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凌河中游(朝阳)地区红山文化考古调查

2023-07-07 01:24于怀石
大众考古 2023年2期
关键词:形器大凌河朝阳县

于怀石

大凌河流域是红山文化晚期遗存的重要分布区,也是认识红山文化晚期聚落特征、社会结构,寻找与红山文化晚期宗教祭祀礼仪性质的牛河梁遗址相关聚落的重要区域。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在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双塔区、朝阳县、北票市零星发现了一批红山文化遗址,包括黑山头遗址、小罗山积石冢、半拉山墓地、东大道积石冢群、老山洼积石冢群、马莲桥积石冢群。内蒙古赤峰市敖漢旗已知红山文化遗址750余处。辽宁省大凌河中上游红山文化考古调查在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建平县、凌源市共调查红山文化遗址约500处,400余处为新发现,很大程度填补了区域内红山文化遗存空白,也为全面了解红山文化内涵、聚落规模、分布范围、聚落变迁、发展进程提供了 翔实的材料。

大凌河流域(朝阳)地区红山文化考古调查是“考古中国:红山社会文明化进程研究”田野工作项目近期工作规划(2021—2025 年)中一般性考古调查中的一项。按照项目工作规划,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联合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朝阳县博物馆、龙城区博物馆开展了2022年度大凌河中游(朝阳)地区红山文化考古调查,完成了朝阳县乌兰河硕乡、胜利镇、波罗赤镇和杨树湾乡地区的考古调查工作,共调查红山文化遗址(墓地)25处,其中新发现24处。

红山文化墓地

25处红山文化遗址(墓地)中,包括墓地5处,分别为转山子墓地、瓦房店东梁墓地、草帽山遗址、烂菜岗子遗址、五家子东墓地。以转山子墓地、瓦房店东梁墓地为例作如下介绍。

转山子墓地,位于朝阳县木头城子镇西三家村一座丘陵顶部,地处大凌河南岸,面积约3000平方米,墓地所在山丘呈圆丘状,顶部圆凸,四周坡地开垦为梯田,种植农作物。墓地主要分布在山丘顶部杏树林内,地表分布有疑似积石块和较为丰富的泥质红陶筒形器残片,北、西两侧边缘可见石块砌筑的墙体。

瓦房店东梁墓地,位于朝阳县贾家店农场瓦房店村西南,大凌河支流老虎山河东岸一处山前坡地上,面积约3000平方米。墓地所在山坡东侧为连绵起伏的群山,西侧山下为老虎山河河谷。据当地村民介绍,墓地所处位置原有明显的凸起,后被修整为梯田,地势较为平坦,现地表种植玉米等作物。耕地内分布有较多的疑似积石块,地表有大量泥质红陶筒形器残片。

通过对5处墓地采集到的陶筒形器进行统计,各墓地采集筒形器器形均为牛河梁遗址上层积石冢阶段筒形器,不见牛河梁遗址下层积石冢阶段筒形器,可见,区域内红山文化墓地时代均较晚。

红山文化遗址

生活遗址共计20处,其中文化内涵单一的红山文化遗址有8处,包含多种文化内涵的遗址有12处。遗址规模大小不等,由于包含多种文化内涵遗址较难区分不同时期遗址规模,故仅对文化内涵单一的红山文化遗址规模做统计,面积最小的上台子北台地遗址约5000平方米,面积最大的刺槐山遗址约12万平方米。

刺槐山遗址位于朝阳县乌兰河硕乡八大孟克村西,地处牤牛河与大凌河交汇的三角地带,位于一座山地向南延伸的梁状丘陵顶部,面积约12万平方米。遗址地势北高南低,较为开阔平缓。北部地表植被为刺槐林,林间杂草丛生,地表可见度低;南部被开垦为耕地,种植农作物。从地表遗物分布情况判断,遗址分布范围较广,地表可以采集到泥质红陶壶口沿、泥质红陶钵口沿、夹砂黄褐陶饰刻划斜线纹筒形罐、石磨棒、石核、石叶等遗物。根据地表采集遗物特征,初步判断该遗址文化内涵单纯,为一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聚落址。

遗址东面山下有一条自北向南注入大凌河的河流,现在仍有流水。2022年11月对遗址进行复查时,在遗址周边发现山泉水源。据当地村民介绍,几十年前,地表可见泉水外涌,形成小溪,向山下流去,后因常年淤土,泉眼出水口被堵住,现代人在泉眼周围修建有水井,水位很高,泉水依旧充盈。在当时干旱、少雨、缺水的气候条件下,遗址周边区域水源依然丰富,可见在水热条件更好的红山文化时期,这一地区环境资源应该更为良好。

2022年11月我们对遗址局部区域开展了考古勘探工作,从遗址北部区域开始,2米间距进行勘探,完成勘探面积约1.4万平方米。根据勘探信息可知,遗址地层堆积较为简单,耕土层厚30—35厘米,遗迹开口位于耕土层下,打破生土。遗迹填土土色灰黑,含炭粒,厚30—40厘米。除遗址地表暴露2处灰坑外,初步确定遗迹18处,集中分布在勘探区域南部,根据遗迹填土分布范围,初步判断9处为红山文化房址、9处为红山文化灰坑。

大凌河流域是红山文化重要分布区域,东山嘴、牛河梁遗址出土了一批与埋葬、祭祀相关的重要遗存。但未在区域内开展过大规模的红山文化聚落考古工作,仅发掘过小东山遗址、牛河梁遗址第五地点下层遗存、下台子遗址,相关材料较少。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在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建平县、凌源市地区开展的红山文化考古调查,共调查红山文化生活遗址380余处,其中面积大于10万平方米的遗址仅3处。刺槐山遗址位于大凌河中游地区,遗址规模较大,文化内涵单纯,保存较好,周围环境优越,在大凌河流域占据优越的地理位置,且勘探信息丰富,可初步判断该遗址为大凌河中上游地区一处等级较高的大型中心性聚落址。

(作者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文博馆员)

猜你喜欢
形器大凌河朝阳县
朝阳县吐须沟村辽墓出土文物考述
朝阳县博物馆藏青铜短剑简述与认识
红山文化筒形器的形制与功能研究
辽宁朝阳县出土的辽代家族墓志
临颍县固厢墓地M48出土文物
辽宁省博物馆藏辽墓出土耀州窑青瓷鱼龙形器功能小考
大凌河流域水环境分析及其不同保证率下承载能力计算研究
大凌河锦州段河型稳定性分析
生态治理技术在大凌河朝阳段的应用研究
大凌河突发水质污染的重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