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中华智慧故事教学探索

2023-07-06 03:37卢西芳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3年4期
关键词: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维

卢西芳

【关键词】思维;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华智慧故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是对思维能力培养的积极建构。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解决生活问题的故事,尤其是中华智慧故事,结合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习思考的方法,尝试运用列提纲、画思维导图等方式,表达故事中的道理”“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学习其中的思维方法”。中华智慧故事,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浓缩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具有故事性、思辨性、文化性三大特点。在教学中,笔者基于统编教材,结合课标理念,积极探索此类文本的教学策略。

一、明晰统编教材中华智慧故事的选编情况

从人文主题看,教材缺少相关主题单元的编排。统编教材中故事类课文多达126篇,但中华智慧故事仅11篇,占比不到10%,且以单篇分散的形式出现在四、五年级,没有独立的中华智慧故事主题单元。

从语文要素看,思辨性学习目标不够明确。中华智慧故事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多注重语言能力的训练,而对思维方法的学习,如思辨能力、思考习惯、理性精神的培养等,则暗含在对文本的品读理解中,思辨性学习目标不够明确。

二、优化整合,推动中华智慧故事类文本的系统实施

1.立足新课程标准,构建学习任务群

基于中华智慧故事在教材中的编排情况,教师教学时可以结合年段目标分三种形式对内容进行整合。一是调整,进行跨单元重组,组成中华智慧故事主题单元,开展“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如将五年级上册的《将相和》与五年级下册的《田忌赛马》《杨氏之子》进行整合,引导学生重点体会人物的思维过程。二是增补。以教材中的文章为主,进行“1+X”群文阅读。如围绕三年级的《司马光》一课,可以拓展阅读《文彦博灌水取球》《何氏之庐》等,引导学生学习古代同龄人解决问题的方法。三是勾连。进行单篇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教材内容的勾连,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如可以把曹冲、司马光、杨氏子、王戎等人的故事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学习;既可以将课文内容进行勾连,也可以将阅读链接、课外阅读的内容引进课堂,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其思维。

2.基于思维能力的培养,挖掘思辨性学习目标

根据中華智慧故事文本的特点,可以从三个方面深挖思辨性学习目标。一是以理性表达为立足点,梳理故事情节。中华智慧故事一般有曲折生动的情节,课后习题中根据情节复述、讲述故事的口语表达训练比较多,教师可以在这样的训练中渗透“说话有条理”的理性表达训练。如要求学生按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等顺序厘清故事情节。二是以矛盾冲突为切入点,培养思维能力。中华智慧故事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个性鲜明,他们在矛盾冲突中的表现值得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还原他们的心理过程,将其思维过程可视化,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三是以比较分析为突破口,感悟人物智慧。中华智慧故事大多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出古人智慧之处,学习其思维方法。

在教学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一课时,经过对思辨性学习目标的挖掘,笔者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学词,读好句子的停顿。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读懂故事内容,按顺序讲清故事的经过。

(2)围绕“甚聪惠”,品味人物对话的内容,感受人物形象。

(3)借助思维工具,体会语言表达的智慧和精妙;总结用类比思维解决问题的一般思维路径。

(4)推荐阅读《世说新语·言语》,让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言语智慧的欲望。

三、依据文体特点,实施思辨性学习教学策略

笔者紧扣中华智慧故事故事性、思辨性、文化性三大特点,采用“入境、入理、入心”的“三入”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自主学习,搭建支架,让其思维走向深入,让中华民族的智慧融入学生的血脉。

1.角色代入故事情境,激活思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是关键。中华智慧故事大多离学生生活较远,我们可以联系写作背景、时代背景、生活情境等,引导学生进入角色,进入故事情境,完成学习任务。如在学习《杨氏之子》一课时,笔者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创设了“《杨氏之子》如何被编写到《世说新语》里”这样一个大情境,以四个情境任务串起整堂课的教学。

任务一:读给百姓听

谈话导入:南朝时期,有个文学家叫刘义庆。他自幼爱好文学,发现许多文人学士说的话、做的事非常有趣。于是他就想编一本书,记录那些有趣的、充满智慧的言行。有时,他会把搜集到的故事贴到墙上,给家人和朋友看。有一天,刘义庆家门口的墙上,贴出了这样一个故事(出示课文)。大家都围过来看,可是在当时,好多百姓不认识字。假如你就在现场,当地百姓请你来读一读,你会读吗?

要求:(1)读好长句子,厘清人物关系。(2)读给百姓听。

任务二:讲给孩子听

围观的人群中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听不懂讲了什么,你能给他们讲一讲吗?

要求:(1)疏通文义,厘清故事情节。(2)有条理地讲给孩子听。

任务三:和文人一起议

入选《世说新语》可是有要求的,语言既要幽默风趣,又要体现智慧。《杨氏之子》到底能不能入选《世说新语》?我们和文人一起来议一议。

要求:(1)聚焦对话,品味语言。(2)感悟智慧,发展思维。

任务四:《世说新语》故事推荐会

我国古代还有许多这样的智慧故事。自由阅读“共学单”上的两个故事,结合课前搜集的故事,小组内讨论,并向刘义庆推荐一个故事。

要求:(1)小组合作学习,读懂故事。(2)推荐一个故事,并说明理由。

一个虚拟的故事情境,一个合适的角色,几个连续的、有挑战性的任务,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在阅读中可以有梯度地训练其思维。

2.搭建学习支架,加强思维深度

借助思辨性学习工具,搭建支架,可以清晰、直观地呈现人物的思维过程,使思维可视化,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揭秘智慧的内涵,将思维引向深入。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要关注学生在问题研究过程中的交流、研讨、分享、演讲等现场表现,以及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文字、表格、统计图、思维导图等学习成果,要特别关注学生思考的过程和思维的方法”。

