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彩画艺术在现代化进程中意象风格的演变

2023-06-30 03:59:31霍志龙张玉新
艺术研究 2023年1期
关键词:水彩画水彩画家

霍志龙 张玉新

摘要:水彩画艺术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艺术类型,作为西方舶来画种,水彩画艺术在我国已经历经了百年发展历史,也发展出具有本土特色的水彩画艺术风格及意象。作为外来画种的水彩画经历了萌芽阶段,快速成长阶段以及繁荣阶段,而在不同阶段,受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以及传统文化环境的浸润,水彩画艺术风格也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如中西风格融合的初期、写实风格流行的中期以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背景下出现的唯美与装饰风格,而新绘画思维、材料、技法等引入则推动了水彩画创作意象的演变。本文围绕水彩画艺术在中国化进程中意象及风格的演变展开了探究。

关键词:水彩画艺术中国化进程意象风格

水彩画最初由西方引进,但是在我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与多彩的文化土壤中,孕育出了独具本土特色的水彩画艺术,由于是外来画种,水彩画艺术在中国画进程中呈现出中西方结合的特点。为探究水彩画艺术独特的审美风格以及意象内涵,有必要结合其在本土化发展历程中的演变过程,思考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多元风格与意象表达,推动水彩画艺术的中国化进程,使其能够在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文化融合的文化语境下散发迷人魅力,获得持续的繁荣发展。

一,水彩画创作中的风格及其发展演变

(一)水彩画中国化发展历程

从水彩画艺术传入中国后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主要历经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萌芽时期。水彩画最初在清朝末年由西方传教士带入中国,经历鸦片战争以后,外来文化在国内渗透趋势愈发明显,西洋美术传播机构的兴起培养了一批早期的水彩画家,但这一时期的水彩画创作带有明显的商业性色彩。

成长发展时期。随着中国现代美育的兴起,水彩课在各大高校纷纷开设,也派遣众多留学生到西方学习水彩画,水彩画艺术创作快速成长起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美术院校发展越来越快,水彩画艺术创作也逐渐呈现出繁荣发展的趋势,涌现出了很多有名的水彩画家。

繁荣时期。改革开放至今,水彩画艺术创作进入到了繁荣时期,在表现内容方面呈现出了时代特点。经济全球化使得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密切,画家的创作氛围更加自由宽松,很多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画家创作出了多姿多彩的水彩画作品。

(二)水彩画中国现代化历程中的风格演变

1.初期中西融合风格

由于水彩画是舶来画种,要在国内站稳根基、发扬光大必然需要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在引入之初,水彩画作品呈现比较明显的西式与中式结合的风格,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我国画家笔下的水彩画作品初期呈现出明显的中西方融合风格,这是前期水彩画艺术创作中国现代化历程的必然路径。而初期“中西融合”的水彩画作品,主要又是以两类风格呈现的,一种是西法中景式水彩画,水彩画绘画运用西方技法,而描绘的内容则是中式风景,经典作品如《桂林即景》;另外一种是中国画式水彩画,中国画家在水彩画创作中,大量运用中国画技法以及水墨技巧等,经典作品如《明信片上的风景》。这是由于中国画家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同时在西方水彩画艺术引入以后,又受到西方美术思想的冲击,在两种文化交融的背景下,便出现了“中西合璧”式的水彩画作品。

2.写实风格

在水彩画艺术中国画发展的成长阶段,这一时期,由于受苏联水彩画作家现实主义风格的影响,我国水彩画创作呈现出写实风格。西方古典绘画强调深入生活,因此重视对画家基本功的训练,画家习惯于自然面貌的还原和客观对象的再现,而中国画家也受此影响,在水彩画创作当中以水彩画特有的艺术语言来展现秀美景象,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写实主义的风格所描绘出的自然景观,对各种景物的细节进行細致刻画,因而常常能够给人带来身临其境的感受。当然,之所以水彩画创作会流行写实风格,除了受西方影响以外,与当时的社会时代背景以及群众的欣赏水平是相适应的,尽管画家在创作中所采用的技法不同,画作的题材各异,但毋庸置疑,写实风格的绘画作品在当时占据了极大的比重,画家通过客观真实反映对象来创造相应的意境并表达思想情感。

3.写意与抽象风格

在我国传统绘画中,“写意”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形式,可以说是中国画精髓的存在,正所谓“意寓于象、象表达意”。我国水彩画创作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颇深,除了遵循西方传统美学中讲究的和谐稳定以外,也尤为强调我国传统文学的意境、气韵等。早一辈画家例如林风眠、王悦之、李铁夫、司徒乔、王维新等人,画面采用西洋画色彩色调、中国画技法中的枯笔皴擦等笔法表现,松动且有力的表现画面内容。画家深入观察客观自然景物,通过画作来抒发自身的情感,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很多作品常常是即兴完成的,触景而发,带有浓厚的抒情意味。在水彩创作中写意与抽象的风格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画家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往往以写意和抽象的方式寄托着自身的理想情怀,谋求画面的视觉表现力与冲击力。

