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萌?赵墨
【编者按】自1992年广州双年展为中国双年展建设拉开序幕后,经过30余年的发展,双年展的策划和运营模式已逐渐形成了相对成熟的体系,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城市加入举办双年展的大军。2022年末至2023年初,武汉双年展、济南双年展、新疆双年展、广州三年展、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近乎同时开展,并让双年展再度引起热议。对此,《中国美术报》联合多个双年展项目主办方、策展人、参展艺术家、机构负责人等,以“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双年展”为主题,从不同群体的视角探讨各自对双年展的诉求与期待,以期深度探索双年展对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城市文化建设、区域美术发展、艺术创作创新等方面的新路径。
立足本土文脉 探索未来之路
张晓凌:中国双年展的未来之路
双年展最初的定位是各个国家最具实验性、最前沿的艺术成果的展示平台。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西方的双年展有了一些暮气,但仍在西方乃至世界公众的精神生活中占据一席之地。其特点可以归为两个方面:其一,仍然延续以实验性艺术直面社会问题的传统;其二,在展览的结构、形式、主题乃至具体形态上,日趋套路化、概念化、同质化。中国的双年展虽然有30多年的历史,但总的来讲仍处于起步阶段,不可避免地面临同样的问题,那么,中国的双年展未来如何发展?
第一,政府体制的支持。中国早期的双年展几乎都是民间投资的,难以为继。以上海双年展、北京双年展为始,政府体制接管了双年展,各地的双年展一拥而上,呈现为“双年展现象”,皆赖政府体制的支持。政府体制支持的好处是保证了双年展的可持续,同时可以完成一些宏大主题比如“北京冬奥”的叙事。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往往把双年展办成了“嘉年华”,容易滑向同质化。事实上,每个不同地区所办的双年展,大都還停留在视觉审美猎奇的层面上。
其次,建构新艺术体系。新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家参加各类国际艺术大展已成为常态。作为世界艺术格局中的一员,中国艺术家已参与到全球当代艺术体系的建设之中,并共同直面全球化给人类带来的一大堆难以破解的难题。在本土与世界、传统与当下、全球化与地域主义之间的樊篱已被拆解之际,中国艺术家将以何立足?唯一的方法,便是建构西方当代艺术体系之外的,具有本土特色、时代特征的新艺术体系。如何去建构?虽然我无法直接回答,但有两个前提需要强调:一是依托于传统文化资源;二是立足在跨文化的对话与交流之上。
第三,兼顾国际性与地域性。20世纪90年代,中国当代艺术开始了国际化进程,并进入到国际展览、收藏和评论体系当中。但我们的双年展在强调国际性的同时,往往忽视了自身非常丰富的文化资源,因此双年展少了区域文化的色彩与价值。但是,必须清楚的是,发掘区域性文化价值不仅是双年展避免同质化的手段,而且是双年展建构价值体系的主要方式。对此,艺术家们在面对传统文化资源时不能偷懒,更不能靠小聪明搞简单的挪用,而要注意更高精神层面的转化,这才是当代艺术的大课题。
第四,强化问题意识与探索未来的能力。这两个方面是中国的双年展最缺乏的。
随着双年展在中国各大城市落地举办,中国的双年展正以极快的速度成长,且在全社会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对各地方的文化建设和艺术生态的提升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中国双年展的未来,在这个艺术与科技高度融合的时代,我们应着眼于科技进步给美术创作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影响,尝试借鉴世界最前沿、最优秀的艺术手段、艺术材料和展现方式,赋予展览以新的活力。
(作者系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划委员、济南国际双年展学术主持)
张子康:数字时代,双年展与城市的连接点
近日,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开展,此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张子康担任总策展人。他曾在新疆做援疆工作,推动了首届和第二届中国新疆国际双年展,同时他还承担了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2022武汉双年展专题策展人等多项重要展览工作。《中国美术报》特采访张子康,探讨在数字化时代中国双年展将如何推动城市创新发展。
中国美术报:在您看来,我们现在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双年展?
