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的历史分量

2023-07-06 16:11唐玲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民族国家近代中国概念

唐玲

【摘 要】概念的因革、迭变是历史变革与价值转换的见证。不厘清概念谱系,教与学容易落入历史知识碎片化、历史认识扁平化、历史价值浅薄化的窘境。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让课堂回归历史现场,考察概念的时代性流变,展开概念的关联性教学,澄清概念的是非性价值,帮助学生整合结构化知识,形成全景式的历史认知,渗透正确的价值取向。力图推动历史教与学从知识融通到思维融通再到价值融通的层级提升,进而达到涵育素养、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概念;民族国家;近代中国;教学策略

“概念”是具有实体性意义的聚集,它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为了特定的目的而使用,并成为反映这个社会精神观念的基本概念[1]。可见,概念是时代思想与情感的凝结,概念的因革、迭变是历史变革与价值转换的见证。与过往不同版本的历史教材相比,统编历史教材在编写上善于借用核心概念带动学生对学习专题加以认识与探究。比如统编历史教材选择性必修1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中突显的“民族国家”这一概念就十分引人注目。民族国家是国家形态演进中的一种国家类型,它诞生于近代西欧,为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工业经济、社会构建创造了必要条件,且现代化示范效应十分突出。近代以来整个世界(包括中国)都被西方裹挟入全球化的浪潮中朝着民族国家的方向发展[2]。但在实际教学中,师生对民族国家这一概念的理解通常仅停留在近代西欧,不會进一步勾连各国往后的历史进行教学,也没有留意到前后册教材间隐藏的历史线索,进而建构长时段、宽领域、整体性的历史认知。自然而然地,历史学科的教与学便容易落入“散、平、浅”的局面。

所谓的“散”,就是不能挖掘一个概念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无法以概念为核心建构“点线面”有机融合的必备知识体系,导致历史知识的碎片化。所谓的“平”,就是不能阐释相关概念之间的关联,无法在连续的、整体性的历史叙事中呈现丰富的、立体化的历史面貌,导致历史认识的扁平化。所谓的“浅”,就是不能为概念的建构做到从历史到现实的衔接,无法将概念内隐的家国情怀从历史传递至当下,导致历史育人价值的浅薄化。为了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教师可以在教学后的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尝试寻找富有“整合力”的历史概念,以此展开概念教学,依托概念与概念集群的流变、关联,将看似松散的碎片化知识进行结构化整合,形成形散神聚的全景式历史认知。再将内隐的家国情怀从历史传递至当下,促成学生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的层级提升,切实实现教、学、评之间的有机连通。下文就以“民族国家”这一概念为例,探讨如何以概念为引领进行整体教学。

一、考察概念内涵,整合知识碎片

对概念的历史研究,除了概念本身,还要结合同时代其他与此相关的概念加以研究,所有这些构成了概念群,形成了概念的结构或谱系。因此在历史的演进中,概念的含义一般都是在多种概念的集合中才能得到很好的理解。[3]同理,对民族国家概念的考察也离不开其所属的概念群。

民族国家指建立在整个民族对国家认同基础上的主权国家。一般来说,现代民族国家至少要包含以下要素:1.确定的领土;2.确定的人口;3.政府必须在其领土范围内对民众行使有效权力,即主权[4]5。其中,民族主义是民族国家认同的精神内核,主权是民族国家最显著的标志。教师可依托概念作为学理支撑,以此设计民族国家专题课的课前预习方案,通过任务驱动学生展开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在对民族国家概念及其概念群的学习、理解,以及知识体系建构的过程中促成育人目标从知识到能力再到素养的层级提升。以概念的内涵为核心,本课的预习方案可以设计为表1。

经过以上预习过程,学生通过对概念的时代性流变与概念群的关联性考察,将散落于教材各处却彼此关联的史实重新搭配组合,由此呈现出新的、整体性的历史认识,得到图1的民族国家知识图谱。

