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楠楠
摘 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提高其民族自豪感,为此大力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目标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改的不断深化,社会各界逐渐意识到幼儿园教育的重要性。作为个体接受教育的起点,幼儿园教育对幼儿认知体系塑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传统建筑文化,深度探究闽南传统建筑文化与幼儿园结构游戏的融合方式。
关键词:闽南文化;传统建筑;结构游戏;融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3)21-0158-05
一、 引言
当前,结构游戏被普遍应用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一方面可以为广大幼儿提供多元化的学习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幼儿教师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认识和审美,促进其全面发展。幼儿园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充分将社区资源与周围环境与自身教学体系融合,为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支持。为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闽南传统文化,幼儿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将极具文化内涵的闽南建筑元素巧妙地融入幼儿游戏,通过寓教于乐的结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逐步感悟传统建筑的魅力和美感。文章主要从幼儿园结构游戏视角出发,探讨传统建筑文化的融合教学应用途径。
二、 幼儿园结构游戏的教学价值
简单来说,结构游戏就是指在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利用各种结构材料或是玩具开展的结构活动形式。在开展教学活动中,教师会根据本次活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准备相应的结构材料,在活动实践过程引导幼儿完成对不同造型物体或建筑物的建构活动,以此培養幼儿的认知、审美和动手实践能力。
(一)基于结构游戏的开展,促进幼儿身体发展
结构游戏的核心就在于需要幼儿自己动手,利用幼儿教师提供的各种结构材料,结合自己的想象力和观察力搭建出相应的建筑物或是不同造型的物体。通过这种动手实践的课程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锻炼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且可以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中获得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使得幼儿的手部小肌肉群获得更好的活动与锻炼,有利于促进幼儿身体机能以及肢体控制能力的同步发展,为幼儿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
(二)基于结构游戏的开展,带动幼儿社会能力提高
结构游戏不是简单的动手活动,更是幼儿展现自己能力和实现自我发展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幼儿根据结构游戏活动需求观察周围的事物,然后以结构游戏的方式进行呈现。幼儿时期的孩子对外界充满好奇,任何新鲜事物都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关注,对动手实践的活动更是跃跃欲试。幼儿教师则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一特性,以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结构游戏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在组织幼儿开展结构游戏的过程中提升幼儿的社会观察能力,为其创造丰富的学习生活体验。在结构游戏创作期间,幼儿会基于自己的社会观察或是模仿建筑的特点进行搭建和参与,同时更愿意与别的小朋友积极主动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会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合作建构,这样一来也能锻炼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结构游戏的开展过程可能不是一帆风顺的,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在这一困境的解决过程中,幼儿的沟通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等都可以得到锻炼,能使幼儿在合作、交流中培养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提升社交自信心。
(三)基于结构游戏的开展,促使幼儿获得科学学习
幼儿教师在组织和开展结构游戏时都会根据当次游戏的教学内容提供各类结构材料,其材质、结构、大小、厚薄、形状等都存在很大差异,幼儿在对这些材料分解、组合的过程中,也会从视觉、触觉上感受它们之间的差异,对其有一个简单的感知和认知,有利于帮助幼儿建立起大小、长度、高度、数量等概念,增加幼儿对相同或者不相同、对称或者不对称等情况的感知,以及对物体颜色、形状的认知,同时积累排列、组合、堆积等经验,进而能够使幼儿对外界的认知和了解有一个更加深入和全面的掌握,对幼儿科学思维的发展与形成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三、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幼儿园结构游戏中的原因
