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美育在我国教育中得到了空前的重视,普通高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公共艺术教育,戏曲鉴赏则是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我国传统戏曲中蕴含丰富的美育价值、素质教育作用和课程思政内涵,无论是课堂理论教学还是艺术实践活动都可以完美地融入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实现“三育一体”。要达成“三育一体”的目标,戏曲鉴赏教学需要从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元素的挖掘融入,在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内容重构以及教学方法、艺术实践途径和考核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创新探索。
关键词:审美教育;素质教育;课程思政;戏曲鉴赏;创新探索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1-0051-05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高校公共艺术课戏曲鉴赏的‘四元立体教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SGH20Y104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威(1983—),女,硕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综合素质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美育与戏曲传播。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1]。为全面落实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指示,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于2020年联合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对学校美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美育必须贯穿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和育人的全过程, 美育的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2]。自此,美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各高校也充分認识到美育在人才培养中有助于青年学生健全人格、塑造品格,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综合素养的作用,我国高校美育因此得以快速发展[3]。普通高校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公共艺术教育的课堂理论学习和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品位,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新时代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课程思政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教育部于2020年专门发布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是每所高校、每门课程、每位教师的责任,必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大格局。自此,我国高校开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一、戏曲的美育价值、素质教育作用及思政内涵
(一)戏曲的美育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美育精神”,戏曲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其传承与创新的过程体现了传统文化特质和美学精神,为高校美育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和资源[4]。中国传统戏曲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对中华民族特有美学精神和美育精神的形成、人类文化的传承发展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5]。
中华戏曲蕴含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观,延续着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审美情趣、爱国精神和文化自信以及对真善美的理解,具备独一无二的审美教育价值,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其所具有的审美教育意义是其他艺术形式所无法替代的[6]。那些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经典剧目所传播的思想观念和善恶准则完全符合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倡导的善恶有报、扶弱济贫、与人为善、尊老爱幼的价值观,与和善为先、和谐自然的中华古典哲学和美学观点高度契合。
