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审计在食品加工企业监督中的应用

2023-07-04 04:51:45王满意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监督

摘 要:食品安全审计是由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组织专业人员或委托第三方机构,依法对食品企业生产加工食品的各个环节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规范开展的审计活动。开展食品安全审计,有助于监督食品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高食品生产加工的质量。然而实践中,食品安全审计的监督作用发挥还不够充分。本文针对当前食品安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有助于提高食品安全审计在食品企业监督中的应用水平。

关键词:食品安全审计;食品企业;监督;主体责任

Abstract: Food safety audit is an audit activity conducted by the food safety regulatory department to organize professional personnel or entrust a third-party organization to legally assess whether each link of food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in food enterprises meets food safety standards and specifications. Conducting food safety audits can help supervise food enterprises to fulfill their main responsibilities for food safe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od production and processing. However, in practice, the supervisory role of food safety auditing is not fully played. This article proposes specific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address the main problems in current food safety auditing, which can help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level of food safety auditing in food enterprise supervision.

Keywords: food safety audit; food enterprises; supervision; principal responsibility

我国的食品安全审计起步比较晚,2015年广东省开始食品安全审计试点工作,重点对食用油、肉类等企业进行审计。政府相关部门除了要按照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行业技术标准对食品企业生产加工过程进行审查之外,还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以深入审查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和原因[1]。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会进行公布,并进行相应的惩处,监督食品企业进行整改。经过多年发展实践,我国食品安全审计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对食品安全审计的重视程度较低,食品安全审计对食品企业的监督作用还有待提升。

1 食品安全审计的必要性

食品行业发展影响广泛,食品安全事关每个人的一日三餐,是最基本、最普惠的民生诉求,是人们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基础性支撑。同时,食品產业带动上下游巨大数量的就业,承载了千万家庭的基本生计,这个产业的安全有序健康发展,对于吸纳居民就业、维护社会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食品安全社会关注度高、容忍度低,信息传播渠道多、速度快、涉及面广,即使是个别的、具体的问题,也有可能迅速发酵蔓延,造成重大社会影响。

食品生产加工行业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般消费者缺乏辨别食品质量好坏的能力,因而主要根据政府食品安全检测部门的检测结果进行判断。食品安全审计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通过组织专业人员或者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食品企业的生产加工环节、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复杂内容进行全面审计,能够有效发现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避免重大食品安全问题。从这个角度而言,食品安全审计是保障消费者安全消费、放心消费的有效措施,开展食品安全审计工作十分必要。

2 食品安全审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监督食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有效手段,食品安全审计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与当前食品安全面临的新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审计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的食品安全审计发展时间还比较短,尚未形成系统科学的审计体系。在审计过程中,对于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缺乏经验。在食品安全审计的实施主体方面,目前主要依靠政府食品监管部门,政府审计单位也有一定程度的参与,但在领导管理机制方面,缺乏明确的组织体系[2]。另外,审计方法和审计技术手段的运用等缺乏统一规范。

2.2 审计对象的局限

从目前食品安全审计的对象层面来看,主要是针对大中型的食品企业。然而这类食品企业本身在生产环境、技术标准等方面,建设已经相对比较规范。而对于数量众多的小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安全审计工作开展明显不够,这就形成了审计监管漏洞。相对于大型食品企业,小企业自身的食品安全风险更高,在审计对象的选择方面,也是不能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食品行业的标准指标不够合理

食品安全审计中涉及一个关键流程,就是使用被审计企业的相关数据指标与食品行业的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对比,进而分析判断被审计企业的实际状况。因此,行业标准规范制定是否合理、是否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食品安全审计工作的效果[3]。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食品行业相关标准指标在制定过程中,由于政府食品监管部门缺乏必要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主要依靠食品企业制定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这就容易导致食品企业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问题产生,制定一些有利于食品企业本身的行业标准指标,而实际上不利于食品安全的高标准监管。

2.4 审计人才的欠缺

食品安全审计需要专业的审计人员负责实施,审计人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的审计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相关的食品安全知识。但是,从总体上看,无论是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食品安全审计工作组,还是政府审计部门人员,同时具备审计和食品专业知识的人才数量很少。而政府委托的第三方审计机构方面,人才的专业审计知识丰富,但食品安全领域的相关知识不足,这些都不利于食品安全审计监督作用的发挥。

3 加强食品安全审计监督的措施建议

通过分析食品安全审计的重要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食品安全领域的现实情况以及个人工作经验,本文认为加强食品安全审计,切实发挥其在监督食品企业安全生产方面的作用,还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3.1 建立科学的组织领导机制,明确相关责任分工

目前,食品安全审计主要是由市场监管部门负责组织开展,审计部门也有所参与。但是,在组织领导机制建设方面还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机制,在食品安全审计监督责任划分方面也不够明确。因此,建议组建包括市场监管部门、审计部门在内的组织领导体系,统一组织相关部门开展食品安全监督审计工作,明确各自分工和责任,提高审计工作开展的效率[4]。同时,对于在食品安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监督企业落实整改,完善相关的制度机制。通过食品安全审计,引导企业聚焦主责主业。通过建立问题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指导被审计企业加强落实问题整改,压紧压实责任,保障食品安全。

