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新角度、新技术、新艺术

2023-06-30 19:13赵汗青
大学生 2023年6期
关键词:油画角度毕业生

赵汗青

2023年5月末,中央美术学院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毕业生群展。

记得我在央美读书的时候,老师说:在央美,毕业展览是每年的头等大事,是向社会展示央美作为国内一流艺术学府教学成果的一个平台,同时也彰显了我们国家美术教育事业的整体面貌和最新方向。

艺术这个行业一直都是传统与创新并存,而央美在处理传统与创新这一问题上彰显出了极大的智慧与责任心。它并没有简单地将国画、油画这类传统的艺术形式定义为传统,将实验与科技、设计等专业划定为创新。不以专业为单位,而是以每个学生自身为单位因材施教,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既能在油画毕业生展区看到传统的写实油画,也能看到突破形式的抽象绘画。我们既能在设计学院看到比较保守的设计案例,也可以看到有的作品融入了未来科技概念。

如果你还认为美院的毕业展仍以绘画和雕塑为主,那可要失望了。据我粗略地计算,在今年上千件毕业生作品中,绘画与雕塑类的数量不足三成,绝大多数为装置、影像和概念艺术类。艺术创作不再仅仅是用手将颜料绘图在布面上,用泥巴塑造出心中的形象。新的技术开始出现,像科技、生物、网络、编程等技术都被毕业生运用到了自己的作品当中。

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艺术的外观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面貌,而毕业生们也越发地觉得传统的议题逐渐变得无趣。他们不仅要运用新材料、新技术,更要去发现艺术的新角度,要把艺术的表达与作品的含义放到更加新颖的角度上。所以通过这篇文章,我不是想解读某个专业的作品,而是想不分专业地与大家分享一下,在这一次毕业展上哪些作品应用了新材料,切入了新角度。

雕塑系毕业生缑晴徽的毕业作品《希望之光》,大胆地采用了羊毛作为自己的雕塑材料。在我们传统的概念里,雕塑是坚硬的、沉重的、几乎是坚不可摧的,羊毛是非常柔软的。二者的结合,让人意想不到的反差感很大,就好像本应该是一道酸甜口味的菜肴,突然变成了咸鲜的口味。虽然味道有所改变,但依旧好吃。

作品以塔为基础形象,共有四层,123层分别为成年人的手,共同推举起了一只婴儿的手。作品整体呈三角形向上动势,观众很直接地就将会目光集中在最上层婴儿的手上。我仿佛能从作品当中看出一个中国家庭的缩影。一个新生儿往往寄托了这个家庭的希望。父母不留余力地将这个家可以给予的东西都集中在这个孩子身上,众星捧月一般。不同的年龄阶段看这个作品心情是不同的,比如站在我的角度,我就不会把自己带入到最上层婴儿的手上。我会把自己带入到第二层,或者说第三层的手上,因为我已经不是家庭被寄托最大希望那个人了。我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将下一辈的人呵护得更好,给他更好的环境。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这是融在我们这个民族家庭观最深处的想法,我想这也是我们中国式家庭可以一辈比一辈进步的主要原因。

實验与科技艺术学院毕业生王墨典同学的作品《凉水河之梦》,用很多现成品材料拼接出了一艘船,这个船上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例如可以升降的电视机、旋转不停的手摇机……

如此复杂的一艘船,它怎么能成为毕设作品出现在央美毕业展上?我们可以从王墨典同学写的作品阐释当中知晓一二。她提到,在北京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叫马驹桥,这里聚集了非常多灵活就业的日结工们。他们甚至没有固定的居所,如果天气合适,街边都能对付一夜。那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落难必闯马驹桥”,就是这样的生存模式,令王墨典觉得这批人是值得被关注的。

这艘船上出现的都是日结工们的工具,比如船头类似于割草机一样的东西,就是做河道清理工作要用到的。我在看展览的时候遇到了作者,交谈过后,我说:你做出了一艘属于马驹桥日结工们的诺亚方舟,这件事非常有意义!