戏曲的美学意蕴通过其综合性、虚拟性、写意性和程式化四大艺术特征充分展现。综合性体现在戏曲是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杂技等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唱词、念白充满了文学之美;唱腔、伴奏充满了音乐之美;装扮、舞台、服饰蕴含着浓浓的美术之美;演员表演的一招一式都散发着舞蹈之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无处不有美学元素,是其他任何一门艺术都无法比拟的。戏曲创作受到舞台的时空局限,戏曲演员需要很高的美学创造力和艺术修养才能把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提炼加工并虚拟化,使舞台表演既有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又脱离生活、高于生活,达到方寸舞台天上人间、片刻时光四季交替、三五步走过千山万水、二三人直抵千军万马的意境。脸谱和舞台布景集中展现了中国戏曲的写意性。脸谱是中国戏曲特有的元素,图案、颜色都有深刻的含义,代表了中华民族对忠、奸、善、恶的定义和审美情趣;舞台时空场景与剧情进展的时空吻合,服务于人物刻画、剧情发展。戏曲的表演主要体现在“四功五法”,即“唱、念、做、打”和“手、眼、身、法、步”。演员的一招一式、每句唱腔、念白的声腔表现都有规范性,也就是程式化。比如开场“引子”、定场诗、起霸、趟马、亮相、跑下场以及贯穿全剧始终的大量唱段等等都有所规定,不可随意更改。而这些规范又来源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日常样态,只是通过艺术加工,升华为舞台程式,演员用语言、声音创造美、传递美,给观众带来美的听觉感受;用身段、表演展现形体美、动作美,给观众带来美的视觉感受。表演中更是强调神形兼备,神似超越形似,使得戏曲表演超越现实、获得了无穷无尽的表现天地。
中国戏曲讲究三度创作。剧本创作以及舞台布景、脸谱化妆、舞台表演创作分别是一度、二度创作,三度创作则是观众通过想象、感悟与演员的表演产生共鸣,从而使自己融入剧情。演员与观众之间直接交流,观众可以参与艺术创造,观众的反馈体现了戏曲艺术的社会效果,影响戏曲艺术魅力的生成,给戏曲灌注生命活力,让演员可以对自己的表演不断进行加工修改,使戏曲获得艺术生命[7]。
(二)戏曲的素质教育作用
中华戏曲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且底蕴深厚,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荡涤灵魂,因而对大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不可忽略的作用[8]。第一,戏曲剧本无论是唱词还是念白都非常讲究文字的音韵美、极富诗意,传达的信息常常涉及历史、宗教、哲学等各个层面。深度分析剧目内涵、鉴赏唱词、念白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第二,经典传统优秀剧目的编剧、表演,甚至品评都是经过千百遍的锤炼和不断完善、改进后流传下来的,鉴赏优秀经典剧目能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至关重要。第三,所有的戏曲艺术大师无不是从小奋发图强、刻苦磨炼才有所建树,自成一家,他们往往对待艺术一丝不苟,毕生追求“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学中通过讲述艺术大师的艺术追求经历,有助于学生励志图强、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观。第四,通过剖析戏曲虚实相结合的表演,服饰、脸谱、舞台道具呈现出的意境以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和内心情感的诠释,能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想象空间。第五,各剧种都有各自的艺术流派和传承不息的经典剧目,大师如何传承创新经典剧目?怎样创新发展本门艺术而自成流派?一个流派的传承过程中又如何守正创新?深入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第六,一出优秀剧目的完美呈现需要编剧、各行当演员、乐师,甚至剧务勤杂的通力合作,任何一方缺一不可。深入了解剧目的创排过程有助于学生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和统筹协调能力的提高。
(三)戏曲的“思政”内涵
中国传统戏曲和其他艺术作品一样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历来具有强烈的高台教化作用[8]。每部戏曲作品题材都反映的是当时的现实生活,体现了创作者对主流意识和社会价值观的倡导,折射着当时人们的愿望与向往以及对社会的期盼,也是时代愿望的反映与人生理想的观照,被重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不同朝代、不同的统治阶层所倡导或禁演的剧目都不同,充分说明了戏曲的阶级属性。人类文明史上的三大古老戏剧,只有中国戏曲得以传存下来,而且持续显示出强盛的生命力,而另外两种,古希腊悲喜剧和印度梵剧早已成为历史陈迹。我国戏曲作为唯一流传至今仍然繁荣昌盛的戏剧文化,从业人数之多、影响力之大、关注度之高、受众之广、教育力之重、生命力之盛,足以引导学生产生文化自信,对中国传统文化由衷敬仰。中国戏曲的剧情扣人心弦、跌宕起伏,在艺术表演上精湛绝美、令人陶醉。所以,戏曲鉴赏很容易让学生沉浸其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因此可以将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有机融合,做到水乳交融、不着痕迹,于无声处温润学生心灵。艺术教育的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延展性强,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容易接受。寓教于乐是中国戏曲的另一课程思政优势,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形成对学生的审美和思政双重教育[9]。
二、高校戏曲鉴赏教学的现状