3.2 扩大食品安全审计的对象范围

在审计对象的选择方面,建议改变过去以大型食品企业为主的审计对象选择模式,扩大审计对象的范围,将更多中小型食品企业纳入审计监督范围。同时,根据中小型食品企业的特点,探索适合的审计方案和审计工作开展模式。例如,对与公众食品安全密切相关的速冻食品类、肉制品类、酒类、蔬菜制品类及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等生产加工企业,要提高审计抽查比例,按照食品品种分类开展针对性审计检查,采取“一类别一对策”方式,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对生产加工环境卫生、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进货查验台账记录、生产过程关键控制点等方面进行“全面体检”,并对“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落实情况进行检查,现场找问题,确保不漏项[5]。通过扩大覆盖面和审计抽查率,提高对企业的监督力度,切实保障食品加工生产安全水平不断提升。

3.3 提高信息化审计技术水平

推进信息化硬件设施建设,筑牢科技强审基础。现代食品安全审计涉及大量的数据处理工作,因此要加强信息化审计基础设施建设,要高度重视科技强审。通过建设数据分析室,对接数据分析网,打造审计业务作业环境,实现关联分析和跨行业、跨部门数据对比查询分析。对机房进行改造,调整结构优化整体布局;购置服务器和磁盘阵列等设备,用以部署自主开发的业务平台和系统;更新交换机和路由器等网络设备,开通专线,整合网络资源,提升政府相关部门审计专网传输能力。

利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助推食品安全审计业务出成效。要在食品安全审计上精准发力,促进食品企业审计数据共享。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系统,根据数据按权限共享、现场快速部署、数据便捷查询分析要求,实现食品企业数据全面采集与集中处理,开展正版化软件审计,积极推进信息化系统审计水平不断提升。

3.4 引入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发挥专业优势

在对食品企业进行审计过程中,政府部门可以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发挥他们的专业优势。建议由食品安全审计领导机构确定抽查审计对象,在此基础上,聘请独立第三方专业审计机构对抽选的企业进行食品安全审计工作。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食品安全生產状况进行全面诊断,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并为政府食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监管方针提供基础信息和数据,以最终达到监督食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目标。第三方审计机构在开展食品安全审计工作中,要对企业的硬件设施和条件、工艺流程和布局、生产过程控制和管理、人员专业素质提升和培养、产品标签标识以及品牌建设等各方面进行深入的诊断式审计。

同时,市场监管部也应该派出相应的一线工作人员作为观察组全程跟随审计。食品行业具有类别多、工艺多、监管难度大、行业形势多变的特点。第三方审计活动不仅仅是对食品企业安全问题进行诊断和提升,同时也为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提供数据信息,使食品生产的各个环节管理重难点和细节都能够更加全面的呈现,更加便于监管人员明确监管要点、风险易发点,对提高监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眼光有着积极推动作用,有助于让监管人员更加高效的开展监管工作。

3.5 深入调查研究,提升审计监督针对性

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审计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及时深入学习食品安全相关法规、政策文件,研究分析食品生产加工领域特点,走访辖区内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做好各项审前调查工作,包括审计工作组人员规模、审计重点方向确定等。同时还要进行实地核查,注重延伸审计。开展食品安全审计工作过程中,要加大重点环节现场审查力度,通过随机选点、现场查看等方式,重点核实食品企业卫生标准、原材料质量、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超标等,确保食品安全审计工作针对性不断增强。

4 结语

食品安全审计是监督食品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重要手段,在当前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不断加强的背景下,要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审计的重要性。通过建立科学的组织领导机制,提高食品安全审计信息化建设水平以及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等措施,不断提升审计监督的效能,为食品安全工作贡献审计力量。

参考文献

[1]臧钰铭,何静.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食品安全审计研究[J].中国酿造,2022,41(2):239-242.

[2]王祖慧.低碳经济下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模式研究:书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教程》[J].肉类研究,2020,34(2):108-109.

[3]彭接文,陈少威,谭彦君,等.食品安全审计在肉制品生产企业监管中的运用分析[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9,26(1):23-29.

[4]孙勇阁.我国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9(15):4148-4151.

[5]贾杰华,王静.食品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及审计内容分析[J].生产力研究,2018(3):142-146.

作者简介:王满意(1974—),男,河南夏邑人,本科,审计师。研究方向:审计。

猜你喜欢
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人大建设(2017年2期)2017-07-21 10:59:25
夯实监督之基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31
陕西食品企业品牌策略研究
学院级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的问题刍议
A食品有限公司仓储优化方案设计
互联网负面内容治理需各方合力共举
人民论坛(2016年19期)2016-08-01 10:23:59
浅析如何实施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安全检查
中国市场(2016年15期)2016-04-28 09:36:22
食品企业社会责任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高校党委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的内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