中国历史悠久,随着时间流逝和发展逐渐沉淀出丰富的优秀文化。但随着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文化逐渐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国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和挑战,近年来尤其明显,有的幼儿和中小学生盲目地热衷过“洋节”,对中国传统习俗知之甚少。对古代建筑元素、建筑文化的了解也不足。很多幼儿和学生简单认为建筑只是人居住的地方,这种思想是片面的、狭隘的。建筑是人立足的基础,通过建筑物可以对当地的生态文明、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等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建筑的发展史更是时代变迁的重要证明,在一定程度上承载和体现着民族文化。受到各民族习俗和文化的影响,各地建筑业存在很大的区别和差异。随着现代化建设速度的加快,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工作出现了一些断层和没落的迹象。因此,为了进一步加强国民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引导民众树立文化自信,就要从幼儿教育抓起,将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渗透到幼儿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此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意识,为大力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因为幼儿正处于认知和思维启蒙的黄金阶段,所以将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幼儿游戏不失为一种创新性的发展思路。闽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拥有丰富和独特的建筑文化,历经千年的传承和不断创新,已经形成了极具地方文化特征的建筑风格,这一建筑特点也为幼儿结构游戏的开展提供了创新应用的思路。在结构游戏活动过程中引导幼儿认知和了解传统文化,成为幼儿教育的重中之重,更对实现幼儿民族文化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四、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在幼儿园结构游戏中的融入路径
(一)精选特色传统建筑,奠定结构游戏基础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极大的育人价值,这为幼儿园融入建筑文化教育提供了合适的素材。为了更好地传承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拓展幼儿学习和认知的视野,教师要结合幼儿实际认知特征和兴趣特点,将结构游戏和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巧妙的融合。基于这一教学目标,幼儿教师要充分根据幼儿的年龄特性、认知能力科学合理地选择闽南传统建筑元素及内容,确保结构游戏的顺利实施,为实现预期教学效果奠定基础。
针对小班来说,小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他们对外界缺乏认识,且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最长也就十几分钟,无法完成教师要求的搭建任务。根据小班幼儿的这一特点,幼儿教师在选择闽南建筑文化内容时,最好以颜色鲜明、结构简单的为主。例如,安平桥是我国古代桥梁建筑艺术的瑰宝。围绕这一极具文化特色的古建筑,幼儿教师就可以将其引入到幼儿结构游戏中去。通过观察图片可以看出,安平桥是由最基本的桥板和桥墩构成。幼儿只需利用铺平、垒高的方式就能完成安平桥的搭建,耗时短、挑战性小、容易完成。因此,幼儿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建筑组织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在游戏过程中促使幼儿对安平桥有简单的认知和了解,从而学习闽南传统建筑文化。
针对中班幼儿而言,其已经具备了独立操作和搭建的基本技能,同时在结构游戏过程中幼儿遇到问题也能够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因此,根据中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可以选择具有一定复杂性或是大型的闽南特色建筑作为结构游戏的任务,增加挑战性和难度,比如六胜塔、番仔楼、闽南古厝等。在开展结构游戏之前,幼儿教师要根据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和能力,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小组合作完成搭建任务,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使其在搭建过程中通过合作的方式解决和处理突发问题。
针对大班幼儿而言,教师要将结构游戏的目的性凸显出来。与小班和中班幼儿相比,大班幼儿的年龄大,其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思维力强,更喜欢具有挑战性的结构游戏。根据其这一特性,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形式较为复杂、规模相对较大的古建筑文化融合应用,如永宁古卫城、崇武古城等。这样可以满足大班幼儿的心理需求,激发其挑战意识和竞争意识,还能使其在游戏过程中了解和感受闽南传统建筑的魅力。
(二)巧用多种教学方式,促进幼儿学习理解