不可否认,在当今多媒体视域下,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影响力已经衰减了许多,特别是在青年学子群体之中。在传播媒体高度发达、娱乐形式多元化的冲击下,戏曲式微明显,要么只是少数人欣赏的“高雅”艺术,要么是老人或者少数爱好者的娱乐形式,少有年轻学生对戏曲感兴趣。高校学生普遍认为,大学阶段主要是学习专业知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大都觉得戏曲与自己的专业相去甚远,很难对今后的职业发展产生影响,因而都不会主动花费时间学习戏曲。由于培养方案规定必须修够2个学分的公共艺术课才能毕业,所以,学生仅仅是为了获得学分不得不选修戏曲鉴赏课程。还有不少学生甚至把本课程的上课时间当作放松身心或者用来完成其他课程作业的时间。学生以“被迫无奈”的心态选课、“混学分”的态度上课是本课程最大的“痛点”,也是目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的尴尬之处。由于我国长期实施应试教育,中小学阶段教师强调的、学生重视的都是应试学科,艺术教育普遍开课不足,尤其是在农村中小学限于师资力量,极少开设戏曲艺术课。根据调查,大学新生中有一定戏曲基础的学生仅占调查总体的2.3%,大多数学生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戏曲。另外,为非艺术专业学生开设戏曲鉴赏课在我校乃至全国都比较晚,因此相关的教学方法研究和课程建设都亟须加强。如教学模式方面,教师对公共艺术教育认识不到位,要么把课堂教学变成了“课堂看戏”“课堂听戏”,仅仅是完成教學任务;要么仅仅只有理论课堂教学,讲授一些基础理论知识、欣赏几出经典剧目,完全忽略了艺术实践和艺术体验。即使是理论教学部分,课程建设也严重滞后,目前尚无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公认”的好教材。当前尽管已出版了几本公共艺术教育的戏曲鉴赏教材,但是,内容体系各不相同,没有一本教材能够兼顾戏曲的系统理论知识、艺术鉴赏方法和学生艺术创造能力的提高,无法达成将知识技能、素质提升和创新精神培养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
三、戏曲鉴赏教学的创新探索
(一)理念创新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是引导者、倡导者,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发展是中心,教师应尽力满足学生个体化需求。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和《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美育,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因此,应重新设定戏曲鉴赏课程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应能够准确地阐述我国戏曲的概念、起源、发展历程,戏曲的基本艺术特征,生旦净丑的角色行当、程式化表演的“四功五法”;准确描述京剧、昆曲、豫剧、黄梅戏、越剧、评剧以及秦腔等七大剧种的起源、形成和流行传播,唱腔特点、艺术表现手法以及绝技绝活等。
2. 能力目标。着力培养学生鉴赏、导赏完整戏曲剧目的能力;解读、评价、批评戏曲作品,挖掘其艺术价值的能力;发现、感受、领悟戏曲美的审美能力;创排小型戏曲节目、传统戏曲片段的创造能力。
3. 思维培养。注重学生“三个思维”的培养,通过分析剧目中具体角色的唱念做打、服饰脸谱与人物塑造手法和内心诠释来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创新精神贯穿教学全过程、践行课堂革命,始终强调剧种艺术表现力的创新、艺术流派的创新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通过赏析戏曲的造型美、意境美、立意美、音乐美、表演美、文学美、服饰美培养学生的美学思维。
4. 课程思政。主要从民族自豪、文化自信、道德修养、中华传统美德、家国情怀、品格塑造等方面凝练和融入思政元素。首先在剧目选择上就要选择那些思想立意健康、育人作用明显、艺术水平高的剧目作为教学内容。特别重视具有地方和学校特色思政元素的挖掘凝练。例如教授地方剧秦腔时选择新编历史剧《关中晓月》进行讲授,教师着重讲解剧魂立意——关学精髓“横渠四句”,引导学生体会其与学校“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办学理念的高度契合,使学生感同身受,仿佛置身其中,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教学创新
1. 打造“三育”一体的教学课堂
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途径。学校结合对戏曲鉴赏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实行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三育一体”;充分利用戏曲以情感人、寓理于情,形象具体、鲜明生动,托物言志、言简意赅的美学特点,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达到美育目标;通过艺术鉴赏、分析戏曲艺术的传承创新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戏曲本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剧魂、立意的思想性使其思政元素丰富,易于寓教于乐的教育特点也使思政教育作用尤为突出。因此,戏曲鉴赏课能够将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完美融合,实现“三育”一体。
2. 课堂重塑
为更好地实现上述“三育”一体的教学目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戏曲鉴赏的教学课堂进行了重塑,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重构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模式。
重构教学内容。由于戏曲鉴赏课在全国各高校的开设时间都较晚,如前所述,截至目前没有统一教学大纲,没有统一规范的教学内容要求,也没有“公认”的好教材。虽然当前市面上有几本教材,但都不能同时满足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学团队综合参考多个版本的教材,结合教学目标的设定,重构教学内容。兼顾戏曲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鉴赏方法,将教学内容重构为3个篇章:戏曲总论——讲授戏曲的概念、形成和发展,戏曲的艺术特征及戏曲行当与“四功五法”;国粹京剧——讲授京剧的起源与发展、艺术特点、艺术流派和经典剧目赏析;地方戏曲——讲授昆曲、越剧、黄梅戏、豫剧和秦腔六大地方戏的起源、艺术特点和经典剧目赏析。这一教学内容体系不同于任何现已出版的教材。
创新教学模式。为打造集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三育”一体的教学课堂,构建以任课教师为主体的课堂理论教学模式,外聘戏曲名家、文化学者做戏曲专题讲座作为理论教学的补充、提升,学生课外在戏曲社练习基本功以掌握基本表演技能,邀请戏曲名家、专业演员指导创排戏曲节目,全面提高学生的技能和创造力。