(1)以问题为支架,从肤浅走向深入

课堂上教师要善于发现可以思辨的点,精心搭建问题支架,引导学生产生思维碰撞。

學习《杨氏之子》可以搭建以下三种问题支架。一是聚焦全文的核心问题“为什么说杨氏子‘甚聪惠”,引导学生从“答得快,答得妙,答得有礼”三个方面思考,引导学生有中心、有理有据地表达观点。二是聚焦杨氏子和孔君平的对话,抓住文本内容与学生生活认知的矛盾处,设计问题链:①杨氏子端来的水果中,除了杨梅,可能还有苹果、桃子……孔君平为何单单要指着杨梅说呢?②孔君平明明问的是杨梅,杨氏子为何用孔雀来回答呢?③杨氏子明明可以直接说“杨梅不是我家果”,也可以说“孔雀不是夫子家禽”,他为何偏偏要说“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呢?三个问题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推理、比较、分析,有条理、负责任地表达。三是反思问题。学习之后,教师可提问“你遇到过这样的调侃吗?你是如何回答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审视、反思自己的行为,尝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中华智慧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采取“由果溯因的逆向推理、由事及理的循证探究、由正及反的辩证分析、由个及类的归纳”等方法,构建“读一思一辨”三位一体的阅读模式。以问题为支架,不断质疑,不断发现,不断比较,不断求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以文字为支架,从模糊走向清晰

在小学阶段,借助一些关键的词语作为文字支架,可以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引导学生从模糊走向清晰。如在揣摩杨氏子的言外之意,理解“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句话时,引导学生给“( )孔雀不是夫子家禽,( )杨梅不是杨家果”和“( )杨梅是杨家果,( )孔雀是夫子家禽”两句话填入关联词“既然……那么……”和“如果……那么……”。关联词本身就表明不同的逻辑关系,一填上关联词,问题可能就会迎刃而解。

(3)思维导图,从直觉走向理性

借助不同形态的思维导图,可以将文本结构、思考路径等清晰地呈现出来。思维导图可以是教师设计的示范图表,也可以是学生自主建构的思维图表。这些图表,可助力学生梳理文本、提炼观点、发现事实与材料的关系,促使学生从对语言文字的肤浅理解走向对思维过程及思维方法的深入挖掘。教学《杨氏之子》一课的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三种思维导图。

情节脉络图。在补白杨氏子的思维过程时,教师可让学生画“情节梯”,使思维过程形象化、可视化。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养成思维敏捷、反应迅速的习惯。

桥形图。桥形图呈现的是类比的思维方式,借助桥形图,学生可以梳理出思维过程,发现杨氏子和孑L君平对话巧借谐音的秘密,从而根据姓氏进行联想。借助这样的桥形图,可以训练学生的类比思维。

表格。包括各类表格,可以将观点、事例、现象以及问题、推测、发现等分类填写,以梳理出其中的关系与变化。在拓展阅读时,教师可以补充或勾连学生已知的中华智慧故事,运用表格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人物思维方法、思维品质、思维特质的异同。

(4)以材料为支架,由精学走向博学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自主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打开思路,以支持自己的观点。教学时,教师可让学生搜集中华智慧故事资料,课上进行比较,然后再推荐阅读;课后可以让学生继续搜集言语智慧故事,阅读相关书籍,并分享交流等。充分利用这些材料,为思维发展的广度、深度助力。

另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建议支架、体验支架、评价支架等,多角度地引导学生在阅读、比较、探究等活动中,品味语言,发展思维。

3.着眼于文化传承,提升思维高度

立足以文化人的高度,多向融合,讲好中华智慧故事,发挥中华智慧故事的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生的血脉,培养文化自信。

(1)在阅读中渗透

读中渗透,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可以通过抓关键词引导学生品读体会,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贯穿学生的言语实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聚焦人物的语言,以“杨氏子说的话有着怎样的言外之意?”这一问题驱动,抓住“未闻、夫子”等关键词,同时借助关联词,感受“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的巧妙之处,引导学生多角度体会语言,品读出杨氏子的聪惠、委婉、有礼,最终与“智慧的闪现”对接。其次,还可以在课外的拓展阅读中,引导学生不断体会,加深理解。

(2)在活动中分享

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文本阅读与自主探究活动结合起来,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在不同学段创设表演、讨论、探究、演讲、写作等适宜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考、表达和交流的空间,引导学生发现思考与探究问题的路径和方法。在有趣的活动体验中,培养其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如教学《杨氏之子》时,引导学生依托课本剧项目,紧扣文本,想象故事场景,有根据地改编人物对话,最后演出生动有趣的故事。在转换和勾连中,帮助学生把故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这样既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

(3)在运用中提升

中华智慧故事中蕴含的思维方法、思考习惯、理性精神等,都是中华经典的思维智慧。如司马光的逆向思维、王戎的假设思维、杨氏子的类比思维等思维方法,诸葛亮与蔺相如的善于观察、分析、比较的思考习惯等,都是后人学习的榜样。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思维方法、养成的思维习惯辩证地思考生活中的现象,用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杨氏之子》一课拓展阅读了《坐中颜回》,杨氏子、众人和谢仁祖都运用了类比思维进行联想。教师可引导学生借助杨氏子的思维方法,通过“想一想:众人把谢仁祖说成颜回,言外之意是什么?”“猜一猜:谢仁祖会怎么回答?”等问题来探究谢仁祖的言语智慧,激发学生阅读《世说新语》的兴趣,到书籍中汲取古人的智慧,并在运用中不断传承中华民族的智慧。

猜你喜欢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读解
SOLO分类评价法在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教学中应用的策略建议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教学实施对策等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的理解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