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瑜
[摘 要]黄胄的一生在吸收学习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艺术,但却不为其所困。他无所不师,广师博取,为我所用,而不为其所困。他一生大胆纵笔直前,奋勇开拓。在写生、创作实践中进行内容与形式的探索,在表现技法中进行融合创新,他发掘了新题材,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创造了新的意境。 以“必攻不守”之信念,勇开一代新风,成为二十世纪当之无愧的艺术大师。在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星光熠熠,大师辈出的时代。黄胄以其高超的造诣,卓越的贡献,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持久的影响成为承前启后的一座高峰。
[关键词]黄胄人物画;复线;速写;艺术源于生活
[中图分类号] J2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3)02-0054-03
Abstract:All his life, Huang Zhou absorbed、studied the excellent culture.His art is at all times in all over the world, but he was not trapped by that.He learned everything from others, and his used it that he need use,he also free from thought . All his life, he boldly wrote straight ahead and bravely explored. He explored content and form in sketching,creative practice, and integrated innovation in performance techniques. He explored new themes, explored new forms of expression, and created new artistic conception. With the belief that "we must attack but not defend", we have bravely opened up a new generation and become a well deserved art master in the 20th century.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Chinese painting world was full of stars and masters. With his superb attainments, outstanding contributions, enduring artistic charm and lasting influence, Huang Zhou has become a peak connecting the past at the future.
Key words:Huang Zhou's figure painting;Complex line;Sketch;Art comes from life
20世纪,中国传统文化在两千余年的绵延发展中,开始了古今中西的论争,破旧立新的冲撞,随着政治经济等领域一起开始了最为激烈,深刻,复杂的变革。在这一背景下,艺术思想与主题开始了转向,并带来了艺术表现形式与艺术语言的转变。 在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艺术的冲撞交融中,在遵守沿袭传统之外,中国画逐渐拓展演变为两条变革之路,一条是在传统中深耕挖掘,向现当代转型的道路。以吴昌硕,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等为代表,另一条是以中西融合为主的道路,借取西方艺术理念与方法对中国画进行改造与融合,从而创造出新的中国画的形式与面貌,以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等人为代表。在这两条道路之外,受五四运动和“普罗文艺”的影响,赵望云、黄胄“走进生活,直面现实”,以“到民众中去”的“平民艺术”实践为中国画拓展出一条影响深远、富有生机的新的道路。
新中国成立后,歌颂新中国,赞美新时代成为文艺表现的主要题材,‘工农兵成为人物画家描绘的主要对象。“现实主义”更是成为中国绘画风格的主流。 黄胄便是其中的一员悍将,他穷其一生,在“三条道路”中广收博取,拓展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最早突破“徐蒋体系”,以“世界性”的语言开创了中国人物画前所未有的笔墨范式和绘画面貌。白 瑜.浅述黄胄人物画的艺术特色[J].陕西开放大学学报,2023,(2).
