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松|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
古海波*|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在基础英语教育教学进入“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时代的背景下,教师急需对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对高考方案进行研究,对新教材进行分析,如此才能促进自身专业发展,实现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然而,目前传统的线下教研往往存在以区域教学权威(如教研员、教研组长等)为中心,缺乏平等交流氛围,或是研讨活动范围小、辐射面窄等问题,无法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我们认为,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通过网络搭建研讨平台开展研讨,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网络研讨是在信息化时代创新教研模式的一种尝试,是传统教研模式的延伸和补充,可以使教师突破时空的界线,充分利用社会环境和人际关系中的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下面以“苏新”论坛为例,探究指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网络研讨模式。“苏新”论坛全称“苏新”基础外语研究型教师发展共同体论坛,名字取自苏州大学和新疆师范大学的首字(由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GH老师在新疆师范大学支教期间创办),是一个纯公益论坛,它通过网络将一线英语教师、教研员、教师培训专家和高校教授等汇聚在云端,共同分享教师专业发展故事和探究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网络研讨最大的优势在于其可以突破时空的界线,以网络研讨社群的形式聚集一大批志同道合者,参与研讨,提升自我。网络研讨一般要经历筹备与宣传、组织与实施、反思与总结三个阶段(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研讨的三个阶段
由图1可知:筹备与宣传包括协商确定研讨主题、邀请主讲人和与谈人、网络研讨的宣传三个方面;组织与实施包括主持人暖场、主讲人和与谈人发言、互动讨论、点评总结四个方面;反思与总结包括交流和反思、总结和推广两个方面。需要注意的是,为确保网络研讨能够定期举办,且每次活动都能够得到有效的组织实施和宣传推广,网络研讨论坛应有一名指定的主持人(最好是知名学者,且拥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资源),总体负责网络研讨的筹备与协调。如“苏新”论坛的主持人即由GH 老师担任,他积极调动自身所拥有的教育教学资源,确保“苏新”论坛定期有序开展。
1.协商确定研讨主题
研讨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直接决定研讨的方向与价值,影响研讨的效度和深度[1],它应有一定的深度,且能给广大参与者带来不同角度的思考。具体而言,研讨主题应是教师专业发展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且遵循符合教师专业发展趋势、满足教师专业发展愿景和填补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空白三个原则。例如,“苏新”论坛第一次研讨主题“如何成为研究型教师?”的选择是因为“成为研究型教师既是当下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和手段”[2]。又如,“苏新”论坛第三次研讨主题“女性研究型教师成长故事”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女性教师在中小学英语教师队伍当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很多女性教师对自身的专业发展存在困惑,以及学界较少关注基础教育领域的女性研究型教师[3]。需要指出的是,主持人还可以与一线教师协商确定研讨主题,以确保主题的引领性、前瞻性和启发性,引导并示范参与者的专业发展。
2.邀请主讲人和与谈人
主讲人一般要围绕研讨主题开展讲座,与谈人则从自身角度出发,对主讲人的讲座内容进行解读或补充。在确定研讨主题后,主持人应根据研讨主题认真挑选并邀请主讲人和与谈人。主讲人应具有权威性,即应是研讨主题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或知名学者。与谈人的选择应考虑互补性,即主讲人和与谈人的选择需考虑身份差异,彼此之间形成互补,他/她需就主讲人的讲座内容作个性化的解读或适当补充。以“苏新”论坛第一次研讨为例,主持人GH老师邀请在教科研方面有突出成就的高中英语教师LL老师(全国教科研先进个人,发表过四十多篇论文,是公认的研究型教师)作为主讲人,初中英语教师JM老师、县级高中英语教研员WJ老师和市级高中英语教研员PZ老师作为与谈人。LL老师结合自身经历讲述其专业发展之路,JM老师、WJ老师和PZ老师对其专业发展策略进行点评,并介绍自己的专业发展之路,如WJ老师就自己如何从一名普通乡村英语教师成长为英语教研员作了详细的阐述。四位老师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如何成为研究型教师”这一研讨主题,带给参与者不一样的解读视角。
3.网络研讨的宣传
前期的宣传工作是扩大网络研讨的影响力,吸引更多教师参与的关键。在确定研讨主题、主讲人和与谈人后,主持人应做好网络研讨的宣传,让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一般而言,网络研讨的宣传包括绘制宣传海报和进行多途径宣传。就宣传海报而言,其应包括研讨主题,主讲人、与谈人和主持人的简介,论坛举办的时间和参与方式,且要尽量做到图文并茂、吸引眼球,体现明显的学术风格。就宣传途径而言,其不仅可以通过朋友圈、微信群、QQ群等进行海报分享,而且可以借助权威媒体发布通告。如在“苏新”论坛的每次活动前,主持人GH老师都会制作宣传海报(包含论坛全称,研讨主题,活动的时间,参与方式,以及主讲人、与谈人、主持人的介绍等),并通过网络进行宣传(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和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官方网站、微信群等),以使更多英语教师知晓并参与进来。
组织与实施是网络研讨的核心和关键。网络研讨的组织与实施一般由主持人暖场、主讲人和与谈人发言、互动讨论、点评总结四个部分组成。下面以“苏新”论坛第三次研讨活动为例进行具体阐述。
