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喜平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的思想、理念和方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助力语文教学,是广大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语文教学实效进行研究与探讨。
一、课前搜集信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课前,教师可以搜集和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如在教学上《斑羚飞渡》一课时,部分学生会忽视书本上描绘斑羚飞渡的形容词或动词,缺少对语言文字魅力的品味。若教师在课前多搜集斑羚的相关资料,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就能更好地把控课堂教学节奏,也有利于学生消化和吸收新知识。
二、课中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利用信息技术攻克教学难点
相较于传统课堂的纯文本教学,信息技术带来的图片、音频、视频等更加生动形象,有利于教学重難点的突破。如教学《看云识天气》时,课文中涉及卷积云、卷云、高层云、积云、高积云、高层云、雨层云等各类云,很多学生缺乏生活观察和积累,难以分辨名目繁多的云。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制作PPT,在各类云的图片下标注名称,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更直观地分清各类云的形状差异,了解各类云出现预示天气转变的具体情形,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巧用信息技术,加深情感理解
在教学散文、诗词时,教师需激发学生的共情能力,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蕴含的情感或道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如教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教师可用多媒体播放一段视频:乌云翻滚、狂风怒号、茅飞渡江。视频伴随着沉郁浑厚的风声,悲凉的女声介绍诗词的时代背景,引出本堂课的主题,将学生成功带入古诗文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词所表达的主旨。又如教学《背影》一课时,当教师讲到“作者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候的背影”这一情节,多媒体定时播放出歌曲《爸爸妈妈》,学生们聆听着音乐的旋律,观看着动人的歌词,很容易联想到和父母相处的种种情景,对文章表达的情感会理解得更加深刻。
三、课后使用微课练习,拓展学生学习空间
微课除了能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以外,还适用于学生的课后知识巩固。教师可将重难点知识和习题制作成微课,供学生课后随时观看学习,这样能扩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巩固。
总之,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师应不断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助力学生课后知识巩固,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学会“十四五”教育科研课题“‘双减背景下初中学困生厌学问题的对策研究”研究成果(编号:H-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