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教学课例分析与反思

2023-07-06 11:29:56吴梓毓
辽宁教育·教研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课标

吴梓毓

摘要: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传授学生英语知识之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提升学生语言技能。本文以《小王子》课外阅读课为例,通过教学课例的分析与反思,探究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品质,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案例分析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其中,对七年级阶段语言技能的内容要求,新课标提出,加强培养学生的理解性技能,要求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累计达到 4万词以上。因此,教师应重视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研究。

一、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部分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面对英语阅读会出现畏难情绪。通过观察和询问,笔者发现以下几个制约七年级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因素:学生阅读量的急升、阅读词汇量少、阅读能力不强以及阅读兴趣不高等。

根据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小学毕业时应掌握的词汇量在500个左右,课外阅读量为4000~5000词,而学生在七年级的课外阅读量要累计达到4万词以上。通过数字,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到,要求学生达到的课外阅读量是急剧增长的,同时也暴露出学生词汇量不足的短板。而且,初中英语的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较之小学都复杂很多,学生对单词的理解记忆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在阅读时遇到的短语和句型也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去理解。因此,许多七年级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会有较大的困难。

初中英语阅读的语篇形式多样,不再局限于小学英语故事类语篇的阅读,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更高。学生除了能够通过阅读了解故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基本六要素之外,还需要了解语篇的主要写作目的、结构特征、基本语言特点和信息组织方式,并能够实际应用。事实上,部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不足以应对多变的语篇形式和多种要求。

初中的学业压力较大,面临着升学考验,不少学生将精力放到学科基础内容的学习,而且其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英语阅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多种因素共同导致学生对课外阅读重视不够、兴趣不高的问题。

二、初中英语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必要性

首先,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在进行英语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积累单词量,习得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方面知识。同时,通过阅读多种形式的语篇,学生可以理解并区分记叙文语篇、说明文语篇和应用文语篇的异同,提高文本理解能力。

其次,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英语兴趣。以基于单元主题的课外阅读材料作为教材内容的扩充,可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更多课外文化知识,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英语学习兴趣。

最后,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学生结合主题对文章进行分析、理解、比较、推断、评价和创造等,在这个过程中,其批判思维、分析能力、创造能力等品质都会得到提升。

三、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的實例分析

外研版英语教材七年级下册Module 8的单元主题为Fairy Tale,以此为主题,笔者选取了The Little Prince 这本书作为学生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的共读材料。The Little Prince是一部世界著名的儿童小说,通过飞行员的叙述讲述了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故事。本书句子结构相对简单,学生能够基本理解故事含义,是非常好的阅读材料。同时,学生在教师的辅助引导下,能够从此书中学到人生道理。本文以The Little Prince 的第一章阅读教学为例,进行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实践探讨。

(一)教学内容

本课选自课外阅读材料The Little Prince 的第一章,课型为阅读课。本章主题属于“人与自我”范畴,隶属于“生活与学习”主题群中“自我认识,自我管理,自我提升”的子主题内容。

(二)语篇研读

What:本课语篇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口吻,讲述自己小时候热爱绘画,但绘画内容不被成年人理解的经历,同时表达了他对成年人的看法。作者在6岁时看到一张图画,上面是一只大蟒蛇张开血盆大口缠着一头大象准备吃掉它。于是,作者拿起彩笔画了人生第一幅画——一张特别像帽子的图画。作者把作品给身边的成年人看,成年人没法理解作者画的是一头大象被蟒蛇吞食了,于是作者又画了一幅画,并作解释说明,但成年人依然不理解。从此,作者再也没有画画,学习了成年人眼中的重要知识。在本章中,作者表达了自己以及作者所代表的儿童和青少年不被成年人理解的无奈之情。

Why:作者通过对小时候经历的描写,大胆地批评了成年人所犯下的一些无形的错误,写出了儿童和青少年不被成年人理解的无奈。本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契合现阶段学生在青春期易与家长产生矛盾,并感觉不被家长所理解这一现象,具有现实意义和教育意义。

How:语篇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全文可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作者小时候根据一本书的图片画出了两幅大蟒蛇吞掉大象的画,成年人看不懂之后,作者解释了一番,但成年人还不理解。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作者放弃了画画之后,学习了成年人认为重要的知识,成为一名飞行员,仍然时不时地会想起曾经在儿时画的两幅画,但再也不会跟其他人解释图画的含义。语篇时间线索明确,逻辑脉络清晰,便于学生进行总结并概括语篇内容。

(三)学生情况

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而The Little Prince这本书是名著,书中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和作业时应全面考虑。

(四)教学目标

1.获取作者自身经历的基本信息(如时间、事件、经历、感受等),梳理、概括语篇大意,借助可视化图形呈现结构化知识。

2.基于结构化知识,描述作者所遇到的困难,理解作者内心感觉(不被大人理解),分析、推断其中的深层原因。

3.模拟作者进行语篇仿写或改写,提高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1. 读前活动

读前活动是准备性活动,活动的形式有听歌曲、看录像、看图说话、讨论、游戏等。目的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扫清可能存在的阅读障碍,自然引出话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Step 1:Warming up

