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
内容摘要:阿利埃斯编著的《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与家庭生活》被看作是儿童史和家庭史的开山之作。作者通过对大量一手史料的细致分析揭示了现代儿童观念的诞生,展现了欧洲中世纪以来人们对儿童从漠视、发现到逐渐重视和教育的历史沿革。本文主要从《儿童的世纪》中儿童观念变革角度出发,通过分析不同时期儿童观对儿童年龄、性别和心理等方面的态度变化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表现,深入探求儿童观与学校教育的发展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关键词:阿利埃斯 《儿童的世纪》 儿童观 学校教育
阿利埃斯1914年7月21日出生于法国布罗瓦,自少年时就沉醉于浪漫、怀旧的史学研究。20世纪30年代,阿利埃斯进入索邦神学院学习,开始对法国帝制时代的辉煌充满向往和怀恋,甚至在“二战”期间,他还明确支持维希政府,参与了一项由维希政府主导的针对法国青少年公共教育的计划,也因此成为了他在政治上最为人所诟病的一段历史。但实际上,与帝制相比,他更怀念和珍爱的是维系过去社会的传统道德观念和习俗习惯,维希政府所提倡的保存古老法国文化传统才是真正吸引阿利埃斯之处。
当时在法国史学界占主导地位的是左派思想,阿利埃斯的右倾政治立场使得他并不被主流接纳[1]。幸运的是,正是他这种不同于主流的身份和立场,赋予了阿利埃斯看待历史的独特视角。他完全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思考和探索,例如儿童、家庭、死亡、痛苦……等大众日常生活中那些不被专业史家所强调和重视的问题,在《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与家庭生活》成为焦点和主要议题。阿利埃斯的这部著作被视为儿童史和家庭史的奠基之作,书中他通过描述人们从漠视儿童到逐渐发现儿童的年龄、身体、姿态,发现儿童的童言稚语的变化,系统论述了欧洲从中世纪到19世纪儿童观的发展历程。“书中提出的‘儿童建构论和‘童年发现说,代表了儿童研究从生物本质论向社会建构论的重要转向,构成了20世纪后期以来儿童史研究的核心观念基础。”[2]
一.发现丰富立体的儿童
“儿童观”是社会对儿童的总体认识和看法。古今中外,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存在的丰富多样的儿童观。刘晓东从辩证法的角度总结指出儿童的多维面相,“儿童是什么?儿童是人,但不是‘小大人(微型成人);儿童是童心主义学说中的‘大人,是赫拉克利特主义哲学中的‘王者;儿童是探索者、哲学家和思想家;儿童是艺术家;儿童是梦想家;儿童是游戏者;儿童是自然人;儿童是历史之子;‘儿童是成人之父;儿童是成人之师;儿童是破坏者,更是建设者;儿童也是文化的创造者。”[3]
阿利埃斯则在《儿童的世纪》中通过细致分析大量绘画、服装、游戏、墓志铭、日记、学校课程等一手史料认为,“儿童观对应于一种对儿童特殊性的意识,这种特殊性可以将儿童与成人做基本的区分[4]”,而儿童观在中世纪时期并不存在,直到17世纪才被“发现”。
1.发现儿童的年龄
在我们现今的社会中,年龄是一个十分确定的概念。我们可以不假思索的回答出自己的年龄,并对年龄所代表的社会文化含义具有清楚的认知和理解。然而,“年龄”这一普通概念的作用和重要性在不同时代中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代世界中,人的年龄是一个如同我们今天关于重量、速度一样的科学概念,属于一种物理式的描述和解释体系。它源于拜占庭帝国时期人们对于灾难的思考,试图建立自然与上帝的基本统一,此时生命的年龄只是一种与自然界神秘的数字偶合相联系的象征。在漫长的中世纪时期:“传统社会看不到儿童,甚至更看不到青少年”[5]。当儿童可以离开母亲、奶妈等成人的悉心呵护时,就可以直接步入成人社会,完全与成人无异。此时,社会上甚至对于“年齡”分期也是不确定的、十分模糊的,人们提到“儿童”通常也包括“小伙子”。而在今天关于年龄的内涵已经与过去大相径庭,年龄并不简单地与自然规律相对应,同时还代表着生物阶段和社会角色与功能。阿利埃斯在12世纪的画作上发现了最早的对儿童的隐喻,“第一生命期,人类最初期,童年”[6]。随后,进入学校的年龄、爱情的年龄、战争和骑士的年龄、深居简出的年龄逐渐被公众有意识的明确下来。
对儿童年龄的认识直接、显著地反映了不同时期儿童观的变化,更体现了人类对儿童认识的演进。“从古代世界对儿童、青年和老年的粗糙且模糊的划分到现代社会更为精细的年龄分期,不仅意味着年龄阶段数量的变化,而且更为深刻地反映了对儿童的态度和认识的改变,反映了人类儿童意识的觉醒。”[7]
2.发现儿童的性别
尽管柏拉图曾在他所畅想的理想国中大胆提出女子应当和男子接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但无论是在受儒家传统礼教男尊女卑思想深刻影响的古代中国,还是在同样受生产力低下限制的西方各国,长期以来,女子的地位都是极其低下,女子的权利都是被忽视的。她们只能作为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毫无权利可言,更不用说享有同男子一样平等教育的权利。
