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育人内涵,助力综合实践活动走深走实

2023-07-10 05:59:44朱怡颖李秀华
教育家 2023年23期
关键词:家乡职业评价

朱怡颖 李秀华

点评嘉宾 · 李秀华

中小学高级教师、 河北省特级教师、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培养对象、教育部基础教育综合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教材《综合实践活动》(人民出版社)执行主编。先后被聘为河北省劳动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劳动教育实验区评审专家、全国教育局长研究联盟学术委员、中国陶行知研究会陶行知培训学院特聘专家、河北省“国培计划”培训专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品质的重要途径。作为一门具有鲜明开放性和自主性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延伸出了各具特色的体系和内容。在保存优势的基础上,如何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涵、发挥更深层次的育人功能,需要教育工作者进一步思考。本刊选取典型案例,邀请专家点评,希望借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深入开展提供借鉴。

案例一

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2023年春季学期,我校在六年级组开展了以“站前茶歇会”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2月初,综合实践活动课专任教师在各班上了一堂茶歇会方法指导课,面向六年级全体学生招募摆台设计师、中式茶艺师、烘焙甜品师和水果冷饮师,指导学生分小组设计活动方案;3月份,学生们通过请教父母、上网查询等方式学习茶点制作和待客礼仪,用视频和文字记录自己的练习过程,并在小组中讨论,确定各自担任的角色;4月份,各班分别进行展台布置、创意介绍、才艺展示与美食品尝,其间,教师带领学生向酒店西点大师拜师学艺,解决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最终,六年级各班呈现了“洞庭春色”“春和景明”“茶韵飘香”“琴棋书画”“花团锦簇”五个不同主题的茶歇会。茶歇台布置精美,食物精致,从邀请函制作到茶点准备和氛围营造,全部由学生自己操办。一场茶歇,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組织协调能力,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和岳阳本地特色,在动脑、动手、动心中进一步涵养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湖南省岳阳市站前小学 何方晴

◎案例点评

本案例基于学校校情,结合本地特色资源,开展了以“茶歇会”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拓展了知识,也锻炼了综合能力,在亲身实践中体会劳动的喜悦,从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劳动精神。

关注学生兴趣 发掘创造潜能

在指导学生选择角色时,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想法,让学生有了更多的参与感和创造力,能够自主思考、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责任感,进一步落实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基本理念中“课程开发要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的要求。

构建科学的顶层设计方案

教师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分阶段指导学生准备“茶歇会”,每个阶段目标明确,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任务,丰富相关知识,进一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和本地特色,从而使活动内容和实践经验更具实用性和延展性。

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在活动展示阶段,整个实施过程全部由学生操办,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性、实践能力和创造性,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实践操作中锻炼问题解决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体会到为他人服务的快乐,培养了服务他人的良好品质。

◎建议

采用“多元+多维”的立体评价

《纲要》中明确规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求突出评价对学生的发展价值,充分肯定学生活动方式和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性,鼓励学生自我评价与同伴间的合作交流和经验分享。多元+多维的立体评价能够综合考查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整体表现。本活动展示阶段结束后,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同伴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立体评价方式,对每个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表现做出具体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教师既要注重学生的整体评价,又要关注过程性评价。比如学生与同伴是如何合作交流的?遇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在活动中总结了哪些经验?等等。通过多维的评价指标,鼓励、督促学生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及时了解学生在不同阶段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综合考查学生在整个活动阶段的表现。

采用档案袋评价,记录学生原始材料

档案袋是学生自我评价、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的重要依据,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评价提供了必要基础。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记录各小组成员的原始材料,比如承担的角色、任务的分工、搜集到的相关知识、制作的邀请函、茶歇台的介绍词等,形成一份材料真实、有据可查的综合实践活动档案袋。

案例二

人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最后一个单元有多篇关于家乡主题的课程,我们将第14课《家乡的小吃》、第15课《家乡的艺术》、第16课《发现老房子的美》、第17课 《家乡的老房子》和第18课《家乡的历史和发展》进行了有机整合,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进行重组,分小组开展以“美丽安庆我的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一小组:通过实地走访记录、亲自品尝等方式了解有关安庆小吃的历史、特色和制作方法,尝试采用黏土和彩纸制作家乡小吃的模型,并制作电子宣传单对家乡的小吃进行宣传。第二小组:探究安庆的黄梅戏、痘姆古陶、花园胡氏龙灯和孔雀东南飞四种民间艺术,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调研、走访和观摩,尝试以合作的形式模仿制作一件家乡艺术品,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第三小组:通过走访、观察、对比等方式,感受家乡老房子丰富的人文内涵与美感,举办小组摄影作品展。第四小组:了解安庆城市的历史,为家乡的未来发展进行规划,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宣传文案、PPT或短视频进行展示。

各小组利用一周的时间调查、记录,并完成个性化作业。学生通过记录对家乡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能力、了解家乡艺术的同时,激发对家乡文化的热爱和自豪之情,实现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课程使命。

——安徽省安庆市华中路第三小学 徐嘉

◎案例点评

活动形式多元,提供多种实践体验

本案例善于挖掘课程资源,以美术学科为基点,整合家乡主题课程,融合历史、地理、语文、信息科技、美术、劳育、思政等学科,通过实地走访记录,亲自品尝、调研、观摩、收集资料等活动形式,给学生提供了多种实践体验和自主参与活动的方式,做足了“实践功夫”。在方式上,强调一切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探索欲望的活动形式,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组织形式上,既有个人活动,也有小组活动,灵活多变,在多层次、多元化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从真实生活出发,拓展延伸能力

