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赞朝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必须开展的教育活动。近年来,灵宝市把加强劳动教育作为补齐育人短板工作和特色工作来抓,坚持党委政府抓机制、内外并重建基地、局校两级编课程、强化综合多实施、专兼并举配师资、评价考核促导引,倾力打造新时代具有灵宝地域特色的劳动教育新模式。
构建机制,强化领导
“政府主导、教育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是灵宝市推进劳动教育的工作机制。灵宝市将劳动教育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布局,成立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教体局,明确有关职能部门职责,齐抓共管。在教育部门内部,明确教体局机关推进劳动教育的科室和人员的职责任务,构建全市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发展的课程、基地等工作体系;先行选树一批典型学校,建设一批优质基地,培养一批专业师资队伍;出台《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灵宝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通知》等文件,推动和规范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在学校层面,各校制订劳动教育总体实施方案、学年(或学期)劳动教育计划;全面实施劳动教育,实现“六个有”(有系统课程,有专门课时,有劳动基地,有专业师资,有特色做法,有教育效果),强力构建有利于工作落实的各项机制。
内外并重,固化基地
灵宝市坚持多渠道建设劳动教育基地,尽可能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劳动实践需求。
立足校内。各校因地制宜,在校内设立劳动教育基地,为学生在校内开展劳动实践提供场地与劳动载体。如灵宝市第四实验小学建有10余亩融花园、果园、菜园等于一体的校内劳动基地,班级承包、小组认养,学生自主管理,还建有陶艺、木艺、布艺等“八大工坊”。
突出专项。在着眼校内建设劳动教育基地的前提下,灵宝市注重进一步拓展劳动教育空间,建设校外专项劳动实践基地。如灵宝苹果实践教育基地,每年全市三至八年级4万多名学生可相继在疏花、疏果、除草、套袋、脱袋、采摘、分级、装箱等苹果生产管理环节来到这里进行劳动体验。灵宝市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占地500余亩,基地课程涵盖四季农事体验60余个项目、农业科普课程400小时课程包,让学生劳有所得、劳有所获。
探索创新,优化课程
课程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要载体。灵宝市通过抓好学校主体课程、家庭基础课程和社会开放课程,全面系统加强劳动教育,确保教育内容覆盖学生培养全过程。
学校主体课程注重规范化。各校按照学段要求,根据课程标准,围绕十大任务群,综合课内外、校内外的时间、资源等因素,系统全面设计劳动教育课程,清单式、具体化明确各学段各年级劳动教育任务,开设普及性劳动教育课程和校本特色课程。例如,灵宝市第二实验小学开发了“会生活”厨艺特色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有三项荣誉标准:萌娃小厨(低学段)、匠心大厨(中学段)、少年厨神(高学段)。每项荣誉标准分别设置基础菜品、勋章菜品和进阶菜品三项课程内容,要求学生在不同学段达到规定的厨艺标准。
家庭基础课程注重日常化。家庭是劳动教育最重要的基地,也是学生接受劳动教育、形成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的启蒙之地。各校把自理劳动、家务劳动、生活技能展示、崇尚劳动的良好家风等作为家庭劳动教育的主要内容,并依照学生年龄、学段布置家庭劳动作业,让学生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社会开放课程注重多样化。社会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也是对学生实施劳动教育的大课堂。各校积极对接社会方面的资源,开发岗位体验、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各类劳动场景,形成社会开放课程,通過社会劳动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个性发展及职业导向方面的能力,使劳动教育真正落地见效。
讲求实效,细化途径
为全面推进劳动教育,全市各学校不断创新、拓展、细化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提升劳动教育实施效果。
必修课程上好劳动教育。教师根据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要求,按照设计方案、讲解说明、实践体验、交流分享、完善提高等主要流程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体会劳动的艰辛,感受劳动的价值与意义,提升劳动素养。在劳动课上,教师组织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找一找、帮一帮、做一做等,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
学科教学融入劳动教育。发挥课程、课堂主渠道功能,一方面,在劳动课上落实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另一方面,结合学科特点,充分挖掘学科蕴含的劳动教育资源,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各学科教学,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加深学生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理解。
研学旅行助力劳动教育。研学旅行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灵宝市将劳动教育融入研学旅行,组织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研学旅行活动,让学生参与劳动,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做人做事。如灵宝市教育体育局组织编写的灵宝苹果研学实践教育课程,采用“学农+研学”模式,指导学生在研学实践中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文化建设强化劳动教育。为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全市各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强调劳动文化,打造具有劳动教育特色的校园文化。例如:灵宝市寺河乡实验学校创设以苹果文化为核心要素的学校环境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教给学生苹果种植知识和技术,组织开展以苹果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如讲苹果故事、研苹果价值、代言灵宝苹果等,培养学生热爱灵宝、关心果农、关注农业的思想感情。
课(校)外活动安排劳动教育。为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面的劳动育人格局,各校将劳动教育与学生个人生活、校园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深化学生对劳动价值的理解。例如:结合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不同节日蕴含的劳动元素,组织学生开展劳动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社团活动中融入劳动教育,让学生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愿劳动,助力“双减”实施,落实全面育人。
保障师资,深化科研
高水平教师队伍是高质量劳动教育的关键。劳动教育是所有教师的必修课。全市各学校每个班级都配备有劳动教师,并且相对稳定。同时,各校积极吸纳离退休老同志、家长志愿者、社会能工巧匠、劳动模范等,走进校园担任兼职教师,壮大师资队伍,保证劳动教育课开齐开足。教研室配备了劳动课程教研员,常态化组织开展课程教学研讨、教师综合素质大赛、专项培训等,全面提高劳动教师专业化水平。为激发劳动教师创新能力,增强劳动教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我们坚持每年组织开展中小学劳动教育课题研究,探索新时代劳动教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寻求创新劳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通过近几年的培养,全市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基本稳定,劳动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用好评价,实化牵引
劳动教育能否落地,能否凸显育人价值,需要评价的正确引领和导向。灵宝市教育体育局将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学校教育质量监测范围,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步监测;将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纳入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内容,加强对学校劳动教育实施情况的督查。
灵宝市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将劳动知识与技能、劳动态度、劳动强度、劳动成果等纳入评价内容,将评价结果作为衡量学生全面发展情况的重要内容。例如:在对学生参加值日劳动的评价中,涵盖参与积极性、使用劳动工具熟练程度、分工合作情况、劳动量大小、劳动后的工具整理、干净整洁程度等,增强评价的针对性,提高评价的有效性。为提高劳动教育评价的客观性和准确性,灵宝市坚持多元化评价,让评价更精准,也从多个维度促进学生对自身劳动情况进行反思,进而提升劳动教育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