如图1所示,以民族国家这一概念为核心设计专题课时,要发现不同教材、单元、课程内容中内隐的逻辑线索,在核心要义的统摄下凸显关键要目,使课程设计呈现概念聚合、纲举目张、形散神聚之效,促成师生对教材的深度学习与理解。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也能发现学生在专题课学习后能较好地从西方史的视角勾勒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16—19世纪,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英法等国相继掀起资产阶级革命,推动西欧国家从专制王权国家走向民族国家。伴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与启蒙思想的传播,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展,以主权为主要特征的民族国家在西方普遍建立起来。崛起的各个西方国家随即对其他民族地区展开残酷的殖民与侵略。但在“民族自决”思想的鼓舞下,亚非拉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高涨,并于二战后建立起一大批新兴民族国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过于标榜民族、国家利益至上,民族国家也容易成为暴力制造机器。因此在对世界大战与西方殖民史进行反思后,人们对国家发展理论进行了全新的探索与阐释。

当前历史学科的教学难点是,学生普遍不能将统编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中近代中国国家形态的转向与民族国家的概念关联起来进行思考。其实,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大部分时期,是变“天下”为“国家”的过程[6]。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令中国传统的朝贡关系向近代外交关系转变,在被动中逐渐接受了民族国家的观念。学生如果秉持民族国家的概念分析中国近代史就会发现,当时的中国主权意识虽然在不断滋长,但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洋务运动,国人的抗争还是在围绕传统王朝的建立与稳固打转。甲午中日战争的战败让中国天朝上国的幻想彻底破灭,强烈的民族危机让国人陡然惊醒,自强也就成为朝野上下的普遍追求。透过日本日益强大的背景镜像,当时的新式知识精英意识到,传统王朝制度已经难以应对时代挑战,中国必须深入制度变革,建构类似于西方的民族国家,才有可能挽大厦之将倾。知识精英的广泛宣传与动员推动国人加快走出王朝国家认同的窠臼,促成民族主义的勃兴与近代民族国家观念的广泛传播。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民族主义的里程碑[4]222。辛亥革命在制度层面确定我国民族国家基本的政治框架;抗日战争推动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朝纵深方向发展;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则让中华民族以全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标志着中国民族国家认同与建构的最终完成。如此梳理近代史,学生知识的模糊点与认知盲区为教师下一步教学提供方向,教师可有的放矢地展开概念教学,推动学生思维进阶。

二、教学概念形质,涵养历史思维

想要深入浅出地展开概念教学,必须在历史的情境下对概念进行解读,引导学生通过现象感悟本质,在历史中理解概念的本质。真正的历史学习的发生,一定要把历史事实凝结为历史概念,再用历史概念加深对史实的理解与认识[7]。依托图1,教师可以以“中国的转向”为主旨对统编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五单元“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进行整合与重构,在教学后的第一轮复习过程中开展概念教学。例如,依照图1“王朝危机的出现—民族意识的兴起—民族国家的建构”的逻辑重组教学内容,就能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法从具体、真实的历史情境中动态、渐进地归纳出历史概念的本质。

第一步,提供正例和反例(材料1、材料2),透过甲午中日战争前后民众对国事从“不关己事”到“悲愤与共”态度的变化,认识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对国人民族国家意识的塑造,感受晚清中国缓慢的现代化转型趋势。

材料1:鸦片战争期间,一些民众向英军出售粮食、畜禽、淡水,以图获利,另一些民众为英军充当苦力,从事运输,以求工值。这些被清方文献斥为“汉奸”的民众,在交战地区几乎无处不有。中国的老百姓在历史的变迁中对诸如改朝换代之类的重大变动都习以为常。谁当皇上就给谁纳粮。清朝的皇帝也未必比浮海东来的“红毛”统治者,更为可亲可爱。

——《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8]

材料2: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丘逢甲《春愁》(1896年)[9]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仓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0]

如上所示,两则真实而具有冲突性的材料清晰直观地呈现了时人对民族危机迥异的态度。材料1的历史现象展现了持有旧“天下”观念民众的真实想法,且与学生耳熟能详的三元里抗英史事背道而驰。双重的认知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材料2两首诗都是针对《马关条约》的签订而抒发的感慨,表现出对国家主权分裂的痛苦之情。这就很好地展现了时人的主权、民族、国家等意识已经逐渐觉醒。