本案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上遵循了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的原则,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认识美丽的家乡,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与提升。此案例的设计,既对学生进行了爱家乡的教育,又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架设了平台,实现了文化传承,让学生真正“动”了起来。

◎建议

注重活动目标的制定和活动过程的指导

本案例将多篇关于家乡主题的课程整合实施,活动目标应从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维度统筹设计,以培养学生综合素养为导向,关注学生活动中的生成性目标。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在活动过程中要做好有效指导,引领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比如安庆小吃有哪些特色、现在的安庆发生了哪些变化、如何规划家乡的未来发展,等等,做到“真实践、真体验、真研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根据各组活动方案,课时可采用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的方式,灵活安排,有效使用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活动的连续性和长期性。同时,还要注重活动后的交流反思与收获,从知识、能力、情感角度引导学生思考,进而达到四个维度的活动目标。

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目的设计评价

教师要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持续发展为目的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评价,坚持方向性、指导性、客观性、公正性等原则,以自评、小组评、教师评、家长评及档案袋评价的方式,全方位、多维度地进行评价。既要注重学生的显性成果,比如家乡小吃的制作、对家乡小吃的宣传、模仿制作家乡艺术品、小组摄影作品展、对家乡未来的发展规划等;同时也要注重隐性成果,比如在走访调查时是如何解决困难的、在举办小组摄影作品展时是如何合作的、在制作家乡未来规划短视频时掌握了哪些技能、通过探究对家乡了解了多少等。此外,还要关注学生在整个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以及活动后的感悟。

案例三

目前我们使用的教材是广东教育出版社基础教育课程开发研究院编著的《综合实践活动》。但实际教学中,教材只是作为参考,并没有完全按照教材按部就班开展教学,而是将书本内容和自主开发内容相结合。自主开发内容的选择主要基于三点:一是内容遵守“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连续性”五大原则;二是教学不离“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大课程目标;三是注重可操作性,保证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并且可以持续参与。

目前我们开展的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考察探究,包括课堂教学和课外调研,主要开展的活动有“健康饮食习惯调查”“浪费粮食情况调查”“课外阅读情况调查”“农作物的生长我知道”等专题;二是设计制作,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包括PE藤编织、打包带编织、绳编、三角插纸艺、布艺、折纸等手工制作类课程以及制作仿生电子昆虫、生活小发明、制作3D全息投影仪、制作斜拉桥模型等科技制作类课程;三是职业体验,主要采取“课堂教学+课外小组分工合作+学校统一组织”的形式,前期在课堂上研究制定基本思路和流程,中期让学生组成小组,通过合作查阅资料、访谈、实地参观等方式了解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收入情况,后期通过举办校园模拟招聘会让学生体验求职的过程。

——广东省中山市华辰实验中学 李良琦

◎案例点评及建议

活动方式:可以整合实施

综合实践活动有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党团队教育活动等多种方式。在活动设计时可以有所侧重,以某种方式为主,兼顾其他方式;也可以整合方式实施,使不同活动要素彼此渗透、融会贯通。

案例主要呈现了《纲要》中综合实践活动的考察探究、设计制作和职业体验三种活动方式。“健康饮食习惯调查”“浪费粮食情况调查”和“课外阅读情况调查”三个主题都可以通过访问、调查、实地考察等多种渠道了解情况并记录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节约资源意识、培养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将以上主题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目标进行整合,设计长短期相结合的主题活动,令活动主题向纵深发展,使活动内容具有进阶性,由简单走向复杂,拓展活动范围,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持续发展。

设计制作类主题:既要注重知识迁移又要注重学生兴趣

案例中的设计制作类主题,基于学生兴趣和现代社会发展,分为手工制作类和科技制作类。學生运用各种工具、工艺(包括信息技术)将自己的创意、方案转化为物品或作品的过程,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具体来讲,手工制作类活动让学生从简单的技法中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感受劳动的快乐,培养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劳动精神;科技制作类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从容应对信息时代和未来社会的挑战。

在设计制作类的主题选择上,教师要基于学生的学段特征和阶段性发展要求,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将各类知识和技巧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和知识迁移水平。同时,教师也要谨记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担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

职业体验类主题:了解职业的特点,挖掘教育内涵

职业体验类主题指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模拟情境中通过见习体认职业角色的过程。案例中的职业体验类的主题,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职业,感受每一个职业的特点和价值,让学生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发现自己的专长,培养职业兴趣,提升生涯规划能力。

每一个职业都有各自的特点,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教师可以选择适合不同学段的学生的职业体验类主题。校内职业体验类主题可以选择图书管理员、食堂厨师、分餐员等职业,指导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感受不同职业的辛苦,从而更加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更加尊重从事这一职业的人;校外职业体验类主题可以选择清洁工、环保设计师、交警等职业,比如通过体验交警这一职业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交通知识,学会遵守交通规则,培养规则意识和安全意识。总之,每一个职业体验类主题,教师都应做好顶层设计,让学生充分了解该职业的同时挖掘更深层次的教育内涵。

猜你喜欢
家乡职业评价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我的家乡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夸夸我的家乡
我爱的职业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夏天的家乡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