Free talk:教师在PPT上呈现作者在6岁时在杂志上看到的蟒蛇吞动物的照片以及作者自己画的两幅画,学生观察图片并进行描述。

Step 2:Lead-in

Predict:学生继续预测在今天的语篇中会发生怎样的事情。

【效果评价】教师观察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表现,并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进行追问,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图片进行描述,充分激发学生对《小王子》这本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大胆开口,充分展示自己,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培养学生的预测能力。

2.读中活动

读中活动是理解性活动,是整个英语阅读教学的核心部分,也是开展有效思维活动的重要环节。教师通过设计多样的读中活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获取相关信息,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并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阅读技能、阅读策略的适时点拨,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Step 3:Skimming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验证之前的预测是否准确。

Step 4:Scanning

学生获取、梳理、概括和整合语篇信息,回答细节性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利用思维导图建构和呈现。

Who was the narrator of The Little Prince?

What was the subject of the drawing in Chapter 1?

When the pilot met a clear-sighted adult?What would he always show him?

What did people think of the drawing?Why did the adults not understanding his drawing?

What should a person who flew planes study, according to the narrator?

How old was the narrator of this book when he gave up his magnificent painting career?

【效果评价】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和思维导图完成情况(是否包含事件发展的时间、两幅图片的解读、作者长大后的思想变化等),评价其形成的关于本语篇的结构化知识。

【设计意图】在帮助学生把握语篇的时间线索,有逻辑地梳理语篇信息的同时,强化阅读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Skimming是为掌握文章大意而进行的阅读,在此环节中,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快速阅读,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关键词、时间词、连接词等,概括文章大意。Scanning是一种为寻找特定细节而采取的阅读方法。教师围绕细节问题,设置 when、where、what、why、who 等特殊疑问句,帮助学生快速抓住重点进行跳跃式阅读,提取主要信息。完成思维导图的任务旨在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归纳、提炼有用信息的能力,训练他们的思维品质。

Step 5:Retell

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先自己复述文本,然后组内交流作者在不被成年人理解时的感受,并分析原因。

Step 6:Share

学生借助思维导图,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内分享展示。

Step 7:Analyse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分析、推断作者不被成年人理解的原因,深入探究语篇后主题意义,即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性。

【效果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或班级进行复述和汇报时,对文本信息的概括是否全面、具体,使用语言和时态是否正确,以及时间和顺序的衔接词是否恰当等,把握学生对语言和信息的内化情况。同时,注意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深层次地提炼出语篇背后的主题意义,在必要时要进行进一步提问,给予适当的引导。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口头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内化和迁移知识,进一步体验、感悟文本,从而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深入理解文本主题意义。

3. 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是拓展性、应用性活动。经过读前活动和读中活动的信息输入,学生对文本有了初步理解之后,在读后活动中进入信息输出和反馈的阶段。

Step 8:Writing

学生以小作者的身份,对语篇进行仿写或改写,尝试写出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或者以文中成年人的视角,写一段文字与作者进行对话,表达自己的观点。

【效果评价】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进行写作创新时的语言输出是否正确且符合逻辑,在必要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创新写作内容。鼓励学生运用阅读中所学的词汇、句型,进行文本拓展和语言输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4.作業设计

必做:(1)完善本章思维导图;(2)根据思维导图进行文章复述。

选做:任选5~10个生词进行识记。

【设计意图】布置作业时,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通过不同梯度的作业设置,让不同能力的学生得到相应锻炼,体现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六)教学反思

本课是开展课外阅读活动The Little Prince的第一课,下面对本节阅读课进行如下反思。

首先,在阅读过程中,很多学生在面对阅读材料的生词时,先想到的就是查阅。教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在课外阅读时,不要过于在意是否每个单词都认识。虽然课外阅读材料里的生词很多,但学生可以适当地猜词,遇到真正影响阅读的单词,再去查阅。教师应适时督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在处理文章时应充分考虑问题的设置,根据语篇的难易程度设置不同的问题:语篇较难,则设置相对简单的问题;语篇较易,则设置相对难一些的问题。设置的问题应丰富多样,既要有细节性问题,也要有总结概括性问题;既要有常规问答式问题,也要有开放性创新型问题。比如,部分学生在归纳总结主要内容、中心思想时遇到困难,教师可适当设置一些有梯度的问题,将细节性问题与总结性问题相结合,引导学生逐步进行概括,这样会降低阅读难度,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最后,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平等、协作、交流、讨论中,积极地发言和表现。教师可合理安排小组内分工,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参与,从而增强学生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需要重视课外阅读,让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教师要鼓励学生坚持进行英语课外阅读,让英语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日常习惯,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还应该加强语篇研读,多层次、多梯度地设计课堂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英语阅读课堂。

参考文献:

[1]薛召荣.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英语教学评一致性课例[J]. 山东教育,2021(Z2).

[2]叶春彬.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课例分析[J]. 英语教师,2017(17).

(责任编辑:李晶)

猜你喜欢
新课标
新课标下初中阅读与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地理教育(2022年10期)2022-09-29 09:23:56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趣味(语文)(2021年10期)2021-12-28 09:34:35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师道·教研(2021年2期)2021-03-28 02:20:53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0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20期)2020-04-13 08:05:04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专辑出版
地理教育(2019年11期)2019-11-07 11:45:10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的研究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