一、以复线开创绘画新语言
线条作为中国人物画最主要的表现语言,它不仅能反映客观事物的具象,在超越具象之外它还拥有独特的审美和丰富的内涵,上千年的绘画发展进程中,线条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体系,中国画中的十八描总结和归纳了不同的线条技法,线条丰富的发展给后人延伸拓展的空间极具有限,但在黄胄的眼中一切程式化表达都不能約束情感的流露,他在长期的写生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线条表现语言--复线,复线没有传统绘画中藏头顾尾的精致与提按转折的变化,也没有传统线条的含蓄内敛,他的线无拘无束直来直往,自由的表达着人物的造型和形象,不断重复的线条是他在捕捉对象时留下的痕迹,每条线都有情感,是瞬间对客观事物的偶然性与新鲜感的反映体现,复线的表现语言是对生活的强烈感受和情感的驱动下形成的。精致内敛的传统线条并不适用于传达画面中扑面而来的激情与气势,必然要舍弃部分与它不和的传统因素,所以黄胄的线条不为先匠所构,游于法度之外,大开大合,笔力恣纵开张,所谓“个人的语言面貌不是从古人哪里抄来得,临摹来的,而是根据生活中的切实感受通过我们的画表现出来的。”
对复线黄胄有自己的认识,用毛笔画速写,受对象影响而画,所以下笔要准确,一笔不准再来一笔,不准的线,也不用擦去,就让他存在着,可能是那条最准确的线的补充与丰富,”复线是画家在作画过程中推敲的过程,黄胄把推敲和试错的过程直接在纸面上进行,充分保留了绘画过程中的某种感受,在画面上不仅保留创作的结果,也保留了创作的过程,这构成了黄胄绘画的基本表达方式。画面中的凌乱重复的线条不妨碍中国画笔墨的精神表达,这样转换性融入中国画的笔墨,更有助于画家情感的表现。
复线表现形式不仅可以不断提炼造型的准确度。还能增加画面的气势和动感,加强描绘对象的体积感和厚重感,复线表现方式和中国水墨相结合,让黄胄的作品看起来有某种立体感,虽然没有明暗光影,却有厚实的感觉,他是介于面与线之间的表现形式,这也是黄胄绘画上最有独特的一个新的表现形式,丰富了中国画线的表现技法。
“笔墨当随时代”是黄胄信奉的艺术信条,他不仅是这一理论的成功践行者,更是这一理论的推动者。
二、以速写入画开创新风貌
黄胄开创性的以“速写入画”,将速写的用笔,线条融入、转换成创作表现的独有的绘画语言给当时的画坛注入新的活力,20世纪50年代由于思想意识的统一化和不断地思想清理运动,美术界形成了简单的根据树立的样板和模式进行创作,把生活中丰富鲜活的元素概括为千篇一律的概念化、公式化,缺乏表现艺术个性和艺术本质的普遍现象。而黄胄的绘画打破了各种禁忌,作品中生动的人物形象,浓郁的生活气息,瞬间的强烈动感和率真质朴的情感跃然纸上,洒脱不羁而又刻画入微的画法让人眼前一亮。这种迥异于时风的面貌,偏离“主流”,个性鲜明的表现手法 打破了单一的面貌与固有的声音,带来了一股凌厉的新风,引发了从速写进而到人物画新的启发与思考。
黄胄曾说:“我学画最大的好处是没有临摹的条件,我一开始就在生活里直接用毛笔画速写,一边观察一边画,才学传统的笔墨。由于没有什么束缚,敢于放开手画。”黄胄早期速写主要通过自学的方法,没有受到西方美术观念和手法的影响,也不受传统中国画笔墨程式的束缚,他学画起步虽然不够系统,却能不拘成法,在直面生活中边画边学,练就了扎实的造型能力,把握神态、情感和场面的能力。黄胄认为画不好速写是画不好人物画的。所以,黄胄的速写始终“笔耕不辍”,速写的作品量不是以本计算,而是以麻袋计算。在他信手拈来,探囊取物般的迅速抓取生活场景的瞬间精彩之后,正是他“速写破万卷”的千锤百炼的苦修,才有了“下笔如有神”后的栩栩如生,风神兼备。速写是黄胄自学画始最早接触和掌握的绘画手段,是他对造型对线条等绘画语言学习的入门途径,也是最为坚实的基本功,是他艺术的基础,更是情感的源动力。
用毛笔画速写是黄胄一以贯之的绘画方式,将速写与中国画的笔墨结合起来,是黄胄绘画最鲜明的特点,笔墨书写性让他的速写向中国画创作语言转换非常的顺畅自然,使他的画面呈现出新的面貌与风格。他说“一幅好的画往往是由一张好的速写发展而来的”,强调必须有目的、有计划的去画,他的代表性作品中《奔腾急》《新疆舞》《庆丰收》等,就是他在生活中用速写的方式直接转化而来,虽然都是表现运动中的人物,但是在画面中的“快,准,稳,狠”表现造型能力,流畅奔放的线条,激情澎湃的画面气氛,直接得益于他的速写。据卢沉回忆:“我们学人物的对黄胄都很感兴趣,黄胄的画法是对中国画的创新,他的笔墨不在强调顿挫、转折这些古代描法,没有套路,而是根据画面需要自由发挥,所以在实践中锻炼出他非常强的造型能力。在他的画里是看不出来的。他就是一种描法,这个衣纹、那个衣纹没什么分别的。他的速写能力强、造型能力强,所以能直接拿毛笔作画,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以生活为源泉开创新境界