这一教学模式中还包含了以下几方面的创新。一是拓展教学资源,联合社会力量进行教学。由于我国戏曲的博大精深,即使专业人员也是术有专攻、各擅一行。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达成“三育”一体的教学目标,学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聘请戏曲名家、知名文化学者联合教学。尤其是聘请戏曲名角担任艺术实践指导,使学生得到专业的艺术熏陶和指导,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使其能够尽快掌握戏曲基本表演技能,提升戏曲创作的能力。近几年,学校先后邀请山西传媒学院、陕西省京剧院、陕西省戏曲研究院的学者和戏曲名角,如白燕升、齐爱云等来校讲学,特别是陕西省京剧院和陕西省戏曲研究院更是指派专业人员担任学校戏曲艺术实践活动的日常指导老师。
二是创新教学组织形式,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按照“生旦净丑”角色行当或者“唱念做打”表演技能组建学生学习小组或者学习团体,便于学生互帮互学、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三是沉浸式实践教学,提升美育效果。美育有两大基本途径: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为提升美育效果,教学团队构建了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途径。申请学校专项资金和课题组建大学生戏曲艺术社团——“谷韵戏曲传习社”,为学生提供固定的场地、道具、设施等,供学生日常练习;组织学生走出学校到专业剧团观摩学习,在专业演员的指导下练习基本技能。近年来,学校多次组织学生到陕西省戏曲研究院进行类似的戏曲艺术实践活动,创作、排演戏曲节目提高戏曲表演的基本技能。自2020年元旦晚会开始,由学生创演的戏曲节目已成为学校各类大型文艺活动的稳定节目源,还多次举办以学生为主体的戏曲专场演出。
3. 改革考核评价,注重学生产出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评价教学好坏的重要手段。美育的特点应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美的发现、领悟、感受和创造能力,不能像其他课程那样组织期末统一考试,仅停留在基本知识的掌握与记忆上。怎样把学生从死记知识点中解放出来,切实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此,学校教学团队对“戏曲鉴赏”的考核评价进行了改革创新,将过去那种期末一考定性的单元评价模式改为多元评价模式,加强过程考核评价,弱化终结性考核评价。第一,注重多方面评价和过程考核,平时上课时学生的互动参与、回答问题、临场表演、探索深究等课堂活动都有成绩记录,作为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15%;第二,要求学生至少撰写2篇课程学习心得,题材内容不限,占总评成绩的20%;第三,组织学生完整观看经典剧目,从剧目立意、主要演员的表演、艺术特征等方面撰写综合剧评,占总评成绩的30%;第四,要求学生自行组合创排节目,或者参加学校文化活动演出,或者参加结课汇报演出,占总评成绩的35%。
四、结语
中国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集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更承载了中华传统价值观和真善美的中华美学精神,蕴藏着丰富的审美教育、素质教育和思政教育元素,可完美地实现“三育”一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戏曲鉴赏课经过几年的创新探索,已经初步实现了这一目标。但是,立德树人是一项系统工程,尤其是审美教育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无声浸润。因此,还需要继续努力,坚持不断创新,牢记教育初心,不忘教师使命,在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路上锲而不舍,奋力前行。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2018-09-11(01).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 (2020-10-15)[2022-10-05].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5/content_5551609.htm.
[3] 吳铁坚. 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校美育实践探究[J]. 中国成人教育,2020(18):55-59.
[4] 谭飞. 传统戏曲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美育的路径和策略[J]. 高等教育,2020(32):91-92.
[5] 仲呈祥. 美育与戏曲传播——在“氍毹心传”戏曲人才培养计划学习研讨班上的演讲[J]. 音乐传播,2019(01):4-10.
[6] 谭飞. 高校戏曲美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实证分析与路径探索[J].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20(04):76-80.
[7] 马宏霞. 传统文化的美育意蕴——以戏曲为例[J].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06):88-90.
[8] 周晏. 传承国粹发挥戏曲艺术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 戏剧文学,2015(09):121-124.
[9] 刘威.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与方法——在“戏曲鉴赏”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J]. 大学,2021(10):106-108.
(责任编辑:邹宇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