张子康:一个成功的双年展应该跟城市的发展战略、文化建设发生关系,这是最重要的。如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表面上看它给城市带来的更多是拉动旅游业发展和提振经济,事实上它是以艺术作为城市未来发展新的增长点,并借此推动了文化教育、文旅消费、经济转型、科技创新、环境生态等一系列社会层面问题的解决和发展。目前中国的城市处于高速发展期,正需要借助双年展的力量推动城市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中国美术报:作为展览的直接策划者,您对于双年展的策划有着怎样的设想?
张子康:为一个城市策展,首先要了解这个城市的文化,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找到一个好的连接点,以审视的眼光和包容的态度,把国际上最新的、最好的艺术作品、艺术观念、艺术形式、艺术语言带进来,引发人们对城市文化和人类发展的思考。
如何找到这样的连接点是关键。例如我策划的第三届新疆双年展,结合新疆的地理位置,从新疆的区位人文特点和未来前瞻的开放优势出发,结合当下国际艺术的前沿趋势,从中挑选能与中国发生关系的连接点,并通过双年展来探索、试验与展望新疆未来的文化艺术生态。在我看来,举办双年展除了要考虑城市与文化之间的连接关系,还应考虑它能够给这个城市的发展带来什么,战略定位越清晰,双年展就越有价值。
中国美术报:介绍下您的策展理念。
张子康:在我看来,策展理念是不断发展的,每个展览都有不同定位、不同思路,不能固化成一个模式。好的展览最重要的是能够让大家看到国际前沿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拓展深化对于人类、对于地球、对于未来的认知。而在策展人的策展思路方面,我认为国际化视野很重要,要能够在不同视角下产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双年展的作品,不是让观众看得懂,而是引起观众思考并产生新认知。
中国美术报:什么是支撑双年展持续生长的关键?
张子康:目前国内的双年展普遍需要政府的支持和美术馆的推动。作为一个国际化的交流平台,双年展会把两年内艺术界创造的新作品及发生的新变化呈现出来,让大家去了解、交流、讨论,從而推动人们的创新能力。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闭门造车很难产生创新,除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之外,思想的碰撞、文化的激荡更容易产生创新的火花,双年展对于创新能力的推动就在于此。尤其是随着数字时代的发展,人们对于不同文化间交流的需求更强也更明确了。
中国美术报:数字化给双年展带来了哪些影响?
张子康:数字时代专业知识的获取越来越容易,形成了一个多元的知识结构,建构起了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这种变化推动了人们生成新知识的能力。而艺术被明确指向有推动创新的作用,在很多科学家眼中,艺术代表了想象力和创造力。数字化拓宽了双年展的策展思路,增加了作品类型选择,丰富了布展形式和观众观展模式,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字化的信息优势加持使得双年展在观众获得感上产生了1+1>2的效用。所以数字化时代的艺术双年展不仅与城市发展产生关系,它所产生的连接点能够在更大效能上推动人们产生新的认知。
中国美术报:所以说现在的双年展增加了很多应用科技的装置和影像类作品。
张子康: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科学与艺术之间不断发生碰撞,艺术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同时科技也反哺了艺术,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新的视角、新的创作手法和新的认知方式。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又立足当下展望未来,从这一层面来看艺术引领科技、科技改变生活,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中国美术报:对于双年展的同质化现象,您怎么看?