4.唯美与装饰风格

在现代社会以及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彩画创作呈现出唯美及装饰的风格,这种风格的出现,带有非常强烈的市场化色彩,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和审美观念。在唯美与装饰风格的水彩画创作中,画家常常以特殊技法与独特肌理效果来对画面进行美化,常追求画面色彩以及形态等的夸张表现,画面色彩也非常绚丽,同时也富有个性化。时代变化的同时,大众审美观念以及审美口味也呈现着新的变化,水彩画创作风格只有不断因时而变,才能够满足市场需要。

二、水彩画创作中的意象及其发展演变

(一)水彩画创作中的意象实现

意象是指寄托主观情思的一种客观物象,是主观心灵同客观形象相融合而成的既富有意蕴同时又具有情调的事物,它常常以一种感性主观的方式来表现,可以看作是创作者精神与心理活动在作品中的表达。当代诸多水彩画家继承与发展先辈的道路,不断发展水彩画意象性的表现,这些画家在水彩画创作中,创作主体以客观物象为创作对象,经创作主体独特的内心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艺术物象便是水彩画作品。简单而言,意象就是创作者生命以及情思的一种客观物化表现,它深深植根于创作者内心对于客观世界与现实生活的深刻体悟,要在水彩画创作中实现意象,要求画家能够“神会于物”。当然,在水彩画艺术创作中,“意象”的传达并不是对作者内心世界的简单表现,也不是对客观物象的一种简单再现,而是二者的有机交融,需要画家进行提炼与升华。在中国水彩画艺术创作中,意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

1.以“空白”传递意象

在中国画构图中,“留白”带有明显的中华传统特点,是建立于画家艺术想象之上的一种艺术创造方法.中国画创作不同于西方构图,“空白”实际上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的独特艺术观,蕴含着深刻的哲学底蕴,体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绘画作品中的留白,并不是随意留出的空白,而是经过了画家的精心安排设计,“笔墨不到之处”与“笔墨所到之处”都是作品画面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赵云龙《无风的夏日》系列水彩画作品注重将浓丽的彩色融于水墨,绘画作品中更多的考虑留白所产生的空间感,而“空白”正是“实像”部分的有益补充,是画面延伸的“像外之象”,带有含蓄蕴藉的意味,能够引发人思考,带给人感触。在水彩画创作中,画家要重视以留白来增强画面的美感,“空白”所产生的“虚空间”能够基于人们的思维意念延伸出无限的想象,同时,它也是一种意象的空间,能够增加作品的意象美。

2.以笔墨创造意象

在绘画艺术中,笔墨并不仅仅是浅层次概念,它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创作者内心世界的一种表达,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笔墨之像而延伸出某些带有精神性的事物。在水彩画艺术创作中,画家通过绘画物质材料而形成一种视觉化的造型,依托的便是笔墨这种载体。在我国文化艺术传统中,创作者往往并不满足于实现客观物象的“形似”,而更看重“神似”。外在的客观物象只是创作者表情达意的一种媒介和象征,而笔墨在书写绘画天地万物时,具有了一种“灵气”,由此能够展示出创作者主观内在的精神状态以及无比丰富的想象力。画家在水彩画创作中运用笔墨,凝结着画家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笔法千变万化,带给人韵味无穷的感受。

3.以“气韵”呈现意象

传统绘画创作重视对于精神的追求,关注以气韵写形、以神写形,“气韵”的传达在古今艺术作品中都尤为重要,被认为是创作者对于自然宇宙以及人生的内心感受及追求。在水彩画创作中,色因水的流动而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姿态,水色相互渗透、融合,虚实相生之间呈现出一种气韵贯通之美,达到出神入化、引人入胜般的艺术境界,要体会作品“意象”之美,一个重要标准就是“气韵生动”。

(二)水彩画创作中意象表现空间的拓展

在水彩画创作中,意象的实现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因新的绘画材料、新技法的出现以及新的设计元素的注入而实现拓展,进而具有更加丰富深刻的内涵和更富于变化的外在表现。

1.新材料、新技法的引入拓展作品意象表现空间

当代艺术的发展离不开新的材料的介入,各种各样的新材料的出现及使用,甚至从根本上实现了传统艺术表达模式的变革,社会经济发展进步,出现了多种多样的绘画材料,创作者可供选择的材料不断增多。材料在艺术创作中既具有本身的材质性意义,同时又蕴含着一定的精神内涵。不同材料的不同材质赋予不同的物性,增强了画面的复合表叙空间及层次,显著提升了水彩画的表现力,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绘画的平面性得以改变,离不开材料融入后色彩以及形象的叠加以及组合,画面层次更多,不但能够实现纵深与多维感,同时还带有丰富的色彩层次以及形态,还具有一定的时空意味。同时,新材料以及水彩的融合,也使得作品产生了符号、肌理等带有不确定性及偶然性的特征,赋予了作品的“模糊”属性,其视觉形态更加多样,例如让观众产生幻觉或错觉,其中融入观众自身的审美意愿与生活经验,对作品就能够产生不同的理解与丰富的想象。可见,新材料在水彩画创作中的应用,对丰富作品的精神内蕴、拓展作品的意象表达空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水彩画创作中,画家基于创作题材的表现需要,灵活的选择能够增强作品表现力的新材料,并使其同水彩有机融合,结合画家的绘画技法,形成富有个性的绘画艺术语言,增强作品的独特性和艺术性,大大拓展了作品的意象表达空间。

