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瀚霖,王丽,顾倩颖,刘浏
(浙江农林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浙江杭州 311300)
注意力缺失是儿童常见的现象,是儿童前庭功能发展障碍的表现,前庭障碍患者在复杂、繁忙和嘈杂的环境中经常出现头晕、不平衡和高度焦虑[1],而植物环境已被证实对人的生理与心理层面均有着积极作用,目前基于植物而诞生的康养茶园这一概念所受到的关注也日益提高,将植物的康养效益应用于注意力缺失症儿童的研究有着巨大的研究空间。与此同时,康养与茶产业的开发利用与生态健康模式的期盼目标相符合,因而二者有着较好的融合性。与此同时对于养生产品的目标人群来讲,观光产品与养生运动、民俗文化也是他们较感兴趣的选择,因此康养茶园的开发不失为一种很好的产业融合方式。
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对涉及到的儿童的舒适性需求,茶园环境与感统训练理论间多个领域的指标需求以注意力缺失症儿童的角度进行评估分析,计算多层次需求的权重,并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对三个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为针对注意力缺失儿童的康养茶园提供策略指导。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Aryes AJ根据神经生理学理论于1969年提出系统性的感觉统合理论,指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进入大脑,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形成有效的结合,并协调相应的器官和组织作出相应反应的过程[2]。目前已有较多将感统训练理论应用于提升用户认知能力的研究。李静等利用感统训练理论为多动症儿童进行体能类玩具设计[3],李小娟通过实验验证引导式教育和感统训练的联合作用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具有显著提升效果[4]。大量的研究表明感统训练对于提高人的语言与空间认知能力有着较大的作用,将其应用于注意力缺失症儿童具有较强可行性性,并且在此基础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Anat V.Lubetzky等通过实验验证情景感统训练相比于传统感统训练模式对于前庭障碍患者有着更为显著的康复作用[5],实验验证了环境因素对于感统训练效果的影响,在虚拟的自然环境下进行的感统训练具有更好的功效。以此推断可通过将自然环境与感统训练结合,促使对儿童认知能力的进步。
茶园环境作为植被环境的典型代表,已被证实对人类的心理放松、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有积极影响。关于茶园环境对人的具体影响,有研究证实植物环境对于情绪障碍有着改善作用,能使人更易处于放松的状态[6]并能显著提高情绪与恢复能力。Emilia Janeczko等的研究显示与大自然中各种植被的接触对人体的再生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被试的生理和心理放松均具有积极影响[7]。宫崎良文等的研究证明植物环境能有效缓解人的情绪状态,并提升人体免疫力[8]。国外对于植被环境康养功能的利用已有较多的成果,包括德国“森林疗法”[9]与日本的“森林浴”[10]。但国内对于自然环境的利用与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康养茶园作为环境功能开发的重要形式,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从用户需求的视角出发,进行茶园规划,是利用茶园环境的重要手段。
目前关于感统训练与茶园环境对人体健康均有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二者对于人的生理与心理的积极作用已得到大量的证实,但目前仍少有将二者相联系的研究。本文从茶园环境出发,结合感觉统合理论,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感统训练,茶园环境,人体舒适性,三个领域的指标需求进行评估,计算多个指标间的权重关系,探究针对注意力缺失症儿童的康养茶园规划策略,并以设计实践进行验证。
课题组邀请共20位环境资源专业专家与儿童教育工作者。通过对于注意力缺失症儿童常规康复手段的调研,了解其方式与目的,结合现有茶园环境功能研究成果。本文从茶园环境、环境结构、茶园功能、用户舒适度四个层面出发,提出环境指标B1、空间指标B2、功能指标B3和舒适指标B4共四个准则层指标,并将其初步拓展为子准则层的16项影响因子。为确保评价指标的可行性,由地方高校环境资源专业、风景园林专业、工业设计专业专家及地方旅游企业等单位工作者,共15位专家对指标进行比较、筛选和修正,最终确定12项评价指标构建出针对注意力缺失症儿童的茶园康养质量水平层次分析模型。(表1)
表1 针对针对注意力缺失儿童的茶园康养质量评价体系