张子康:面对当下关于双年展同质化的质疑,我认为这有它的必然性,我们的资源就那么多,艺术家也是有限的,重复的展览太多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其实我们也在为避免双年展的同质化作出努力,现在的双年展多采用中外联合策展团队的方式进行策展,每一届的策展团队、策展主题都会有所不同,这样可以集合不同的资源,从不同的视角思考,让观众感受到差异化的观展体验,产生不一样的审美认知,从而激发双年展的生命力和鲜活性。
(杨晓萌采访整理)
王春辰:双年展不是秀场,应该成为社会的表达
我们国家的很多城市都曾做过双年展,但许多首届办完,就没能再持续举办下去,最后不了了之了。这是因为我们此前的双年展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机制,而一个完善机制的形成,我认为需要四方面的合力:首先组织和出资的当地政府要认识、理解并充分支持,它有自身的专业化需要遵守;再者,双年展的举办需要一个稳定的、专业化的组织机构来承接它,不能临时搭台子唱戏,而双年展的举办,也一定会带动当地的承接单位越做越专业,因为它们掌握了架构一个国际化展览所需的社会、文化、艺术资源;第三,就是政府或者相关赞助单位,要给予双年展这样一个城市文化品牌持续的资金支持;最后,要有意识地遴选、建立出一个专业化、国际化的策展人库,让全球范围内优秀的、能调动各方社会资源的策展人为本地的双年展积极献言献策,提出真正有影响力的双年展主题。因为双年展最核心的地方,不是日益扩大的规模、大腕的艺术家,而是它的主题的有效性、针对性。为什么说双年展是国际性的?除了我们的策展人、参展艺术家的选择是国际性的,更重要的其实是我们提出的主题是国际性的,是全社会、全人类都共同面临的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扩大双年展的影响力,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当然,我还要强调一点,双年展并不等同于一个一般的展览,只是展示一批艺术家的新作品,而是要用双年展的这样一个机制,来讨论我们当下人类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所以说双年展所关注的问题,不仅仅局限在我们传统认知的艺术概念范围内,并不是讨论美不美,而是一个更宏大的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概念,双年展要表达的应该是诸如生态问题、移民问题、文化交流和冲突的问题、传统与当代如何交融的问题。当一个城市对当下的某个社会问题进行探讨的时候,那么这个双年展就拥有了一定的创新性。我们去留意国外很多成熟且成功的双年展的时候,会发现它们的双年展主题指向性都非常明确,就是针对社会发展中的问题的思考,这是我们国家的双年展需要意识到并且真正直面的问题。全社会都要给予双年展更多专业化的理解,不能当作是秀场,而是应该成为社会的表达、当前社会发展当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表达。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
吴洪亮:双年展的长期主义思考
在当前开展的多个双年展中,北京画院院长、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吴洪亮参与了2022武汉双年展“城市形态”板块和第七届广州三年展“边缘”板块的策展,结合他对威尼斯双年展品牌的研究,《中国美术报》特专访了吴洪亮,探讨双年展能够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关键。
中国美术报:结合您在国际国内参与策划双年展的经验,在您看来,我们的城市需要什么样的双年展?
吴洪亮: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无可逆转的全球化,很多城市开始有了文化这种软实力的需求,确实需要各种艺术类活动,但双年展这种形式是不是每个城市都需要,我觉得是城市本身要考量的。其实艺术专业人士和政府领导对双年展的理解有所不同,很多城市是把双年展视为一个文化秀,这就导致如今的许多双年展已变成了城市景观性的展览,化为城市的节日,而不仅是艺术圈的活动。
中国美术报:据您观察,能够延续发展至今的那些双年展都具备哪些要素?什么是支撑一个双年展持续成长的关键?
吴洪亮:我觉得中国现在的双年展未来要想发展好,还是得有一个长期战略,而不是说看着别的城市很热闹、很成功,你就开始模仿,作为策展人,面对这些趋同的展览有时也比较尴尬。
一个双年展要想能够长期稳定地持续发展,首先要对举办展览的城市有更深层的认知,尤其是站在国际的视野进行在地性研究,但目前许多城市在做双年展时,在这方面的考量并不多,在我看来,城市不是不需要双年展或艺术项目,而是要考虑如何从长期战略的角度让展览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现在举办一个双年展的投入非常大,动辄数千万,还常常配合着城市美术馆的兴建,对一个城市的文化,这种高成本的单向输出是否合理?
此外,双年展的选题是否具有针对性?每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都是大家热议的,但中国双年展的话题性好像要弱一点,从这点来看,如果你不能建构出一个可持续的思维方式和管理方式,双年展举办两三届后大家就会感觉疲劳,没有兴趣了。如果说很多城市都有相类似的双年展,到时还怎么吸引人流?怎么带动城市的发展?
中国美术报:从策展的角度,为推动双年展的国际化、本土化、公共性,我们的策展理念做了哪些创新?