我觉得这个作品的角度非常的细腻,很多艺术只把目光集中在社会的高光处,央美毕业生不再把艺术的笔墨只集中在那里,他们不再只是阳春白雪,他们开始关注社会上有现实问题的地方。作品没有批判什么,它只是把这一现象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呈现在目光聚集的艺术展览上,让人们知道有这么一批人,融不进城市,又回不去农村。

说到新角度就不得不提到今年油画系毕业生游钦煌的作品《生命树》。作品采用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画出了树荫下乘凉的外卖骑手、老人与小孩。为什么说其角度独特呢?游钦煌没有采用常规的视角去构图,而是以站在树上鸟儿的视角,这就与其他作品拉开了距离。

这样的构图和画面效果挺难画的,因为要透过一群藤蔓,如果处理不好,中景和远景拉不开,会导致整个画面琐碎且混乱。一般在油画创作中,很少有艺术家采用以非人物质感的物体作为视觉主体来进行创作,因为这样不寻常的处理方式,让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树干上。

大部分艺术家对于绘制人像都非常熟练,因为画人像是每个油画艺术家的基本功。游钦煌放弃游刃有余的,而去挑战全新素材,这是难得的。所以这幅作品优秀在结合了独特的视角和勇于挑战的勇气。

同样来自于实验与科技艺术学院的毕业生孔文鑫同学,将作品《一个好,与另一个好》的全部精力放到了作品内涵上。作品位于整个美术馆最重要的地方,进入美术馆映入眼帘的第一件作品就是它,可见美院现在对于作品内涵的重视性。很多人觉得艺术作品一定要做得美观、花哨,他这件作品完全不花哨,甚至在视觉层面上,有一些单调,只是10台电视机立在地面上。这是非常大的挑战,无论是对同学还是对美术学院。

将一个完全不美观花哨的东西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能体现出美院想要挑战那些不符合当下社会语境的对于艺术的固有印象。我们再说这件作品的内涵,10台电视机里循环播放着几乎同样的镜头——两个女孩子对着中间一个气球互相吹,这个气球上分别用10种不同的语言写了同一个“好”字。

在现场,我也与作者聊了很久。作者的想法是人与人之间总是要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吹给对方,无论对方想不想要。例如,对于职业的规划,对于婚恋状态的建议,很多人总打着对你好的名义在向你灌输他认为好的东西,但我们真的需要吗?一件事情的好与坏,应该由自己来评判。

但是我对于这个作品有着自己的解读,我认为这件作品在表达互相吹捧的社会现象,人与人之间少了很多真诚的夸赞。相互吹捧,就像吹气球一样,不真诚,不走心。看,这就是现代艺术的魅力,即使作者已经说出了自己作品艺术理解的“正确答案”,我也可以完全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二次解读。

设计学院毕业生崔昱的作品《豌豆花》,不但结合了大量的科技材料和编程技术,还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社会命题和一个全新的见解。

豌豆花是典型的闭花受精自我繁衍的植物。作者利用豌豆花这一特点,以其为外形创造出了一个物体,作者把它称之为未来有机体。大概意思是未来的人工智能很有可能长这个样子。这个有机体如豌豆花一样,可以自我繁育,它有女性的特点,美丽自信,也有男性的功能,它昂首挺胸。主体之外的其他物体都被主体的美丽所吸引,纷纷对它低下头表示崇拜和欣赏。

我能从这件作品上解读出什么含义呢?虽然雌雄同体这件事听起来很离谱,但不可否认这个想法很大胆。

今年央美毕业展上对新材料的尝试和新角度的创作还有很多。美院在近几年的教学当中,也是不留余力地引导学生做着更多的尝试。正是因为有人在不断地尝试,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缤纷多彩的展览,我们才有每年都要去看毕业展的动力。马上本科生阶段的作品也要登上舞台了,我非常期待那时能看到更新的材料和更新的见解。

责任编辑:陈思

猜你喜欢
油画角度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一张油画
神奇的角度
油画《塬下》
油画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