课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使其成为“主力军”,如何激活每节的思政元素,使其成为“主战场”,如何开展课堂教学使其成为“主渠道”,如何革新第二课堂教学实施方式使其成为“主媒介”,如何运用评价方式使其成为“主推手”。只要“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主媒介”“主推手”有效配合、积极协调、共同发力,高质量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支撑点就一定会使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基于中国古代文学史课程思政的优势,打通学科通道,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同时,搭建具体、鲜活的思政育人实践追踪体系,实现“精准育人”“实践育人”的“隐性育人”持续性改进,真正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品格塑造”的有机统一的育人模式。

参考文献

[1]陈晓清.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8(20)

[2]施志艳,张辉莹.基于一流课程建设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评《古代文学教学热点难点疑点述论[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13)

[3]王志强,文化自信视域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探索[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22,43(01)

[4]米晓燕,“新文科”视域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21,(07)

[5]辛昕,中国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37(03)

[6]高艳霞,从文化自信视域看高专古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J].才智,2021,12

[7]王淑梅,高校古代文学课教学改革策略探究[J].保定学院学报.2020.33(03)

项目:1.黑龙江省2022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研究项目:名称:中国古代文学“3+5”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项目号:SJGY20220440;2.佳木斯大学2021年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名称:OBE理念下师范专业学生培育策略研究,项目号:2021JY1-31.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关于《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创新的几点改革
论如何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实践德育教育
边缘化背景下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思考
中国古代文学中项羽形象寻绎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