吴洪亮:中国的双年展正处于起步阶段,而双年展的策划是个技术活儿,要先掌握玩儿法,才能谈提升。我认为我们当前的策展理念还谈不上引领这个行业,仍处于探索阶段,而展览体系的创新,我认为还有待商榷。
中国美術报:为强调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当下双年展的参展作品,越来越追求视觉效果,如“共生世界——2022济南国际双年展”中,大体量的装置和影像类作品数量较首届双年展增加约三分之一,还大幅增加了AR、VR、人机交互、3D打印、影像互动等科技应用作品的数量。这是不是未来双年展的一大趋势?
吴洪亮:这不是未来双年展的趋势,而已经是个现实了。我现在策展就特别警惕这类简单地通过视觉冲击引发互动的作品。双年展应该阐释价值,而不是仅仅通过消费达到双赢。在我看来,双年展既要让观众开心,由浅入深地理解艺术,又要保证展览的学术诉求,这两者都要抓在手里。
中国美术报:对双年展的未来您怎么看?
吴洪亮:未来当然希望有更多更好具有本土价值、国际影响力的双年展。目前新的双年展品牌如成都双年展、济南双年展、武汉双年展等,它们都吸引了大量的人流、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尤其是年轻人很喜爱。同时展览也激活了新馆,带动了美术馆的发展和城市的文化热度。除却这些可圈可点的成果外,我们要思考接下来展览的可持续性、开创性,这是各方要特别动脑筋的事情。
(杨晓萌采访整理)
何桂彦:双年展的国际化需强调本土性、在地性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者,多年来,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批评家、策展人何桂彦对双年展持续有所关注,并参与了2021年“超融体——成都双年展”、2019年第二届安仁双年展、2017年第五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等展览的策展工作。本报记者专访何桂彦,听他从中国双年展的发展历程中,梳理并探讨当下双年展的发展之路。
中国美术报:您曾提及源于种种问题,今天的双年展已走向衰落,但现象是近期双年展扎堆开展,未来它也将持续发展,对此您怎么看?
何桂彦:这个问题需要结合中国双年展的发展历程来谈。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双年展建设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当时中国的当代艺术需要走向国际、需要融入全球化,双年展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平台。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国双年展的建设进入第二个阶段,即高速的发展期。到2008年前后,中国已涌现出规模不等的数十个双年展。2010年以后,中国的双年展开始出现分化,也是第三个阶段,主要的特点是,一些双年展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学术品牌,而另一些则昙花一现,很快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但到今天,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持续发展,中国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为满足人民对艺术文化的需求,中国的双年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美术报:对于新时期中国双年展的发展建设,您有何建议?
何桂彦:可以从制度建设和学术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一个能够不断延续、持续发展的双年展,首先要有完善的展览制度,其中包括国际化的策展人制度、可持续性的资金运作渠道、专业的运营模式和艺术管理团队等。其次,双年展的学术建设要在当代艺术的背景下展开。双年展呈现的是代表当下前沿或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艺术,反映的是当前人们在思想、文化、审美上的变化,也就是说双年展是对当下的、新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艺术思潮的呈现。第三,要真正将双年展融入到城市文化的建设中,在追求国际化的同时,更需要强调本土性。中国幅员辽阔,文化资料丰富且具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性,因此,完全可容纳多个双年展品牌。但是,一个好的双年展,不仅需要与城市的本土文化发生关系,而且需要有清晰的学术定位。
中国美术报:从策展人的角度,您如何时看待中国双年展的国际化、本土化和公共性?
何桂彦:关于中国语境中的本土化和全球化的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本土化和全球化之间有着鲜明的界线,而且,互为参照,两者之间有一个巨大的“中间地带”。但30多年后的今天,本土化和全球化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已经没有了,今天,中国的问题、中国的本土问题已经就是全球化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大家习惯用本土的视角去思考本土的问题、用全球化的视角去思考全球化的问题。但是,今天,我们一定是用全球化的视角去观照本土化的问题。
中国美术报:您对于中国双年展的未来有着怎样的设想与期待?