为了保证结构游戏的顺利开展,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初步认知建筑物体。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让幼儿对闽南传统建筑有初步的印象,比如知道当地特色或知名建筑物的名字、外部结构、形状等,为后期结构游戏的开展提供帮助。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打破课堂教学的限制,带着幼儿走出教室,走进闽南传统建筑进行实地参观。幼儿园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定期举办亲子活动、春秋游等多种形式的户外课程,在保证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实地参观闽南传统建筑。教师可以根据当地传统建筑的特点分成不同的主题,例如宗教主题,可以带着幼儿参观当地的城隍庙、朝天寺等;亭台楼阁主题,可以参观华山古民居、六胜塔、姑嫂塔等。如果时间有限,也可以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完成实地参观的亲子任务。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实地参观的效果,幼儿教师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认真收集和整理目标传统建筑的相关资料,明确参观的侧重点,引导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观察,这样幼儿就能够根据自己对传统建筑的认知,将其在结构游戏中完美诠释出来。
其次,组织幼儿进行互动交流。教师在带领幼儿完成实地参观的实践活动后,要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发表自己对闽南传统建筑的看法和感悟,以此锻炼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在此过程中更能够加深幼儿对闽南传统建筑的认知和了解。例如参观华山古民居时,为了方便幼儿观察,整体参观结束后教师可根据此建筑的特点将幼儿分成不同的小组,有的小组侧重观察建筑屋顶形状和装饰,有的小组侧重观察建筑图案,有的小组则将建筑材料作为观察重点。之后教师再以小组分享的方式引导幼儿上台分享自己的发现。观察建筑屋顶的小组会指出华山古民居屋顶多以燕尾脊作为装饰;观察建筑图案的小组会提出建筑以红色为主,其中的番仔楼和古厝长得不一样;观察建筑材料的小组会发现华山古民居多以木头、砖头和石头作为建筑材料等。通过不同小组的分享,可以加深幼儿对华山古民居的认知和了解。在开展传统建筑结构游戏时就能够事半功倍,完成教师布置的结构搭建任务,同时也能更好地保证教学质量。
(三)围绕结构游戏内容,投放相应游戏材料
结构游戏需要大量的、各种类型的游戏材料,这是保证游戏开展质量的基础,也是确保幼儿高效参与构建与实践创造的基础条件。为此,在教学游戏开始之前,教师要根据当次游戏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选择游戏材料的投放种类以及投放数量,为幼儿更好地完成建筑搭建活动提供丰富的选择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幼儿教师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根据每个年级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多元化的结构游戏主题,并提供配套的游戏材料。
例如,针对小班幼儿的特点,教师可以以永宁古卫城为主题开展结构游戏。“高”作为永宁古卫城的特点,在幼儿结构游戏中为了得到更好的体现,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生活化的素材辅助幼儿的游戏过程,如生活中常见的鞋盒、快递箱、红色纸杯等,便于幼儿以叠高的方式搭建他们眼中的“永宁古卫城”。针对中班幼儿的特点,可以将六胜塔、华山古民居作为参照物,这两个传统建筑结构复杂、所需材料多,教师要提前为幼儿多准备一些符合实际结构游戏需求的塑料积木、仿真红砖、鞋盒等,满足幼儿的创作需要。同时,为了提高幼儿的体验感和参与感,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到材料的准备工作中去,引导幼儿基于自己的想象和理解,从生活中的材料入手找一找有哪些可以用到结构游戏中的材料、哪些元素符合这一古建筑的外形特点等,基于教师的教学引领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简单的辅助材料,以此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游戏开始后,教师要全程关注幼儿建构进程,适当进行干预和指导,尽可能让幼儿独立完成。真正遇到幼儿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先鼓励幼兒寻求其他同学的帮助,逐步解决自己在游戏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对每一位幼儿的作品进行点评,要以鼓励为主。为了增加结构游戏的趣味性和难度,教师也可以故意出现“疏忽”,以此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这样的结构游戏设计,幼儿不仅可以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在观察和思考中加深对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提高教师结构游戏教学的质量。
(四)关注教师指导评价,提升游戏教学效果
对幼儿结构游戏的教学实践活动而言,教师指导评价是幼儿游戏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教学评价环节,教师要基于幼儿游戏开展的实际情况,依据全面、客观的原则,对幼儿搭建的各种闽南传统建筑进行讲评,避免泛泛而谈。由于幼儿年龄相对较小,在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结构游戏的学习活动中,对建筑文化的理解、结构游戏的完成目的等都缺乏相应的了解,只是根据幼儿教师的指导结合自己的兴趣进行游戏。考虑到幼儿游戏活动的这些实际特征,教师就需要在教学评价指导过程中结合自己的观察,将幼儿结构游戏过程中出现的共性问题进行梳理,然后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闽南传统建筑建构问题进行集中讲评,切实提高游戏指导对幼儿游戏活动的促进和帮助作用。
从幼儿发展角度而言,教师的游戏指导评价旨在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动手能力以及想象能力。在参与结构游戏的过程中,每一个幼儿都可以在原有的实践能力基础之上进行新的创新和发展,结合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的表现,这是一种立足幼儿最近发展区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活动。因此,幼儿教师在进行游戏指导评价时,应当围绕多元化的评价目标和标准对幼儿参与游戏的情况做出引导和点拨,促使幼儿能力和想象力的同步发展。基于此,教师在指导游戏评价时就需要从幼儿自身发展角度以及教学视角综合出发,充分发掘结构游戏对幼儿学习的促进作用,在融入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构游戏中加深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使幼儿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感受闽南传统建筑的巧妙特点,在幼儿幼小的心灵里埋下创造想象的种子。