第二步,依循“感知现象—理解本质—抽象概念”的思维进阶路径,鼓励学生依托材料3或是结合材料4、5归纳和概括出近代知识精英尝试构建的“国家”的形态特征及内涵。

材料3:国家有定义焉。国家云者,即人民集合之区域,以达共同之志愿,居一定之疆土,组织一定之政治,而有独立无限之主权者也。是故国家之土地,吾民集合之區域也;国家之庶务,吾民共同之志愿也;国家一定之疆土,吾民与他国人民之界限也;国家一定之政治,吾民之机捩也;国家独立无限之主权,集合吾民之权力而成者也。由此观之,国家之土地、疆域、庶务、政治、主权,何一非本于吾民,故曰国家者,民众之国家也,非一人之私产也。

——《复张之洞书》[11]

材料4:由于广大民众对国家还只是极为朦胧与模糊的认识,他们只有通过王室成员这些具体的形象才能确立起对国家的认同。因而,国王及其王朝便被看作是国家的象征和标志。

……

在这里,君主与国家具有等同的一致性,广大民众也正是通过对君主的热爱与忠诚这样的中介来热爱与效忠自己的国家,忠君与爱国就这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12]

材料5:中国最大的优势,不仅表现在技术、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把这些优势变成一个整体的综合能力,这个综合能力就是现代民族国家。[4]239

在这个意义上说,当时的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是“民族”危机,这个危机的含义是:要和西方列强对抗,要把中国各种族、各社会阶层和社会集团转变成一个思想的和利益的“共同体”。[4]244

——《民族主义》

以上三则材料均为对国家这一概念的阐释,为学生认知概念的困扰提供了破解的思路与依据。材料3中对国家所下的定义更强调的是民众的重要性。而材料4与材料5则展示了“王朝”(君主之国)与“民族国家”(国民之国)的不同,呈现出概念在历史中演进变化的复杂面相。学生在史料辨析的层层推演与互证训练中对概念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既强化了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促进了学生对本课教学立意的理解。比如有学生在阅读后得出了这样的感想:民族国家是一个强调国家主权的新型政治共同体,民众利益与国家利益休戚与共,因而在清末面对民族危机的状态下,民族国家相较传统王朝更具有社会动员力,体制的变革趋势势不可挡。这一感想已远远超出过往教学方式下学生的一般理解,可见以概念为角度进行专题教学能很好地提升学生对历史的领悟能力。

第三步,结合相关史实开展概念知识的迁移运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上述材料和教材中的表述去探析戊戌维新运动、义和团运动的抗争与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的抗争有何不同。在对不同史事的差异性辨析中,学生借助自主形成的概念认知透过史事探讨历史演进背后的关键问题。也就是近代以来,时人奋斗的目标究竟是为谁的国?是清朝的国还是国民的国?探讨后学生就会发现,当清朝王朝不足以应对内外的严峻挑战时,晚清中国开始缓慢告别王朝,逐步向民族国家发展演进,这是历史发展的正常轨迹。因而维新运动也好,太平天国运动也罢,无论运动的发起群体是什么身份,有什么样的治国理念,只要不变更国家体制,都不能挽救过去的中国。

概念的获得是一个先具体后抽象、先史实后概念的过程。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归纳路径契合学生的思维方式。上述三个步骤可以帮助学生借助概念、依托史实、通过归纳构建出涵养历史思维的完整路径,从而明晰近代中国国家形态演变的形与质。

三、厘清概念流变,渗透核心价值

高考对概念史的青睐由来已久。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转向符合概念史“小切口、大历史”的试题命制风格,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围绕概念进行命题,并于课后展开测评。有效检测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还能将炙热的爱国情感浸润其中,让学生厚植家国情怀。

“中国”一名,于三千年间沿用不辍,“中国”词义的演绎也见证了中国人国家观念以及世界观念形成的历史[13]。为检测学生本课的学习情况,教师引导学生依托下面两则材料就“中国”概念的流变进行作答。