本研究中,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将各层次影响要素的重要程度进行对比,以此计算出权重值。为了提高矩阵分析的客观性与准确性,评价采用相对尺度,判断矩阵中的比较元素Cyx采用Saaty所提的1-9标度,通过数值体现各个要素之间相对重要程度等级。如表所示。为了使研究结果具有普遍性,本研究邀请高等院校风景园林专业、林业工程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共15位专家,要求他们对12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构建针对针注意力缺失儿童的茶园康养产品质量评价。(表1)
将10份判断结果进行加权平均,从而构建5个判断矩阵B1~B4、C11~C13、C21~C23、C31~C33、C41~C43。在此基础上用和积法计算得到要素层B1~B4的权重分别为0.1293、0.3351、0.3876、0.1481指标层在所属要素下的权重C1~C12的权重见表1。用一致性比率CR=CI/RI对判断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其中,CI、RI分别为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指标、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计算得到矩阵B1~B4、C11~C13、C21~C23、C31~C33、C41~C43的CR值分别为0.0394、0.0088、0.0036、0.0424、0.0036,均小于0.1,满足一致性检验。从整体上对所有评价指标权重总排序进行一致性检验,计算得到CR总=0.000<0.1,说明指标体系在评价总目标下的权重满足一致性检验,证明评价指标权重结果趋于合理。
从当地茶园现实情况与目标儿童的需求出发,由15名风景园林专业、环境资源专业、工业设计专业的专家学者以及多年从事儿童教育的工作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通过德尔菲法来确定评价指标数值。各个指标的量纲与数量级的差异通过平方和归一法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数据取小数点后两位。对3处茶园基地各个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核算,得到各处康养茶园质量评价指标数值。经验证,数据的离散程度较小,其概括性与合理性较好。
对表中数据进行整理并建立规范化的初试决策矩阵,运用AHP法中得到的评价指标权重构建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并求出加权值。
通过理想解距离计算公式,计算3个康养茶园质量与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间的距离(表2),Di+值越小,表示产品与正理想解越接近,即基地内茶园康养产品质量水平越高;Di-值越小,表示茶园基地与负理想解越接近,即基地内茶园康养产品质量水平越低。
表2 理想解距离计算结果
分别计算3处康养茶园质量与理想解的接近程度,得出3处康养茶园质量排序依次为康养茶园1(0.63)、康养茶园3(0.529)、康养茶园2(0.395)。(表2)
在对三处茶园基地进行综合评价后发现,对于注意力缺失儿童而言,康养茶园1有着最优的茶园康养品质,而康养茶园2则有着较差的茶园康养产品质量评价品质。对于有着良好产品评价的康养茶园而言,在未来的茶园康养产品规划中,应持续打造优势特质,对特色领域进行深入挖掘,促进茶园的康养质量进一步提升,提升对于目标对象的康复效益。而对于康养能力评价较差的茶园而言,应首先弥补缺陷,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实现全方面的发展。
通过分析康养茶园准则层的优劣势可帮助更好地完成对产品的定位,以此提升茶园的康养能力。康养茶园1的环境因素与空间因素的评价较好,但在茶园的舒适度上评价相对较低,在未来的规划中,应注重将茶园与人的习惯相联系,考虑其中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优化用户的体验。康养茶园3周围的空间环境与游玩的舒适度评价较好,而产品的功能效益评价较低,在后续的设计规划中需要注重提高产品的功能效果,将感统训练理论、康复医学理论运用于产品中,提高其康养功能,增强对于注意力缺失儿童的康复效果。康养茶园2的环境功能因素与舒适因素的评价较好,但在整体环境的布置上评价较低,需要更多考虑在茶园的规划上,发挥茶园康养的优势。
康养茶园质量评价是一个综合分析评价的过程,在评价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产品体验所具有的主观性与康养茶园本身的客观性两方面的特征。在本文中,基于AHPTOPSIS组合模型,选取杭州市内具有代表的3个康养茶园作为研究对象,在康养茶园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上进行了以下探索:①运用AHP法建立切实可行的科学评价体系;②运用TOPSIS法,基于AHP评价体系对茶园基地的康养茶园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对后续康养茶园规划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