黄胄在艺术创作中一直强调“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黄胄:“我的绘画,都是从生活中来的,生活是源泉、是根。任何艺术家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不能靠天才,努力不能在房子里努力, 离开生活就没有激情, 画也慢慢变颜色”。作为新中国美术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画家,黄胄的作品来源于生活,真诚描绘人民的形象,特别是为边疆少数民族留下了壮美的生活画卷。他从生活中汲取灵感,坚持深入生活,来表现边疆少数民族壮丽的生活。将这一准则坚定不移的贯穿在他的艺术创作中。
黄胄的绘画风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趋向于雄强豪放,以刚健强韧,极具力度的线条在大场面、大场景中展现出欢快激昂的热烈气氛。紧扣时代脉博,以自己熟悉的大西北为主要生活源泉,歌颂新中国,歌颂新社会,表现军民生活、少数民族生活、翻身做主的工农兵大众形象,歌颂他们昂扬奋斗的精神,对瞬间的动态变化和心理活动的传神捕捉,奕奕动人,跃然纸上。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形成了在民族性中把握人民性的创作格局。画家只有了解了时代、反映时代,作品才有艺术生命。
黄胄的艺术是植根于生活,在生活中练就了绘画的基本功,找到了独特的绘画语言,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人风格。他六次到新疆。在那里让他找到了心灵契合,他的个性有了最佳载体,他独有的敏锐和豪爽奔放与生活在大漠和绿洲上能歌善舞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同胞豪爽奔放的性情碰到了一起。淳朴好客、乐观坦荡、英武俊美的各族同胞和雄伟奇绝,瑰丽多姿的风光让他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生命的活力,给他的绘画带来了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富有激情的作品气氛。在骏马的风驰电掣,男女老少的歌舞欢笑中,他找到了绘画语言的最佳表达。对新疆风情风俗理解的深入心腹,闭目如在眼前,下笔犹在腕底,所有的描写刻画都准确无二。大新疆、大西北之美,借着黄胄的豪放笔墨开拓出了一片新天地,黄胄也从此打开了他的绘画新境界。
黄胄一生中重要作品大都来自于对新疆人民生活的描绘,无论是早期的成名作《苹果花开了》、《打马球》、《庆丰收》《洪荒风雪》,还是中期的《载歌行》、《奔腾急》,后期的《叼羊图》、《欢腾的草原》、《听琴图》都得益于新疆现实生活的滋养。他所画的人物大有狂放原野的情怀和鲜活的个性,一扫传统中国人物画的旧风。没有林泉下的高士,已没有世外的仙人,画面中充盈的是鲜活的生活场景与劳动人民,他创造出了自己的艺术形象,在描绘新疆题材之外,他还在祖国的南海、福建、云南等地进行写生,他曾说过:“中国好的地方太多了,只要踏实,哪儿都不错。戈壁有戈壁的情调,西双版纳有它的味道,江南有江南的特色。画家要有自己的生活基地。”
黄胄的一生坎坷困苦,但他的作品却具有一种欢快、潇洒、豪迈、气势磅礴。诗言志,画抒情,黄胄将个人的情感与人民、民族、国家紧密相连,用真实的情感传递,其用意是善良的、美好的,其形象也是美的,所以他的艺术有很强的现实感召力和永恒的艺术价值。激情恣肆的画面背后是他孜孜以求的认真、严谨。一直在写生、创作实践中进行内容与形式的探索,在表现技法中进行融合创新,他发掘了新题材,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创造了新的意境。
[参考文献]
[1]郑闻慧.回忆我的丈夫黄胄[M].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3.
[2]郑闻慧.黄胄谈艺术[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
[3]程征.长安画派[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4]屈健.20世纪“长安画派”及其影响研究 [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4.
[5]蔡亚红.讲座 1982陕西国画院中国画研修班导师讲课录[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9.
[6]张雁.直面血泪人生[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12.
[責任编辑 张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