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雪飞 廖 红
道德两难问题由著名心理学家劳伦斯·科尔伯格提出,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不同的道德规范,或同时涉及道德与法律、教育理念与现实生活,且两者不能兼顾而造成难以抉择的问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中出现的道德两难问题是培育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载体。但综观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可以发现,许多教师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处理过于简单,未能精准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学生只是停留在道德是非的认知层面,难以实现情感建构能力和思辨能力的提升。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低段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较低,道德判断能力较弱。在道德两难的情境中,教师须引导学生转换视角,拓宽思维的广度,找到合理的答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根据劳伦斯·科尔伯格的理论,人们可以按“四步法”破解道德两难问题,即“共同理解—个人意见—集体讨论—道德判断”。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转换思考角度,达成“共同理解”,学会道德判断。
道德两难问题往往比较复杂。针对道德两难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即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和考虑问题。低段学生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教师应根据这一特点,引导学生站在客观的立场,从他人的角度出发,重新考虑问题,由此增强学生的换位思考意识,使学生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闭环,涵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1 课《大家排好队》中,绘本《守规则,懂礼让》呈现了这样的道德两难情境:一个小朋友在上厕所时遇到了看起来十分着急的同学,此时要不要让他先上?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站在这个小朋友的立场,进行换位思考。有的学生说:“也许那个同学身体不舒服,如果我不是很着急,可以让他先上。”还有的学生说:“如果我遇到很着急的情况,我也希望别人能让我先上。”学生在换位思考的过程中,对他人的言行进行道德推理,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由此,学生对“先来后到”这一规则也有了更加多元的理解。
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关注个人的同时,学会换位思考,由此促使学生转变道德观念,内化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角色扮演是低段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抽象知识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呈现出来。低段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辨别是非能力较弱,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仿、体验中完成学习任务,比较自己与他人在思想、情感上的不同,从而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问题,获得正向的情感体验。
教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1 课《大家排好队》中的绘本《守规则,懂礼让》时,笔者让学生扮演图中的两个角色,一人扮演小A,一人扮演小B,情境如下。小A正打算上厕所,小B着急地跑过来说:“我很急,能让我先上吗?”小A 说:“我不急,你先上吧。”之后,笔者采访小A的扮演者:“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该学生回答:“我看他很急,而我不是特别急,所以就让他先上。”接着,笔者采访小B:“你又是怎么想的?”该学生回答:“我非常感谢‘小A’,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也会像他这么做的。”
当学生产生正面的体验后,就会形成积极的道德情感。在遇到特殊的情况时,学生也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辨析是为了明辨是非,学会思考,积累经验,用经验更好地指导生活。学生在面对复杂的道德两难问题时,不能仅停留在是非和对错上,还应代入个体,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构建属于自己的道德情感,然后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2 课《周末巧安排》中的绘本《小宝,不可以》呈现了爸爸妈妈对“我”提出的五个“不可以”的要求。教学中,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这些事情,都不可以做吗?学生切换主体,纷纷发表观点:“我觉得这些事不是绝对的,特殊情况应该特殊处理。比如我有天晚上参加表演,回家比较晚,第二天早上起不来,妈妈就允许我多睡一会儿。”“我赞同。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件事情,与练琴的时间刚好冲突,我跟妈妈商量后,妈妈同意我把练琴的时间延后。”
学生在辨析过程中代入自我,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避免了为迎合道德标准而说谎话、套话的情况。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道德与法治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道德理解力和判断力。教学中,教师应链接学生的生活问题,让学生在探究现象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思考,让思辨行为自然发生。
生活经验是低段学生开展辨析的主要依据。脱离了实际经验和已有认知,辨析就会陷入困局,学生就难以理解教材所传达的理念,导致教育目标难以达成。为此,针对道德两难问题,教师应基于生活问题,引导学生对事件的结局进行预测。如果猜想的结果与已有经验之间存在差异,学生就能开展辨析,对原有认知进行修正。在此过程中,学生的道德理解能力能够得到提升。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1 课《大家排好队》中,教材呈现了这样一幕:排队上车时,跑来一个着急上班的叔叔。学生需要思考:排队的人该不该让他先上?教学时,笔者并未让学生直接讨论“该不该让他先上”,而是让学生先想象事情的结果:如果让他先上,会怎么样?如果不让他先上,又会怎么样?有学生说:“如果让他先上,他就不会迟到;如果不让他先上,他就会迟到,会被扣工资。”学生以结果为思辨基点,基于生活认知发散思维,预测各种不同的结果。通过对结果的辨析,学生明白:有时可以从人性化的角度出发,适当打破规则。
前置问题,能够拓展学生思考的空间;设想结局,能够凸显经验与想象的冲突。经过一系列的思考,学生逐渐达成共识,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