2.新的视觉形态拓展作品意象空间

在这个以图像为主体的视觉文化时代,社会生产及生活领域的方方面面都可以见到图像视觉文化的身影,对现代社会以及文化艺术创作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水彩艺术是一种视觉艺术门类,在现在社会文化语境中,水彩创作的观念不断更新、而新的绘画材料以及绘画技法也不断运用与创作中,通过不断的吸收与融合,使作品呈现出全新的视觉形态。水彩画作品呈现出新的视觉形态的同时,建构于意象审美之上的作品意象空间也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水彩畫创作中富有各种视觉元素,经由画家主观个性的组织呈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能够引发观众的思考和联想。

3.设计元素的注入拓展作品意象表现空间

当前社会快速发展,呈现出文化交融的态势,在这种趋势下,各种文化艺术之间的交流愈发密切,而原本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推动艺术创作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和格局,水彩画创作亦是如此。富有创新精神的画家善于借鉴设计艺术的特点来进一步丰富水彩作品的表现力。水彩绘画创作中的设计元素注入不断增添了作品的设计意味,同时也使得作品被赋予了更加深刻的内蕴,艺术感染力大大增强。当代一些水彩画家巧妙吸收设计原理,例如:周刚以矿工为题材所创作的水彩画作品,充分的考虑设计符号的融入,并以此来设计处理画面,在平面化的虚拟空间中,使画面物象以团块形态呈现,从而使整个画面呈现出新的视觉形态,能够使欣赏者在画家所构建的艺术空间中去深刻体悟作品所表现的精神境界。

在时代快速发展以及文化深入交融的背景下,水彩画创作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当前的意向水彩画创作中出现了程式化倾向,从而导致画作缺乏真情实感,形式也比较单一,作品缺乏“灵气”“生气”,对于技巧的简单挪用自然不利于丰富多样的水彩意象表现。意象水彩对于“意象”的追求是建立在画家自身对自然的认识与感悟基础之上的,水彩创作不是对西方创作经验与中国传统绘画的浅层次模仿,而需要画家从更深的层次去思考与探索。在当下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社会环境中,水彩画作家除了要汲取其它艺术门类的营养成分以外,还应该不断提升自身专业修养,以真诚的、孜孜以求的态度对待水彩画艺术,这样才能够推动我国意象水彩艺术的不断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几代水彩画家的不懈努力下,我国水彩画艺术创作已经进入到了繁荣发展的阶段,但同时也呈现出一些程式化、单一化的倾向。水彩画的风格与意象演变现今更需要建立于本土文化意识之上,既要吸收西方水彩艺术的长处,继承传统绘画艺术的精髓,同时又应该在当代社会文化语境中,积极转变观念,创新材料技法,坚持因时而变,在遵循艺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使水彩画艺术创作能够融合中西艺术精华,展开更加多元的创作实践探索,使中国水彩艺术拥有更加广阔深远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牛美玉.悲壮与意象——透纳水彩风景画艺术风格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6

[2]刘湘东.意象水彩画探略[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4):91-94

[3]孔令东.水彩画创作中意象的营造——谈我的创作体会[D].内蒙古: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4]范榕轩.意象之美一论中国水彩风景画的风格取向[D].湖南:湖南师范犬学,2018.

[5]王洁.水彩画语境的诗化之美——从技法探索的角度谈实践与创作[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8( 12):105-108.

[6]高彬.中国水彩的意象精神与形式的表达[D]重庆:四川美术学院,2004

[7]李茂盛.论现代水彩画创作中抽象形态与审美情趣[D].吉林:东北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水彩画水彩画家
《霜晨》水彩
艺术大观(2023年26期)2023-09-30 15:17:15
《泊》水彩
艺术大观(2023年23期)2023-09-08 01:32:24
《暖阳》水彩
艺术大观(2023年23期)2023-09-08 01:32:24
我的水彩画
童话世界(2019年35期)2020-01-04 03:01:38
酷炫小画家
水彩的“干”与“湿”
童话世界(2019年17期)2019-07-04 15:15:36
说说我的水彩画
说说我的水彩画
漂亮的水彩画
聪明的画家
大灰狼(2018年12期)2018-01-18 00:4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