何桂彦:双年展在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积累,我们已具备了国际化的视野和相应的硬件条件,关键还是取决于城市、当代艺术与公众的艺术生活之间能否形成一股合力。实际上,双年展成功与否涉及到三个维度的要素:第一,公众需要什么样的艺术?第二,一座城市的艺术形象和文化定位是什么?第三,双年展能否实现“在地性”?只有这三者互不脱节、相互推动,才能形成双年展往前发展的良性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中国的双年展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的发展空间也是很大的。
(杨晓萌采访整理)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的研究者,多年来,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批评家、策展人何桂彦对双年展持续有所关注,并参与了2021年“超融体——成都双年展”、2019年第二届安仁双年展、2017年第五届重庆青年美术双年展等展览的策展工作。本报记者专访何桂彦,听他从中国双年展的发展历程中,梳理并探讨当下双年展的发展之路。
中国美术报:您曾提及源于种种问题,今天的双年展已走向衰落,但现象是近期双年展扎堆开展,未来它也将持续发展,对此您怎么看?
何桂彦:这个问题需要结合中国双年展的发展历程来谈。上世纪90年代是中国双年展建设的第一个发展阶段,当时中国的当代艺术需要走向国际、需要融入全球化,双年展正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平台。新世纪的第一个10年,中国双年展的建设进入第二个阶段,即高速的发展期。到2008年前后,中国已涌现出规模不等的数十个双年展。2010年以后,中国的双年展开始出现分化,也是第三个阶段,主要的特点是,一些双年展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学术品牌,而另一些则昙花一现,很快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但到今天,随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持续发展,中国城市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为满足人民对艺术文化的需求,中国的双年展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国美术报:对于新时期中国双年展的发展建设,您有何建议?
何桂彦:可以从制度建设和学术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一个能够不断延续、持续发展的双年展,首先要有完善的展览制度,其中包括国际化的策展人制度、可持续性的资金运作渠道、专业的运营模式和艺术管理团队等。其次,双年展的学术建设要在当代艺术的背景下展开。双年展呈现的是代表当下前沿或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艺术,反映的是当前人们在思想、文化、审美上的变化,也就是说双年展是对当下的、新的、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活动、艺术思潮的呈现。第三,要真正将双年展融入到城市文化的建设中,在追求国际化的同时,更需要强调本土性。中国幅员辽阔,文化资料丰富且具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性,因此,完全可容纳多个双年展品牌。但是,一个好的双年展,不仅需要与城市的本土文化发生关系,而且需要有清晰的学术定位。
中国美术报:从策展人的角度,您如何时看待中国双年展的国际化、本土化和公共性?
何桂彦:关于中国语境中的本土化和全球化的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本土化和全球化之间有着鲜明的界线,而且,互为参照,两者之间有一个巨大的“中间地带”。但30多年后的今天,本土化和全球化之间泾渭分明的界限已经没有了,今天,中国的问题、中国的本土问题已经就是全球化的问题。上世纪90年代,大家习惯用本土的视角去思考本土的问题、用全球化的视角去思考全球化的问题。但是,今天,我们一定是用全球化的视角去观照本土化的问题。
中国美术报:您对于中国双年展的未来有着怎样的设想与期待?
何桂彦:双年展在中国经过了30多年的积累,我们已具备了国际化的视野和相应的硬件条件,关键还是取决于城市、当代艺术与公众的艺术生活之间能否形成一股合力。实际上,双年展成功与否涉及到三个维度的要素:第一,公众需要什么样的艺术?第二,一座城市的艺术形象和文化定位是什么?第三,双年展能否实现“在地性”?只有这三者互不脱节、相互推动,才能形成双年展往前发展的良性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觉得中国的双年展建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未来的发展空间也是很大的。■
(杨晓萌采访整理)
助力艺术创作 开拓国际视野
邬建安:双年展是艺术家交流切磋的平台
对艺术家来说,与国际接轨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参加知名的国际性双年展。从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到2019安仁双年展、2021成都双年展“时潮共燃”板块,再到目前正在展出的2022济南双年展“现实与虚拟”板块、第三届新疆双年展“共生与对话:中亚单元”、2022武汉双年展“城市形态”板块、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等,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院长邬建安的作品均有亮相。《中国美术报》特别对其进行专访,期待从艺术家的视角探寻他们对于双年展的认知和诉求,以及对双年展未来发展的期待。
中国美术报:结合您多年国际国内双年展的参展经历,您所理解的双年展是怎样的?