《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注重学生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初步掌握认识社会事物和现象的方法,提高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生活,经历故事,在情境体验中明辨是非,自主建构道德情感,提高思辨能力。
教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 课《家人的爱》中的绘本《肩头上的爱》时,许多教师都会让学生走进绘本感受故事情节,但一年级的学生较难理解奶奶的话“正因为疼你才让你自己背啊”,也不明确教材的目标指向。对此,笔者引导学生辨析道德两难问题:需不需要让奶奶背书包?有的说生病时可以让奶奶帮忙拿一下;有的说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自己背书包能锻炼自理能力;有的说,奶奶年纪大了,应该减轻她的负担……通过交流,学生越来越清晰教材的价值取向。
教师应将学生带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进行思辨,让学生判断是非,而后做出选择。这不仅是学生进行道德判断的过程,也是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过程。
回望反思是道德教育中引导学生向生活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重在引导他们形成反思的意识,提升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让他们在回望和反思中明辨是非,会做正确的判断,且知晓判断之所以然,提炼生活智慧。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生活问题进行拓展,在观照自我和他人的过程中修正行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 课《家人的爱》中的绘本《肩头上的爱》时,笔者带领学生展开思辨:“生活中你有过让爷爷奶奶帮忙拿书包的经历吗?你见过其他同学的爷爷奶奶帮他们拿书包的情景吗?”接着播放校门口监控拍到的长辈帮孩子拿书包的画面,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说家长应停止给孩子拿书包,这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有的说真正的爱应该放手……
教师应抓住情境,让学生在观照中思辨,在回望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道德判断能力。
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是形成实践智慧,更好地解决生活中遇见的问题和困难,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即生活。教材十分尊重儿童的生活逻辑,反映儿童的现实生活。教师应立足学生,将教材情境与学生的具身体验进行融合,让学生不断实践,深化道德认知,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
教学要引领学生扩展视野,将自我放置在更广阔的生活世界中,逐渐超越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现实生活中的是与非、善与恶往往相互交织。因此,教师要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出发,将“大社会”与“小课堂”联系起来,截取纷繁复杂的生活图景并将其转化为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展开辨析,帮助学生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促进学生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教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7课《可爱的动物》中的绘本《我和小蜻蜓》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思辨:如果教室里飞来一只小蜻蜓,你会把小蜻蜓养在教室里还是把它放回大自然?有学生说:“我非常喜欢小蜻蜓,我会把它养在教室里,好好爱护它。”有学生说:“我们不应该把小蜻蜓占为己有,它属于大自然。”有学生说:“我也喜欢小蜻蜓,但我们把它关起来,它就没有了自由。”学生充分发散思维,表达自己的想法。最后,学生达成共识:我们应该尊重生命,让小蜻蜓回归大自然。
在真实的情境中,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初步获得了应对道德两难问题的基本策略。
指向语言运用的主题辩论,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有效策略。它通过严谨、流畅、有逻辑的语言表达,促进学生思辨、交流,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现场辩论是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思考结果的有效方式。在辩论中,课堂主动权重新回到学生身上。实践证明,辩论能够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深刻。
教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11 课《大家排好队》中的绘本《守规则,懂礼让》时,笔者组织学生围绕“遇见急需上厕所的小朋友,应该让他先上吗”开展主题辩论。辩论中,学生各抒己见,充分表达自我。需要注意的是,辩论的目的不在于找到答案,而在于展现思维,使思维产生碰撞。因此学生的表达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涂尔干曾说:“我们不能僵硬地把道德教育范围局限于教室中的课时。它不是某时某刻的事情,而是每时每刻的事情。”道德两难问题最终的落脚之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修正学生的道德行为偏差。拓展主题项目让学生在生活中开展深度学习,在实践中深化道德认知,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生长。
教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0 课《家人的爱》中的绘本《肩头上的爱》时,笔者组织学生围绕“什么才是真爱”开展项目化学习。学生探讨如下问题:1.书包应该由谁来整理?如果爸爸妈妈让你自己整理书包,是不是代表他们不爱你?2.谁来给新书包书皮?经历了道德两难问题的探究过程,学生逐渐明晰:爱有时是一种关心,有时是一种放手。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正确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判断,笔者及时跟进评价,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达成知行合一。学生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表格(如表1)的填写。这一过程既是学生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修正行为偏差,巩固正确认知的过程。
表1
道德教育离不开实践。教师要结合道德两难问题,开展项目化活动,在活动中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理解,并以此来支配学生的道德行为。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任务。教师应立足学生已有的道德发展水平和学生真实存在的生活问题,巧妙设计、选择、运用道德两难问题,引导学生尝试分析、解决问题,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实现认知的深化和思维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