材料6:“中”“国”两字最早都是象形文字,处于中心的、最重要的国,比如商王以及后来的周王居住的地方才有资格称为“中国”。战国后期仅剩下七雄与若干小国,所以诸侯都开始以“中国”自居。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秦朝,称皇帝,自然便称“中国”了。此后认为自己继承了华夏文明的历代王朝都自称为“中国”,“中国”的概念从一个点扩大到整个国家。再往后基本都用“中国”的说法,“中国”也就成为现代国家正式名称。[16]

——《尊重地名就是尊重我们的文化历史》[14]

材料7:辛亥革命后,国民党当局仓促立国,但是共和国体制并未落实。列强欺凌中国,仍旧咄咄逼人。从“九一八”到“七七”,日本步步进逼,企图将中国一块一块吞下。但是,日本压迫愈紧,中国救亡图存之心愈切。经历抗日战争,中国人炼铸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各民族形成一个世界最庞大的共同体!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中共以农村为基地,动员民众,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毛泽东于1949年9月在政治协商会议开幕时,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经过百年炼铸的诉求,其威力莫可与京!

——《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15]

问题1:根据材料6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今含义的变化及原因。

问题2:根据材料7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塑造的过程与历史意义。

“何以中国”是近年来的一大热门话题。历史教育不该回避热点,甚至应立足主场深入发掘“中国何以成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历史缘由[16]。从概念的流变起步,问题1要求学生能对“中国”的概念展开现象性(从地理、文明传承到国家意涵)、内涵性(从王权到民权)、本质性(现代化转型)、联系性(西方冲击下的探索与选择)的历史解释,符合“历史解释”素养分层测评标准,也考查了学生是否能有效凝练课堂所学并进行表达。问题2对“中国”演变为“新中国”进行了脉络梳理,补充了课堂未能提及的晚清之后国人的奋斗历程,完善了图1知识图谱的结构体系。更重要的是,借助概念,学生可以在更长的时间段中更好地观察中国历史,洞悉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建构历史,明悉近代中国的百年抗争皆是国人对民族危机的不屈回应与对民族复兴的深切渴望,探悉中国共产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家建设方案是对主权在民的回归,更是对民族国家的超越[17]。在历史概念与历史事实的互动思考中,师生加强了对“中国”的深层理解与价值认同,有效唤醒了个体对家乡、对民族、对国家的深情厚爱,明晰新时代下青年的责任与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概念是历史的载体,通过聚焦核心的历史概念与概念群,可以如“滚雪球”一般把古今中外的史实史事有逻辑地串联起来,还原出别样的历史景貌,让历史知识从碎片走向整体,让历史认识从扁平走向立体,让历史价值从混沌走向明晰,推动历史学习从知识融通到思维融通再到价值融通的层级提升,切实发挥历史教育培根铸魂、启智增慧之效。

参考文献:

[1]李宏图.观念史研究的回归[J].社会科学文摘,2018(2):21-24.

[2]仲伟民.全球史视野:对晚清时局的一种新解读[J].探索与争鸣,2020(2):140-147,160.

[3]李宏图.概念史与历史的选择[J].史学理论研究,2012(1):4-21.

[4]徐迅.民族主义[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55.

[5]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26-27.

[6]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M].郑大华,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83-88.

[7]徐赐成.论历史学科的概念教学[J].历史教学问题,2014(5):113-115.

[8]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312.

[9]吴朝军,刘肖娜.温文载道[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21.

[10]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M].北京:中華书局,1981:276.

[11]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康有为与保皇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59.

[12]李宏图.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启蒙运动到拿破仑时代[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40.

[13]冯天瑜,聂长顺.三十个关键词的文化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70.

[14]葛剑雄.尊重地名就是尊重我们的文化历史[N/OL].中国青年报,2015-11-17[2023-04-12].http://zqb.cyol.com/html/2015-11/17/nw.D110000zgqnb_20151117_7-02.htm.

[15]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7:477-479.

[16]周平.中国何以成为一个民族国家[J].学术界,2022(8):18-29.

[17]励轩.超越民族国家: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国家建设[J].思想战线,2022(4):48-62.

(责任编辑:朱晓灿)

猜你喜欢
民族国家近代中国概念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近代中国孔子形象的变异及其原因分析
西方民族概念引入近代中国源流考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19世纪俄罗斯边疆民族政策镜鉴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
宋代是否已是“民族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