邬建安:对艺术家而言,双年展首先是一个艺术交流的平台,特别是国际双年展,每隔一段时间,它会让世界各地的艺术家聚在一起来一次“华山论剑”,把这段时间的工作成果拿出来与大家进行交流、比较、切磋,这样做可以帮助艺术家用另外一种视野定位自己。其次,对于城市来说,双年展作为艺术行业的一个风向标,可以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关注,并引发一系列话题性的讨论,这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很有价值。
中国美术报:參与一个双年展项目最理想的过程是怎样的?
邬建安:首先艺术家的作品要正好符合策展人的主题和策展理念,艺术家也正好有兴趣和时间进行新的艺术实验。接下来就可以跟随策展人先到当地进行实地考察,然后在一些方向性主题的引导之下与地方艺术家展开合作及学术交流。但现在双年展的周期短,留给艺术家的创作时间有限,很难呈现全新的创作。
中国美术报: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最大程度地与观众发生互动?
邬建安:首先得从观众熟悉的元素入手,让观众有参与作品的可能,这是基本条件。其次,要保证自己的作品让观众看起来既熟悉又陌生,只有感到出乎意料,才更有好奇心与你的作品互动。
中国美术报:有人认为同一位艺术家参加多个双年展是双年展同质化的外在表现之一,对此您怎么看?
邬建安:关于双年展同质化的现象,我认为现阶段这并不完全是件坏事。对许多城市而言,双年展还处于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公众对于当代艺术的观展和消费观念还未形成,正处于普及阶段。这一时期双年展出现趋于同质化、缺乏专业化的现象,这不是太大的问题,只有先有了,才能从有到精。
至于艺术家参与多个双年展项目会给大众带来审美疲劳,这仅局限于圈内专业人士,对于双年展所在城市的观众而言,这些作品还是新鲜的。另外,在不同策展人的展览叙事中,即使是同一件作品都有不同的含义和阐释,而这点对于艺术家的创作非常重要。
中国美术报:对于中国双年展的未来发展您有何期待?
邬建安:我觉得双年展是一件特别值得去做的事情。中国那么大,有那么多的人口,目前已有的文化消费空间非常有限,双年展可以分类化、分层级地满足大家不同类型的文化消费,为观众提供不同的文化体验,增强对美的感知力。
同时,双年展是彰显文化繁荣非常重要的指示标,对于城市发展而言,拥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双年展,在满足市民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当地人民的文化自信和对城市的归属感、自豪感。
(杨晓萌采访整理)
费俊:我期待能支持在地创作的双年展
我认为好的双年展主题是具有较强开放性、相关性和在地性的,开放性的主题通常来自开放性的、难以用确切答案回答的问题,所以才为艺术家回应主题提供了充足的阐释空间;相关性的强弱往往是评判展览主题的现实意义与批评态度的核心度量,也就是说一个展览主题与时代命题是否能建构有效的联结,是这个主题是否在当下有效的重要标准;在地性是双年展形成差异化特点的重要基石,在这个双年展遍地开花、展览内容同质化问题开始凸显的年代,在地性的主题有助于形成更为聚焦的讨论议题,让展览内容与展览所在地之间建立文化、经济、社会等层面的深度关联。
我期待的双年展是那种能支持在地创作的展览,在地创作是一个展览形成独特内容的必要条件,对于艺术家而言,展览所在的地域的特性往往是触发艺术创作的要素,在某些情境中,甚至是必要条件。当然如果这种在地性创作的作品还能真正融入到地域的环境、生活、活动之中,或者能够调动本地居民的参与性,成为具有长效性的社会福祉,双年展就不再只是一种以知识生产为核心的文化活动,通过与社会场域的深度交融,双年展的可持续性,对公众文化的影响力以及社会价值生产力都将有更显著的提升。
(作者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与科技方向教授)
黄一山:双年展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坐标系
广州双/三年展是当地具有地标意义的展览,不管是从展览规模还是学术性,对于艺术家来说都是很重要的。近日开幕的广州三年展是国内双/三年展的先行者,对本土艺术家的创作有着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三年展根据该年的主题,汇聚了国内外优秀的艺术家作品同台展出,为艺术家提供了很好的创作坐标系;
另一方面,作为在地性的艺术家,更有一种将本土的某些文化思维融入到创作中去的使命,来体现区域与全国,乃至全球的有机关系。
此次展览中,我选择了城市中最为常见的住宅建筑风格作为表达载体,结合视频,通过静态的绘画窗户,可以看到里面运动的人,我想借用这种方式让观者回应过去两三年这段特殊时期。期待未来双年展越办越好,保持其学术性与前沿性。
(作者系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讲师)