在《儿童的世纪》中,阿利埃斯认为“如果说,17世纪的学校教育尚未成为阶级垄断,它却一直受性别垄断。[8]”整个社会普遍认为女性的智力不如男性,因此不具有任何培养和深造的价值,自然也不需要接受任何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女性一生的主要使命就在于为丈夫生儿育女和操持家务、照料家庭,成为贤妻良母就是女性的天职。很难想象16世纪末的卡特琳娜·玛丽翁,在嫁给安托万·艾尔诺时仅仅只有13岁,而此时她已十分胜任这种身份,在训斥侍女时俨然一副女主人的架势。
启蒙运动时期,随着众多女才子们在音乐、绘画、文学、科学领域大放异彩,以及思想开放的教育家哲学家们民主平等观念的广泛传播,使得女性在社会上的价值被逐渐认可。同时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儿童,将单一注视在男孩身上的目光转向长久以来一直被忽视的女孩。新的儿童观要求发现儿童平等的性别,在家庭中女孩应享有与男孩同样的来自父母的关心与爱护,在学校女孩应享有与男孩同样的接受知识与教育的权利。
3.发现儿童的心理
成人对儿童的态度和情感体现出人们对于儿童心理的认知和重视程度。阿利埃斯指出,由于在中世纪时期婴儿的死亡率极高,因而父母也不曾对自己的孩子投入太多的情感。成人们更加重视家庭在所处社会中的名望,而并非那些生命非常脆弱而不适于融入成人社会生活的幼小孩童。直到16至17世纪欧洲上层阶级家庭中出现了新的“童年”概念,人们开始发现儿童。但此时这种新的儿童情感的出现,是由于成人们喜爱儿童的天真、可爱和逗趣,它出现在家庭内部,表现出对儿童“溺爱”的态度。但无论如何,人们已经开始感觉到儿童的存在,认识到将儿童区分开来的必要性。
十七世纪后,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和教会人士提出了一种新的儿童观念,这种儿童观念源于家庭外部。他们并不把儿童视为一种迷人的玩物,而是认识到儿童心理的特殊性,注重对儿童的心理探索和道德关怀,认为儿童需要得到特殊的保护和培养。人们对儿童有了极大的热忱,开始努力地深入到儿童的精神和心理世界,并期望为这一年龄阶段的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
18世纪时这种观念已逐渐传递到家庭生活中,父母及家庭将儿童视为重要的家庭成员,孩子在家庭中已经占据了中心地位。父母不但开始更加关注儿童的成长和教育发展,更是在情感与心灵上与儿童紧密相连。
综上所述,正确看待儿童的年龄、儿童的性别以及心理是尊重儿童自然天性、承认儿童独特地位的前提,是现代儿童观的基础。阿利埃斯正是在《儿童的世纪》中通过详细描述欧洲中世纪以来现代儿童观念的诞生过程,展现出了丰富立体的儿童形象。
二.学校教育中的儿童观
儿童观的变革深刻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发展。儿童是教育的主要对象,学校教育不仅仅取决于一定社会的知识、文化、经济乃至技术的发展水平,儿童观同样决定着不同时期的学校教育何时开始、教育阶段如何划分与衔接、接受何种教育以及如何接受教育等重要问题。
1.重视儿童年龄分期,实行年级分层
在众多的外国教育史著作中,大都会详细介绍夸美纽斯、卢梭、赫尔巴特、杜威等著名教育家有关于儿童年龄分期的论述。儿童的年龄分期不仅是明确儿童开始某一阶段学校教育的依据,同时也为学校教育根据儿童年龄实行年级分层提供了理论基础。
早在中世纪还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学校”时,儿童处于家庭生活的边缘,即使是贵族家庭的孩子,也会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到别的贵族家庭去充当仆从。直到16世纪这种学徒制的习俗仍然存在,各种年龄的学生混杂在一起学习,因而在当时早熟被视为一种成功的属性。然而,后期对早熟的反感促使学校对儿童的年龄做出了第一步切分,最小儿童的年龄被延长至十岁,至此学龄前儿童与学龄儿童被明确区分。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摸索,人们逐渐得以深入地研究学生的年龄问题以及年龄与年级结构的相关性,到17世纪末叶以后,年级就已经被认为是学校的基本构成单位。“随着学生每年升级的正规化、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经过完整系列的年级学习,以及建立适合成分更一致的年级的新教育制度,最终在19世纪初使得年龄与实行年级分层教学越来越严密的关系固定了下来。”[9]
从中世纪对儿童的漠视导致学习者以混龄群体的形式长期存在,发展到19世纪学校教育中以年龄为依据划分年级教学,体现了重视儿童年龄分期的观念对学校教育发展的深远影响。
2.重视儿童性别平等,推行男女同校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政治家莫尔(Thomas More)曾提出所有儿童不分男女,皆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然而人们真正承认女孩拥有与男孩同样的能力与权利仍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期。纵观近代教育的发展进程,可以发现,从男女平等的观念到男女同校的真正实践并非一帆风顺。