1.主持人暖场
暖场预示着研讨的开始,主持人告知网络研讨的相关规则,并介绍研讨主题、主讲人和与谈人、特邀嘉宾等,营造轻松愉悦的研讨氛围,为主讲人和与谈人的畅所欲言,为参与者的及时提问做好铺垫。例如,在“苏新”论坛第三次研讨活动中,主持人GH老师先简要介绍论坛主题及其意义,然后介绍主讲人(XY老师)、与谈人(分别为CY老师、MH老师和HH老师)和特邀嘉宾(LR老师,教授),在使参与者对本次活动有一定了解的同时,营造轻松愉悦的研讨氛围。
2.主讲人和与谈人发言
优酷的一位内部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前几天杨伟东还在参加公开活动,大家并没有发现他情绪上有什么异常,因此在媒体上看到他被抓也非常惊讶。
在主持人暖场后,主讲人和与谈人依次阐述自己的主张和观点,主持人进行配合,以推动研讨的顺利开展。主讲人一般围绕研讨主题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自己专业发展的故事和策略,以引发广大参与者的共鸣。与谈人从自身出发,对研讨主题和主讲人的阐述作进一步的探讨或补充,以激发参与者更多的思考。主讲人和与谈人的发言可以促使广大参与者对研讨主题进行深度思考与反思。例如,在“苏新”论坛第三次研讨活动中,XY老师将自己成长为研究型教师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并对每个阶段进行解读和深度剖析,三位与谈人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分享了各自的成长故事,她们在兼顾家庭生活与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展现的坚韧精神令人动容,引发了参与教师的共鸣。
3.互动讨论
互动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参与者的交流意愿,而且也可以促使主讲人或与谈人对研讨主题进行深度挖掘。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参与者平等交流,畅所欲言,引发对研讨主题的集体思考和深度挖掘。参与者就自己关注的问题进行提问,主持人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指定主讲人或与谈人作答。例如,在“苏新”论坛第三次研讨活动的互动讨论中,参加者在表达对四位优秀女性研究型教师由衷敬佩的同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困惑(提问达400余条)。主持人GH老师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如“女教师该如何协调照顾子女和专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并指定MH老师来回答。MH老师结合自身经历指出,女性教师可以以自己的专业发展为子女做好榜样,引领他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健康成长。在活动的最后,四位教师鼓励大家多渠道开展学习、广范围接触和持续性开展研究,以实现自身专业的快速发展。
4.点评总结
就点评总结而言,主持人或嘉宾对研讨主题进行必要的剖析,并对主讲人和与谈人的分享以及整个活动进行点评和总结。例如,在“苏新”论坛第三次研讨活动的最后,LR老师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女性教师要平衡家庭生活和个人专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反思,总结经验,让改变和成长悄然发生。
1.交流和反思
交流和反思是网络研讨的归宿[4]。主持人应注意收集与整理网络研讨的资料,如主讲人和与谈人的PPT和主要讲话内容等,并组织工作人员对当天的活动开展交流和反思,在提升网络研讨的管理水平和影响力的同时,为下一次活动的更好开展做好准备。“苏新”论坛从最初的900多人参加到现在的2,400多人参加,说明其吸引力在不断攀升。此外,“苏新”论坛也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界和全国师范类高校外国语学院产生了较大影响。
2.总结和推广
总结和推广是网络研讨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提高参与者对活动的认同,还可以扩大论坛的影响力。具体而言,工作人员应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撰写新闻报道,对活动进行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并利用尽可能多的渠道进行报道和推广,以扩大知名度和提升影响力。例如,“苏新”论坛首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就吸引了《新疆日报》的报道。又如,苏州大学外语教育与教师发展研究所和新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官方公众号在每次研讨结束后都对其进行专题报道,可以让更多的人知晓并参与进来。
基于网络的教师专业发展研讨模式突破了传统教研存在的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有助于教师在广泛交流、相互学习和彼此激励中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相较于传统的研讨模式,网络研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还具有以下优势:
其一,拓宽教师专业视野。网络研讨是一个汇集多方力量的“云教研共同体”,它将多方力量聚集在云端,共同探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和策略,以使参与者通过了解优秀英语研究型教师的成长故事,知晓自身专业发展的更多可能。
其二,引领教师专业发展。网络研讨可以促使广大一线教师产生专业发展的意识和动力,知晓专业发展的理论,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道路。
其三,促进教师广泛交往。教师的专业交往是指处于特定专业关系中的教师们,通过心理接触、直接沟通、合作共事,进而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5]。网络研讨不仅可以使全国各地的英语教师聚集在云端,共同探讨专业发展之路,还可以引发广大教师线下的合作和沟通,建立信任感和身份认同,促进彼此间的广泛交往。
其四,丰富教师研讨方式。网络研讨借助网络跨时空、低成本、广接触等优势,利用教师群体基数大,且后备力量源源不断的实际情况,创造出更多促进教师彼此接触、相互交流、共同进步的研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