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单元”教学是新一轮语文课改提出的新的教学形式。在“大单元”教学之中,语文课堂常常出现“泛化审美”和“缺乏审美”的现象,致使“大单元”核心任务无法完成,文本独有的审美因素无法挖掘。因此,在“大单元”教学之中,教师需立足“大单元”的概念、任务、活动,引导学生不断催生审美意趣、进行审美鉴赏,进而生成审美成果。
关键词:审美鉴赏;审美创造;“大单元”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提出:“建构大单元学习内容,设计一以贯之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中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但是,在进行“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求大”“求全”,致使学习目标“空心化”、审美鉴赏“泛化”、审美创造“乏化”的现象。基于此,笔者认为在“大单元”教学中需要通过“审美体验”“审美评价”等活动,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进而提升学生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一、立足“大单元”内涵,催生审美意识
首先,依据“大单元”主题,创设审美情境。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以人文主题为主线,将18个学习任务群有机地融入单元学习之中,搭建了阅读与写作、知识与运用之间的桥梁,实现了语文学习的“融合性”“实践性”。基于此,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立足单元主题,创设真实可感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的审美意识。比如,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二单元“劳动光荣”选取了《芣苢》《插秧歌》两首诗歌,旨在引导学生体会古诗语言之美的同时体悟“劳动”的精神价值。在阅读教学中,不少学生受到阅读经验和生活经历的限制,很难体悟到作品的内涵。因此,教师需要联系现实生活,创设生活情境,再现文本中所出现的人、景、物,实现“一首诗歌胜千言”的效果。具体为:
为了迎接劳动节,市文化局拟以“发现劳动之美”为主题,推出一期“劳动最光荣”的宣传海报。请以《芣苢》《插秧歌》为素材为其设计相应的专栏。
围绕此情境,学生要以劳动者的身份还原作品描绘的场景,强化情感体验,进而不断感悟作品之美。比如,学生设计了“劳动之景”“劳动之歌”“劳动之感”等栏目,模拟采芣苢、插秧情景,进而形象化、具体化地建构文本的图景,展示劳动之美。
其次,聚合“大单元”下单篇语篇特质,催生审美因子。“审美鉴赏与创造”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活动。有效地审美活动需要以作品语篇特质为核心,尊重个体阅读审美的经验,进而形成独特的审美情趣。比如,仍以《芣苢》《插秧歌》为例,教师可以抓住古典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特点,设计以下学习任务:(1)作为一名解说员,请你朗诵这两首诗歌并解说其“劳动”场面;(2)作为一名摄影师,请你为上述两首诗歌撰写拍摄脚本;(3)作为一名记者,请你结合这两首诗歌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劳动的报道。围绕三个学习任务,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感知到两首诗歌在“节奏”“句式”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进而两首诗所描绘的劳动场面也“忽缓忽急”。由此可见,立足“大单元”之“大主题”,紧扣“学习提示”和“单元学习任务”,创建连通知识与生活的情境,可以自然地催生出审美鉴赏的意趣。
二、立足“大单元”任务,生成审美体验
首先,依据“大单元”核心任务,进行语言认知鉴赏。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处理好核心任务与子任务之间的关系,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鉴赏力。比如,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选取了《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三篇现代写景散文,旨在引导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境界。教师可立足“自然与情怀”这一单元主题,从“人格化的‘自然”与“文学化的‘自然”两个角度创设学习情境,设计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审美感知力,促进学生文学作品鉴赏力和深度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具体为:
近期,《电视诗歌散文》举办“自然之美,各美其美”的主题散文MV发布会活动。编辑部邀请你来设计MV,请你以必修教材上册第七单元中的三篇现代散文为素材,选取文字、绘制图片,拍摄MV。
该学习任务借助多媒体,调动学生的感官,将文字阅读变成形象化的鉴赏,将自我经验转变为理性的审美创造。比如,学生可立足“自然与情怀”这一主题,围绕MV制作的基本要素,結合三篇散文的内容,逐层完成以下学习任务:(1)散文朗诵会。选取自己喜欢的文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推选出最佳朗读者。(2)散文推荐会。为自己喜欢的作品、文段写一段解说词,并推荐全文。(3)散文MV制作。挑选对应的插图、配乐,制作成图文并茂的视频。
其次,细化“大单元”的子任务,进行审美情感体验。“大单元”教学需要以文本语言为抓手,设计层级式学习任务,形成沉浸式审美体验,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以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七单元三篇散文为例。三篇散文虽然都属于写景抒情散文,但是文本营造的氛围意境却有明显差异。为了挖掘单篇文本审美文化的因子,教师可以抓住文本“景”与“情”的关系,设计循序渐进的阅读子任务,帮助学生深入感知“意象”背后的“有我之境”。具体为:(1)景因人而显:联读三篇现代散文,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具体自然景致以及对应的人物性情;(2)人与景共生:选取相应的一篇文本,挑选出典型的语段,从“客观”“主观”“共生”三个角度分析作家与景物之间的关系;
(3)印记探由:联系三位作家的经历和去这三个地方的初衷,分析自然与作者融通的缘由。由此,学生会关注整篇文本的语言特征,聚焦主要典型的景物,进行比较辨析,感知朱自清、郁达夫、史铁生的审美倾向。比如,有的学生抓住“象”与“志”之间的关系,得出三篇文本同是写“树”,槐树“落蕊满地”,柳树“色阴姿丰”,柏树“苍黑镇静”,分别透露出清冷的趣味、淡泊的心志、深层的思索。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象与境之间的关系”中得出《故都的秋》在“秋蝉”“秋雨”“秋果”中透着无尽的“物哀之美”,《荷塘月色》在“荷塘”“月色”淡雅之景中透出朦胧之美,《我与地坛(节选)》在“草木”生生不息之中透着“深沉之美”。
三、立足“大单元”写作,进行审美创造
统编版语文教材改变了以往“阅读”与“写作”分而治之的情况,巧妙地将阅读、写作、活动三者融为一体。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鉴赏中,有效设计读写评价量表,促进创造性产品的产生。
紧扣“大单元”写作任务,找准审美创造的训练点。在“大单元”教学之中,教师需要联结单元的知识、话题、概念,有效开掘出写作的功能。比如,高中语文必修(上)第三单元的写作任务为“学写文学短评”,要求学生深入作品把握形象、艺术特点等,进而抓住感受最深处进行评论。基于此,教师应基于单元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循证作品的审美之处,让其知识、能力、素养逐级攀升。比如,有的学生围绕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写了以下评论:
文本一:
李清照在《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别开生面、不入俗套地写出了新意:“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极力表达对命运的悲叹、对时局的哀婉。作为一名文人,风花雪月的吟咏和对战乱的纸上谈兵,成为她人生的绝响。
文本二:
《声声慢·寻寻觅觅》中“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词的使用错落有致、精妙绝伦。“寻寻”两字似有一种“内心信其有”而不断求索;“觅觅”则为细致观察,一无所获的失落;“冷冷”环顾四周、毫无生气;“清清”多处寻觅、清冷萧条;“凄凄”更有一种冷清渐聚之感;“戚戚”收尾,悲痛至极。
由此,比对两篇文学评论,两个语段在语言上有很大差异。前者更多以叙述为主,应为“阅读感受”;后者侧重于评论,应为“文学评论”。可见,有效的文学评论提升了学生对整篇词作的鉴赏力和审美力。
综上所述,“审美鉴赏与创造”可以借助分析、整合、比较等思维活动,对具体的文本进行感性的体验和理性的鉴赏,最终提升“大单元”教学审美品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王赟.发现劳动之美,唱响劳动之歌——《芣苢》《插秧歌》自主学习任务单[J].七彩语文,2022(2).
作者简介:黄筠筠(1982— ),女,江苏省南通市海门第一中学二级教师,主研方向为高中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