五、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融入幼儿园结构游戏的教学反思
结构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一种常用方式,对培养幼儿想象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融入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构游戏活动中,幼儿实践学习活动被赋予了更多导向性的元素。为了能够最大化地发挥这一教学活动的作用和价值,教师在幼儿游戏活动过程中要进一步加强指导,确保幼儿结构游戏能够保质保量地进行。在具体组织活动中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干预和优化设计。
第一,强化目标意识,把握两个关系。在这一过程中,要求教师能够突出结构游戏和传统建筑元素融合的目标导向,然后基于这些教学目标明确游戏内容以及游戏材料和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首先,在游戏内容和教学目标关系方面。结构游戏作为一种具有明显教育导向的游戏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并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因此,教师在进行游戏活动之前就要明确结构游戏开展的意义和目的,然后再对幼儿游戏活动的内容进行预设,将“教”“学”“玩”充分地融合在一起。例如,在闽南传统建筑的结构游戏中,突出对幼儿热爱家乡意识的培养,并以此为依据设计游戏流程,让游戏活动内容也更为明确。其次,在游戏材料和教学目标关系方面。结构游戏作为一种搭建游戏,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离不开各种游戏材料的投放,尤其是这种以建筑文化为主题的结构游戏。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教师既要保证游戏材料的丰富性,同时也要鼓励幼儿从生活化角度出发,自主设计发掘身边可用的游戏材料,在“变废为宝”的游戏材料搜集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发现意识和创新性意识,丰富幼儿游戏学习的体验。
第二,强化过程意识,把握三个要点。结构游戏是幼儿基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对生活场景的创造和构建,它源于幼儿实际生活经验,但是又高于幼儿实际生活。因此,为了保障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在幼儿结构游戏中的教育成效,幼儿教师有必要对幼儿游戏过程进行干预和指导。首先,突出教师指导的有效性。在这种主题情境下的结构游戏中,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结构游戏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要时刻基于幼儿结构游戏的开展情况进行科学指导,避免幼儿游戏活动偏离主题,突出对幼儿游戏过程的关注和重视程度。其次,突出游戏指导的层次性。因为每一个幼儿的实际动手水平和创造能力都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游戏开展过程中以及对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理解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幼儿进行结构游戏时,幼儿教师要针对每一个幼儿的实际动手情况进行差异化的指导,突出教师指导的层次性。最后,突出教师检查的有效性。基于主题化的游戏情景以及幼儿实际结构游戏的开展情况,幼儿教师要突出结构游戏完成后的检查情况,在幼儿完成自己的作品之后指导幼儿说一说“自己搭建的是什么作品?它都有什么特点”等,发展幼儿动手能力和想象能力的同时,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六、 结语
闽南传统建筑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极具教育意义。在幼儿园结构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融入这些传统的建筑文化内容,丰富幼儿结构游戏形式的同时,让幼儿在潜移默化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培养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幼儿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发展幼儿积极的心理情感。
参考文献:
[1]谢依桐.中华传统文化在幼儿园游戏中的应用[J].贵州教育,2022(7):17-20.
[2]朱慧.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幼儿园游戏:原则、途径与保障[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6):15-18.
[3]王茸.傳统文化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相融合的策略探究[J].新课程,2022(14):40.
[4]王莉.小游戏,大教育——在幼儿园游戏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几点思路[J].内蒙古教育,2018(11):33-34.
[5]林丽英.幼儿园游戏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家长,2021(6):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