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22 年6 月5 日10 时44 分,神舟十四号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这标志着中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人类对太空奥秘的探索有了更多可能。
我们今天就来做一个有关太空的小实验吧。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地球、月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
平头轴、限位圈、泡沫球、木板、齿轮
1. 将小齿轮固定在大齿轮中心孔附近,并将齿轮组固定在木板上(限位圈切勿压得太紧)。
2. 在構件上方盖上木板,借助平头轴和限位圈加以固定。
3. 将代表太阳(红)、地球(蓝)的泡沫球分别固定在长轴与短轴上,将月球(白)粘贴在地球附近。
4. 转动大齿轮,观察“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关系。
通过上面的实验可以发现,转动大齿轮后,小齿轮上的“地球”和“月球”均围绕“太阳”转动,而“太阳”则相对保持不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运动状态呢?
原来,月球自转的同时也在绕地球公转;地球在自转的同时,和月球构成的地月系绕太阳公转。地球自转一圈是一天,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圈是一月,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圈是一年。
什么是日食?
很多小朋友都听过“天狗吞日”的故事。其实,它是日食现象。
日食,又叫日蚀,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时,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日食现象便发生了。
很显然,在月球、地球、太阳处于同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日食。
日食必发生在朔日,也就是农历的初一。
什么是月食?
理解了日食的成因,月食就好懂得多。
月食,又称月蚀,古时民间称之为“天狗吃月”,也是一种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进入地球的阴影时,月球原本可被太阳光照亮的部分,有部分或全部不能被直射阳光照亮,使得位于地球上的观测者无法看到普通的月相,这时月食现象便产生了。
月食发生时,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月食必定发生在满月的晚上,也就是农历的十五、十六或十七。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这也意味着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内。因此,绝对不会出现月环食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