在推行男女同校前首先兴起的是专门针对女孩的女子学校。在西方,17世纪末曼特农夫人(Madame de Maintenon)为贫困女孩所创办的圣西尔学校首次将女子教育真正付诸实施。尽管这仍然是一所修道院学校,宗教是其中的核心课程,但是在曼特农的指导下,圣西尔学校的课程还包括阅读、写作、数学、以及拉丁文和艺术等实用性内容,期望为女孩们的成年生活做好准备。在我国,著名洋务企业家经元善集资创办的第一所国人自办的女学堂——经正女学,首开女学先河。而真正促使男女同校得到落实的则离不开民国初年教育部颁布的壬子癸丑学制。它强调性别平等,明确男女儿童都要接受义务教育,使得女子受教育的权利在国家的学制中得以确立,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子的限制。
平等对待儿童性别的现代儿童观促使在学校教育中实行男女同校,这不仅践行了男女平等的观念,更是教育民主化的切实体现。
3.重视儿童心理需要,强调尊重关爱
不同的儿童观还体现在不同的师生关系中。受中国古代严格等级制度的影响,在师生关系中极其重视教师的权威和地位,师道尊严不可侵犯。如在中国最早的学生守则《弟子职》中就曾严格规定了学生应如何尊师重道。而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时至今日,仍堪称为良好师生关系的典范。
同样,在西方师生关系也总体上经历了由专制到平等的变化。在15世纪以前,学生们需要进入到协会、行会、宗教团体等组织当中,这些群体中的伙伴关系决定了他们的日常生活,此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联并不紧密。然而到了中世纪晚期,随着绝对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学校里逐渐出现了两种新的观念:儿童的软弱和教师负有道德教育的责任。此时的一些教育者简单而固执地认为儿童是软弱的,儿童的内心处在“不坚定状态”,教师必须要严格加以引导塑造孩子的精神。由此而形成的严密不间断的监视、告密制度和广泛应用的体罚,成为这一时期学校教育中专制的师生关系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文艺复兴的兴起,以及教育家们对儿童特殊性和儿童心理的深入研究,新的儿童观不再与儿童的软弱相联系。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儿童心理的纯粹与直白、好奇与冲动、自尊与自信。也因此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尊重儿童的天性,对儿童予以炙热的关怀与爱,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作为学校人际互动中的基础,不仅对教师与学生之间传授知识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积极心理的重要途径。强调关注儿童心理的现代儿童观,进一步推动了学校教育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
阿利埃斯在《儿童的世纪》中详细梳理了欧洲从中世纪到19世纪期间儿童观念、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的演变过程,发现了不同时期的儿童观念对儿童的年龄、性别和心理等方面的态度变化。尤其在“学校生活”中,他细致分析了学院、学生的年龄、中世纪的学生、学校年级的起源和纪律的发展等方面,指出了“学校从中世纪的混龄群体发展到近代早期以年龄为依据来划分班级,并通过纪律将儿童与社会分离”[10],着重阐释了儿童观念变革与学校教育的发展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随着对儿童观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很多学者对阿利埃斯所提出的“现代儿童观”的诞生提出了质疑和批判,甚至认为阿利埃斯的研究已经成为了过去式。但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被称为儿童史研究奠基之作的《儿童的世纪》,为理解当前和今后的许多教育问题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参考文献
[1]辛旭.浪漫还乡:阿利埃斯和《儿童的世纪》[J].读书,2013(08):129-136.
[2]赵霞.阿利埃斯儿童史研究的遗产:现代童年观内在悖论深思[J].学前教育研究,2020(08):23-30.
[3]刘晓东.儿童是什么——儿童“所是”之多维描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0,19(04):20-34.
[4][5][6][8]菲力浦·阿利埃斯.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与家庭生活[M].沈坚,朱晓罕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92,1,36,228.
[7]张斌贤.儿童年龄分期:重构教育历史的概念工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40(03):1-9.
[9]王芳芳.中世纪——18世纪的西方儿童观和儿童教育观[C].//全国教育哲学专业委员会第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2018:432-436.
[10]苗雪红.儿童观念的建构:阿利埃斯儿童史研究反思及其啟示[J].学前教育研究,2020(08):12-22.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