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菱:水中的“落花生”

2023-07-07 11:54上党少侠
天天爱科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菱花落花生菱角

上党少侠

我家小区西边有一条自北向南流的小河,河面宽约3 米。这是一条无名小河。我和弟弟经常到小河边散步。

小河中有一种水生植物,浮水叶互生,聚生于茎端,菱形的叶片在水面上形成莲座状菱盘,具有一种神奇的秩序美感,菱盘下长着带角的果实。

它便是欧菱,也有人叫它菱角。

欧菱:自带气囊的植物

对长期在北方生活的我来说,很少有机会看到新鲜的菱角,更别说看到它的植株了。

欧菱(Trapa natans L.)是千屈菜科菱属一年生浮水植物。

欧菱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植物:它有三种不同形态和功能的叶子。其一是幼小时才有的圆形、全缘的沉水叶;其二是长在茎中部羽状细裂的沉水叶—— 这种叶子具有吸收水中营养物质的作用,所以又被誤认为是其同化根;其三是长在茎端呈莲座状的浮水叶。浮水叶为菱形,这让它在众多水生植物中具有鲜明的特征。欧菱的另一个特色是,浮水叶互生,聚生于主茎和分枝茎顶端,呈莲座状。这些浮水叶的叶柄中部膨大变成气囊,有维持浮力的作用;其排列方式呈螺旋状,可让叶片在彼此不遮挡的前提下铺满整个水面,从而帮它有效地进行光合作用。

欧菱的花单生于叶腋,比较小,为两性花;花瓣有四枚,花冠白色。果实呈三角状菱形,具刺角。

欧菱的根扎在水底淤泥里,叶子则浮于水面上,中间连着的是细长柔软的茎。这说明它并不是漂浮在水面上的水生植物。

欧菱古称菱或芰(jì)。这两个名字都和其植物形态有关。《本草纲目》记载说:“其叶支散,故字以支;其角棱峭,故谓之菱。”

欧菱不是南方植物吗?怎么会出现在北京(北方)呢?

在岸边钓鱼的一位爷爷告诉我:“以前,为了解决粮荒问题,人们曾在北京郊区大面积种植过欧菱。粮食问题解决后,欧菱便在北京消失了,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主流食物。这条小河以前也没有菱角,2020 年清淤后,忽然冒出了一大片。我估计这里以前种过欧菱,但因为淤泥太厚,欧菱便长期休眠了。这次清淤活动,让休眠的欧菱萌发了。”

老爷爷的这一番话,很好地解释了欧菱由南向北移的原因。

夜间开花:是一种策略,而非诗意行为

在北方看见欧菱,真是一个意外的收获。但连续观察了好久,我始终未能一睹它开花的样子。

这到底是为什么?

其实,欧菱开花的时间是在晚上,一到白天,它的花朵就会闭合。

夜间开花的植物的生长原理是这样的:它们以自身为诱饵,用能够反射月光的花朵来吸引夜间行动的飞蛾。在采食过程中,飞蛾完成了花粉的采集和传播工作,从而保证了植物的繁衍。

夏季傍晚时分,路过生长着菱角的池塘时,我们可以闻到一股非常特别的清香。这是欧菱采取的夜间开花的策略,是它在其他植物都进入“梦乡”后进行的刻意表演,因为夜间争夺传粉者的竞争相对较小。

授粉成功后,欧菱的花梗便会弯曲,子房沉入水中结实,次年水中萌发犹如落花生,因此,欧菱又被人们称作“水中落花生”。欧菱有4 枚萼片,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这些萼片或全部或半数地膨大而形成刺,就有了两角或四角的菱角;也有萼片完全不发育的,那就是无角菱了。

菱花成对开,菱角也成对地结在菱盘下面,采菱之时摘下一枚菱角,不用瞧便知道菱盘的对面也必定有一枚。一只菱盘一季可以结十几只菱角,看着满河沟里一望无际的菱盘,菱角的产量绝对不会少。

月明星稀夜,是赏菱花的好时机。

如果你有心晚上去户外观察菱花,一定要做好防护,小心蚊虫的叮咬。

欧菱:盛夏水乡的传统美味

作为一种美味的水生蔬菜,人们自古以来就对欧菱喜爱有加。

中国最早记载欧菱栽培的典籍是《齐民要术》,书中简单地记录了欧菱原始的种植方法,即将老熟的欧菱丢入塘中任其自生。

宋朝时,已经有了许多欧菱栽培品种。四角的野菱、泰州菱,两角的果菱、湖趺(fū)菱、青菱,以及无角的馄饨菱,在南宋时编撰而成的《吴兴志》中都有记载。

在南方,大家喜欢吃新鲜出水的嫩菱。不过,嫩菱有一个弱点:离水之后,它很快就会氧化变色,脱水酸败。而北方人吃的菱,则是完全成熟的、粉糯清香的乌菱。这是因为乌菱老熟后外壳坚硬、色泽乌黑,风干之后清香不减,也极耐运输储存。

欧菱的嫩茎和叶梗可以当作蔬菜食用。

福建的姑姑说:“南方人会剪掉叶片和带气囊的老叶柄,留下中间的嫩秧子(茎叶)。加盐揉搓,焯水去涩。焯水后,加大蒜和辣椒爆炒。炒好的茎叶既清香又有嚼劲儿,不带一丝纤维感。”

听姑姑这么一说,我都流口水了,恨不得马上去捞一些回家做菜吃。

欧菱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人们首次将欧菱载于医书是在汉末,《名医别录·上品·卷第一》记载道:“芰实,味甘,平,无毒。主安中,补五脏,不饥,轻身。”《齐民要术》记载说:“菱能养神强志,除百病、益精气。”《唐本草》曰:“菱作粉极白润宜人。”《本草纲目》称:“解伤害积热,止消渴,解酒毒。”

可以说,欧菱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植物。

南方的朋友们说,现在,城市里能看到欧菱的地方越来越少,因为在城市建设进程中,钢筋水泥取代了沃野千里,水田、池塘也消失不见了。城市里虽然有很多城市公园,但很多水域是水泥打底,因此根本无法生长出欧菱。

家门口有这么一片欧菱,我何其幸运!

猜你喜欢
菱花落花生菱角
论“四方菱花壶”的艺术特征
“菱花石瓢壶”的艺术魅力
封面人物
给“菱角”洗澡
采菱角
论紫砂壶“菱花提梁”的艺术审美
各极其妙的《落花生》
——许地山、老舍同题散文《落花生》比较赏析
吃菱角
秋天,落花生
摘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