张永旭:我们需要更国际化的双年展
作为“60后”的新疆本土艺术家,我有幸参加了几次新疆双年展,作为一个国际化的展览项目,连续三届新疆双年展的举办,已为新疆播下了无数热爱艺术的种子,开始让固化的艺术现状发生不少的松动,这对新疆地区的美术发展和对外交流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些作品能陶冶影响本土的创造力、审美力,也能促使艺术家对挖掘自身语言,提升自信和有意识地调整自己与世界对话的新思路。双年展聚焦了一批活跃于当下美术前沿的艺术家,展示了众多高质多元的国际化艺术作品,这些新艺术元素的注入,对本土和全国相对传统的艺术家的创作理念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其次,展览中的许多作品关注的是全球热议的话题,这些人类相通的情感,使得观众可以毫无障碍地参与其中,与大家一起关注当前世界生发的一系列现象,我相信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双年展的参展艺术家除了中东、东欧,应该包容更多艺术家参与交流。除了在乌鲁木齐看到高质量的作品展外,还希望能有更多小而精的展览,分布在新疆的其他有特色小城市里同期开幕。国际艺术双年展可以作为城市文化发展战略,成为链接世界的桥梁。
(作者系职业艺术家)
深挖文化资源 讲好城市故事
陶勤: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北京双年展
作为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创办者之一,我亲眼见证了创办21年的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北京双年展”)逐步成长为当今世界展示绘画与雕塑的最大平台之一,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新世纪之初,随着中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国际社会希望了解中国当代人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的愿望愈加强烈。如何以主流的美术形式正面传播中国的国际形象?这是中国美术界面临的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我们有必要把中国的主流美术置于一个国际化的界面,完成匹配大国外交的主流国家艺术形象传播,双年展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基于此,我向美协提出创办北京双年展的建议。
鉴于中国艺术的特长是以绘画和雕塑为主的架上艺术,我们将北京双年展的学术定位聚焦于世界范围内绘画与雕塑艺术当代价值与意义的深入挖掘研究。此外,创立北京双年展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意义,就是要促进亚非拉艺术的协调发展,其实在第三世界国家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他们没有机会参加国际性的大展,北京双年展最大的功能就是建立了中国美术跟世界广泛平等对话的平台,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中国是联合国《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的发起国之一,维护文化多样性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北京双年展坚定不移贯彻的原则之一。同时,直面即时发生的重大事件,及时体现当代艺术的担当和人文关怀,是北京双年展的策展原则之一。
作为制度性的展览,双年展只有坚持才是胜利,中国艺术要扩大在世界的影响力,就要坚持将北京双年展办下去,因为这是我们在国际艺坛行使选择权和话语权的有力抓手。未来,中国美术的最大国际交流平台——北京双年展,将逐渐把同中国建交的国家都纳入参展国的范畴,这是一个长远的奋斗目标,需要我们不断坚持、不懈努力。
(作者系中國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北京双年展策委会召集人)
王树声:新疆双年展品牌如何持续发展
2014年,考虑到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各民族文化相对比较传统,为了促进新疆本土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推动视觉艺术的创新发展,政府决定举办新疆双年展,一方面发挥新疆的地域优势,另一方面通过这种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把新疆的文化展示出去。自2014年至今,展览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同时也印证了新疆双年展与新疆本土文化的融合,并对新疆本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本土性、在地性和国际性是打造优秀双年展品牌不可或缺的条件,这三届双年展在展陈设计和作品安排上,我们始终将国际符号、中国色彩和本土文化结合起来,既有国内外前沿的当代作品,又有中国经典绘画作品,还有新疆题材的作品,既契合国家战略,也符合新疆实际,并能满足新疆各民族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需求。
结合三届新疆双年展举办情况,我认为双年展长期稳定地持续发展需要满足以下条件:第一,要有稳定的机制做保障。这种机制包括组织领导、人员队伍、经费保障、场馆支持等。第二,要有清晰的思路为基础。双年展作为当下国际流行的视觉艺术展览,已经成为促进一个地域、一个城市文化乃至社会发展的文化形式。需要思考如何利用好这种形式,打造本地展览品牌需要明晰的思路和支撑长期发展的规划。第三,要有开放的态度为引导。双年展作品代表着两年内当代艺术创新创造的成果,它打破了学科框架、艺术边界,多样化的作品,展示的是开放、包容、多元、融合、创新的特质,作为组织机构更要有开放的胸襟,持续推动双年展长期发挥作用。第四,社会的持续关注和观众的认可与参与是双年展持续发展的条件。
此外,双年展装点了美术馆,美术馆接纳了双年展,双年展是水,美术馆是渠,二者相拥,才能奔涌向前。
(作者系新疆美术馆原馆长、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展览总监)
肖飞舸:美术馆是双年展落地的保障
双年展与美术馆建设发展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这一点在“2021成都双年展”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作为成都市美术馆新的开馆展,来自35个国家的272位艺术家的506件作品,其学术水准和展览规模,不仅为新馆此后的发展奠定了较高的起点,也为新馆的推出树立了良好的品牌知名度,而110万人次的观众,更是为美术馆建立了广大的受众基础。与此同时,坐拥7.3万平米建筑面积的现代化美术馆,作为成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美术館,也为举办高品质的大型艺术展提供了场地、设备和环境的保障。
艺术的发展需要肥沃的土壤。一个双年展能长期稳定地发展,首先需要一个对艺术包容和鼓励的城市环境。其次需要稳定的组织机构,双年展的展览策划需要深入而系统的学术研究,同时展览筹备周期长、展期管理较为复杂,因此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专业素养高的策展团队和一个具有经验的、稳定的组织机构,才能让双年展形成一个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品牌。再者,稳定的资金保障和良好的资金管理也是保证双年展长期稳定运营的基础。当然,观众对高品质文化艺术供给的需求也是一个必要条件,因此关注观众的需求、提高观众的兴趣和满意度变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新一届的成都双年展正在筹备中,以双年展为契机,美术馆在推动本土艺术发展中,能发挥更多的纽带和平台作用,而美术馆作为双年展的落地组织机构,一支在学术研究、展览策划、场地管理、公共服务方面持续成长的队伍,为双年展的持续举办和品牌影响,都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作者系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
@鹏鹏:新疆双年展的作品来自世界多个国家,体现出不同文化与文明之间美美与共、和谐共生的图景。
@Aug比利:别瞎跑了,武汉整个提升审美的展览不香吗?上新的武汉双年展,合美术馆有“开放姿态”专题,这个美术馆的艺术审美一直在线,每次的展览都还挺有个性和艺术感,这次有很多国内外的艺术家一起呈现作品,也算是一场国际化级别的艺术展,3D打印的雕塑作品《新新大象》,天平做的巨大金丝笼中雀,还有层层覆盖的巨型油画,展厅里有着丰富的艺术创作形式。
@蕉小可爱:成都双年展展现的都是优秀艺术家的优秀作品,我是学建筑的,绘图与艺术是相通的,通过观展,在构思和美学上能让我得到提升,也陶冶了我的情操。
@手铲:在济南双年展我看到美的各种姿态,美术馆内每个厅都有不同的展品,可以选择感兴趣的打卡。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与你同频的艺术家,也能找到或梦幻、或绮丽、或肃穆的作品,艺术亦是生活,更是浪漫。
@松本大洋:非常喜欢广州三年展里面的作品和文字注解,整个展馆的布局和光线对观众特别友好,作为不是很懂艺术的人,也会被纯粹的作品之美打动和震撼,是非常值得去看的一场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